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麗,塑身,孕婦SPA,瘦身
2017/11/13 02:26:24瀏覽19|回應0|推薦0
芳療spa服務臉部保養美療師課程臉部保養臉部放鬆保養美容做臉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臺北偶戲館即起推出《絕袋風華,偶戲之美》一甲子的歲月典藏特展,以1950年代二戰至今60年為切點,挑選閩南布袋戲偶館藏為主題,透過斑駁褪色的戲偶,詳實的影音紀錄,看偶戲文化的興衰,時代的風華與滄桑,還首度公開14尊超過一甲子戲偶,其工藝雕刻技術、服裝頭飾經典造型、髮絲靈活呈現,讓民眾近距離端倪,想像當年戲台主角們活靈活現的演出畫面。

這次特展可分為「袋袋相傳-布袋戲區」、「絲絲入扣-傀儡戲區」、「影影約約-皮影戲區」三大主題單元,首次展出1960年代中國閩南地區的典藏戲偶,以及臺灣偶戲專家江武昌投身數十年,親身參與臺灣與中國兩地偶戲歷史的影音紀實,分別從偶、戲不同的面向,對照臺灣與中國的偶戲大事紀。

偶戲藝術在臺灣與中國閩南乃係出同源,卻因政治變化各自走上不同命運,漳州、泉州移民將布袋戲帶入臺灣後發揚光大,不僅戲偶風格在地化,布袋戲服走向精美化,甚至出現顛覆想像的金光布袋戲偶,迄今成為臺灣代表性的意象。

中國經歷1966至1976年之間10年文化大革命浩劫,偶戲藝術幾乎消聲匿跡,僅暗自流傳民間「素人戲偶」,多由半路出家學徒或學藝未精小師傅製作,與戲班要求的鳳眼、白臉等五官面容與精緻神韻有很大差異,表現庶民藝術多元風貌。

這次特展首次展示館藏14尊超過一甲子的戲偶,經專家憑特徵鑑定為1960年代文革時期的素人戲偶,皆由民間輾轉流傳到臺灣收藏家手中,這些戲偶非由專業劇團使用與收藏,經歷長期碰撞、錯置、轉手,造成角色不明,男著女衣,女頭男腳等情況,但完整保留收藏時原貌,處處可讀出時代的故事以及歲月刻畫的美感。

臺灣傀儡戲偶也同樣在地化,走出辨識度超高的風格,令人驚艷,可惜傀儡戲市場快速萎縮,戲偶技藝未能流傳,現今只能透過記錄影像一睹風采,這次特展展出的照片可說是相當難得的歷史紀錄。

檢視相片

臺北偶戲館即起推出《絕袋風華,偶戲之美》典藏特展。(臺北偶戲館提供)

檢視相片

《絕袋風華,偶戲之美》典藏特展,首次展示14尊超過一甲子的老戲偶。(臺北偶戲館提供)

檢視相片

民眾近距離端倪,想像當年戲台主角們活靈活現的演出畫面。(臺北偶戲館提供)

檢視相片

《絕袋風華,偶戲之美》典藏特展,帶民眾看偶戲文化的興衰,時代的風華與滄桑。(臺北偶戲館提供)



以下內文出自: https://tw.news.yahoo.com/%E8%87%BA%E5%8C%97%E5%81%B6%E6%88%B2%E9%A4%A8%E7%A7%80%E5%85%B8%E8%97%8F-6美療師課程精油按摩美容做臉臉部保養臉部放鬆保養高雄精油spa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pmarp5qc3g&aid=10902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