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最近讀書:大崩壞
2008/11/20 12:08:25瀏覽358|回應0|推薦2

這本書是我這幾年都到最有意思的一本書,作者實在博學,從歷史,考古,自然科學等各角度切入地球的現況,談環境,人文關懷,最大的關懷是針對現在地球的議題,當環境因人類面對自己生存,是不是全然走向成功的方向,或是走入失敗?

書中分析了幾個族群滅亡,像是格陵蘭上的歐洲移民,復活節島的原住民,他們面對環境的變化,食物短缺,但是人民卻無法自主對抗環境衝擊而凋零,但是環境的變化並非一夕之間達成,沒有人思考對策,或是在集體思維中,大家都變成弱智,我沒生長在那環境,沒有答案,只能掩卷嘆息。

書中還提到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我回想那時的我在做什麼?我是不是像看一般新聞一樣,看過就算?當時國內政治新聞一定大過所有新聞,國民黨在分裂,民進黨在爭權,激盪到年底的台北市長選舉,陳水扁拿下台北市長的位置。

我想我沒注意到發生在遙遠國度的大屠殺,直到一次偶然看到(盧安達飯店)這部電影,再查閱其他的資料,驚覺台灣與非洲國度的殘忍屠殺,竟有點神似,當時台灣會社會也是激盪劇烈,幸好大家都安然度過。

而盧安達人民卻沒那樣幸運,幾天之內死了一百萬人,超過二百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到現在剛果還有難民,還造成許多悲劇,作者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以人口密度過高,造成資源分配不均,人長期生活在壓力,貧窮,病痛的狀況,再加上政治人物點火,就引爆了一次可怕的屠殺。

再提到現在的世界工廠:中國,承受來自全世界的訂單伴隨的汙染,澳洲擴張畜牧業造成的地力流失,種種全球化的問題,確實是我們地球的一向可怕的負擔,卻是一直沒有共識的議題。

作者秉持的專業提出的許多狀況,但無力解決,也不是他以一己之力可以解決,看完這本書,心情沈重,但是卻抱持希望,知識分子提出論述,自少對得起自己的專業,但是改善環境還需要凝聚更多人及國家的共識。

希望地球不要毀在我們這代人的手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oyihu&aid=2399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