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山難 難於上青天~再讀劉克襄 敬悼 林克孝先生尋找莎韻之鐘的勇者 張 鳳
2011/08/16 02:49:50瀏覽2583|回應30|推薦138

行山難   難 於上青天~再讀 劉克襄  敬悼 林克孝先生     張鳳

         登上美國世界日報部落格首頁
http://blog.worldjournal.com/pages/home
精采圖文和名家部落格

      羅曼蒂克﹗狂野﹗ 激越  ﹗是少年北一女時期登山征峰的
 直覺 ﹗ 馬齒徒增則不盡然再感覺熱呼呼的了     ...

     青年時  ﹐ 偶 隨 臺 大 登 山 社 ﹐ 去 登 七 星 山 等﹐ 
嚮 往 南 北 大 山﹐ 但 遭 逢 山 難 存 活 的 青 梅 小 友
竹 馬 同 學 ﹐ 浪 漫 的 情 性
然 而 改﹐ 就 打 定 個 主 意 ﹕
此 生 對 行 山﹐  只 在 書 中 ﹐ 閱 讀 珠 穆 朗 瑪 峰﹐ 白 朗 峰 ...
  
     前中年 ﹐ 倒也破除樊籬﹐乘演講隨緣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武夷山﹐泉州
清源山﹐ 黃山﹐ 富士山﹐韓國雪嶽山...﹐ 甚至
兩度登臨一上峰頂即小天下的東岳泰山  。   
                     
    對 山 難 事 件﹐ 年輕時聽說奇萊山難... ﹐ 當下
台新金控
總經理殉山的林克孝先生墜崖犧牲故事  ﹐ 皆令人洶湧澎湃   
悲 傷
慨 嘆 不 已 ﹗

     先 意 外 接 獲 UDN內消息﹕原來周遭牽出如許多永恆的義氣    
"西雅圖夜未眠"
男主角就是林克孝先生-尋找莎韻之鐘的山友  對

罹癌前妻病苦之中牽手至終     
 http://blog.udn.com/whoandwho/4188386
痴心忠義浪漫﹐ 對原民善舉
關懷與他的仁民愛物﹐ 曾為原住民 
寫 寫 成《找路:月光.沙韻.Klesan》一書﹐徹底探尋繼續
援助﹐ 又尊重自然的古風﹐ 皆與他的老友
劉克襄先生和眾多
愛山成痴的山友 ﹐ 一樣
膽識過人可敬。
      

    再逕得
凝視自然的書寫名家劉克襄先生 ﹐立傳書信詩作﹐印證了  ﹕
  
   [我跟林克孝是鄰居,二十多年古道探查的老友了,
昨晚得知其墜崖,轍夜轉輾難眠,今早再看新聞
我有一個不安的研判,希望他平安,
卻又難以壓抑悲傷,早晨匆促完成一詩...
平安                  克襄


***  *** ***
[車過南澳──追懷克孝                      劉克襄
 
火車停靠南澳
台灣最遙遠陌生的山區在窗外
你應該還在那兒

我閉上眼
一個龐然的背影
以熟稔的步伐走過消失的部落
肩著那個世界的美麗和哀愁

一個老人上車
黧黑憂鬱的臉
彷彿經年常在篝火旁枯坐

想必你也會繼續蹲靠旁邊
在黑暗的無邊裡
透過自然的溫煦
期待黥面的祖先給予智慧

走路經過我們常去的巷弄
瞥見那家海產店
還是沒看到你

我想你一定仍在那兒
跟森林的祖靈們商聚
很想把美好的未來帶下山

我在每天下車的辛亥站遠眺
呆望著老家前的中埔山
我們不止想攀越古道
也想穿過這座墓仔埔滿腹的小山
連接台北的兩端

占卜鳥希利克在周遭鳴啼
接下來你會到哪裡呢
站在北台灣的森林
每位泰雅族都讓我看見你
每座大山都載著你到處飛行     

                 林克孝的找路\劉克襄

林克孝的不幸意外,無法簡單地只視為一位名人的不測。更難以
只是一個喜愛登山的金融高階主管,因為不慎失足,罹難山區。

有三個重要的意義,隨著他的離去,或許值得大家省思。一,在
高度競爭激烈的金融界裡,很少有這樣單純質樸的人物。二、弱
勢的南澳泰雅族,失去了重要的外界依靠。三,他充分地展現了
一個探險人物,追尋生命價值的意義。

台灣工商企業和財團投身公益的並不少,對偏遠弱勢族群的照顧
,也常持續不斷。但多半是物質的注入,較少投入自己的休閒生
活。他是一個特例,不僅將個己的精力全部放進去,甚至帶著
妻小,在例假日時,融進這個被登山界稱為失落一角的地方,
學習跟當地人一起生活。

他對南澳的熱愛和回饋,雖起因於一首登山人耳熟能詳的「莎韻
之歌」,但遠因來自於二十多年前,在斯馬庫斯遇險,被老獵人
獲救後,懷著感恩圖報的心,想要幫助這個像異域的家園。經過
長期的來去南澳山區,看到當地生活的寥落,他一直思考著,採
用什麼樣的方法,讓南澳地區的年輕人能夠獲得更好的謀生機會。

後來他為何會不斷地投身,在這區域的古道探查。不因單純是
個人尋找探險的刺激,還有更多是想透過對這個區域的徹底了解
,挹注更多外來的援助,重新建立這個族群的傳統文化。一個外
來者的他,跟此地泰雅族的友誼情同兄弟或父子,這是何等不易
。在城市,我們的族群關係,一直缺乏這類生命的質地,在彼此
間互動、信賴著。

現今社會鼓勵年輕人壯遊,尤其是野外探險。他的離去,可能讓
不少家長充滿疑慮和不安,反對年輕一代進行類似的生命探索。
乍聞其大去時,喜愛古道踏查的我亦充滿挫敗。但這幾日不斷地
再翻讀《找路》,我逐漸獲得安定的力量。多年的行山經驗,對
生命的死生,他其實很豁達,很了然。

新聞報導,說他的離去是一語成讖。我不以為如此,那是一個人
長年行山後,對山巒懷著謙卑之心,才會表述的心境。一個平時
穿著西裝體面,掌握台灣重要財經脈動的重要人物,換上素樸的
勞動衣物,綁頭巾肩大背包,在荒野裡大汗淋漓,卻露出滿足地
微笑。那意味著,物質的力量再如何豐腴,都不如一次登山的簡
單和美好。

透過自然洗淨城市的職場忙碌,那是最大的幸福。面對野外的
危險,坦然接受自然給予的安排,更是最動容的生命抉擇。
《找路》不只是在原始蓊鬱的森林找路,而是在一個最衰敗
貧窮的山區,想要尋找一個主流社會的更好出口。

除了他摯愛的家人,相信當地泰雅族人是最哀痛的。他們失去
了最鍾愛的漢人朋友。不,是失去了他們至親的族人。林克孝
給了我們異地內化的美好啟發。族群要如何和諧,唯有透過
利人忘我的互動。多年來他的不斷南澳山行,早已綽綽顯示,
他已內化為這裡的泰雅族,如今更成為勇士,回到祖靈安息的
家園。

這絕不是一個登山探險的執著事蹟,或者是夢想的追尋而已。
在這個族群文化衝突不時引發的時代,他嘗試走出一個認同
弱勢異己的生活價值。他身處主流社會,卻以異於主流的風格
,留下一個不同於大家離開人世時的背影。

台灣應該有更多這樣的背影。

(亦見 2011/08/聯合報)
*** *** ***
   劉克襄曾編了本《挑戰極限探險故事》,裡面有一篇介紹
林克孝撰寫的「火邊的故事」克 襄 為 他 寫了 段 導 言﹕
 
   [他又回到不知走了多少回的深山。一個台灣最少人熟悉
的地帶,南澳山區。

   在都會裡,他是金融界知名的高階主管。在這一偏遠的
山區,他是個尋常的漢人。

   夜深了,泰雅族朋友如常升起了篝火,大家圍聚著閒話
家常。這回不知為何,或許是現代文明和原始部落間的
互動,有了更深的感觸。他遂以眼前的篝火做為認知起點
,將自己多年的行山經驗,把原住民使用火種,或者如何
看待火的生活哲學娓娓道來。跟大家分享,這一堂回到
自然的重要功課。

   閱讀這篇文章的情境,儼然如圍聚在部落的長老面前,莊
嚴地聆聽著,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藉由此一短文,他
也成熟地展露自己的關懷視野,以及對原住民文化的
景仰和尊重。

***  *** ***
 矚目多年熱愛古道踏查... 及弱勢生靈...劉克襄的文字獨樹風格 ﹕
劉克襄﹐ 台中縣人,筆名李嚴冰﹔本名劉資愧,自然觀察解說員
。劉克襄從事自然觀察、歷史旅行與舊路探勘書寫十餘年。他的
太太朱惠菁也是一位自然生態觀察寫作者。
    他至今出版詩、散文、長篇小說、繪本和攝影作品二十餘部。
 散文《自然旅情》《山黃麻家書》《小綠山歌~四季的自然觀察》
《豆鼠私生活》 《鯨魚不快樂時》《望遠鏡里的精靈—台灣常見
鳥類的故事》《後山探險》《台灣舊路踏查記》《福爾摩沙大旅行》

《11元的鐵道旅行》《永遠的信天翁》...

曾於東華﹔  香港城市等 ...大學 擔任駐校作家。
擔任《台灣日報》、《中國時報》美洲版、
《中國時報》等副刊編輯,自立報系藝文組主任、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撰述委員及執行副主任
得過吳三連文學獎﹐中國時報敘述詩推薦獎﹐台灣詩獎﹐
台灣自然保育獎﹐年前才稍轉換頻道出書
15顆小行星》報載:  

   從事自然寫作半甲子的劉克襄,首次把鏡頭從自然轉向人,
完成「15顆小行星」,記述與他偶然交會的15個精彩生命。
他們有的以剎那的美麗錯身,提示他漂泊流浪的奧義;有的
以一輩子的清貧寂苦,向他從容灌頂。這15顆小行星
加上劉克襄,組成台灣生態寫作史上,一張燦爛的星圖。

   劉克襄拿著鉛筆,專注地在紙上素描一隻老鷹。他在新書
「15顆小行星」中寫道:

「鷹眼如神之凝視,具有穿透生命本質的能力……羽翼彷彿
承載古老的智慧和靈性。」

   紙上的老鷹線條簡潔素樸,卻有著銳利的眼神,就像
劉克襄自己。


    老鷹是把劉克襄帶進自然寫作的啟蒙。1980年,從軍擔任
海軍少尉的他,在左營港口邂逅一隻老鷹:「它全力張開破敗
而老舊的羽翼……每根羽翼上的羽毛,都清楚地露出鮮明的
色澤和有序的斑紋。」
這雙破敗的羽翼並未帶給劉克襄飛翔的輕盈感覺,反而是
「巨大而深沉的生命壓力」。
他形容鷹的眼神「把我整個人的靈魂,以大頭針穿過甲蟲般,
牢牢地釘死在紙板上。」

      此後一年,在海軍軍艦912服役的劉克襄,遇到無數帶著
「神之凝視」的老鷹,牠們的眼神開啟了他對自然世界的
好奇。退伍隔天,劉克襄馬上加入觀鳥團體。

   30年後,多年來如鷹般逡巡各地的劉克襄,收起翅膀回到
自己的書房,寫下「向老鷹學習」等15篇散文,回溯自己
飛入自然領域的歷程,完成新書「15顆小行星」。

***   *** ***

    過去劉克襄總是背起相機與筆紙,踽踽獨行於鄉間野道,
紀錄觀察鳥、野菜、鐵道、鄉鎮……這是他首次把鏡頭從
天空轉回地面、對準「人」。

    15顆小行星說的是15個人的故事、亮的是15個人用生命
燃起的亮度,「半甲子以來,在我的田野訪查和自然旅行的
過程中,他們以各種璀璨獨特的生活經驗,陸續闖進我的
旅次、生命 !」

    這15顆「小」行星,多數是名不見經傳的庶民,許多如
流星般一閃而逝。

***  *** ***
   台灣首位攀登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的女性江秀真,如今已
成為為人熟知的「台灣英雄」;劉克襄紀錄的,卻是在珠峰
消失了身影的的拾方方。27歲的拾方方,1993年成為台灣第二位
登上珠峰的山友。但他發出成功登頂的訊息後,隨即消失在風雪
中。成王敗寇,以身殉難的拾方方不是台灣標準中的「英雄」,
在歷史中消失了身影。但珠峰基地營中隊員為他築的衣冠塚,卻
鼓舞了江秀真等後繼者。他登頂前留在日記的一段話,多年來更
在山友的部落格輾轉流傳:

   「我深深了解自然力量的偉大,深具完美、創造與毀滅性。
做大事的人不是大成就是大敗,就算大敗,我也不後悔……」

  「台灣歷史總是只提成功者、不寫失敗者」!15顆小行星中的
拾方方、彭加木、張巍薩、魯本、森丑之助……皆將生命葬於
自然中。他們生命的厚度不遜於「成功者」,卻經常為歷史遺忘
。劉克襄說,這個集子原本要取名「自然生死書」為名,表達
他為「失敗者」立碑作傳的一點「野心」。

***  *** ***
   
(聯合報等資料)
   1998年年底,為了尋找登山失蹤的兒子魯本,完全聽不懂
國台語的紐西蘭人費爾,身上掛著貼魯本大頭照的告示牌,
獨自漂泊於阿里山山區;給他精神支持的,是江蕙彼時剛
發行、在山區不斷飄送的「半醉半清醒」。魯爾的深情感
動了台灣人,紐西蘭的台僑看到媒體報導後,還集資5千
美元讓費爾二度來台尋子。

   按理台灣是傷心地,費爾卻愛上了這塊兒子的斷魂地。
他協助921大地震組合屋的重建、給予鄒族人如何與紐西蘭
毛利人交流的建議,並拍攝阿里山紀錄片回國播放。始終沒能
帶回孩子的費爾,離台前卻告訴媒體:「我很欣慰,自己孩子的
最後,是在台灣山區結束」像山一樣開闊的心,令劉克襄動容。
 
 ***   ***   ***
   15顆小行星在世人眼中,三毛應該是最亮的一顆了。這位
台灣女性自助旅行者的先驅,被劉克襄放進旅行史的座標時,
卻有著「難以定位」的疑惑。

    劉克襄認為,一般旅者是追尋「未知的前方」;對於前方,
三毛卻是「已知」,「已知她的前世,早在前方等候」。多數
人旅行包含漂泊與家園的呼喚,三毛卻甚少想念台灣的家。而
三毛夾雜著幻想的遊記,更被許多人指為虛構亂寫。

   三毛的自縊,對劉克襄更是難解之謎。當他來到敦煌、
三毛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旅程後,得到了情感上的解答。他認為
,戈壁的蒼茫和天高地闊,讓一生漂泊的三毛終於找到「心靈
家園」,走到此地,她強烈感受到流浪結束了、她終於回到家
了。寫完三毛後,劉克襄得到消息,一位朋友帶著三毛的一小
撮骨灰葬入敦煌,隱隱符合他的推測。]
 
    行山難﹐難 於 上 青 天﹐ 一 如 人 生 路 ﹐難 ﹗  經驗老到
之人 ,[對有限的生命與相聚﹐ 無限延長到想像中的一生]。
了悟謙恭 ﹐ 貫徹天命 ﹐ 實在是像他們這樣親身體知的行山者﹐
最值得尊敬的生死智慧  ﹗

上 圖﹕劉克襄先生在我們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大會演講2010年

下 圖﹕前左起﹕張歷君﹐黃發有﹐張鳳﹐朱天文﹐張恩華

  ﹐   姜雲飛 劉克襄  柯裕棻 後排 ﹕後左起﹕格非

       董啓章 鄭培凱 王德威 黃萬盛 宋明煒 蔡建鑫

                 2009年 10月 底 哈 佛 中 國 文 化 研 討 會
                 中國文化研討會~島與大陸的對話~21世紀的華語文學

下 圖﹕張鳳﹐劉克襄先生攝於開會會場 2010深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ngphong&aid=5541044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烏拉瑰本尊在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翱翔於山顛峰極
2011/08/30 08:32
多麼令人難過的消息。想著林先生可以自由翱翔於山顛峰極﹐ 只悲了悼念他的朋友和在地上的家人。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31 11:38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 ﹗ 生 離 死 別 太 悲 切 ﹗ 幸 好 府 上 愛 犬 尋 回 未 有 大 恙﹗  

張金龍/終生陸戰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哀悼!!!
2011/08/25 07:48

水火無情,

山有情,

但發生山難,

實在令人痛心,

林克孝是求仁得仁,

祝他高貴豪邁的靈魂永息喜愛的山中!!!


Alan j.L Chang C M C @ Hawaii

史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山葬
2011/08/20 10:32

也許是林先生最好的歸宿。

奇萊山難的幾位大學生中,有位是我眷區鄰居。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20 11:19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依 然 疼 心﹕ 雖 說 洞 穿 自 然 與 人 生﹐ 你 一 定 難 忘
鄰 居 那 樣 離 世 的 悽 慘 場 景 ﹐生 者 痛 ﹐  揪 心肝 啊 ﹗ 

航迷老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懷念他
2011/08/19 12:19

一個追尋夢想的探險者,我曾經聽過他的演講,非常的精彩印象深刻,有理想、有熱情,願他一路好走。

有許多人在懷念他。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20 11:23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未 曾 謀 面 也 可 想 見 他 的 優 異 ﹗

熊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每一坐大山都載著你飛行
2011/08/19 10:56

「每一坐大山都載著你飛行」

大哉!美哉!

朋友如此深刻地悼念著,林克孝先生此生沒有白走了!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20 11:26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真 不 虛 此 生 ﹗ 可 惜 妻 兒 後 半 生 無 他 ...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敬悼
2011/08/19 01:59
對於愛爬山的人來說, 登上山峰是他們生命的最愛, 即使為之粉身碎骨也無撼。

求仁得仁。敬悼林克孝先生。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20 11:29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 願 其 是 成 仁 取 義 ﹗ 

歐宗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歸自然
2011/08/18 08:10

劉克襄與林克孝

堪為典範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20 11:50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克 襄 的 長 年 研 究 《台灣舊路踏查記》《福爾摩沙大旅行》
對 自 然 生 靈 觀 察書 寫  等 等 都 很 經 典。 


黃彥琳~~半夜訪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18 02:53

原來林先生就是涵楓吹雪 !?

優地園真是人才濟濟,

發生如此憾事,真令人惋惜!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18 06:46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請留神林先生並 不是涵楓吹雪 !但 真 是 非常憾事,真令人痛 惜!

^^亞莎崎|旅遊作家、專題講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仍有感傷在心中~~
2011/08/17 20:21

美麗的鳳姐姐好。

^"^狐狸很喜歡這種對稱的意象

只是,不知道在文字中有沒有表現出來。

不過,總是希望與大家分享這樣的心境。

謝謝鳳姐姐的指導!

祝福鳳姐姐每一天都愉快。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20 11:55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意 象 隱 喻 皆 自 由 出 新 ﹗ 

daffodils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英 才 天 縱 ﹗皆 為 有 情 有 義 之 生 靈 ﹗
2011/08/17 18:39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08-20 11:56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真 是 不 世 出 的 英 才 ﹗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