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外乎一個”暈”字
2006/06/21 12:20:28瀏覽813|回應0|推薦10



不外乎一個“暈”字

 

可能我的平衡中樞不太好,一點顛跛即可把我攪得七葷八素,所以從前最怕坐車坐船.

 

記得在北迴鐵路尚未全面開通時,到花蓮都要坐巴士沿蘇花公路,繞過群山,方可抵達花蓮.由於是山路,必須迂迴轉進,而蘇花公路又是出名的險峻,它一面向山,另一面即是萬丈深淵.那時的蘇花公路還沒拓寬,僅有單線的寬度,也衹能單線行駛,非常危險.小客車行駛就已經很可怕了,更何況體積龐大的巴士!巴士的車輪彷彿是貼著山壁行,以免另一邊的車輪掉下山崖.行駛蘇花,無論大小車都要格外小心,所以速度放得很慢,可以說是步步為營.一路上,緩駛慢彎,折騰十幾小時,轉得我頭昏腦脹,胃似乎都要翻轉移位.現在雖然拓寬,安全許多,但山路畢竟是山路,衹要轉彎,胃就不舒服,所以上蘇花公路,我都好想找個地方大吐一場.

 

說到暈車,小時候的那次畢業旅行,真是苦了我們這群北部鄉下小孩,因為少有機會坐車,大家一坐上車,就感到空氣不太對勁,車還沒開動,胃早已開始蠢蠢欲動,等到車子駛上了高速公路,每個人的胃都在大跳前滾翻與後滾翻.導小姐不停忙著遞塑膠袋,等到了目的地,人手一袋,踉蹌地下車,十分狼狽.有個花絮,值得一提,畢旅巴士在某名勝停妥後,同學們魚貫下車,而我剛踏上地面,才一回頭,便親眼看到尾隨其後的女同學,控制不住,直直地噴吐在正打算和她說話的同學身上,那口酸液,又多又濃,噴灑得十分美麗均勻.但遭受飛來橫吐的倒楣同學,當場臉色鐵青,不怎麼喜悅.

 
後來花蓮輪開航,到花蓮不用再走山路,直接坐輪船,這等好事,我們全家是最高興的了,過年過節回花蓮外婆家不用再受暈車之苦.所以我們興致昂揚地坐火車到基隆,再從基隆港搭花蓮輪.初見花蓮輪,眼睛都花了,它的龐大身軀,令人心生敬畏.花蓮輪的船艙內部,十分豪華,有如五星級的飯店,內有各種娛樂設施,和現在的許多觀光遊輪很像.我們心裡正慶幸著,以為可以舒舒服服,快樂無憂地抵達目的地了.


沒想到,船一開動,船身的振盪讓我們搖搖晃晃,不多久即發暈.暈船的感覺想不到比暈車還難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想吐又吐不出來,整個人像洩了氣的氣球般攤軟在椅子上,哪裡也去不成,枉費船上有那麼多好玩的設施.我苦苦地數著時間,一分一秒都是煎熬.當然到甲板上吹吹海風較能舒緩暈船的現象.但平時渴望的藍天碧海,煞時變成孤單乏味,一成不變的藍似乎沒有想像中的浪漫.

不是衹有船會讓我暈,舉凡會旋轉的活動,都能讓我暈頭轉向.遊樂場裡咖啡杯、旋轉木馬、升降飛機、旋轉鞦韆等,這些小兒科的設施,就足以攪得我天旋地轉.有一種我最怕,連碰都不敢碰,它像是大滾桶,二個人分坐二頭,迎面相望,而腰間當然要繫上安全帶了.當機器一啟動,滾桶立即像洗衣機般,劇烈地前滾後翻,來來回回不下數次,把人轉得五臟六腑堆成一團,我自己是不敢嚐試,衹在旁觀望,裡面的人沒半個有人樣,全都披頭散髮,臉色蒼白,衹差沒有口吐白沫.
除了暈車、暈船,許多時候也讓人頭脹發暈,想想自己,膽小又懼高,每到高處,總不自主地暈了起來.怕高的人多半也怕過橋,幾次橫渡吊橋,都暈得厲害,吊橋的繩索,始終不能給我足夠的安全感,眼看腳下湍急的水流,頓時一陣心悸,頭上遂冒起旋轉星星.


而我見血也暈,小時候就發現這項弱點,所以從來不敢以護士為志向,小學有次上課鈴響,我莽莽撞撞地往教室裡衝,跑到了川堂,和我迎面跑來的男生“碰”的一聲,撞個正著,由於我們都沒有防備,又處於加速狀況,二人都彈倒在地,當時我二眼昏花,衹聽到旁邊的人高喊著“流血了!流血了!”我睜眼一看,血正從我的嘴角滴滴落在地上.看到那雨點大小的血,一陣暈眩,差點昏倒.由於我被血嚇得昏沉沉,別人以為我傷勢嚴重,還合力把我抬進了保健室.

 
因為怕血,所以每當車行至車禍現場時,總不自覺地頭暈,胃也不舒服.拜科技之賜,現今社會,許多資訊皆可在網路上獲取,偶爾會不小心看到非常血腥的圖片,如身首異處、肚破腸流等,每看到此類與血肉有關的,我便不由自主地一陣暈眩,立即翻胃,不管胃裡有多少東西,全都湧上喉頭,邊暈邊吐.

 

另外,近年頻為頭痛所苦,而我的頭痛時常伴隨著頭暈,以致於分不清到底是頭痛還是頭暈?頭暈發作時,鎮日昏沉,頭重腳輕,走起路來,平衡失序,倍感吃力.頭暈時也無法開車,天旋地轉,直線前進都困難.這種頭暈的感覺很像坐了遊樂場裡的旋轉飛機後,頭暈眼花的情況.


以上均屬生理的暈,也有心理作用的暈,好比有一年,紅鸞星遍照人間,一過完農曆春節,不得了,紅色炸彈,四處亂竄.不論遠親近鄰、左鄰右舍,就連公司部門也是人手一張紅帖,到處高唱“紅帖紅帖多花樣,管你孫錢趙李王,衹要衹要沾到邊,就給你來一張..”王夢麟的“紅帖”真是把普羅大眾的心聲全唱了出來.那一年裡,家家有喜事,紅帖包不完,紅色炸彈從年頭炸到年尾,我也被炸得頭昏腦脹.

吾人毛病甚多,拉拉雜雜寫了一堆,不外乎一個“暈”字.然而暈得多,不如暈得好,暈得好又不如暈得巧,要是哪天鴻運當頭,出門被鑽石砸到,就是暈得巧又好,這樣的發暈一點都不嫌少,愈多愈好呢!

 

-稀客.

 



customizable counter

Clicky Web Analytics

Clicky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immei&aid=32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