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Duchamp 的 Etant Donnés vs.王俊傑的《愛與死》
2011/05/27 17:02:50瀏覽2116|回應0|推薦1

繼《若絲計劃》第一部《真實的流動》後,台灣藝術家王俊傑最近發表新作,第二部《愛與死》。兩件作品都是以杜象的Etant Donnés為藍本,因此我們不得不回去重新審視杜象這位藝術家和他的作品。出生於法國的Marcel Duchamp (1887-1968),被譽為20世紀「最聰明絕頂」的藝術家之一,早期是位畫家,後期的觀念作品卻是顛覆性的,基本上是個破壞者(iconoclast)。他的作品與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相關,在1910年代創立現成物(readymade)的概念,對20世紀後期以至21世紀藝術影響深遠。

杜象在1946-66年間秘密製作了Etant Donnés(《給予》)這件混合媒體集成作品,遵照他的吩咐在他死後才裝置在費城美術館裡公諸於世。這作品每次只能一人參觀,在一個黑暗小房間裡,牆上有一扇木門,門上鑽了兩個洞,從洞裡看進去,門後還有一幅磚牆阻擋了部分視線,從磚牆鑿開處看到裡面的超現實、但同時又極為寫實的駭人景象 - 前面是一個看不到頭的裸女的大半邊身軀,她雙腿張開躺臥在一堆枯樹枝上,左手舉起一盞煤氣燈,發出微弱亮光,背景是風景畫面,在藍天白雲下的樹林和一座湖或池塘,右邊有一座小小的瀑布在流動。

這作品的意義到如今仍然是個謎,可能永遠也不會解開。除了杜象外,在製作期間知道這件作品的也許只有另外兩個人,一個是他的情人,超現實雕塑家Maria Martins,作品中的裸女就是以她為模特兒,他在給她的信中稱它為「我們的慾望女士」,另一個則是他後來的夫人,裸女的手和手臂就是用後者的手倒模製作。

在《若絲計劃》裡,王俊傑主要用錄像來重新演繹這件作品,用真人演出,把它變成動態,他似乎是用兩部作品分別回應原作的兩個主要元素。Etant Donnés的完整題目是:《給予:1.瀑布, 2.照明的煤氣》,有如一部劇本的場景和道具,《若絲計劃》的《真實的流動》用真實的流水代替原作中純屬視覺幻象的瀑布,並加上王俊傑自己的劇本或敘事,變成兩女一男三角關係的暗示。第二部《愛與死》則以女子手拿的燈為主角,影像更大膽也更貼近原作,並進一步發揮原作暗藏的一些題旨,除了裸女所引起的性愛與死亡的聯想外,還有令觀眾成為自覺的偷窺者(voyeur)的概念。此外, Etant Donnés的創作涉及三個人,藝術家、他情人的身體和妻子的手,也許是巧合,《若絲計劃》第一部也恰好把人物變成兩女一男,第二部《愛與死》則改為兩男一女,但其實因為採用特寫鏡頭的關係,往往分辨不出性別。

在《愛與死》八分多鐘的錄像中,鏡頭模擬偷窺的目光,穿過參差不齊的窺孔「觀看」內裡的情景,首先看到的不是預期的裸體,而是一片雜草和池塘,上面漂浮著黃色玩具小鴨和死金魚,頗有黑色幽默的意味。鏡頭再緩緩從右至左推移,最後落在躺在草堆上在互相撫摸的三個男女裸體上,和原作一樣,看不到頭或臉,並採用大量特寫鏡頭拍攝局部,令這些裸體變得有如物體,並加強了偷窺的意味,這方面與原作可說是互相呼應的。

《愛與死》的錄像裝置在畫廊一個黑暗房間內,佔據了整幅牆, 裡面可容納數人同時觀看,由於鏡頭移動極為緩慢,觀眾只好慢慢等待,有點渡日如年之感,也由於影片的高畫質,其中有些較為露骨的鏡頭,確實會令人有偷窺的感覺而不太自在,這與原作也是一致,但震撼力或有不如。到費城美術館看過Etant Donnés的人,無不異口同聲指出該作品的極其露骨,因而令觀眾極為自覺,邊看邊怕被人看到。

《愛與死》的焦點,最後落在正面的裸女舉起的油燈上,裡面晃動著火光。這盞奇特的燈,在原作中有何意義呢?拿著一盞燈的女人,在西方藝術裡傳統上帶有光明與真理的寓意,例如紐約的自由神像,右手就舉起一隻火炬, 與Etant Donnés中裸女用左手舉起煤氣燈的姿勢相似。王俊傑卻幽了一默,讓燈掉落草叢引起大火,以一切同歸於盡作結。

在眾多回應Etant Donnés的作品中,《若絲計劃》在影像上和觀念上,可說是相當複雜、完整和傑出的一部,《愛與死》更以冷峻的視覺風格拍攝所謂情慾的場面令人印象深刻。

《若絲計劃》的若絲,來自杜象曾經男扮女裝拍照,所用的化名Rrose Sélavy (讀音如"Eros, c'est la vie", 情慾,即生命), 若Etant Donnés的其中一重意義就是要表達"Eros, c'est la vie”, 王俊傑則以「愛與死」為回應(amour, c'est la mort)。

(王俊傑個展《若絲計劃:愛與死》,展期至6月19日, 新苑藝術 / 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2號51弄17號1樓)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hristine&aid=524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