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12 22:43:31瀏覽209|回應0|推薦6 |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如平常在校園散步時,時常會注意到冬天葉落春天花開,亦或是在早晨被朝露浸濕的蜘蛛網,這些都是很美的事物。若看的更仔細一些,便會發現每棵樹每朵花都不同,我依稀記得在某次長假去德國的Bamberg找朋友時,就喜歡一個人到處散步,每當我散步在小城的各個角落或是遠一點的郊區森林中,發現這些地方都會有有趣的事物,例如在積滿雪的樹幹旁,雪總是會圍著樹融化成一個凹洞,或是在大樹下看到小小的幼苗冒出,此時對生命存在的感動也源源不絕的在心中湧出。 因此回到台灣後,就會開始注意週遭事物的變遷,並漸漸的對應到目前所經歷的人生,從而體悟到「這個世界彷彿存在著一種規律」,而這種萬物的規律或是進程彷彿都可以合而為一,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道法自然吧! 我自己對於「道法自然」的體會,是一種從有限過渡到無限的心境轉換,即從有限視域中的萬物去體驗,並做出理解和詮釋後,將特別的事物普遍化。舉例而言,在日
這是用自然科學的方式去思考,那如果是用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否也可行呢?自從經歷過許多「熱臉貼冷屁股」的事件後,便開始覺得原來這個機制也是適用於人際之間的相處。 舉例而言,一個男人喜歡一個女人,男人很熱情作出許多對女人獻慇勤的舉動,但是女人總是冷言冷語,這就是一種冷與熱間的差異。在這個情況下,男人多半會因為感受到冷淡,而使熱情漸漸消退,更甚者(即冷熱落差更大)就會因為自己的付出沒有任何回報,而落淚。 像這樣的情況,就是一種類似剛剛以自然科學解釋的現象,只不過現在是用來解釋人際關係。這就是一種普遍化的過程,就是一種有限過渡到無限的一種表現。 讓我們再回到那首詩,經由普遍化的動作後,再去重新去看事物時就會有詩中所述的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而有限到無限的過渡即表現在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的詩句中。 從西洋詩到老子道德經的思想,雖然兩者分屬不同國度,但是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相較起來我更敬佩老子的言簡意賅,雖然沒有意象化之美,但是卻有理性的震撼。 這時候自己就更進一步思考:這些被稱之為美的事物背後是否有一套大家尚未發現的規則?亦或是根據這些規則運行的事物才能稱之為美?顯然這問題是從Kant到當代哲學不斷尋找的東西。 根據Kant的說法,所謂的美,即只要符合一種美的「形式」就可以稱之為美,其特質就是具有「共通感」。當然在當代哲學的領域處理美學問題時,會有更多不同的角度和方式。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