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憶黃埔童年(20)-本省人外省人臺灣人中國人
2018/06/25 05:34:23瀏覽390|回應0|推薦6

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的黃光男,在「遷臺歷史記憶庫」搶救計畫發佈會上講出他那江西人的姑丈在大埤湖(現在叫澄清湖)附近的一個無人識字的貧困村莊,幫當地人讀書識字,後來雖在全村人都反對下和他姑媽結婚。做為客家人的黃光男就讀於高雄中學時,有位老師叫蔣青融教他知識、愛國家、愛臺灣,後來蔣老師孤獨死去卻沒有人去看他,黃光男從冰庫把他拉出來,給他三跪九叩。長篇的演講訴說著當年本省人和外省人在相互間的碰撞與融合,臺灣人與中國人在歷史上的糾纏與無奈。       

 

黃光男的故事喚醒了我兒時的一些記憶,新村西六巷通往王生明路的窄巷兩邊就是菜市場,有個賣牛肉的檔口老闆叫“阿伍哥”,每當一早去誠正小學經過他的肉攤前總是會向微笑的阿伍哥打聲招呼,每隔幾年母親會帶著我和弟弟去參加他的村落舉辦的廟會,那是我最感新鮮刺激與滿足食欲的時刻,看著阿伍哥抬著神轎赤脚踏過火炭,隨後大口吃肉大杯喝著飲料的情節至今歷歷在目。母親是怎麽認識阿伍哥的我不清楚,但是知道他和母親都說著客家話,阿伍哥村裡有個阿婆還是我的接生婆。     

 

每年的八月左右,讀小學的漢泉就會住在我家一個多禮拜,他的定時出現剛開始會讓我十分不爽,因為佔用我原本就不寬裕的資源。母親特意的保護著會被“小心眼”的我和弟弟欺負的“漢饞”(客家話泉水念饞水),後來玩熟了就成了自家的兄弟,漢泉也成了父親認的義子,並寫在家譜裏。漢泉家在往高松方向的步兵學校後山上,泥巴牆茅草房,生活比眷村還苦上幾倍。多年後母親說父親是因為他家的一小片山坡地與軍方用地有些“瓜葛”,父親因協調而認識了他們一家,又因為都是同姓客家人而成了“遠親”,每年農忙時節,漢泉的父母忙於農事,兄姐還會到二村外幫糖廠砍採甘蔗貼補家用,這就是為什麼年紀尚小的他會被安排到家裡住上十天八天的原因了。     

 

那是個物質生活貧困的年代,但是同舟共濟的人們不分裡外的在平淡互助中渡過每個春夏秋冬。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urnaby01&aid=11280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