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漢地五千年的文獻中,對「男女平等或男尊女卑」這個議題隻字不提,
本女魔「善威儀」只好從信史文獻的「詭異裂縫」中,尋找一點蛛絲馬跡。
(九)
若神賦(曹植)
翩若飛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迫而察之,皎若芙蓉出淥波;遠而望之,灼若太陽升朝霞。
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抗瓊珶以和于兮,指潛淵而獨處。
抑短袿之猗靡兮,揚修袖以延佇。
飄忽若神,羅襪生塵;休迅驚鳧,凌波徽步。
越北沚,紆素領;過南岡,回青陽。
恨人神之道殊兮,哀一逝而異鄉。
(A)
這篇賦的主旨,大家都說是「歌詠女神」,但仔細看,似乎又暗藏玄機。
這篇賦有非常明顯的「陰陽對仗」。也就是:
若神賦(曹植)
陰 / 陽
翩若飛鴻 / 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 / 華茂春松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 / 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迫而察之,皎若芙蓉出淥波 / 遠而望之,灼若太陽升朝霞
丹唇外朗,皓齒內鮮 / 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抗瓊珶以和于 / 指潛淵而獨處
抑短袿之猗靡 / 揚修袖以延佇
飄忽若神,羅襪生塵 / 休迅驚鳧,凌波徽步
越北沚,紆素領 / 過南岡,回青陽
前句都是「陰柔」用字,後句都是「陽剛」用字。
而且,後句全都和某一位歷史名人有關哦 !
(1)
婉若遊龍
這位歷史名人有個外號叫「臥龍先生」。
(2)
華茂春松
《三國志諸葛亮傳》說這位歷史名人:身高八尺猶如「松」柏。
(3)
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傳說在 AD 208 年的冬天,這位歷史名人向天借東「風」。
(4)
遠而望之,灼若太陽升朝霞
灼,就是「亮」的意思。這位歷史名人的名,剛好就是這個「亮」字。
陽,剛好也是這位歷史名人的出生地。
(5)
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靨輔,就是「酒窩」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臉頰上的「孔」。
這位歷史名人的字,全出現嘍 ! (明、孔)
而且,這位歷史名人,也是「權」位頗高。
(6)
指潛淵而獨處
「臥」和「潛」有時是同義字。
潛淵,這二個字在易經中,則和「龍」有密切相關。
(7)
揚修袖以延佇
這位歷史名人畢生的志向就是「延佇」漢祚。
(8)
休迅驚鳧,凌波徽步
魚鳧,是古「蜀」國名人,所以「鳧」可以算是「蜀」的代名詞。
這位歷史名人和「蜀」也有密切相關。
又,這位歷史名人的老師,他的名剛好就是「徽」這個字。
(9)
過南岡,回青陽
傳說,這位歷史名人年輕時在「南陽」作過農夫。
(10)
恨人神之道殊
曹植和這位歷史名人,確實是敵對的立場(道殊)。
綜上,曹植所歌詠的這位「女神」,似乎...
世人所見到的她,都是「後句」,曹植所認識的她,都在「前句」。
(B)
三國演義第 103 回
孔明自引一軍屯於五丈原...魏兵不出。
孔明乃取巾幗縞素之服,盛於大盒之內,修書一封,遣人送至魏寨...
懿拆視其書。
略曰:仲達既為大將,統領中原之眾,不思披堅執銳,以決雌雄,
乃甘窟守土巢謹避刀箭,與婦人又何異哉 !
今遣人送巾幗素衣。至如不出戰,可再拜而受之;
倘恥心未泯,猶有男子胸襟,早與批回,依期赴敵。
司馬懿看畢,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視我為婦人耶...
這段,從「略曰」開始,已被有心人「加工處理」過了。
都已經寫到第 103 回了,何必「略」呢 ? 要「略」,寫 30 回就可以了 !
又,「既為大將」與「與婦人又何異」,這二句,前後矛盾 !
又,「與婦人又何異」的「又」字,是廢字 !
又,「窟守土巢謹避刀箭」與「婦人」,這二個東西沒有關聯,無義廢言 !
又,「可再拜而受之」的「再」字,是廢字 !
又,到底是「恥心」呢 ? 還是「男子胸襟」呢 ? 這犯了「普世文學大忌」 !
言歸正傳,
為什麼孔明在野外軍中,竟可以隨手取得「巾幗縞素之服」呢 ?
有沒有可能,這「巾幗縞素之服」其實就是孔明自己的東西呢 ?
(C)
有關諸葛亮的神話傳說或歷史文獻,幾乎都被「加工處理」過了。
近來部分學者認為,
人類史上從來不曾出現「隆中對」這東西,也不曾發生「三顧茅廬」這件事。
諸位仁者可以參考這本書: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3941863006
既然,
有心人「鋪天蓋地」偽造或篡改《三國志》、《三國演義》、《出師表》等,
那麼,
把《若神賦》加工處理成《洛神賦》,自然也不無可能。
有心人,究竟想隱瞞什麼重要的真相呢 ???
所有的歷史課本都說,諸葛亮感念劉備的知遇之恩,最後「鞠躬盡瘁」...
這根本是違反人性、不合邏輯的,
以諸葛亮的才華,任何阿貓阿狗,都會知遇他。
但如果諸葛亮是女性,那就未必嘍 !
違反人性、不合邏輯的劇情,缺乏戲劇張力,無法動人。
如果劉備明知諸葛亮的真實性別還敢冒險,他才真正值得被「鞠躬盡瘁」。
結論:
從「姜玄天、姚娥皇、武妲己、韓阿房、望杜鵑、辛婦好、諸葛亮」
這七位「風華絕代的奇女子」的案例,
你還是認為漢唐文化「男尊女卑」是件「不容懷疑、鐵證如山」的事嗎 ?
有沒有可能...
歷史,從來都只是用來「洗腦」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