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唐秀麗、李青霖/連線報導】 「是同學們的反應不應該」,對李家同不滿學生笑對貧窮話題,台中女中黃姓女同學說,她看過李教授的書,所以不意外;嘉義高中綽號「企鵝」男學生說:「我當場沒笑,覺得教授教育得非常正確,只是言詞比較嚴厲,讓大家嚇了一跳。」 李家同說,他到各地演講談類似話題,從來沒人笑,李家同當場要學生解釋有何好笑,有人說因為放寒假抱持輕鬆心情參加,也有人學生說是受到電視搞笑節目影響,習慣打哈哈的反應。還有學生提出大腦前額葉在廿五歲前尚未發育完成,對新奇的事情才會想笑;以及「大腦會產生防禦機制,面對從來沒發生過的事情,產生焦慮的反應就是笑」。 因為放寒假所以就輕鬆到可以忽視問題了嗎?"受到電視影響,習慣打哈哈"那平常是怎麼生活的?25歲以前會對新奇的事情發笑,那麼少於25歲的人聽到地球暖化的事情應該大笑囉?遇到焦慮就會笑,所以在考場裡面應該會聽到很多人放聲大笑吧?一堆辯解 「我不是氣小朋友不懂事,而是詫異現代年輕人太過不嚴肅」,李家同會後表示,輕鬆時說輕鬆,該靜下心來討論嚴肅事情時,也該嚴肅以對,「還好會後學生提問踴躍,也有一定的深度」。 李教授人真好,還會安慰他們。 【2008/01/29 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