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希生】成了【犧牲】!名氣的風險(下篇)
2006/12/06 16:10:38瀏覽2191|回應0|推薦0

另外,在【莊子☉達生第十九】當中,也有類似的主張,這篇是以我們常見的家豬為例,強調我們既然一直勸別人要明哲保身,因為這樣才可以避免許多災禍;但是,為何自己卻經常為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而不顧一切地向前衝,一但遭遇各種蜚短流長之言論的攻擊時,又不能冷靜以對,慌慌張張地否認澄清?在這篇文章當中,莊子對於這樣的人性矛盾,提出了如此的疑問。

從消費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事實上,消費符號的製造與使用,也是促使個人獲得名氣的方式之一,因為文化消費的符號,是跟傳播符號有很多的掛勾,或者可以這麼說,消費符號幾乎就是傳播符號的另一個稱呼;再者,消費的符號,經常代表個人的獨特的品味、風格,以及個人的身分地位,甚至是個人所屬的階級。不過,以這種方式出名的人,也不是沒有風險的,道德、社會責任是主要的壓力。

當然,名氣的製造與風險,其實有一個共同的來源,也就是大眾傳播媒體。它們是商品拜物教的傳教士、布爾喬亞階級擁護者、新自由主義的同路人、主流意識的特派打手,媒體之所以能對名氣「先造之,再毀之」,就是因為具備了前面這四個特性,這也就造成了【名人血祭】與【主播競標】這兩大現象。
發表於 2005年3月29日 11:37 PM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58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