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埵太子捨身飼虎> 「薩埵太子捨身飼虎」,乃釋迦牟尼佛前身修行菩薩道的本生故事。久遠以前,有國王太子名摩訶薩埵。在山野竹林見一母虎,飢餓耗弱,奄奄一息。太子生起大慈悲心,刺身出血、捨命餵虎。一時感得大地震動,天雨眾華。餓虎舐血噉肉皆盡,國王皇后聞訊前往,唯見遺骸交橫,傷心欲絕。國王諭令左右收拾薩埵太子遺骨舍利,啟建寶塔供養。(詳見「洛本仁波切說」)
捨身飼虎的本生故事,向來是膾炙人口的壁畫題材。在印度、中國各石窟,每每出現悲壯的身影,宛如一曲頌歌,千古以往盪氣迴腸。
本寺壁畫新作,橫向分為中左右三區,分別表現三個故事場景;縱向則藉由樹木山水,區隔遠近為二。畫面均衡勻稱。
中間是薩埵太子神態堅決貞靜地,傾身屈跪母虎之旁,以尖銳荊棘刺腕淌血,供母虎舔噬。五隻幼虎圍繞母虎,如稚嫩小兒,嗷嗷待哺。
薩埵太子示現菩薩相,頭光圓明,戴寶冠、佩瓔珞(大小項鍊、耳璫、臂釧、手鐲……等等)、上身僅披天衣飄帶,鮮紅為底,滿佈金色捲草紋;細緻流暢的線條,將絲綢的質感表現得相當柔美。還有瓔珞帶飾環腰,繁複玲瓏。至於身軀的描繪,線條勾勒輪廓之後,以恰如其分的染暈筆法,濃淡有致地烘托出立體感。整體敷色豔麗高貴,一派雍容閒雅,王者氣度,顯露無遺!
壁畫左方是太子兄弟二人,驚惶急往捨身之處。奈何畫面移到右方,已是悲壯的極致。
薩埵太子倒臥在血泊中,一任老虎齧咬大啖,下肢僅剩白骨殘骸。天衣瓔珞垂落一旁;輕闔雙眼,更見長眉細秀,睫毛柔密,慈悲心、柔軟心,盡寫在這神韻裡。嘴角微揚,一抹笑意,引帶無限的慈藹安詳。若在漢文化,我們稱這是求仁得仁;而在佛法,不啻為大悲徹髓的體現啊!
匍匐一旁的,是戚愴的兄弟;父王母后仰天哭泣,張口呼喚,卻僅能和天上寶雲圍擁的薩埵太子遙遙相望。
畫中的對比,兀自訴說著生命的真諦,不著痕跡。佛說寶貴的人身難得,此生已得,當行利他以自利,這才是捨身的意義所在。
人間眷屬悲痛難捨,是人不了解法,故被情所困,以為有我與我所,擁有是真實,而生貪愛執著煩惱痛苦。菩薩卻是超越貪愛分別,住於平等安詳。凡夫眼裡驚天動地的捨身,菩薩所思所行,卻只是滴水入海,而為一味……
壁畫以宣說義理為主,因此所畫的遠近大小,不盡然合乎透視比例,此乃藏式壁畫的特色。為了裝飾空間,常畫些格式化、非寫實的山水、樹木、雲朵、蓮花、牟尼寶,以及孔雀、大象……等祥瑞鳥獸烘托意境。譬如輪王七寶象徵,寶輪、如意寶、王后寶的耳璫、大臣寶的耳環、寶象牙、寶馬角、將軍寶的徽章等,也在這裡出現。
這幅壁畫是將不同時空所發生的故事錯綜安排在同一畫面上,情節與情節之間沒有任何界線。這個故事叫薩埵本生,也叫「捨身飼虎」。是印度王子犧牲自己,以自己的血肉讓母虎吃,以救小虎。這幅壁畫將這個故事分八個情節,做完整的表現。整幅畫構圖嚴謹,表現生動,把不同時間、地點所發生的事情穿插組合,巧妙的安排在一個畫面中。
佛傳故事則是釋尊一生歷史性的畫傳,從他的誕生、出家、悟道、說法到涅槃,然而其中也附加了許多神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