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4/04/09 20:20:01瀏覽328|回應2|推薦12 | |
6. 藉著這次學運,國民黨也疑似開始學習抹黑造謠的技倆(可見服貿對國民黨和財團的重要性,國民黨不得不反擊),可惜某些謠言太離譜,造成了反感。這些謠言有:
(1)抗議學生大部份是社會系或政治系,經過這次抗議後形象已經受損,以後不要讓小孩念相關系所。
(2)抗議學生反服貿,是因為他們沒有競爭力。
(3)更惡劣的,就是中天新聞台新聞龍捲風節目,拿女性的身體說三道四,完全不尊重女性(當然也不尊重他們的母親以及女性家人、朋友)。
以下是簡單的反駁:
(1)就道理上來講,政治學和社會學是客觀存在的知識,而政治系和社會系是研究這些知識的機構,對人類社會有一定的貢獻。
不能因為某些人主觀上排斥學運而污蔑了客觀知識,更不能因此而否定相關系所,對相關系所的學生教授污名化是不對的。
至於說財團以後不敢任用抗議學生,不管是不是事實,基本上是一個恐嚇,因為照現狀發展下去的話,財團就會接管整個台灣,為了他們的利潤最大化,他們會任意的開除員工,到時候就算不是政治系社會系的人都一樣受害。
不要以為現在幫財團數鈔票就很得意,那些鈔票是財團的,不是自己的。就像對日抗戰的漢奸一樣,日本人只是暫時利用而已,時間一到就被放棄。同理,被財團放棄是遲早的事情。
而且幫財團數鈔票的畢竟只是少數人,所以不需要沾沾自喜,真的。
(2)問題不在於有沒有競爭力,而是在於當資源被少數財團壟斷的時候,連爭都沒得爭。
所以基本上那種說法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就好像古時候的晉惠帝一樣,聽到有人餓死,居然還問為何不吃肉粥? 廢話,肉跟粥都在他手上,要百姓吃什麼?
當資源都被財團跟政客掌握的時候,基層人民能分到的自然愈來愈少,貧富差距就擴大了。
(3)當中天新聞台拿女性的穿著還有身體開玩笑被批評的時候,局然還說 "公開場合穿著可受公評"、"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當作狡辯的藉口。
一個人要穿什麼衣服那是他個人的事情,他要穿什麼那是他的自由,其他人沒有權力 "公評",連私下評論都不宜了,還自以為是的 "公評" 咧。
有些媒體就是以為自己是新聞台,可以包山包海,以為任何事情都可以被他們 "公評",可是他們不知道,有些事情就是不能被 "公評" 的。
這些說法疑似是國民黨造謠的,因為以一般人來講,根本不會把焦點集中在這些事情上,這些事情太專門、太冷僻了。特別是中天新聞台的處理方式,因為中天新聞對學運愈來愈不友善,愈來愈苛薄,跟國民黨中央的態度,時間點上很相似。當然希望國民黨沒有造這些謠言,這些謠言太粗糙了,國民黨要學的還很多。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