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30 10:10:37瀏覽347|回應0|推薦0 | |
雅各書的苦難觀 壹、引言 苦難是人生嚴峻的現實,實際存在於世,是一種奧秘,無法解釋,不能明白,無可尋究,然而是普遍的現象。 苦難是基督徒無法避免的,在舊約如此,新約也是如此。因此基督徒對於苦難應該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以勝過苦難,也可以安慰同樣遭患難的弟兄姊妹。在新約中雅各書是了解苦難很好的一卷書。
貳、苦難的定義 從字義研究,苦難有不同的定義,在聖經中,舊約希伯來文的用詞,有很豐富的意義。基本的意義是「痛苦」,或「疼痛」(ke’ev),或指身體疼痛,也指心靈的苦楚。苦難指患難與災害,在用詞也頗為普遍,在新約的希臘文用詞,主要有兩個: 一、苦楚Pathema,指情緒上的憂苦,相當於macah(希伯來文為擾亂、翻轉,領一個字「患難」(thlipsis)較為重要,特別指環境中的艱困苦難,相當於希伯來文字的amal。 二、苦難suffering,表示世人身心所受的故種苦楚,尤以基督為甚,親身經歷無數艱危之境,達到受苦的極點,為我們而死。苦難為基督徒所必受之訓練(參雅各書五章10節,彼得前書二章20節) 參、苦難的神學觀點 因為傑出的神學家創立的種種的方法,幫助基督徒理解苦難在其生命中的目的和意義。神學家巴特說:「我們對以往神學的承擔責任,若與現今神學不相同,就不配待在教會裡。」真正的神學家要與上帝的子民一起受苦,在上帝的旨意和護理中理解受苦的意義。 神學家嘗試從新約的角度看苦難,或將之變為信徒靈命成長的幫助,在信心邊緣掙扎的人需要安慰和肯定,但這種安慰必須出於真誠,使本於基督真理的基礎,而不是善意的欺騙。 苦難一旦來到,對生存於其陰影下的人,我們可以怎樣安慰他們呢?學習本身或許不能消除苦難,它卻能我們從新的角度去看苦難。 我們會看見,福音讓我們積極面對苦難,而不逃避現實。苦難神學是一種經驗神學,因為受苦的經驗給予人不同的感受。苦難的經驗使人的生命轉變、修正 。這種轉變可能是轉離罪惡、離開世俗,也轉向神。 一、舊約的苦難觀 1.申命記。苦難因罪而導致的,再創世紀三章有清楚的敘述。在人叛逆神之后,神就向人宣布咒詛,人與動物彼此成為仇敵。地業因此受咒詛,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使人必須十分辛勞、汗流滿面才得餬口,女人則受懷孕與生產的苦楚。這是自然界生物的現象(創世紀三章14-19節)。 在整個宇宙中一切受造之物,都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參羅馬書八章19-21節)。這些苦楚不只是勞苦,更是痛苦,在自然界有地震、飢饉、或疾病等的災難。在社會中,像家庭婚姻糾紛導致的痛苦。苦難是罪惡的刑罰,是申命記神學思想中極為重要的課題。 2、舊約的智慧文學。關於個人苦難的問題,在舊約智慧文學中研討甚多,舊約中智慧傳統有兩種主流,其性質並不相同。 一種是實用的、道德的生活哲學,如箴言書及若干詩篇(詩篇第1篇、三十二篇、四十九篇等)。那些作者以神賞善罰惡,與申命記中報應的公義是同一個原則與信念。 但是另一種智慧的性質,是屬理性的,甚至是哲學的推論。在思想上不僅注重日常生活的細則,更著重在生命意義的探索。不是以民族或社會為中心,並不具有以色列民族信仰中酌聖約觀念,當那些賢者冷靜地來觀察人生嚴峻的現象,以及社會眾生相的現實生活。他們發現苦難未必是罪的結果,報應的實況並不顯著。 "。 義人沒有善報善終、反而惡者以不正當的方法致富享樂,興盛成功,在功利的社會中笑貧不笑娼,惡人可以消遙法外;義人卻受欺壓而淪為貧乏無助,哪有甚麼公義可言? 在約伯記與傳道書中,作者不能接受報應的公義,這報應的原則似乎在個人與社會中不能彰顯,他們對傳統信仰的說法提出質疑,並坦率地做一種理性的挑戰。約伯記與傳道書同樣質疑今世的報應問題但兩者在信念有不同的觀點。" 約伯不懷疑神的能力。他的問題在神的公義。如果罪的報應是苦難,而他不認為自己犯罪,就找不出受苦的原因。 傳道書的作者感到困惑在兩方面:神的公義與神的能力。傳道書只作理性的探究。他似乎從觀察人間的痛苦,以冷靜客觀的理性尋求答案。 約伯的索有理性的成分,尤其他與朋友們的辯論,是理性的;但他更著重靈性,他要神答覆他,正好耶利米的自白(參耶利米書十五章),以及詩篇中的哀歌(參詩篇四十二,七十四,八十八,八十九篇等)。. 他心靈的痛苦比肉身更甚,因為他無辜而受苦,神竟不顧他,神那種冷漠,使約伯活在無望之中。 3、先知書 (1)以賽亞書。先知的受苦是以賽亞書五十三章的僕人受苦。受苦基本上 是肉身的:僕人的容貌受損,他是如此醜陋,以致不能辨識其人形。(參以賽亞書五十一章14節) 他的苦楚被形容為痛苦與疾病,正如約伯的並一樣。(參約伯記二章7-8節,十六章6-7節,十九章17-22節)。當然他的痛苦象徵著所有苦難的種類。「痛苦」與「憂患」,同時也是肉身的苦楚。但一個人因疾病傷害,因著生瘡而容貌受損,或某種的傷殘,均如受苦者本身一樣是不可辨別的。這些意義本身就是夠尖銳的,不需進一步的闡釋。 第三節的用詞,重複於第四節中,其正常意義為痛苦舉疾病。僕人的受苦,亦是社會性的:他是被社會遺棄的人,他又如約伯一樣。他亦是在禮儀上不潔的。正如痲瘋病人一樣,這些都是應用於其身體上:「因他受的邊傷我們得醫治---,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蘖都歸在他的身上。」(參以賽亞書五十三章6節) (2)耶利米書。耶利米是一位受苦的先知。他的痛苦主要在兩方面。他遭受人們的憎恨與拒絕,因為他所講的信息,似乎過份嚴厲。他指責的話。尤其不留餘地。使耶利米終日成為笑話。 他的痛苦是因為他對神的忠誠順服,又對人民有深切的同胞愛,在這兩者之間就有極大的矛盾,以致他掙扎的苦楚更加深切。 二、新約苦難觀 1.福音的苦難觀。新約的信息是以十字架為中心,信仰的內容是苦難為救贖工作的必然過程。基督的苦難是代替世人的罪,為應驗舊約中獻獻祭的預表。 先鋒約翰宣告說:「看哪,這是神的羔羊。」(約翰福音一章36節)。主最後晚餐時,以自己喻為逾越節的羔羊(參馬太福音廿六章26)。 基督的受苦有救贖的性質,因為這是三方面的和好,向神向人向己,都是同一個原則,藉著死得生命,藉著苦難蒙救恩。 信徒在基督得勝的能力裡,雖然受苦,仍有盼望。耶穌曾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十六章33節)因基督的受苦,我們可以得到救贖。 2、保羅的苦難觀。保羅認為信徒受苦是必然的,因為基督已經開始受苦的職事,而信徒應隨從主的指示,跟從他的腳蹤行。 在受苦的經驗中與主聯合,受苦是效法主。在羅馬書和加拉太書裡,保羅強調信徒與主同死,必有衝突,必遭苦痛,這是治死肉體的苦楚,才會真正愛神。信徒與主受苦,既是聖靈的工作,因此在苦難中,就能結出聖靈的果子。信徒面對世界的罪惡,必須爭戰、受死,這是現在必有的苦楚。保羅認為凡立志事奉、服事人的,必會受苦,但是多受苦楚,必靠基督多得安慰。有了受苦的經驗。,才對別人有更多的關懷。 保羅在教牧書信也強調信徒受苦的意義,但提摩大後書三章12節:「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保羅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遭受逼迫與苦難極重。事實上,在教會生活中,苦難是不可避免的。 信徒的生命是在基督裡,受苦是必有的,因為基督也受過苦,信徒受苦是與主真正聯合,實際上與祂一起受苦,保羅提到的苦難是個人的,也是教會的,基督的身體必須受苦,因為基督是受苦的主。基督徒常在十字路口上,一方面「活著就是基督」,另一方面「在肉身活著」。在這兩方面必有爭戰與矛盾,這就是受苦的實況。 肆、雅各書的苦難觀 雅各書一開始在問安之後馬上提到「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的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一章2-4節)可見「受苦」(試驗)在雅各書中對於基督徒是非常重要的主題。 雅各為主殉道,這一段史略乃是根據約瑟夫及一個猶太的基督徒名為紇格西樸者。在主後一六0年所記載的,他們的記載曾獲得了優西比烏的接受。那一位大祭司亞拿納,和一班文士法利賽人趁著在非斯都過世。與那一位羅馬的新總督未到任的中間,曾與猶大人公會商量籌畫,吩咐那稱為基督的耶穌的兄弟雅各,站在聖殿裡某一個陽台上,宣佈耶穌不是彌賽亞,並且將那些信基督的群眾拘禁起來。 雅各在其時,反而大聲疾呼地宣揚耶穌為神的兒子及世界的審判之主。那些憤怒的仇敵就將雅各猛擲於地上,並且用石頭打他,最後正當他跪下禱告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知道」的時候,一個有慈心的漂白洗衣匠,用木棍死他,而結束了他的痛苦。此事大約發生在主後六十二年,或六十六年。 雅各殉道說明了當時的基督徒是活在逼迫」(希伯來書五章8節)中,為主受苦,為主殉道,他寫這本書是為了安慰受苦的基督徒。 雅各書是新約中的智慧文學,在一章2-12節,特別論述信徒對苦難的態度。 本書的對象原是分散各地的猶太信徒,當時信徒分散各處,是因在耶路撤冷遭受逼迫,他們生活極艱苦。雅各安慰他們,給予鼓勵。有人甚至稱雅各書的性質是苦難神學。 信徒在當今的世代中,確常有極矛盾的心態。因為善惡相爭,屬神的人雖不屬世界,他們仍然生活在現實的學境裡,不免失望、困惑、迷憫。在諸般的試煉之中,雅各勸導信徒,應付與忍受的方法只有兩端:保持喜樂、尋求智慧。 雅各提到百般試煉,必指多方面的艱難與困苦。試煉可能指外在的逼迫與壓制,是政治的壓力、經濟的困難;這也可能指內在的煎熬、道德良心的不安,艱苦的抗拒罪惡。 苦難是試驗,使信心經過考驗之後更加堅強,能夠恆忍。雅各說明苦難的果效,使信徒成全完備,品德漸成熟,能夠有美好的靈性。 雅各勸導信徒受苦的時候,需要多祈禱,才有屬靈的智慧。在苦難中人容易迷失方向,看不清前面的道路。環境阻礙了人與神的相交。所以多麼需要禱告,求神賜智慧、蒙指示,才有見解來面對一切的困難。 伍、從苦難可以學功課 苦難雖然令人日恐怖畏懼,但從聖經中可以知道出於神的恩惠,是與我們有益的。它是我們在世上必須學習的功課,是引導我們到榮耀的道路。許多信徒在遭遇困難時,不知道蒙大恩,反而怨神尤人,結果不但不能因苦難得盆處,反而跌倒,失去了信心。 因為苦難不是只有負面的結果.而是有下因為苦難不是只有負面的結果,而是有下列的功用: 一、苦難能催逼信徒仰望神、依靠神、親近神、祈求神,因而得見神所賜諸般的福祉。 神為屬祂的人所豫備諸般屬靈的福祉是何等的多。可惜他們因為他們肉體的軟弱常忘記了神,想從世界上的金錢、名利、幸福、、宴樂裡,取得一些安慰和快樂,因而終日沉迷於物質裡面,思慕世界,遠離了神、離棄神為他們所豫備諸般真實的福祉,終日追求那些如同過眼雲煙的娛樂。 神愛他們,要使他們回轉歸向祂,使他們得福。那知神呼喚他們,他們卻不聽從,到這時候;神不得不奪去他們依恃的福樂,使苦難臨到他們。平日他們不能領受從神而來豐盛的恩惠,是因為他們的境遇太好,沒有什麼必須仰望神、呼求神的。及至遇見苦難,被催逼因而親近神、求告神,使我們終不離開那施恩的神,因而常常得見神的福祉。 二、苦難能幫助信徒心長進 信徒必須有堅固充足的信心,方能在聖道上站立得穩,且能戰勝仇敵,為神的道作美好的見證。但信徒的信心不是主時或幾日便可以增多堅固成長,漸至完全 神先把他們放在大苦難中,然後施展大能拯救他們,使他們看見神的大能和榮耀,然後他們的信心因此堅固增加了。 三、苦難能造就信徒,使信徒遠離罪惡不義。成為聖潔完全。信徒的罪惡總是掩飾,到了苦難,反而能離棄罪惡,成為聖潔。 四、苦難提醒信徒,這世界不是長久的家鄉。神常用苦難提醒我們渴慕天上永恆的家,而不是地上短暫的家。 五,苦難能學習順服。「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希伯來書五章8節)在苦難中順服神,才能得到神獎賞。 六、苦難能訓練信徒,作安慰人、幫助人的人。一個要安慰人的人,最好本身有過同樣的遭遇。不必長篇大論,只要將自己受苦的經驗和神所賜的恩惠說出來,就能使人如釋重負。 陸、結論 從雅各的殉道,到如今已過了一千九百多年,苦難在基督徒的身上仍無法絕跡, 一直要到新天新地的時候,那時候將沒有疾病與死亡,也沒有苦難。但只要我們活著的一天,將不會沒有眼淚和憂愁,我們只能學習雅各的苦難觀,求神賜給我們忍耐智慧,靠著神的恩典,能夠在苦難中仍有大喜樂。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