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8/12 19:00:51瀏覽775|回應0|推薦21 | |
馬公不到卅餘春,此日重來少故人。古蹟魁星樓聳立,前朝統領署灰塵。案山漁火明南甲,奎璧聯輝拱北辰。四面城門留一角,閭閻多半已更新。 前言: 離鄉背景還是故鄉最美,再怎麼窮鄉僻壤的地方,出生地是每個人最懷念的地方,因為故鄉有孩童時光的足跡與憧憬,有自己喜歡的食物,有自己喜歡的景點,街道、小巷、好友、學校、古蹟…等等,還有信仰寄託的廟宇都在腦海之中盤旋思念與嚮往。 【題解】 心得: 本詩是描寫日據時代,西元(1895)乙未年,日本軍隊佔據澎湖群島,然後情勢緊迫從澎湖遷居嘉義定居,離鄉背景三十年之後,再度踏上回鄉歸途的日子,那年是1925年(民國14年)那時候台灣與澎湖都還在日本人的管轄當中。當然從清末至日據時代的時空背景澎湖馬公的建築還是很落後的景象。只是外出他鄉定居經過三十年的歲月不曾相見家鄉的一切。 因此,除了思念還是思念吧!回鄉眼前的景緻都已經有所改變。而印象深刻的文石書院記憶猶新,它是乾隆31年(1766)由澎湖通判胡健偉奏請清政府創建於文澳此地。而魁星樓就在文石書院的右邊,但是日治時期,這些異國人士的統治者並不怎麼重視文石書院與魁星樓。尤其戰爭期間把這邊當成戰士的醫護所。只是民國以來再度重修文石書院和魁星樓,所以更加的美輪美奐。那麼澎湖八景之一的案山漁火就離文石書院可說近在咫尺之間, 若從孔廟這邊的海岸眺望著案山之地可眼觀漁火之美。然後湖西鄉北寮的奎璧聯輝亦是澎湖八景之一,因為只要月圓的晚上奎壁山以東海面上佈滿著漁火點點與小島星羅棋布,加上夜光的映照,猶如美景之色,宛如天上繁星閃爍,故有「奎璧聯暉」的雅號。當然目前來說已是遊客的最愛,因為這邊海岸退潮之後可以踏上潮間步道的喜悅。而心中的信仰不外乎是南甲的海靈殿與北甲的北辰宮,兩宮也都祀奉王爺,顯見這邊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也是心目中的守護神。 尤其馬公街景的變化更是感到時空變化,物換星移的景物,眼前一切有如隔世的夢幻,因為跟之前的街景都有所不同,三十年來沒有回鄉過,在度踏上此地,連好朋友也都相繼的離去,已到另一個世界,內心真是百感交集。故鄉,鄉愁湧現心中,感念以前故鄉的一切,如今真有恍世之隔般的在度踏上了心愛的馬公市街,可說人親,土親,一切事物都親。好不容易從台灣安平港乘坐渡輪經過幾十個鐘頭漫長時間航行,客輪乘風破浪,左右搖晃上下巔箥,終於回到自己的故鄉。然後回想1885年的中、法戰爭,已經把文石書院破壞了! 爾後在清廷政府的修護之下頗有成果恢復原貌,然後1895年日本軍隊又再度遠征踏上澎湖,挾著他們旺盛的軍隊士氣,澎湖居民只好忍氣吞聲任由他們主宰,此地真是多事之秋,堪稱兵家必爭重地。悻悻然的我遷居嘉義以為能夠避居天災人禍,遠離日本人的統治,尚不知台灣也都淪為日本人的管轄之境,總是異族來統治漢人那是悲劇,百姓少有自由的生活,更少了燦爛的笑容。雖然前清的建設與目前的建設頗有差距,但我依然還是惦念那個時空背景的情形,那年遠走澎湖之後,媽宮城還在計畫建設之中,轉眼之間媽宮城已經竣工,固若金湯的城牆,整個馬公的進步指日可待。 那麼媽宮城即是目前居南甲之地的「順承門」,經過此城門之後方,可以通往金龜頭風景區以及可見到毋忘在莒的石碑建築,這邊以前是眷村的居住地。可見離鄉背景歸來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之感。相信每個出外的遊子對於思念自己的故鄉感受,大致上都差不了多少,畢竟家鄉是每個人成長的懷舊環境,一生當中必然對它情有獨鍾念念不忘故鄉之美,尤其每逢佳節倍思親,思念家鄉之情油然而生,家鄉是出外人溫馨甜蜜的心靈補充劑,所以不論是千里迢迢或是近在咫尺回鄉是最幸福的感受。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