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9 3D列印主題創作競賽激發跨域創新應用,加速創意構想實現商品化
2019/08/23 10:51:38瀏覽37|回應0|推薦0

今年度「2019 3D列印主題創作競賽」,將徵件組別分類為 3 組,分別以品味造型、匠心設計、物聯應用為主題,鼓勵創新作品客製雨傘參賽,匯集國內許多好手、學生共襄盛舉,角逐榮耀。

該競賽評審長,臺灣嵌入式暨單晶片系統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宏昇指出,今年將過去「健康照護」、「智能工藝」兩組,融合成為「物聯應用」單一組別,主要是想要進一步反映出未來科技發展趨勢,鼓勵創作者參賽。「物聯網應用的未來,可能會產生很多客製化雨傘的空間,變成是少量多樣,而非大量生產,這裡就是 3D列印發展的空間,」陳宏昇舉例,例如醫療、輔具等領域,就必須做很多客製化,那 3D列印設備可以做到省成本、有效率精準生產的目標,這也是為什麼今年比賽特別強調「應用」的重要性。

而評審團之一,知名創作家陳學建提醒所有參賽者,一定要記得「別讓技術凌駕你的能力」,他將 3D列印比喻為一枝全新的「創作筆」,但往往許多創作者被這枝筆駕馭,「只做得出漂亮外型,卻看不見作者原創性的想法與概念的作品,是比較可惜的事情。」而以去年來看比較偏向「玩具」類型的作品較多,今年的作品除了在外觀跟設計概念上都更加成熟,也出現許多結合創作與應用的作品。

陳學建進一步指出,參賽者除了要保有自我意識之外,也應將客製雨傘「創作能力」與「理解設備特性」連結起來,「例如在圖面上的設計很棒,但 3D列印機台的材料、或印製規格卻無法完整呈現,」他認為這也變相表示,遇過在決賽時做不出成品的參賽者,往往原因都是尚未理解設備該如何使用、有何限制,因此才會產生製作困難的問題。

MODEX 事業部經理林玉惠也抱持同樣看法,點出這幾年下來確實有許多作品逐漸成熟,而那些可以讓評審留下印象的,「多數都是設計者在作品上有加入自己巧思的,而且在評審提問時,可以實際交流獲知『作者創作靈感』的作品。」陳學建仍舊非常肯定,政府目前培養 3D列印人才的大方向,確實為臺灣 3D列印人才圈打好基礎,但他認為,下一步可以從「訓練」轉往「共同學習與實際操作練習」,例如開設長期課程、營隊,讓學生有機會進一步實作,提升實力。

林玉惠認為,這些人才勢必成為許多產業在轉型時的推力,她指出現階段許多傳統產業意圖轉型,從過去大量製造轉向客製化需求,而在轉型的過程中,勢必會遭遇到在引入新科技後,企業內部卻無人會使用的問題,此時擁有繪圖與 3D列印軟體使用能力的工作者,就非常吃香,「一項新技術,再加上本身的專業,就足以讓自己的能力在這個產業中差異化。」

最終決賽獲得品味造型組優勝的「可拆式造型雨傘握把」來自陳子鈞、劉葳?、董廷暐以及指導老師支裕文,從自身的生活體驗觀察到折疊雨傘若在傘頭與傘餅接合處,增加一個螺絲紋路的元件後,其外觀的設計與功能性,可結合 3D列印的特性徹底打造客製雨傘的特色握把。匠心設計組優勝黃宇軒,為自 2015 年便開始投入 3D列印的玩家,由希望能挑戰與突破 3D列印技術與可行性,不停實現實驗想法結果的創作動機出發,而此次得獎的「千峰熔融山水圖」,在結合自身資訊工程背景之下開發的混料程式,並找到機器端適合的噴頭結構,則成功以「水墨」概念呈現出渲染的效果。

物聯應用設計組的優勝作品「積木式(組合式)智能引流監測系統」,為一個結合行動式末端感測器,團隊成員李志賢、林定閎、陳世安、陳奕勳,與指導老師林家宏、黃存宏觀察到醫院端長期在引流的療程上,隨著病患到自家後較難時時監測及判斷,本作品所發展的雛型系統,包含在胸腔與腹腔引流過程中可進行生理訊號、引流量異常、與安全性的物聯網監測功能,更結合 3D列印快速且客製化的特性,將製程控制在 2-3 週內,未來也不排除將一步步從法規及實驗上將這個商品落實的更加穩定。

本競賽頒獎典禮將於 8月 21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此次三緯國際、中詮微動、元力智庫、享印學堂、研能科技、國航科技、集盛實業、新光合纖、新視代科技、達億新創、聯造實業等企業,也於 2019 3D列印主題創作競賽中提供給優秀隊伍豐富的 3D列印獎勵資源。而本競賽優秀作品將同步於 8月 21日- 8月 24日的「2019 台灣國際3D列印展」中,在資策會展攤 (S432) 中展示發表,歡迎大家共同前來交流!

關鍵評論網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nnygin&aid=12873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