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婷方 出處:2013年8月號《遠見雜誌》 第326期
仲夏時節,陽光明亮。美國東北端的麻州波士頓近郊,恬靜的衛斯理小鎮上,這兒不僅有美國前總統夫人、國務卿希拉蕊的母校、素有「女子哈佛」之稱的衛斯理學院,鄰近的姐妹校百森商學院(Babson College)也大有來頭,連續20年蟬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創業」系所冠軍(No.1 in Entrepreneurship),堪稱全球最知名的創業教育聖地。
走進百森商學院,感覺很像來到一座森林莊園,松樹橡木楓林點綴其間,四周茵茵綠地、白窗櫺紅磚色建築錯落,不遠處還有高爾夫球場。在彷如度假勝地的休閒氣氛下,這兒教的卻是難度頗高的創業課程。
百森全校只有3000名學生,大學部1500個學生,算是小而美的大學,創業系每年只招收60位學生,課程內容除了傳統的商學院訓練,如管理、策略、會計、財務之外,更強調精緻的體驗式教學。
台灣極少見、自百森畢業的校友張友辰,2012年在台灣創辦Tomofun,產品是名為「LifeCrumbs」的App軟體,讓使用者用月曆的方式,記錄生活中的點滴。 已經步上創業之路的他,從百森的創業課學到了什麼?
第一課:「體驗」才是最好的老師
年方26的張友辰,其實是企業家之後,他是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的小兒子,活潑外向的個性、說話熱情又風趣,簡直和張明正如出一轍。從小一路見證父母的創業過程,讓他對創業充滿了躍躍欲試的興趣和熱忱。
高中畢業後挑選大學時,張友辰聽說百森學院有一個創業科系,大為心動。來到這所學校參觀時,更是一見就喜歡,最後更只以百森為唯一申請目標。剛進校門的大一上學期,創業系就給全體學生一次震撼教育。
第一年的課程,老師將60個新生分成兩組,每組各給3000美元,讓他們籌組創業團隊,自己決定要賣什麼產品,提出自己的商業計畫,同學各司其職,自行指派執行長、營運長、行銷、業務等不同幹部。到了學期末,計畫一定要賺錢,否則就會被當掉。
張友辰當時擔任銷售人員,他的小組最後決定的創業計畫是賣寫著趣味口號的T-Shirt。「我其實不太愛這個點子,太簡單了,所以去賣T-Shirt對我來說是大挑戰,」他坦承。
不過,想到父親剛開始出社會也是當銷售人員,父親常常告訴他,必須先跑外務,再做行銷或會計等內勤,工作歷練才算完整。所以張友辰後來還是認分地執行任務。
不久他發現,要成功賣掉一件衣服,不能光賣衣服,而是要對客人「講故事」「賣個性」,賣一種生活經驗或快樂的氛圍,推銷起來就容易多了。
例如他去銷售時就講述這件T-Shirt,其實是一群大學新生的嘗試,希望學習如何創業,並透過衣服帶給消費者快樂。每當他這樣說故事,爭取認同後,銷售就容易多了。
在大學四年中,每年都有這種實作課程,學校逼學生從無到有、生出一套創業計畫,並且必須真的動手做,到校園外頭驗證,自己擬出的創業計畫是否可行。
例如,張友辰大三時的創業計畫,他看到很多新手媽媽花2000美元買嬰兒車,但小嬰兒很快就長大,二年內就淘汰這部嬰兒車,因此想出「出租二手嬰兒車」的創業計畫。老師聽他分析得頭頭是道,便鼓勵他上街做市調,直接傾聽消費者聲音。
「第一次真的很緊張,不知道怎麼開始,」當時還是羞澀大學生的他,被逼得跑百貨公司跟超市賣場,鼓起勇氣問了十幾個媽媽,「請問可以問你5分鐘的問題嗎?」之後愈做愈好,真的獲得許多意見,讓他感到非常興奮!
這便是百森教給創業家的第一課:別在校園內死背知識,而是要去真槍實彈的市場「體驗」。「最好的老師不是爸爸、老師、或書本,而是自己的體驗!」張友辰笑著說。
第二課:向「失敗」取經 學習做決策
身為創業教育第一品牌,想當然爾,百森的學費並不便宜,含住宿起碼要5萬美元。除了課程內容獨樹一格,它的價值更來自於充滿經驗的師資群。百森很多老師都有創業及產業歷練,更不乏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如金沙集團董事長艾德森(Sheldon G. Adelson)便是一例,還有很多創業家兼差去教書。
有趣的是,這些擁有豐功偉業的老師,在課堂上卻不太教「成功」案例,反而鼓勵大家向「失敗」取經。張友辰歸納,學校指定研究的個案,幾乎90%都是失敗收場的。「你認為他們做錯了什麼?」這是老師最常丟給學生的問題。
張友辰後來才知道,學校是想透過這些個案分析,讓大家了解要當創業家一定會面對失敗、一定有撞牆期。因此重要的是學會承認失敗、弄懂哪裡出錯、而且知道該如何應變。
百森還有堂課很有趣,透過模擬商業實戰的電腦遊戲,讓學生親自感受當「老闆」的感覺。一開始,大家都無所不用其極地節省各項開支,想藉此提高經營利潤。沒想到遊戲老是卡關,公司也很快倒閉,必須重來。
後來張友辰發現,不能一味削減成本,反而得雇用高價的優秀人才,公司才能長久經營,「這個遊戲其實是教你怎麼樣做決策,要找跟你價值觀相近的團隊,創業才能成功。」
第三課:以「無畏」精神探索各種可能
「永不放棄」也是百森努力要教給學生的價值觀。這不是有形的知識與專業能力,而是種無形的意志力。
比方說,讓多數創業家最棘手的「資金」問題,學校就列出五個順序,教你如何從家人、朋友、銀行等身上募集創業基金,就算前面四關都拿不到錢,最後也要靠自己想辦法賺錢,存到創業的第一桶金。
百森堅信,資金雖是創業的進入障礙,但絕不是阻止創業家實現夢想的藉口。為了傳達永不放棄的信念,百森在張友辰畢業那一年,請來一位非常另類的特別來賓,替張友辰那屆的畢業生致詞。
原本大家猜想,按照學校的地位跟知名度,應該出現的是知名的華爾街巨擘或企業界領袖,沒想到,當時走上台的卻是一個戴著太陽眼鏡的人,旁邊帶一隻狗。原來講者是一位盲人,當學生們正在失望為何學校請一個盲人時,這位盲人一開口便震撼全場。
令人意外的是,講者竟是一位登山專家,在畢業典禮上跟大家分享他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的冒險過程。他說:「雖然我全盲,什麼都看不見,只能用摸的、慢慢前進,但只要活著,我每天就要不斷地探索、體驗。」
他描繪的景象,正是百森打算教給年輕創業家的最後一堂課:「創業」就像在黑暗中探索,不但要忍受挫折、學習應變、更要有無所畏懼的精神!
創業家個性,就是討厭一成不變
百森創業系畢業的學生,走向創業的比例,相對其他科系,的確不低。根據校方統計,百森校友約有一半,會在畢業10年內參與創業計畫或相關活動。張友辰估計自己那屆的畢業生,至今已有兩成左右創業。
即便不創業,百森校友還是很有競爭力的,在畢業半年內,有多達99%的人能找到工作,或繼續深造,大學部畢業生的平均起薪,更超過5萬美元。
張友辰堅信,創業不僅關乎金錢、商業、市場等因素,更和人的個性有關。「我們這群人就是討厭保持現狀,想要革命、創造一種運動、做些別人沒做過的事!」 這種把挑戰當成樂趣的莫名活力,不但是創業家最可貴的特質,也是百森企圖從年輕人身上發掘的能量。
張友辰
年齡:26歲
學歷:美國Babson College學士
經歷:Vesta「夢想起菲」計畫主辦人、Gomaji企業發展經理、Tomofun執行長
創業哲學:要開放心胸、要探險、還要好玩!
百森商學院(Babson College)
創立:1919年,1979年轉型注重「創業」教育
學費:一年約4萬美元,含學費、雜費、住宿約5萬7000美元
特色:連續16年蟬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創業系所冠軍,師資幾乎全部都有創業經驗,除傳統商學院訓練,更強調體驗式教學、走出校園傾聽客戶
張友辰:台灣的創業環境很好啊!
今年26歲的張友辰,在台灣出身,9歲時跟隨父母到日本,住了四年後,又移民到美國九年。在美國大學畢業後,也曾流浪世界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直到三年前決定回台灣定居。
問他住過那麼多國家,為何最後決定回來台灣?他說,日本人很拘謹、規矩太多、物價又貴;美國人又什麼都可以,太自由。讓他感覺台灣剛剛好,更何況未來的機會在亞洲,因此決定回台灣。
當目前許多人都抱怨台灣的創業環境很不好時,笑聲爽朗的張友辰卻不這樣看,他認為台灣人才素質很好、又打拚認真,加上目前產官學也很鼓勵創業,讓他覺得「在台灣創業很好啊」。
受過四年創業系訓練後,張友辰的創業流程,也跟一般認為的很不同。大多數人創業都是創業家先有點子或某種研發技術後,再找員工來實現理想。但當張友辰決定創業時,卻是倒著來,他認為先找人才,建立團隊是第一步。
因為過去的訓練告訴他,九成以上創業的點子,到後來都會不斷修正,因此原創點子沒那麼重要,若沒找到好人才,什麼也實現不了。因此組成好團隊是創業的第一步,之後再一起想創業點子。
什麼才是好人才呢?需要三要素,一是開放的心胸,願意隨時接受新意見;二是具備建設性思考的個性,願意不斷探險(explore);三則具備享受工作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