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13 16:37:00瀏覽692|回應0|推薦2 | |
兩百零五歲的杜邦,從未停下創新的腳步。《天下雜誌》獨家專訪杜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賀利得,分析杜邦的永續創新之道。 今年三月,美國大峽谷的天空步道(Skywalk)開幕,堅固的鋼材與特殊的玻璃地面,讓人們能夠大步跨出陡峭的山壁,懸空站在一千二百多公尺的高空,向下俯瞰湛藍的科羅拉多河,讚嘆上帝造物的鬼斧神工。 但卻沒有多少人知道,落實這個夢想的推手之一,就是開發出強化玻璃步道的杜邦公司。 杜邦今年兩百零五歲了,旗下有數千種以上的產品,幾乎佔滿了我們的食、衣、住、行。不只偉大的工程有杜邦的身影,小到連接折疊式手機的軟板、貼身到女性千變萬化的彩妝品,其中附著各種顏色的鈦白粉都來自杜邦。 「世界六十五億人口中,平均每六人就有一人每天都要用到杜邦的產品,和大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難怪台灣杜邦董事長陳錫安這麼得意地說。 平均每天生產一個專利 更驚人的是,二○○六年,杜邦就有高達三五%的營收來自近五年內開發的新產品或對原有產品的創新應用。杜邦的創新,絲毫沒有因為二百年的歷史而減緩。 杜邦全球共有六萬名員工,有七十五個研發中心座落在世界不同的角落,裡面有五千個全球最聰明的腦袋,在每年豐裕的研發經費五百億台幣的支持下,共創造了三萬四千多個專利。自二○○三年後加速發展,平均每天都有超過一項以上的專利產生。 人類社會生活的樣貌已經不知翻了幾番。百年企業杜邦如何能持續創新,而且由創新獲利? 關鍵一:掌握大趨勢 關鍵之一,就是杜邦長於從大處著眼、掌握大趨勢。 杜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賀利得(Charles O. Holliday)十月初來台,親訪太陽能產業相關的廠商、參與「國際太陽光電論壇」,展示杜邦已開發出多項太陽能光電板的關鍵材料,在競爭開始時,就佔據了優勢地位。 此外,賀利得在接受《天下雜誌》獨家專訪時也指出,除了再生能源產業,人口的增加造成對糧食的需求也大幅提升,杜邦將透過基因工程,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抗蟲害能力;經歷許多天災、人禍,人類對安全與安全防護的需求更加急切,杜邦研發更強韌的材料、食品安全測試系統等,增進生活的安全。面對電子及通訊的快速發展,杜邦也積極提升製作半導體的材料、封裝及面板技術。 關鍵二: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研發 杜邦第二個關鍵能力是從客戶身上找未來。賀利得稱之為「回歸本質的行銷」(inbound marketing)。 杜邦訓練專門的團隊,到第一線和客戶交談互動,從對話中分析出他們遇到的問題或潛在的需求,再回報給科學家和工程師,用科學的方法解決。 杜邦這種由外而內的創新模式,更由賀利得帶頭執行,以起上行下效的功用,讓所有員工養成與客戶溝通的習慣。 一年有一半時間都在各地出差的賀利得,把握各種機會,親自拜訪客戶,了解他們的問題及需求。 另外,在美國總部的辦公大樓內設有商務旅館,讓客戶來訪時住宿,以方便賀利得就近和客戶溝通;同時,賀利得更身兼數個委員會的委員,包括國際商業委員會、美國商業委員會、美國商業圓桌會議、《國家地理雜誌》等,每次都是與客戶接觸、溝通的機會。 「客戶們也非常忙碌,他們不會給你太多時間,你必須去發掘機會,」賀利得說。 他也會利用研討會向各國政府官員請益,或拜訪各國使節,了解該國政策的走向、正在處理的議題。「他們不會告訴你答案,但你可以感覺到該往哪個方向走、哪些是他們關注的議題,」賀利得分享他的經驗。 陳錫安在《天下》標竿論壇上,分享杜邦創新的經驗時特別指出,在企業轉型、發展的過程裡,「最重要的就是傾聽客戶的聲音,一定要先了解客戶的需求,才能在研發上去著力,真正解決問題。」 關鍵三:內部溝通,多管齊下 杜邦能不斷成長的另一項關鍵,是從上到下,每個人清楚知道公司的價值和目標。 五、 六年前,杜邦開始發行內部電子日報,由分布在全球不同地區的十人小組負責,蒐集每天發生的重大新聞、與產業相關的訊息,並從中發掘是否有什麼新的趨勢正在醞釀、形成。 透過電子報,賀利得喜歡用實際的例子,讓員工了解公司的價值,而非公式化的演講或宣示。報上每天都有員工如何落實公司三大策略的實例,這三項策略包括:透過整合科學的力量研發新產品、積極推動各事業體中朝向知識密集發展、利用六個標準差(Six Sigma)的方法有效增加生產力。 訪談到一半,賀利得的電話響起,溫文有禮的他不得不打斷採訪。他解釋,這是每個月一次的全球高階主管會議,透過電話舉行,約有七十位中高階主管參加,讓他們有機會直接向他發問或解釋新的計劃案,「我從不漏接任何一通電話,」賀利得說。 「但面對面溝通還是最好的方式,」賀利得強調,不管是面對客戶或員工。因此,來台期間,他率領著台灣杜邦董事長、太陽能業務全球總監、微電路材料總裁、影像科技全球總經理、南韓杜邦董事長和大中國區總裁等高階主管,親自拜訪南科裡的重要客戶。 即使忙碌了一整天,傍晚,十多位西裝筆挺的杜邦高階主管在台南開往台北的高鐵商務車廂裡,一邊啃著熱騰騰的摩斯漢堡,還一邊把握相聚的時間,討論白天拜訪客戶的心得。 然而,賀利得不是開完會、發完電子郵件就算了,他還要抽問員工,以確認他們是不是真的了解他要傳達的意思。身為最高主管、每日行程緊湊,賀利得卻數十年如一日地執行這些看似細瑣的事,只為了提升內部認同、增強組織力。 陳錫安就點出,兩百多年來,杜邦經過許多的轉型,但唯一不變的,是核心價值,而且「杜邦六萬個員工,每一個都可以給你標準答案。」 不過,「一個負責任的企業才能長治久安,無論商業模式如何改變,都要做好企業公民的責任,」陳錫安總結杜邦百年不衰的根本之道。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