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03 22:33:34瀏覽600|回應1|推薦2 | |
作者:文/林讓均 出處:遠見 2009年12月號 / 改變台灣的機會,就在哥本哈根 早在八八水災前,台灣氣候及生態已嚴重受暖化影響, 旱澇現象愈來愈極端、愈來愈頻繁,成為名副其實的「氣候變遷重災區」。 現在不僅是與自然最相關的農林漁牧,連金融、資訊、食品業都為了因應暖化而苦思對策。 其中,我們發現了不少台灣人獨有的創意與執行力。 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台灣首當其衝!諸多現象顯示台灣恐怕真是馬英九總統口中的「氣候變遷重災區」! 今年莫拉克颱風四天降下近3000公釐的暴雨、遠超過台灣一年2500公釐的平均雨量,更打破了氣象局成立以來的暴雨紀錄。而11月初剛過的立冬,本應是宣告冬天正式來臨的節氣,但當天台灣卻仍有地方突破30℃,創下十年來立冬最高溫。 除了極端的雨量、溫度,再來看看觀賞性植物的生長情形。海拔高度3300公尺的合歡山,特有的高山杜鵑因為氣溫上升,花期從十年前的7、8月提前到5月份;台北植物園的烏來杜鵑,花期應在3月,今年卻在11月就已見綻放。 嘉義梅山地區也在莫拉克的風雨肆虐之後,當地的桃花、李花與櫻花等各種花卉紛紛綻放,但其實春天還很遠。如果勤加觀察,或許你家旁邊的油桐花、鳳凰木,近年經常過了花期、9月了還在開花。 強降雨增強1倍 幅度高於全球平均 隨處可見的植物變葉、開花錯亂現象,往往被視為「氣候變遷」的明顯證據,但到底台灣的氣候變遷情形有多令人憂心? 「台灣的氣候變遷程度,超過全球平均值!」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劉紹臣,在今年10月率領研究團隊發表一份論文,分析「極端降雨」與「全球溫度」兩者的關係,發現全球暖化讓台灣極端降雨的增強幅度,比全球平均值來得高! 劉紹臣說,2007年IPCC(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早已指出,全球氣候變遷將使「強降雨」(每小時雨量超過15公釐)愈強,弱降雨(每小時雨量低於一公釐)愈弱,也就是「大雨愈強,小雨愈弱!」 劉紹臣與研究團隊調出1979年到2007年之間的全球氣象資料,進一步分析出降雨與溫度之間的量化關係,研究發現引起全球矚目。 他的研究指出,全球均溫每升高1℃,前10%的強降雨就會增加1.1倍!而其中,台灣的極端現象又勝過全球平均。 劉紹臣指出,根據台灣1961年到2005年的氣象資料,過去45年,台灣均溫升高0.7℃,但前10%的強降雨已增加一倍!換算起來,如果台灣均溫升高1℃,前10%的強降雨就將增加1.4倍!比全球的1.1倍還要高。劉紹臣也推估,2030年台灣的前10%強降雨雨量將比現在再增加一倍,會是1961年的三倍。而更令人擔憂的是,類似莫拉克颱風帶來的暴雨洪災,將愈見頻繁! 據統計,台灣一年平均有4.2個颱風,颱風每年共貢獻台灣四成的降雨量,幾乎所有的強降雨都是颱風帶來的;而近50年來,前1%的強降雨甚至比前10%的強降雨,強度隨溫度增加2倍! 劉紹臣分析,平均每個颱風影響台灣兩天,那等於台灣一年的強降雨、四成的雨量都在8~10天之內降下,然而強降雨的強度又隨著暖化增加,因此「瞬間暴雨會愈來愈強,對台灣的衝擊也就愈來愈大!」 弱降雨減少50% 春冬農作恐現旱象 近50年來,台灣的年總降雨量雖然沒有太大變動,但降雨現象顯得兩極化。主因就是在暴雨頻率增加的同時,台灣的弱降雨正在迅速減少中,旱災發生的機率愈頻繁,這對農林漁牧,乃至正常生活的影響更為深遠。 劉紹臣指出,過去45年,弱降雨已經減少50%,通常分布在冬、春兩季的毛毛雨降雨天數,已經從70天減為35天,「中南部更可能發生旱災了!北部若減少一半的降雨,南部的降雨就會減少六、七成!這也就是為什麼近年中南部的春耕,會年年出問題的原因了。」 「在任何研究報告中,台灣都被國際列為(受氣候衝擊程度)最危險的地區之一!」專研農藝學的台大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盧虎生說,大家都把焦點放在八八水災這樣的「異常氣象」,但其實「平常氣象」的變遷才是傷害農業最大的。 盧虎生說,在2007年IPCC證實人類活動的確會加速全球暖化的因果關係之前,許多人對「氣候異常」抱持質疑態度。同樣地,氣候變遷勢必對農作造成影響,但影響有多大,農業學界還在謹慎找答案。 但他也指出,從台灣最大宗的糧食作物「稻米」上,已經觀察到許多疑似暖化引發的異常現象。例如,米粒的「心腹白」(米粒中呈乳白色的部份)比例提高,顯示稻米因溫度升高而長太快,導致澱粉排列疏鬆。 「台灣和日本一樣都屬於『稉稻』(日本型),因此日本很重視台灣水稻的異常生長。事實上,日本已發現較南部地區的九州米,一等米的比例已顯著降低!」 盧虎生拿出數份日本的農業專業報,報上已經在討論氣候變遷的農業對策,並表列暖化可能造成的稻病徵候。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長陳保基也指出,氣候變遷下的暖化、降雨現象,會促使病蟲害、病毒發生的頻率與程度都擴大,例如許多病蟲害本來是低海拔才發生,但現在也出現在中、高海拔地區。這樣一來,不只是植物生長受影響,連牲畜也因處在風險環境中,提高疾病變異的可能性。 高山植被位移 溫度、外來種夾殺冷杉 除了農作物受到衝擊外,指標型的溫帶高山植物,也因受不了高溫,有開始往更高處避熱的現象。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助理教授邱祈榮以「山毛櫸」為例,山毛櫸屬於溫帶的變色葉植物,台灣因為海拔高度頗高,可說是山毛櫸分布的最南線,但在北插天山、銅山這些山毛櫸的故鄉,都觀察到山毛櫸有往上移動,以及族群零星化的狀況。 「台灣冷杉也在往更高的山區搬家,再持續暖化,遲早沒地方搬了!」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兼副校長陳朝圳以空照圖觀察合歡山的台灣冷杉,發現1975年~2001年之間,溫度提升約1℃,台灣冷杉的平均海拔高度則提高了12公尺。 陳朝圳也警示,有「植物殺手」之稱的外來種「小花蔓澤蘭」,以前分布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但現在已越過1500公尺界限,持續往上拓展中,將擴大生態浩劫。 冷暖洋流消長 烏魚不來衝擊近海漁業 海洋裡的生態也因為氣候變遷,而在悄悄改變,島國台灣無法置身事外。長期監控海水溫度的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觀察,過去30年來,台灣東北角的海水溫度增加0.85℃、屏東枋寮增加0.71℃,台東則增加0.65℃,看起來增溫幅度不高,但台灣周圍海域已發生洋流消長狀況。 李國添表示,台灣幾股重大支流分別是屬於冷流體系的大陸沿岸流、黃海冷水;暖流系統的黑潮、黑潮支流與南海海流,「每條洋流好比一條道路,不同的道路系統會帶來不同的魚種!」 但近年來從中國北方海域南下的大陸沿岸流趨弱,搭著大陸沿岸流的魚類也下不來了。以往東北角只要冬春兩季出海捕魚,就滿載而歸,但魚群下不來之後,漁汛期改變,1990年代以後,漁民夏天也得勤於出海打魚,才能維持溫飽。 李國添強調,洋流改變,漁場勢必轉移。例如,被譽為「烏金」的烏魚總是在每年冬天搭著大陸沿岸流南下,到台灣台南尖仔尾、高雄茄萣之間越冬、產卵。以1976年~1985年的平均漁獲量來說,每年都超過125萬尾烏魚。 「當時用『巾著網』漁法捕烏魚,一網撈起來,就值數千萬台幣!」李國添說,但現在因大陸沿岸流退縮,烏魚漁場已轉移到東北角、宜蘭,而且量變少,即使採「流刺網」漁法也所獲不多,現在市面上的烏魚大多是台灣養出來的。 「洋流消長,使得魚群也會『政權輪替』喔!」李國添笑道,像俗稱「魩仔魚」的鯷科稚魚,本來是冷水性的「日本鯷」為大宗,但暖化致使黑潮勢力增強,暖水性的「刺公鯷」與「異葉公鯷」就成功在台灣周邊漁場搶到地盤。 李國添提醒,加劇的氣候變遷很可能讓許多冷水性魚類在台灣海域絕跡,將重創海洋生態、漁民生計。此外,想吃這些瀕危魚種就得進口或養殖,這將涉及國際經貿、水產品安全等重大議題。 季節觀光行銷難打 春秋冬少了櫻、楓、雪 氣候變遷會對旅遊業造成什麼衝擊?看看八八水災,讓南部觀光區報銷整個夏日旺季就可窺知一二。「我們很擔心冰河奇景就要消失了!」山富國際旅行社董事長陳國森說,阿拉斯加冰河灣、加拿大哥倫比亞冰原等冰河景點,每年都受到遊客的歡迎,然而卻發現冰河一年比一年單薄、退縮。 而每年的日本賞櫻行,因為花期愈趨錯亂,不僅賞櫻品質打折,連行程日期都抓不太準。「雖然賞櫻、賞楓與賞雪等觀賞自然風光的行程不會馬上沒有,但旅遊業的季節產品鮮明度都不夠了!」學農出身、還擔任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系友會理事長的陳國森舉例,櫻花要同時綻放才令人驚豔,但溫度不夠低,促使櫻花提早零星開花,不少每年參加賞櫻團的熟客反應櫻花規模不若以往。 但令陳國森更覺得麻煩的是,極端氣候打亂旅遊行程。像去年過年前,中國的大雪災規模異常延伸到以往不太下雪的華南地區,讓許多南方機場動彈不得。 「天災來時,大家出門意願低,等到大家都想出門了,集中效應又讓旅遊品質降低!」極端氣候,讓30年的旅遊高手陳國森苦思對策。面對氣候變遷,台灣各行各業的小老百姓都受到了衝擊。如何走向未來,所有人都必須學會因應與調適,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