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26 22:17:21瀏覽459|回應0|推薦0 | |
2008年10月22日版主有機會參加 康健講座 : 賴樹盛是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泰國工作隊領隊,在2003年赴泰緬邊境擔任國際志工,一年後專職該團泰國工作隊領隊,持續至今。他以個人探索為出發點,以關懷人群的公民責任為主軸,將五年多來國際志工及海外服務工作的點滴紀錄下來,寫下「邊境漂流」這本書,召喚年輕人跳脫現實功利,藉由公益服務過程貼近他人的生命,傾聽自己的內心。 不同於一般通俗勵志文字那種淺薄的、溫情式的浪漫情調,反而在動人的故事之外,也蘊含了更多層次的自我探索和省思:究竟是誰富有,誰貧窮?是誰自私,誰無私?究竟是誰在幫助誰?最終,他發現最大的受益人還是自己,在長期和難民相處中,他學會了平等和別人對話的能力、無私分享的能力,以及在困苦中活下去的勇氣……。 【邊境漂流 精采書摘】 如果要援助,要服務,為什麼是泰緬邊境?常有朋友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並接著問起:「為什麼不在台灣,服務台灣人就好?」 很難回答的問題,我也總想找個人來問問,是否服務台灣,始終要比海外服務來的迫切實際。然後,問題變成:「為什麼台灣要投入國際援助發展工作?」 這是為了展現對於全球公民責任的承擔,保障人權與促進和平是人類社會普世價值,無關種族、地域、宗教、性別等。有人則會反駁說,自己的肚子都顧不好了,怎麼還會有能力去談這些大道理管別人呢。 其實理由或許也很簡單,此時的幫助他人,代表著將來也有接受他人幫助的可能,因為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變動且不確定的世界裡。只需設想,當自己遭遇苦難時,任何人都會期待與感激那曾對自己張開的雙手,幫助自己度過難關。 早期的台灣,無數的孩子獲得海外人士認養資助得以就學,許多設備良好的醫院診所,師資完備的大學院校,都是外籍傳教士持續向祖國社會募款,致力一生後才得以興建落成,照顧了無數偏遠地區的台灣貧困人民,造福了許多青年進入學術殿堂求知學習。 當時,這些外國人並沒有想說,台灣人與我何干,為什麼要捐錢幫助他們呢? 台灣社會近年的發展富裕,除了辛勤努力的內在因素,難道不是因為台灣資本在海外投資獲利,台灣的建設依賴外籍勞工的付出,才能夠讓眾多的你我,享受著較舒適便利的生活嗎? 如果一個自私自利不願付出的社會,是不可能成為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反倒只會讓生長在這個社會裡的人們,自艾自憐,沉倫墮落,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幸福美滿。記得專科時候的王老師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命的人們,更該懂得分享自己的幸福,唯有經過了分享,才會體現出好命的價值和意義。 跨越國界的藩籬,超越族群的劃分,台灣的富裕不但應該能和台灣社會共享,同時也可以與世界各個角落分享。當我們能夠在幫助他人,毋需去區分對方是誰,是在哪裡,信仰是什麼,才顯現出真正無私的胸懷,相信當我們能善待他人,也將是我們能善待自己的時候。 曾經也有人這麼問起過我:「非洲情況不是更可憐嗎?為什麼不到非洲去服務?」 總想追問對方一句,你曾經真正瞭解過非洲嗎?非洲為什麼可憐,又是怎麼樣可憐?很多時候,我們對於憐憫同情,多來自於有限訊息,以及依賴自身想像,當然,非洲、中東、南美等各個地區,都有許多需要協助的人們,也都需要我們付出一份關懷。 如果說,我為什麼沒有去非洲服務的理由,那是因為我此刻仍在南亞服務罷了,並不表示我不願意去非洲,或他人不應該去非洲。那裡有需要,我們就該在那裡,但許多時候,人們會投入或關注某個地區,都只是一份因緣際會罷了。 有位到訪過泰緬邊境的馬來西亞籍法師,曾這麼說過:「當下,我聽到了,看到了,想到了,所以我的手也該到了;這不需要什麼大道理,只因為生命自然而然的給了我一份付出的機會。」 許多人曾經問起我:「為什麼當初選擇來到泰緬邊境?」 當我來到泰緬邊境的邊陲小鎮後,發現這裡除了泰族居民,還有來自中國與印度的經濟移民,自緬甸逃難而來的難民,東南亞的各個少數民族,世界各地的志願者和組織工作者,多元文化的衝擊互動,無時不刻自然地發生著。 逐漸的,對於中南半島有著較多的認識,更常帶來自己許多驚艷。湄公河孕育出了富饒土壤與豐富人文,各國族群分享著相同的自然資源,長久交流著相似的文化元素,同樣經歷過殖民、戰爭、移民等激盪,促使她呈現出一種既古老又青春的面貌,令到訪過之人著迷。 「當時我只是選擇了亞洲,而泰緬邊境卻給了我認識世界的機會。」自己常選擇這樣來回答。其實,我相信去那,到那,應該都一樣吧,因為一樣的都是自己探索世界時的心情和態度。 如果你也能這麼同意的話,那麼衍生的問題就不再是Why,而是How? 前往一個文化迥異的地區,面對的陌生不熟悉的背景,作為一個外來者,又如何真正能夠協助當地人呢?這樣的協助,是否會造成當地對於外界援助的長期依賴,以及如何才能促使當地自立自助? 最常聽到的援助做法,莫過於是給他魚吃,不如教會他怎麼釣魚。其實,在全球社會快速變遷的體系裡,海外援助的概念和操作,早已遠遠複雜百倍於此。 請容許我簡便的用個例子來討論。如果是在急難狀況下,給魚吃以維持生存便是必要的了,但當地人吃不吃魚?習慣吃哪種魚?要教導他釣魚,得從怎麼製作釣竿開始,同時,而當地是否已經有人們所熟悉的釣法,都該一併考量。 再者,如果當地水塘裡根本就沒有魚類,那再怎麼會釣魚的高手,自然也釣不到任何魚,也填飽不了肚子。因此,有人建議說,教他們怎麼釣魚,不如教他們養魚。 養魚的學問可就大了,得先尋得合適的水質,適合的魚種,還得要準備足夠的飼料來源等。僅照顧好一個池塘可能還不夠,其他餓著肚子的人們,可能會來池塘裡偷抓魚,反而破壞了當地的和諧;那是要先照顧好一小群人,還是同時讓所有人一起來參與好,但這又可能將耗時耗費,無法立即見到成效。 如果幸運的這些池塘都能夠照顧好,大夥都能夠享用足夠的魚,卻突然發現上游的外資工廠排放廢水,污染了水源,人和魚根本就無法生存;或者,原來這些魚養大了,竟然是要出口給其他國家人食用,大夥買不起自己養的魚,日夜辛勤勞動,依舊得餓著肚子。 人道援助工作,早已不再僅是依靠助人動機和行為,便可以圓滿處理,貧窮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所涉及的領域,涵括既有文化體系、提高教育機會、健全公衛醫療、行政體系運作、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城鄉貧富差距,以及全球資本流動和國際機制運作等,更是關乎於在地實踐、政策治理,以及全球社會相互依存的發展性議題。 對於台灣而言,援助和發展仍是較為大眾所陌生的領域,需要更多的實踐與省思,以及青年工作者的投入和深耕,方能積累起更務實的國際參與態度。主動捨棄人道援助工作的神聖光環,可以讓我們更開闊視野,堅定步伐,堅持信念,而依靠口頭式的愛心無國界,來成就自我虛榮,這將無助於台灣被世界所真正接納。 近年來,即便台灣官方提供了國際事務人才培訓的機會,加上民間團體的資源積極投入,但以中小型規模為主的台灣非政府組織NGO,小額民眾捐款較容易受到經濟波動而影響,不似歐美國際組織普遍獲得公部門與私人企業的定期贊助,因而不僅難以規劃長期性援助方案,並缺乏足夠資源聘任專職工作者,結果傾向於採取效應較立即可見的短線服務活動。 我想這也是台灣社會,仍存在著非政府組織工作並無法養家活口的刻板印象,導致越來越多優秀青年,雖經歷公益服務豐富歷練後,期望以專職工作長期投入援助發展事業,卻難以尋得參與發揮的機會,並且獲得家人的支持。相信,擁有合理資源來供給專職工作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對於人道工作領域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如此才能促使有志從事海外服務工作的青年,得以有機會長期投入。 長遠來看,台灣公部門是否具有較具宏觀的政策制定,投入對等資源促進人權與和平,以及非政府組織能否培訓聘任專職工作者,提供完善的福利制度,採取蹲點耕耘的做法,進而政府與民間回饋社會公民教育,增進台灣社會的厚實度,才是援助發展領域得否健全務實的關鍵。 走向世界,回顧自身的過程裡,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塊所生長的社會,將不用追求消費來證明存在的價值;將不以賺多少錢來衡量幸福的與否;將無需犧牲他國利益來成就自身的富裕;將不再以浪費地球資源來換取進步繁榮的假象。 始終選擇這麼相信著。我們能夠也必須努力,讓地球村的每個人都擁有充足的食物、乾淨的飲水,與自然生態和諧共存,如同你我一樣,生活在沒有恐懼和充滿希望的美好環境裡。 【更多閱讀】 邊境漂流:我們在泰緬邊境2000天 賴青松、賴樹盛 做自己生命的英雄 辛梅小格 The Mae Tao Clinic (MTC) 台灣青年數位服務協會, Youth E-Service, YES! 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 中國人權協會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