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6 23:59:58瀏覽6693|回應0|推薦2 | |
波納 尼韋內的耕作,第一次鬆土,1849 一知道米勒要來台展出,我可是期待已久,七月六日下午走進展場,沒想到映入眼簾的是和場外一樣多的人群,雖然如此 ; 仍收獲滿滿,願在網路上與大夥分享... 名家談米勒》人性謙卑 vs. 宗教崇高 看米勒的作品,有幾個重點不能忽視 : 第一,他的主題非常關注農民及自然景物,這跟以前的宮廷畫派很不一樣;而且他把農民「搬」到畫的「前景」來凸顯主題,當時除非是肖像畫,很少畫家這麼做。 第二,米勒傳承了達文西創作「蒙娜麗莎的微笑」時開始使用的「大氣畫法」(拉丁文叫做 sfumato),這個畫法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盛行,主要是把背景做霧化處理,讓遠景模糊不清,把空間感拉大,凸顯前景人物的主題性。 此外,除了強調前、中、後景的「水平式」構圖,米勒非常擅用「對襯式」構圖方式,讓對角線上的人物或風景,通常呈現一高一低的對襯呼應。例如「拾穗」中彎腰撿拾的婦女及其背後遠方的稻草堆,最可看出這種特色。 拾穗,1857 油彩、帆布 (83.55 x 110 cm) 第三,米勒非常擅長運用光線,而且是從畫的背景(後面)透過來的天光,反而讓位在前景的主題人物處於陰影中,不管是「拾穗」或「晚禱」都可看到這種處理方式,這種特殊的風格,強調的正是人的謙卑,而光則是宗教崇高的隱喻。 米勒在1857年創作「拾穗」及「晚禱」,當時是法國共和年代,百廢待興,尤其鄉村更是困苦。仔細看米勒的作品,雖然畫的是常民、自然風景,但仍有很深的宗教內涵的寄寓,只是他用了含蓄的主題及表現手法,甚至連畫作題目的訂定,也不著一絲宗教的痕跡。 晚禱,1857-1859 油彩、帆布 (55.5 x 66 cm) 用農人的謙卑表達宗教的崇高,正是米勒作品的重要特色,但它不像過去的宮廷畫派,赤裸裸地把宗教、聖像表現出來,也不像它後期的寫實主義,徹徹底底回歸到人性最卑微的陰暗面,降低宗教的虔誠表現但提振社會影響,帶給觀者更巨大的心靈震撼。 巴比松畫派興起於1830到1870年代,在巴比松畫派之前的宮廷畫派,主要以肖像、聖經故事、希臘神話及寓言為四大表現主題,巴比松畫派開始以自然、人性、虔誠及寫實為素材;但一開始巴比松畫派並未受到太大矚目,後來的人回過頭來看時,才發現巴比松畫派其實是西洋藝術史上,從宮廷畫派走向寫實主義的重要分水嶺,因為寫實主義在巴比松畫派之後開始盛行,甚至1872年莫內以「印象:日出」為印象派揭開序幕,也深受巴比松畫派關注自然的主題、甚至光影的表現技法所影響。 看一張畫最重要不能錯過兩個元素。一是它直接傳達的訊息是什麼,二是這張畫背後有無符號。 關於驚艷米勒 ─ 田園之美畫展的重點: 米勒是19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的田園畫大師,以農民生活的繪畫創作聞名世界。 「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是法國奧塞美術館首次以典藏的米勒畫作為主軸所策劃的海外特展,此次藉著整修展覽廳的機會,策畫了首次「出館」的米勒巡迴展。65幅的展品包括米勒的16幅真跡創作,其中《拾穗》與《晚禱》更是首度同時亮相臺灣的藝術重寶! 米勒的畫作外,亦展出與米勒同時代的風景畫大師胡梭、柯洛,以及受米勒影響的後輩畫家艾杜安、布荷東等人的畫作。而為了讓觀眾能更深切感受當時法國的農村生活。 奧塞美術館特別挑選展出19世紀中晚期,紀錄法國農村生活的21幅原版攝影,真實呈現米勒所詮釋的法國農村生活。 本次展覽藉由米勒的畫作,逐步呈現他三十年畫家生涯的各時期作品,勾勒出他成為藝術史上一代大師的心路歷程。農民純樸、堅韌的性格,透過米勒人性化的詮釋,昇華為平凡的高貴與莊重。 同時展出的巴比松畫派友人與後輩畫家的畫作,一方面反應著當時米勒周圍藝術創作的氛圍,一方面也顯示著自米勒以降,藝術家對現代化導致農村沒落的焦慮,使得農民生活為主題的藝術創作,從米勒對農民草根性的掌握,逐漸轉化為美化農民生活的潮流。 透過展出的畫作與攝影作品,法國十九世紀藝文發展的歷史段落,漸次呈現於觀眾眼前。 關於米勒生平 (1814~1875): 米勒於1814年出生在法國諾曼地瑟堡附近一個叫做格賀維勒(Gréville)的小村莊,務農的雙親並不富裕,但卻不乏文化素養。 一幅畫跟畫家的思想是有關係的。米勒小時候常跟祖母生活在一起,祖母會告訴他一些善良的小故事,在知道米勒有繪畫的天賦之後,祖母告訴米勒:「你,要成為一個好的畫家,首先,你得是一個善良的人。」米勒的祖母非常虔誠,她也把這種精神傳給了孫子,而敬重造物主的思想也在米勒的作品李,忠實的呈現出來,也因此,他的畫才能這麼感人。祖母的教訓是:「為永遠而描畫!」 (就是說,描的畫要使世界上千年萬古的人看了都感動),「永遠」就是千年萬古。 受到熱愛繪畫之天性的驅使,他年紀輕輕就到瑟堡學習素描和繪畫。生涯之初他為親友及瑟堡的中產階級畫像,這是一種維持生計的方法。當時肖像及裸體畫的銷路最好,他也繪製了一些裸體畫。這些早期作品卻是相當優質的肖像畫,更預示了這位畫家的天份及其未來不可限量的發展。 他在1837年離開瑟堡前往巴黎尋求發展。1849年決定在巴比松(Barbizon)落腳定居。巴比松是比耶河平原上依偎著楓丹白露森林的一個小村莊,他在那裡仔細觀察農民的生活作息,並深入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 著名的比利時詩人(兼藝術評論家)維爾赫倫(Emile Verhaeren)在1911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將米勒與莎士比亞、林布蘭特、貝多芬等天才相提並論,原因是米勒「成功地在世人眼前塑造了不朽的農民形象」。他還說米勒「掌握了人類或者說是勞動者本質中的草根性。」所指的當然是法國的勞動者,但無疑地也是古今中外所有的勞動者。 娥貞娜.菲利克斯.勒固圖瓦女士,1841 油彩、帆布 (73.5 x 49 cm) 米勒長達三十年的畫家生涯以1841年的《勒固圖瓦女士》畫像為起點,1871年的返鄉之作《格賀維勒教堂》為終點,後者同時證實了他在風景畫方面常被忽略的才華。 格賀維勒教堂,1841 油彩、帆布 米勒在巴比松的生活並非離群索居,而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畫家分享他的理念、創作、煩惱及喜悅。這些畫家分別住在巴比松、楓丹白露或巴黎,包括迪亞茲(Narcisse Diaz de La Pena)、特華雍(Constant Troyon)、杜培(Jules Dupré)、德崗(Alexandre Decamps)、賈克(Charles Jacque)、多比尼(Charles-François Daubigny)及以風景畫見長的柯洛(Camille Corot)等人。還有他最忠實的朋友胡梭(Théodore Rousseau),這位數一數二的風景畫家,一心憧憬大自然的神秘及樹木之美,米勒逝世之後與他在夏伊(Chailly)的小墓園裡比肩長眠。 上述畫家被統稱為「巴比松畫派」,他們共同的志向就是要更新風景畫(每人以他自己的方式),以繪畫來表達景物及人物的深度。 米勒關心的焦點在於如何呈現農民的形象。這樣的關心並非米勒所獨有。1848年的革命建立了法國的共和體制,也使農民的形象湧現,成為人民與新民主的英雄。 在1850-1880年間,農村文化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達到巔峰,人們開始注意到首都巴黎以外各省的地方傳統和習俗。1839年攝影技術誕生之後,第一代攝影家紛紛到偏遠的鄉間做「採訪報導」,在底片上留下即將消失的傳統農村景觀。 此次展出作品一覽表 : 本展除了提供一睹名畫真面目的機會之外,也希望能讓世人了解這法國文化史中重要的一頁。 更多連結 : |
|
( 創作|繪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