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法與書籍]彌勒淨土法門集介紹(二)南公大慈神加序(含彌勒菩薩的一則故事)
2023/10/24 16:57:29瀏覽251|回應0|推薦20
[謹以此文慶祝格主受洗二十四周年及台灣光復節]

[前言]

關於格主寫作這一系列文章的因緣
詳請參考格主余20231014(六)於本格所發表的「[佛法/書籍]彌勒淨土法門集介紹(一) 兜率淨土之殊勝」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79970870

今天(20231024周二)跟大家介紹的是彌勒淨土法門集第二部分:
「南公大慈神加序」(雲水散人遺稿)
(不過由於時間不足,這篇文章只能分享到第十一頁的南朝傅大士)
這篇序的由來是這樣:
本書作者成一法師將本集稿件收齊交廠打印的當天夜裡
忽然聽到神似其先師祖南公的聲音說了一句話:「要不要寫一篇序啊?」
成一法師就被驚醒
心想南宮老人想必也支持她出這本書所以才來提示他
可是要請誰寫序呢?
成一法師就想要不然去南公全集找找看
老人生前有沒有寫過有關彌勒的文章
如果有
就用老人的文章代序吧!
於是成一法師立即到書櫥中找到全集
信手抽出一冊
第二篇就看到老人寫的「彌勒菩薩簡介」一文
成一法師驚喜萬分
想步道南公會如此慈悲加持余他
乃立即印出該稿
準備付印

這篇文章乃成一法師先師祖南公當年
應某一雜誌社新年號徵文而寫的特約稿
其中蒐集關於彌勒菩薩的應化事蹟頗為詳實
尤其故鄉三大寺彌勒大士的靈異
則為他方人士無由得知者
因此將本文恭錄余書前
作為老人慈加序文
雲水散人
乃南公之筆名
(參見本書第十 八、十九頁,格主稍加簡化,特此致謝)

附帶一提
農曆正月初一相傳為彌勒菩薩之誕辰
因此該雜誌社為新年號請南公寫一篇關於彌勒菩薩的特約稿
實為應景!

此外
由於本篇文章連成一法師之補註共達十七頁之多
(最後時間所限,也只寫到第十一頁南朝傅大士的部分)
為簡化篇幅
格主對原文有所刪減
尚祈成一法師、佛陀教育基金會及各位格友見諒!

[彌勒的釋名]

彌勒是印度話彌勒帝隸、梅低黎等的譯音
這是他的姓氏
名阿逸多
綜合起來譯成國語
為「慈氏無能勝」或「慈無能勝」
因為彌勒菩薩在過去多生多劫中
他的修行
都側重在「慈」心利物
偶爾現做國王身的話
也多用「慈」的政策來化育萬民
這正適合我國傳統的「王道」
而慈的含意是「與一切眾生樂」

中國的大小佛教寺廟中所有的彌勒菩薩塑像或是畫像
都是供養著笑口常開的彌勒菩薩
所以遠近香客一跨進山門就見到「笑佛兒」
無形中就給予你一種愉快的印象
香客的憂悶、瞋恨受到菩薩的無言之教
哪能不化熱腦為清涼呢?
因此南公以為彌勒菩薩之所以轉變成「笑佛兒」
就是從「慈」演繹而來
(第三、頁)

[彌勒菩薩的身分]

彌勒是釋迦世尊座下的大乘弟子
曾受過世尊的記別
繼承世尊的法王法位
為賢劫千佛的第五位佛
(格主註,有認為是第四位佛者)
他在若干年後
下降娑婆世界
在龍華樹下成佛
三會說法
度無量眾生

現在呢?
據彌勒上升經說
彌勒在世尊滅度以前先行滅度
上升兜率天
住在兜率內院淨土中
等待時節因緣一到
即下降人間
因此我們有時候又稱彌勒菩薩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實際上它是一位等覺菩薩
又名補處菩薩
(第四、五頁)

[華嚴經上的彌勒菩薩]

華嚴經上以文殊為長子
普賢為少男
蓋一表大智一表大行
唯有智、行二門
方得證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而彌勒菩薩在華嚴經上的地位並不下於文殊及普賢
因為彌勒菩薩是善財童子所參禮的五十三員善知識之一
(第五、六頁,省略第六頁大半以求簡潔,特此致歉)

[法華經上的彌勒菩薩]

佛在說法華經之初
釋迦世尊兩眉之間放著白毫光明
變照東方萬八千佛土
而且大地忽然有六種震動
彌勒菩薩及會場中的大眾對此放光、動地均不知理由
彌勒菩薩遂向老前輩文殊菩薩請教
文殊菩薩乃以其過去世的經驗告訴他說
這是佛欲說法華經的徵兆

過去世有佛,名日月燈明
文殊菩薩是上首弟子
名叫妙光
日月燈明佛說完法華經不久即入滅
將佛法咐囑妙光
不過妙光法師座下有一弟子
名字叫求名
貪著利養
雖復讀誦眾經
而不通利
多遊族姓之家
棄捨所得的本業
文殊菩薩很不客氣地說
那時的妙光法師就是文殊
求名菩薩就是彌勒菩薩
(第七、八頁)

[瑜珈師地論上的彌勒菩薩]

大小乘十宗當中的法相宗
以解深密經及瑜珈師地論為其根本經論
而瑜珈師地論卻是釋迦世尊滅度以後八、九百年之間
阿瑜陀國的一位大乘菩薩
上升兜率天宮請彌勒菩薩說的
(第八頁)

[中國的彌勒菩薩]

<南朝的傅大士>

南朝齊建武四年
傅大士出生在傅宜慈家
年二十四
以捕魚為業
傅每得魚
沉竹籠水中而祝曰
「願去者去,願留者留」
遠近鄰人皆笑之

有天竺僧達磨(格主按,就是著名的達摩祖師)對傅大士說
他跟傅大士以前同發大願
如今兜率天衣缽都在
傅大士何時要回去?
傅大士就笑笑的回答說:「度生為急,何思彼樂乎?」
嵩頭陀就指指松山頂說可以住在那
傅大士就住在那裏躬耕而居
有人竊盜他的瓜果等農產品
他更送竊賊一隻籃子讓竊賊裝載而去

日常躬耕
夜則行道
見釋迦、金粟、定光三如來放光,襲其體
大士乃自言:「我得首楞嚴定,當捨田宅,設無遮大會。」
大通二年
唱賣妻子
得前五萬
以營法會
當時一位慧集法師
聞大士法,竟得悟解
嘗謂人曰:「我師彌勒應身耳!」
大事恐其惑眾
予以呵叱

陳天嘉二年
大士於松山頂感七佛相隨
士嘉引前
維摩接後
唯釋尊數故共語曰:為我補處也
時有慧和法師者,不疾而終
嵩頭陀於柯山靈巖寺入滅
大士知道就說:「嵩公兜率待我,決不可久留也。」
時四側花木,方當秀實,忽然枯悴
然後大士告訴他的徒弟他即將入滅
弟子問:諸佛涅槃時,皆說功德。師之發跡,可得聞乎?
大士就說:我從第四天來,為度汝等,次補釋迦。(餘省略之)
(以上見第九至十一頁)

[結語]

由於時間所限
本文只能簡短的分享到這裡
希望這次可以把這本書介紹完!

以上心得跟大家分享
祝各位格友平安健康
法喜充滿
福杯滿溢!

願 主耶穌基督的恩惠、 神的慈愛、 聖靈的感動常與我們眾人同在!


巴拿巴+_+
20231024(二)4:57 PM(台北DELL電腦時間)

文:Barnabas Yu/余慕德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rnabas&aid=18000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