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中小學特教增能暨心理健康及生命教育議題講座研習心得
21世紀的學習方式是從了解中創新,是廣泛閱讀,
從背景知識的建構中去創造新的知識,
生物科技的出現,使我們對於人類大腦的發展有了認識,看見心智的內在世界。
洪蘭教授指出,出生時,大腦裡有1兆個神經細胞;
出生後大腦會修剪神經細胞,沒跟其他神經細胞連結的,就會被修剪掉,
常用的神經連結變得比較粗,這種「長神經連結」的過程,與後天經驗有關。
我們的經驗和知識的學習,會改變大腦的神經連接,
而學習的成就與否跟動機(內在動機)有關,也就是主動學習更能達到效果。
聰明與否跟神經連結密度與方式有關,
而促使神經連結的重要因素就是「閱讀」。
閱讀是教育的根本,閱讀能增進個人的背景知識,
進而有想像力,有創造思考的能力,這是台灣學子目前最欠缺的東西。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教育不是一項職業,而是一項「志業」,
身為老師,我們要自許成為一位專業的教師,而不單只是一位教書匠。
我們更應該了解「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體認身教的重要性。
福祿貝爾說:「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
愛是教育的核心,身為老師我們要以愛為出發點,
發展學生自我管理,培養學生具備基本能力,
以學生為主體考量,強調快樂學習,
尊重學生個別差異,開啟多元智慧,
提供學生適性發展及潛能發揮的環境。
從前我們告訴學生「在哪裡跌倒就要在哪裡爬起來」,
這個觀念已不合時宜,應該修正為「換個地方爬起來」。
沒錯,失敗、跌倒了,不能就此被打倒,應該重新振作,
但重點是應該選擇自己容易爬起來的地方,
而不是執著在你永遠爬不起來的地方,
因為要使神經緊密連結,就要讓學生(孩子)多接觸各種事物,
唯有接觸,大腦才會因經驗而改變。
我們都知道,九年一貫課程領域設計旨在培養學生(孩子)帶著走的知識和能力,
身為老師,我們更應該要去思索如何引發動機,使學生主動學習?
如何讓學生覺得所學的知識是有用的知識?
傳統上,被國、英、數排除的學生(孩子),很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才能,
只要放對了地方,把能力發展出來,任何一位學生(孩子)都有可能是天才。
因此,身為教師,我們不能忽視、低估每位學生(孩子)的潛在能力。
成功的條件不在聰明智慧,要讓學生的智慧發展得更好,
身為教師更不能忽略學生品德的培養與情操的提升。
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s.
唯有走過,才有體驗、才有體悟,但是人生有很多事情不能重新來過,
因此,智者吸取別人的經驗內化為自己的,以減少遺憾,
教育的路程上,我們不妨以此來勉勵自己與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