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俄罗斯重新崛起?
2010/05/23 06:07:37瀏覽238|回應0|推薦0
2010 年05月21日 05:59
AM

俄罗斯重新崛起?

 

苏联经济改革(perestroika)时期俄罗斯和西方
世界之间的风流韵事,总是可能由爱成仇。帝国的陨落通常令人痛苦。若要以英国为例,形容一下苏联的解体,你肯定会想到上世纪30年代大英帝国的瓦解。当时

在大多数英国人看来,大英帝国解体本质上是好事,是一种自然规律。你会想到,在帝国没落的同时,苏格兰(相当于乌克兰)和威尔士(相当于白俄罗斯)也退出
了联合王国,伴随着毁灭性的经济萧条,君主立宪整体和议会制度(相当于苏联政府)也被颠覆。


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重新确立国际地位、并在后帝国时代维持一种利益范围的努力,就不足为奇了。随着俄罗斯从上世纪90年代的低谷逐渐复苏,这种努

力也与日俱增。不仅其“近邻”,就连中西欧的大部分国家,现在都担心自己过于依赖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当格鲁吉亚一不小心惹恼了“俄国熊”,便发现莫斯科仍
然有着在边境线之外发起有效军事行动的意愿和能力。


但鉴于乌克兰的大小与不稳定性、在乌克兰生活的俄罗斯少数民族的人数,以及克里米亚地区及黑海舰队对俄罗斯人想象力的牵制作用,俄乌关系一直是国际

稳定方面的最大风险。因此,上月俄乌签署的协议——延长俄罗斯海军在塞瓦斯托波尔港租约,以换取更低的能源价格——成为一段时期以来从前苏联地区传出的最
为可喜的消息。


对俄罗斯新帝国主义的谴责,有时是合情合理的,尽管如此,这种谴责总是应该有所节制,要意识到这种行为在昔日帝国都并不罕见。1945年之后,英国
也曾经竭尽全力在其不断萎缩的帝国版图内保留尽可能多的影响力,有时不惜违反国际法(在苏伊士)或侵犯人权(镇压肯尼亚茅茅运动(Mau-Mau)的战
争)。


放弃一个陆上帝国,向来比放弃海外殖民地更加困难。英国曾经拥有一个帝国,而俄罗

本身就是一个帝国:放弃个人的财产,比直面对于自我身份的质疑要容易得多。面对亚洲或中东的众多事件,伦敦方面更容易采取一种放松的态度,而莫斯科则更难

对高加索地区的骚乱淡然处之。英国和法国面临的难题中,与一个统一陆地帝国的问题最为接近的,便是爱尔兰和阿尔及利亚问题,而在这两个问题上,事实证明:
帝国的撤退造成了异常严重的麻烦。


当然,俄罗斯紧紧抓住了
帝国皇冠上那颗明珠:西伯利亚。考虑到这一地区的财富、稀少的人口以及中国这个“强邻”,西伯利亚的安全必然会引起莫斯科的
关切。但西伯利亚也提供了种种可能性和诱惑。在这个资源不断稀缺的世界,西伯利亚的碳氢化合物资源不仅让俄罗斯拥有了国际影响力,而且几乎决定了其寻求自

我肯定的方式。谢天谢地,俄罗斯选择了能源作为武器,而不是军事力量和吞并领土等手段。尽管如此,俄罗斯拥有的这种武器,使其在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
济体制中,成为一个有些尴尬的参与者。


随着英语国家主导的全球化的第二个时期开始面临众多考验,人们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想起第一个、由英国引领的全球化时期——那一次全球化进程在
1914-18年遭遇重创,在1939-45年几乎被摧毁。如果今天的中国是德意志帝国,那么全球稳定的前景就不太乐观。1913年,俄罗斯44%的贸易
是与德国进行的,而且两大帝国的繁荣对于彼此都利益攸关。尽管如此,1914年两国间还是爆发了战争。


现有国际秩序的稳定非常符合当今俄罗斯的利益,如果这种秩序崩溃,能置身于火线之外,对俄罗斯而言就更为有利。但俄罗斯对于可决定其命运的地缘政治

及经济因素的掌控,甚至要比二十世纪上半叶更加无力。历史不太可能让俄罗斯的统治者相信,全球经济联系(更不用说民主体制)是稳定与和平的保证。昔日的悲
惨经历大概会让他们更相信一个事实:即尽管在1914年、甚至在1939年,都还有可能相信战争会以某种被定义为胜利的有意义的结果告终,但核武器的存
在,使这种观点不再可信。


本文作者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国际史系主任,著有《俄罗斯抗击拿破仑》(Russia against Napoleon)一书。


译者/何黎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莫 斯科给北京上的一课
2010-05-13
美俄签署裁减核武条约
2010-04-09
普京访印寻求重振俄印关系
2010-03-11
本文涉及话题:俄罗斯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405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