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推估,今年台灣人均GDP將達3.4萬美元,超過韓國並逼近日本。但一般台灣民眾的平均月薪卻遠遠低於韓國,因此就有韓國媒體不服輸地質疑:「台灣的高人均GDP是不是一個假象?」
就實況而言,台灣在2019至2021的這三年期間,人均所得大幅增加7,000美元,背後原因在於:其一,新冠疫情封城帶動了遠距工作、學習、教育、娛樂的需求,進而驅動了3C產品的大爆發。其二,美中貿易、科技戰帶來的轉單、搶單效應。其三,電動汽車對半導體晶片需求的大幅成長。上述三個原因,也代表了半導體、電子資訊業等高科技產業,把台灣的經濟拉抬了上來。
3.4萬美元的人均GDP,約當新台幣110萬元,但台灣中位數年所得大概只有50多萬元,足足低了一半。背後原因在於半導體、電子資訊業員工的薪水,拉高了台灣薪水的平均值,這也是台灣人均所得大幅提高,但多數民眾無感的原因。就統計資料而言,台灣半導體出口占台灣總出口的40%,占全國GDP約13%,但就業人口則只占了7%(約70多萬人),這也是每次政府發表人均所得大幅增加,但民眾的反應卻普遍冷淡的主因。
至於韓國媒體指出台灣人均GDP大幅成長的假象,主要指的是台灣產業發展不平衡,半導體、電子資訊業一枝獨秀,但傳統產業發展低迷、服務業表現平平。韓國也有類似的缺點,只不過問題出在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薪資差距過大。
因此,台灣欲突破人均所得不夠平均的迷思,必須從產業的均衡、多樣化著手。當然,一個國家的生產因素、政策背景,定有一、兩個產業表現優於其他產業,也會排擠到其他產業資源的使用(包括人才、資金、土地、水力、電力等),而傾斜的產業政策,讓台灣土地隨著半導體園區的開發而大幅飆漲。高科技產業附加價值雖高,但創造的就業機會有限,這是民眾望著經濟表現優異、人均所得飆升無感的原因,因此,產業多元化勢在必行。
產業多元化的推動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首先,整合政府資源、基金,成立主權或類主權基金,投資若干新興產業的新創企業、創投企業,讓台灣有源源不絕的創新、新興領域。不只有半導體、電子資訊業的發展,可擴及生醫產業、電動汽車、綠能產業等。
不少人認為台灣有國發基金、台杉基金,但國發基金不做領導投資人,產業政策功能大為減弱;台杉基金較像民間基金,產業政策功能比較少。加上台灣欲在先進科技領域,與國際領導者合作、策略聯盟、併購,都要有足夠的資本、門當戶對才能進行,缺乏政府資金的支持,就像龜兔賽跑一般,烏龜只能祈求兔子睡著或過不了河才有機會能趕上。
第二,加強半導體的縱深及垂直整合。台灣半導體雖然在晶圓代工、封裝、測試、IC設計表現很好,但在原材料、設備上仍相當有限。透過前述的主權基金加強對原材料、設備的投資,或是以補助、租稅優惠等政策吸引外資來台灣設立原材料、設備,除了加強和本土原材料設備廠的技術合作之外,也可以強化整個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避免地緣政治的風險。
第三,加強高科技對其他傳統產業的橫向擴散效果。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弱化、產能過剩,石化、鋼鐵、水泥、工具機等產業均面臨經營壓力,數位轉型、綠色轉型也讓上述污染較高的企業疲於奔命。現階段很重要的任務在於強化高科技產業、AI、晶片對上述產業的擴散,加速它們的升級轉型。如石化業若接近特用化學、ESG,以及和半導體連結的企業都表現得較好。而機械業則和重電工業、自動化、AI鏈結的表現較優異,如此的發現,值得正視並配置更多資源來協助。
服務業的鬆綁、產業化,更是重中之重。年輕人有很大比例投入服務業,但普遍都是中低薪的行業,因為管制太多,以至規模太小,無力吸納多數專上畢業的高級人才,導致學用落差、高階低用,形成青年人普遍低薪的現象。
行政院應賦予服務業主管部會一定比率的產業化績效指標(KPI),加速鬆綁、產業化,讓它們有機會擴大規模,引進高級人才、商業模式,提升競爭力。除了讓年輕人有更多高薪的就業機會,也可以將過剩資金導入,避免大舉投入房地產導致價格飆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