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給年輕人的6個建議念有興趣的科系忠於工作 但不要忠於公司養成理財習慣學習投資理財 建立正確金錢觀
2024/05/21 16:36:35瀏覽25|回應0|推薦0

股票基金房產...40歲前投資全軍覆沒,他只花5年財富自由、45歲提早退休:給年輕人的6個建議

老黑(田臨斌)

理財

老黑(田臨斌)粉絲專頁

2024-05-20 09:20

編按:老黑,台灣第1代的FIRE實踐家,45歲退休,至今即將屆滿20年。老黑坦言其實年輕時是理財阿達,40歲前所有投資理財唯一沒賠錢的是放定存,其他不管股票、放貸、房產、基金,一律全軍覆沒,只花了五年認真準備就達到財務自由目標。

現在的年輕世代背負了沈重的責任和壓力,本文提供6項學習和職場的建議給還在學或處於職涯前期的年輕人。

 

之前所言大都針對已經或即將邁入人生下半場,有一定年紀的讀者,這個章節專門寫給年輕人。如果年輕的你正在看這本書,我佩服你,能夠為人生未雨綢繆,提前規劃。

 

書中再三強調的快樂人生3要素:金錢、健康、職志,每一項都具備長期積累特性,越早開始計畫和行動,越可能早一步達到預期目標。

 

這也是我過去 10 幾年從讀者反饋中得出的結論,越年輕的讀者越可能達到工作成就、財務自由,甚至提早退休等目標。

 

從我與多位年輕讀者的長期交流中,了解他們即使眼前有許多挑戰和障礙,但總能保持積極專注態度,化繁為簡,在不同人生階段完成階段性任務

 

現代年輕人所處的就業環境和我年輕時不一樣,我們這批幸運的嬰兒潮世代經歷了台灣經濟奇蹟年代,只要願意努力,不管白領或藍領、創業或打工,大都能打下穩定的經濟基礎。如今時代變了,要在詭譎多變的科技社會生存發展,只是努力還不夠,需要具備更多與眾不同的技能。

 

隨著社會變遷,年輕一代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和過去也有大幅改變,早一代人難得聽聞成年人不婚不生,現在不婚不生已快成為社會主流,少子化和老年化使得年輕世代身負的責任越加沉重。

 

基於這些,我對於還在學或處於職涯前期的年輕人,有以下幾個建議:

 

建議1 :念有興趣的科系 和英文交朋友

 

學校所學基本決定了日後從事的行業,如果不是志趣所在,大把時光在沉悶無聊中度過,混得差的掙扎於溫飽,混得好的多點名利,仍難以實現自我。

 

做喜歡的事不能保證成功,但能保證較好的學習成長和較大的挫折容忍,還能在離開職場後過較高品質的退休生活。

 

現代人離開校園後通常最常用到的學科就是英文,雖然不懂英文一樣可以過日子,但善加利用可以大幅提升工作和生活品質。

 

學英文不一定要考高分,但是要和英文做朋友,語言不是在學校學的,而是在生活中長期接觸使用的結果。

 

建議 2 :忠於工作 但不要忠於公司

 

拿人錢財,為人消災是基本職業道德,對眼前工作不滿意就滿腹牢騷、不盡心力,不但自己不開心,別人也一定看得出來,很難有好下場。

 

無論想改善工作狀況、換職位,或跳槽到其他公司,努力做好手上的工作都是先決條件,所謂騎驢找馬,前提是先把胯下那匹驢騎好。

 

有些人對公司(或老闆)有一種莫名的情感依託,在面臨去留時會產生罪惡感。這點完全沒必要,企業就是企業,政策隨盈利狀況改變而改變,再好的公司待久了,還是會讓人成為一隻井底蛙,無論是否滿意現在的工作,都要偶爾伸頭往外看看,比較過後做出的去留判斷,才能既符合個人,也符合企業的長遠需求。

 

建議 3 :遠離香菸 1週至少運動3次

 

年輕時很難真正了解健康的重要,有壞習慣也不會立即得到懲罰,但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累積的影響中年後會一一顯現。

 

我從 17 歲開始抽了近 30 年香菸,差點完全毀掉下半場人生,幸好後來辛苦戒掉,是人生中自認為最值得驕傲的英勇舉動。

 

健康管理不出飲食和運動,而既然醇酒美食是美好人生的重要成分,我不後悔沒有努力節制。

 

但是運動不一樣,尤其進入人生下半場,決定生活品質的通常不是金錢地位,而是運動習慣,但別等過了中年才開始培養,存健康和存錢一樣,越早開始越有效。

 

建議 4:養成理財習慣 能做的事自己做

 

多數上班族希望儘早退休,這取決於財務自由程度,靠拿死薪水和省吃儉用不容易達到目標,長期投資理財有其必要性。

 

以退休規劃為前提的理財要把握 2 個原則:長期穩健、分散風險。只要看清物質欲求的本質,不做人云亦云的追求,要達到財務自由目標其實不像許多人想像的那麼困難。

 

分清楚「授權」和「依賴」的區別,尤其像管理行事曆、整理帳單、安排出差,這些事儘量不要假手他人,除了能更好的掌控工作細節,還能養成有用的生活習慣,工作帶來的光環和便利總有一天要退去,懂得如何生活才是王道。

 

建議 5:不要因為「時間到了」結婚生子

 

多數人會結婚生子,但真正思考過為何要做這件事的人不多。

 

家庭之於人生是把雙面刃,和諧家庭是人生樂趣和意義的泉源,問題家庭則可能製造各種悲慘不幸,家庭生活好與壞,無關運氣,取決於當事人是否成熟思考。

 

如果有疑惑,盡量不要在外界壓力下成家或生小孩,人生是自己的,任何人不能代替,如果出問題,即使是至親也很難一起承擔後果。

 

我不是鼓勵單身,家庭對人生有極大的正面意義,只是成本很高,決定前務必想清楚,否則寧晚勿早、寧缺勿濫。

 

建議 6:學習投資理財 建立正確金錢觀

 

財務自由才能享受人生,對多數人來說,除了努力工作,還需要投資理財。我年輕時的投資以全軍覆沒收場,回想起來不是運氣不好,而是不懂理財。現代人不管學校所學為何,理財都必須是主動自發的修習科目。

 

錢之於生活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但說到底它是工具,不是目標,重點是「夠」,不是「多」。

 

年輕時努力賺錢,用力省錢,絕對有必要,一旦步入中年跨越溫飽,就要逐漸把注意力轉到聰明花錢,做錢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以上,與年輕人共勉之!

 

作者簡介_老黑(田臨斌)

1960年生於台北,任職殼牌(Shell)石油22年,曾外派澳洲和中國大陸等地。45歲事業頂峰之際,放下工作,移居南台灣,積極經營退休樂活人生。

離開職場後,除了找到對寫作的熱情,還考上街頭藝人證,在愛河邊以吉他彈唱英文老歌,並和另一半攜手從事包括郵輪在內的各種旅行,且將旅行經歷及生活體驗和讀者朋友分享。

 

本文摘自金尉出版《FIRE,然後呢?:金錢、人際關係、健康……真實退休生活,老黑要告訴你的7件事!

今周刊 google news
 

年中驚喜大放送📣加49元 最多送49期!每期最低$34元up🎯週週為你觀察經濟脈動,分析最新投資情勢,現在用最優惠的價格訂閱,佈局未來,贏得先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180638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