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婦反覆胸痛找不出病因 心肌灌注掃描揪出右冠狀動脈「全塞住了」
2024/06/18 16:47:02瀏覽16|回應0|推薦0

婦反覆胸痛找不出病因 心肌灌注掃描揪出右冠狀動脈「全塞住了」

80歲阿嬤半年來因間歇性胸痛反覆跑急診,但心電圖跟胸部X光卻都沒有明顯異狀,醫師考量患者患有糖尿病,建議安排心肌灌注掃描,果然發現是嚴重心臟缺氧,立即執行心導管檢查,證實右冠狀動脈「幾乎99%都塞住了」,經打通血管並置放塗藥支架後順利拆彈,讓阿嬤笑說:「現在走路都不會喘了ㄟ」!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彥旭表示,心臟有如人體的幫浦,全年無休透過收縮舒張的跳動,將富含氧氣的血液輸送到身體各處,這些血液會先流向左右兩條冠狀動脈,之後再進入微小血管組成的循環網絡,輸出供應人體所有器官及組織。

但陳彥旭指出,萬一冠狀動脈血流被阻斷,例如動脈壁上出現血塊或由脂肪累積成的粥狀硬化斑,導致心臟細胞氧氣和養份供應中斷,進而導致心肌受損,就會衍生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等心臟疾病,若心肌持續受損,心臟甚至會停止跳動,隨時有猝死的風險,「就像不定時炸彈不知何時會引爆」。

然而患者多次掛急診都沒有檢查出心臟梗塞等急症,直到門診安排心肌灌注掃描檢查,才從影像判讀發現缺氧狀況,原來是患者因冠狀動脈狹窄阻塞(俗稱『冠心症』),導致心臟周邊的「側枝血管」取代輸送血液功能,並發展成「側枝循環」系統,雖然也能分擔心臟所需的營養與氧氣,然而卻不足以長期維持。

因此,經考量病患年紀大又患有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與家屬討論後,決定安排心導管打通血管並放置塗藥支架,果然心絞痛症狀獲得大幅改善,終於不用經常跑急診。

陳彥旭表示,三高族群(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抽菸都會傷害血管,使得動脈血管產生動脈硬化,也就是血油卡在血管壁引起發炎,血管就會漸漸越來越狹窄,如果發生在心臟的血管就會導致血流不夠引起胸悶痛、喘等症狀;萬一更緊急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血管突然塞住,也就是心肌梗塞,引發立即的生命危險,因此民眾如果有胸悶痛、喘、噁心、冒冷汗、頭暈昏倒等前兆,務必要儘速至心臟科就診。

他也提醒,醫師會先針對患者病史及三高數值,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再依據不同情況安排進一步檢查,例如運動心電圖、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或是心肌灌注掃描等,確認是否要做心導管檢查,若心臟血管確實有病灶,則會再經過氣球擴張術或是放置心臟血管支架等工具治療心絞痛,並降低日後心臟病發的機率。

 

更多新聞推薦

● 民眾黨提白營版《財劃法》 籲政院速提院版 黃珊珊喊別成保送國民黨幫兇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180728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