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抗戰、祖國認同與中國夢 (轉載)
1937年7月7日爆發“蘆溝橋事變”(日本人稱“‘支那事變’或‘北支事變'),日本藉機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台灣與中國大陸進入“中日戰爭”的敵對狀態,惟此時台灣人在國族認同上,不但未視中國大陸(reaizuguo* 註:此處嚴謹的說,應是“中國”。我認為原作者沒用“中國”,一方面不承認大陸上的是另一個國家,另一方面不願陷入民進黨把“中國”等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錯亂說法。以下幾處同)為敵國,卻仍視中國大陸為祖國。
斯時,日本殖民地的台灣軍就分析,壓倒性的多數台灣民眾“過份相信支那(中國)的實力,依然以舊有的民族觀念視支那為祖國,誹謗我國。過半數的人希望支那勝利及至台灣復歸支那,且有害時局的惡質流言不絕”。據日本殖民當局(台灣憲兵隊長、總督府警務局長、各州知事及廳長)所彙整的密件檔案,反應自“北支事變”爆發至八月中旬的一個多月間,全島台灣民眾充滿祖國情結的反日言論及抗日事件,竟多達70案,許多人稱支那為祖國。因此,日本殖民當局除了出版《支那事變の真相と台灣の立場》《北支事變の情報》《支那事變と我等の覺悟》等宣傳書籍,甚至還在台灣舉辦“支那事變博覽會”,進行強勢的國族認同宣傳。
事實上,台灣同胞不是這時才視中國大陸(參閱第一段內的註解)為祖國,台灣同胞是整個五十年都視中國為祖國。馬關條約割台,1895年日軍入侵台灣的乙未之役,台灣義軍和黑旗軍奮起抵抗,僅四個半月陣亡就超過七八千人,忠勇憾天地。接著各地的武裝抗日烽起雲湧,先後長達七年之久(1896-1902),前僕後繼,氣壯山河;1915-1936年間,台灣志士則實行“非武裝抗日運動”,志士們深信祖國將來必定能收復台灣,但“於此刻到來前不可失去民族特性,涵養實力以待時機”,故從事各式各樣的文化啟蒙運動,以延續民族傳承和對祖國的認同。雖然二者都遭到挫敗,但其抵抗侵略者的正義性,使日據時期台灣志士的抗日事蹟, 永載史冊。
七七事變時,台灣己經被日本殖民統治了42年,但台灣民眾仍稱“支那是我們本島人的祖國”“中國為我們的祖國”,並認為“台灣將回歸祖國”。 這使日本殖民政府極度心懼不安,其機密文件稱“通過北支事變所反映出來台灣人的皇民化程度,十分令人寒心”。最後,日本殖民當局終於按捺不住,乃以舖天蓋地的激烈手段,對台灣同胞發動希圖改變台灣人認同的“皇民化運動”,亦即進行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日本化”思想改造運動。是時,日本人不但廢止中文、禁演中文戲劇、強迫台灣人燒燬祖先牌位、大肆破壞台灣原有寺廟,尤其是廢止中國的祖先姓氏;日本人愈壓迫,台灣人民的反抗也愈激烈,台灣志士乃歸返祖國,分別投入國、共的抗戰陣營,獻身於這場民族的保衛聖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民眾是舖天蓋地的熱烈歡迎台灣光復,重回祖國懷抱。台灣同胞以全島歡騰慶光復的方式,再次表達其視中國為祖國的認同。
惟日據時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先後所發生的“非武裝抗日運動”與“皇民化運動”,其本質是一長期國族認同的意識形態戰爭。因此,即使台灣光復日本殖民政府解體,但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不可能不留下痕跡,日據末期皇民化的思想改造運動,就形塑了一個皇民世代的歷史記憶,並產生深遠影響的“隔代影響”。例如大正末年(1925)前後出生的台灣小孩,幼時歷經日本戰時國力鼎盛的時代(在日人嚴格思想控制與新聞管制下接受正規初高中教育,且因年幼未能強烈感受“皇民恐怖”),中壯年時則是歷經國府遷台後的白色恐怖時代,他們將其所生活經歷的皇民時代,與此一“日中興衰”的時代連結,深受衝擊,形成個人局部理解,衍生對歷史的多所誤解。這些大正末年皇民教化世代,光復時僅年約二十歲上下,無力對1950年代台灣政經有所影響,但1980、90年代時不乏事業有成,於政經文教領域發揮絕大影響,如李登輝、許文龍、…等。此一因皇民教化“隔代影響”所形成的偏頗歷史認知,甚至內化成“日本殖民統治肯定論”。
此外,戰後由於眾所周知的諸多原因,台獨勢力成形,台獨分離主義建構其台獨史觀的核心論述之一就是前述的“日本殖民統治肯定論”,其結果是切斷兩岸的歷史連結。因此,在台獨論述的教化下,不乏學者認為在日據末期戰爭情勢更加白熱化的階段,於面對外力的威脅,一舉瓦解了長期存在台灣社會中日不同 民族間之血緣、文化隔閡的心結,日台間構成命運共同體。但是,本省學者陳翠蓮博士反思,如果上述說法成立,“那麼,日本戰敗時台灣人為何不是與日人同悲,卻有相當多的人感到興奮激動,慶幸能夠脫離日本殖民壓迫”。
這就是典型的古人所云“欲亡其國,先亡其史”。近一二十年來,台灣分離主義者執政,經由教育行政等全方位體系推動“親日殖民史觀”,除蓄意淡化抹煞台灣先賢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壯麗抗日史實,並建構“日本殖民統治肯定論”。無可諱言,從微觀的技術層面來說,日本據台正逢人類工業革命後的近代建設時期,故其局部有成,但其本質是殘酷掠奪與壓榨。從宏觀的歷史高度俯視,日據時期日人在台是以近代國家機器,從初期的血腥誅殺,及中後期經由法律、警政、行政、金融、新聞管制與軍憲威懾等公權力,結合引進的巨額資本與先進技術,構成嚴密的殖民地剝削體系,強奪豪取壓榨台灣,為殖民母國日本攫取天大利益。在教育方面,日本人更是在小學、中學、高中與大學各階段,均實行二元化的極端歧視政策。
檢視整個日據時期的日本殖民統治,日本殖民政府與其被統治之台灣人民間的關係,就是屠殺與被屠殺、壓迫與被壓迫、歧視與被歧視的血淚殖民關係。但分離主義者美化和宣揚曾殺戮、壓迫、歧視的日本殖民統治,不為曾被殖民遭屠殺、壓迫與歧視的苦難同胞傷痛,蓄意選擇性的忘卻廣大先民血淚,反而打著所謂台灣主體意識“認同本土”“認同台灣”的旗號,誤導民眾,使台灣民眾選擇性的歷史失憶,潛移默化地使台灣民眾不僅不以曾遭殖民統治為恥,反而以曾被殖民統治為榮,其荒謬史觀不但背離台灣主體性的真諦,也違背人類的普世價值,數宗忘典,莫此為甚。
回首近代台灣的日據歷史,我們台灣社會原本就有夢想與大陸統一的傳統。日據五十年間,我們台灣同胞是整整五十年都視中國為祖國,並期盼祖國振興。即使是在日本血腥鎮壓之下,忠義之士於浴血抗日失利,九死一生隱姓埋名,不乏藉詠詩、著書等方式,表達對台灣人慘遭屠殺、顛沛流離之恨,並眷懷故國。例如,《台海思慟錄》書名之意就是作者思痛子以“身受台之創钜痛深,親見台之同遭蹂躪而痛定思痛也”。《瀛海偕亡記》作者洪棄生則不為威屈不為利誘,以遺民終其生。台灣霧峰林幼春在其1907年6月15日致梁啟超的私函中稱“幼春竊竊私喜以為祖國中興”。日本殖民統治28年後的1923年,接受日本新式教育的台灣青年黃呈聰也寫下“中國就是我們的祖國”;是時,台灣先賢在大庭廣眾下演講時,動輒稱自己是漢族、並視中國為祖國。日據時期,日本殖民政府的機密情治檔案,就抨擊這些台灣志士“懷慕中國之情甚高”,其思想言行之一“就是立足於對支那(中國)將來寄與莫大囑望,認為支那不久將恢復國情而雄飛世界,必定能收復台灣”。日本殖民當局的分析,清楚顯示我們台灣先賢的夢寐以求就是囑望祖國“恢復國情而雄飛世界”的民族振興中國夢,就是“必定能收復台灣”兩岸統一的中國夢。
百年征程,百年刻骨銘心的奮鬥,二十一世紀初中國大陸崛起。今天在台灣,我們紀念七七抗戰,應發揚台灣本土先賢“祖國認同”的民族氣節,回歸“台灣認同”的根源,傳承台灣先賢囑望“期待國權恢復”“祖國中興”“祖國興隆”的中國夢,共同奮鬥實現台灣先賢期盼“必定能收復台灣”之和平統一的中國。
本文作者戚嘉林博士系台灣的《祖國文摘》發行人 【轉載自中評網】
音樂編選:reaizuguo*
- 《我的祖國》是大陸五十年代電影《上甘嶺》的插曲,戰士出征在外而思鄉情濃,於陣地坑道內吟詠;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現在已成為經典。2007年,這首歌作為30首經典曲目之一,曾登上中國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2011年,國際知名的大陸鋼琴家郎朗在美國白宮演奏的也是此曲。
- 首先是大陸國家一級小提琴演奏家張毅的表演。小提琴最甜美的音質和寬廣的音域都隨着天才横溢的張毅手中完全發揮出来,细腻而柔和,兼備華麗、浪漫、纏綿的動人元素。
- 接著是享譽國際的鋼琴家李云迪的詮釋,古典樂評界稱讚他的演奏獨樹一幟,優雅高貴又極富詩意,堪稱當代最浪漫、最詩意的國際鋼琴大師。被國際媒體譽為“鋼琴王子”、“鋼琴詩人”、“中國的蕭邦”。李云迪的《我的祖國》聽起来既不失他以往行雲流水般的演奏風格,又具有獨特的中國韻味。
- 最後的演奏者是對民族音樂有特殊感情的美籍華人小提琴演奏家陳蓉暉。她感情飽滿,指法細膩,時間(速度)、力度控制精準,音色甜美、純淨、明亮,旋律柔和,抒情性强。陳蓉暉曾說過她是用一颗海外游子的中國心在傾情演奏的。
- 三個演奏都棒!都不知該把那首作為領頭的(通常領頭的是最不想讓讀者錯過的);那就三首都別錯過了。 😄
【插播2013/07/15】 汪洋,糊塗!
我對汪洋自以為幽默的發言(參閱 陸副總理訪美 妙喻美中像夫妻)很是感冒。
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首日,面對美國財長路傑克,大陸副總理汪洋說,「我們都是『新人』,新人在中國是夫妻的意思。」 汪洋把中美關係比作夫妻,但他接著說:「我們兩家不能走離婚的路,像鄧文迪和梅鐸(Rupert Murdoch),代價太大了。」 路傑克原本低頭在做筆記,聽到汪洋的話微笑了一下,不過大陸代表團許多成員卻顯得侷促不安。
他又曾自以為幽默的說:「從昨天到今天,我看到美國人還是比我們長得高,身體還是比我們壯,鼻子還是比我們長,沒有太大變化。我心裡踏實許多。」 真是離弦走板!
汪洋把中美關係比作夫妻關係已不恰當,還公然扯梅鐸離婚的私事,非常不得體。其它如說什麼美國人個子大之類,也甚不好。哪像個國家領導人?
汪洋的幽默的招數太爛,不得體。有教養的人,尤其是西方人不會拿別人的私事,特別是不幸的私事來開玩笑。 也不會拿自己的,尤其是自己國家的尊嚴來幽默。
汪洋一副沐猴而冠的樣子! 很慶幸他沒被選在七位政治局常委之內。汪洋應該檢討,或者中共中央應該盡快撤換他。
汪洋是一個糊塗蛋,長得一臉糊塗相,口出一嘴糊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