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0/10 03:16:18瀏覽2322|回應6|推薦108 | |
~ 淡看表象,且求真相 ~ 【音樂欣賞】巴赫的《1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摘要】共和國前30年的歷史奠定了一個大國的基礎結構,從而也塑造了中國人主流世界觀的框架。從那個基礎被奠定後,中國人從此不再認為自己的國家可以被任何強權所主導。 【正文】中國從1980年代開始積極"引進"外資,到1990年代更是發展成為各級政府要求中國企業與外商合資的熱潮。直到2003-2005年,還發生過一場外資併購中國骨幹企業的風潮。所有這些做法都出於一個信念:外資會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當然,外資主導的出口部門大量雇用農村"剩餘"勞動力一定會帶來經濟增長【事實上,代工經濟已傷了作為中國國本之一的農業! 可參閱回顧"四化"】【連韓、日等中型國家都積極保護自己的農業,尤其拒絕依賴外國的主食類農產品。】,但這也是一齣中國版的"technologyless industrialization"(沒有技術的工業化)。當今天中國迫切需要以"創新驅動發展"時,人們才發現中國工業普遍缺乏技術。 進入21世紀後,當中國經濟和貿易規模的增長在美國引發"中國威脅論"時,一位美國觀察家Gilboy認為中國"無害",因為:①中國的高技術和工業產品出口被外國企業而非中國企業所主導;②中國工業企業深度依賴從美國和其他先進的工業化國家進口的產品設計、關鍵元件和製造設備;③中國企業沒有採取多少有效步驟去吸收進口技術並在當地擴散,使它們不可能迅速成為全球工業競爭者。 在分析了外資企業佔中國工業品出口的比例遠高於中國企業後,Gilboy指出:『中國的國有、集體和私營企業落後於外資企業的關鍵原因之一是,它們沒有對日本、南韓等的企業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發展出的那種長期技術能力進行投資。』 在討論美國是否因為中國的崛起而衰落時,美國評論家 Beckley指出,中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實際上"並不那麼中國,也並不那麼高技術" -- 90%以上是由外資企業生產並由進口元件組成的,只不過是在中國組裝的。這幾位美國作者的說法真實性另當別論,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觀察:中國工業技術能力水平低是中國自己選擇的結果【無戰略眼光的"改開"先鋒們的選擇】。 然而,在進入21世紀之後,人們發現中國工業在技術上其實並非"一片荒蕪",而是在一系列工業領域出現了技術突破,這些領域包括核能、航天、航空、石油化工、發電和輸變電設備、鐵路裝備、造船、卡車、機床、重型機械、大型計算機等工業。但是,只要稍微觀察一下那些今天具有技術能力的中國企業,就會發現其技術源頭幾乎都可以追溯到前30年"自力更生"階段,換句話說,這些行業在"改革開放"之前就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從另一面看,用市場換技術是徹底失敗了!】 "改開"後,被"槍斃"掉的運10(超過100噸的大飛機)和紅旗(轎車)仍然"陰魂不散" 這場持續了20多年的爭論在2007年得到一個結果:國務院於這年2月正式宣布中國再上大飛機項目【即60噸級的C919】。最後壓倒所有反對意見的力量來自一個歷史事實:中國曾經造出來過100噸級的運10。於是我們再次看到中國工業精神的力量:雖然運10作為一個項目因被拋棄而以失敗告終,但40年前的壯舉卻永遠改變了歷史:因為有過運10,所以中國造大飛機的夢想一直不滅;因為有過運10,所以反對中國研製大飛機的人一直不能佔上風;因為有過運10,所以國際航空工業界一直對中國"另眼相看"。於是,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運10,竟然繼續在塑造中國的歷史。【但是,失去參與制定大飛機國際標準的機遇卻是一去不復返,損失無法彌補;遑論航空工業市場的佔有份額,先佔先有,沒佔就沒有。】 中國自力更生的"精神原子彈"能夠被頑強地繼承下來反映了一個事實:共和國前30年的歷史奠定了一個大國的基礎結構,從而也塑造了中國人主流世界觀的框架。從那個基礎被奠定後,中國人從此不再認為自己的國家可以被任何強權所主導。[再次推薦扼腕叹息:自主研发的勇气是如何丢失的 全文給讀者] 中國是個大國,帝國主義會讓中國真正富強嗎? 建议在旧版阅读本格文章 |
|
( 時事評論|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