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衝刺/地科篇》流星雨月全蝕 話題變考題
2007/12/29
【聯合報╱記者曾希文】
拚學測拿高分,別忽視把握地球科學得分的機會。地科補教老師張含淳認為,準備的訣竅是「以戰養戰」,將近五年來的學測題目重做一遍,因為裡頭就是考試重點,要把不懂的搞懂,但要活用,忌死背答案。
他分析,近年來海洋考題偏低,至於礦物、岩石,也不太難,學生只要具備足夠常識應付即可,但天氣的考題比例較高,可占到50%。天文、太陽系因答案有時較具爭議,也讓出題機率降低。不過像去年考出的望遠鏡,因為有點爆冷門,反而考倒不少學生,不排除有再出題的機會。
地科考題越來越生活化,日常生活中相關的經驗都成漂亮考題,例如民國94年秋天襲台的龍王颱風、95年12月恆春發生大地震,都曾出現在當屆考題當中。
至於這一年的熱門話題,張含淳表示,像10月揭曉的諾貝爾和平獎,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和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IPC)一起獲獎,就是很好發揮題材。
民國96年12月中曾出現.雙子座流星雨,每小時數量多達120顆,考生對於流星雨背後生成原因、時間、方位等等,都要了解。張含淳表示,不妨趁著空閒時,多上網蒐集資料,說不定考題敘述就在裡頭。
另外,民國96年3月曾經出現月全蝕,還恰巧遇上元宵節,相當難得,所以月蝕相關的種類、出現時間、蝕缺方向等,也要弄清。
張含淳提醒,短文閱讀是地科決戰關鍵,這類考題較具創意,常與物理、生物混合出題,意在打破自然科界線。考生得留意找尋其中的關鍵字,舉一反三,閱讀和思考能力也很重要。
他說,學習地科,除了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去思考未來地球方向,推測替代能源、太陽能、綠色環保、節能燈泡等,出題可能性很高。今年又是舊教材最後一屆,考生們亦可去比較新、舊教材的不同,說不定可嗅到命題趨勢。(系列五)
【2007/12/2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