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一三八集)【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正思惟」,
2012/11/01 08:18:52瀏覽99|回應0|推薦0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三八集)  2001/3/27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4-0138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講八正道的第二條「正思惟」,這一條就是正確的思想。世尊在本經前面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思惟」非常重要!凡夫,六道都包括在其中,念頭總是不斷;念頭不斷,念頭也不住。「不住」就是剎那生滅,前念滅後念就生,所有的念頭都是屬於妄念。怎麼樣的思惟才算「正思惟」?佛法裡有個原則,真心本性裡面沒有思惟、沒有念頭,佛在大乘經上常講「真心離念」;換句話說,只要有念頭在,這個念都是妄念。

我們要問:我們天天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是不是妄念?實在講還是個妄念,但是這個妄念最接近真實。要記住,它還是個妄念,不過是接近真實的一個妄念,我們用這個妄念去斷一切妄念,這個方法好!叫善巧方便。到極樂世界之後,這一句「阿彌陀佛」還是要捨掉。所以四種念佛裡面,持名最方便。觀想,《十六觀經》,好不容易觀成了,睜著眼睛、閉著眼睛這個相都在前面,到極樂世界還要把相去掉,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觀成不容易,去掉也很難!不著相,去掉這個相跟去掉這個假名,我們就能夠想像得到,不執著假名容易,把假名捨掉容易,把妄相捨掉難,這就說明持名好處在哪裡。我們對名號的執著,與對形相的執著,成分是要輕得多。所以人常常「不喜歡這個名字,改個名字」,捨那個名很容易,相難!我們講印象深刻,相難。

所以思惟要正確。在我們現前,這個「正」我們不要把水平提得太高,太高就談玄說妙了,於我們現實修持得不到真實的利益。今天我們要講八正道,要把八正道落實在十善業道上。由此可知,我們常常思惟十善業,就是正思惟,這個很重要!常常想著佛在經裡面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就是十善法,常念這個;思惟十善,觀察十善。一切時、一切處,念念不離十善,我們就變成善人了。善人念阿彌陀佛,就肯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的心善、思想善、言行都善,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往生,實在講,只要發願「我願意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一念、十念就能往生,不必一天十萬聲、二十萬聲,沒有那個必要。你願意多念也不礙事,你少念也不礙事,肯定往生。為什麼?你是善人。

從「善」再升級,升到「淨」,淨念相繼,你品位就高了。善心往生凡聖同居土,淨念往生,那就是方便土跟實報土。可是諸位要曉得,淨念的根是善念,心要是不善,怎麼會清淨?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斷惡修善,這個道理很重要!怎麼個修法?時時刻刻要反省;時時刻刻反省做不到,最低限度我們每天晚上要做一次反省。晚上工作都放下了,睡覺之前好好的想一想:今天一天對人、對事、對物,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用十善業做標準,我有沒有過失?有過要改!所以明末清初,佛門裡面的大德,無論是出家、在家,他們都用功過格來反省,這是好事情!你們看了凡先生,袁了凡是明朝末年的人。出家人用功過格,蓮池大師是個代表,蓮池大師寫了一個小冊子叫《自知錄》,實際上就是功過格。這一天我做了哪些善事,一條一條記下來;我做哪一些惡事,也一條一條記下來。對比!我的善事多,還是惡事多?我善事的功德大,還是惡事的惡業大?做個比較。這個方法對於中下人修行非常有效。

近代,由於印光老法師提倡《了凡四訓》,了凡先生怎樣把自己命運改過來,大家印象都很深。命運是屬於果報,命運從哪裡來的?從善惡業來的。所以改造命運沒有別的,就是斷惡修善,多做好事。好事的標準我們要知道:凡是利益別人的、利益社會的,是好事;凡是利益自己的,對別人、對社會不利的,這就是惡事。有一些人特別是初學的人,不懂這個道理,一般社會有個錯誤觀念,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哪個人不為自己?為自己有什麼過失?有什麼錯誤?」佛不是這樣說的,佛是決定不許可弟子為自己。為什麼?只要有為自己的念頭,增長我執,道理在此地。增長我執的果報就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怎麼來的?實實在在講,六道輪迴本來沒有,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從我執變現出來的。所以念念還為我,你念念在加強我執,你永遠出不了六道輪迴。佛教我們要破我執,我們這才明白,破我執就是脫離六道輪迴,就超越輪迴、超越三界。破法執,你就超越十法界。可見得「執著」這個事嚴重!萬萬不能執著,執著是自己吃虧,與別人不相干!一定要破執著。這都是屬於思想方面的問題。

中國古人造字,字造得很有意思,真正教你看到這個符號,你就開智慧。「思」是心裡頭有了分別;你看它這個符號的形狀,是「心」上面畫了很多格子,一個「田」,田就是格子,那就是分別,心裡頭本來沒有這個東西。「想」,你著了相,心裡頭著了相。想是執著,思是分別,「思想」這兩個字不是好字,在佛法裡面講「分別、執著」。這兩個東西沒有了,沒有了就剩下真心,那個好!問題解決了。所以我們怎樣把執著這個「相」拿掉,把分別這個「思」拿掉,在一切境界裡面,人、事、物,我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境界相是平等的。我們說「這個境界是善,那個境界是惡」、「這個境界好,那個境界壞」,全是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離開分別執著,一切法是平等的;平等真法界,叫「一真法界」。由此可知,十法界從哪裡來的?就從思想裡頭變出來的。佛在大經裡頭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三途六道是從心想裡頭生出來的,你能怪誰?自作自受!

佛法講到綱領,講「解脫」。「解」就是對分別執著說的,你把分別執著解開了;「脫」是從果報上講的,你就脫離六道輪迴,就脫離十法界。如果你不能把分別執著解開,六道輪迴就脫不掉,沒有辦法脫離。我們今天用的方法,可以說是非常善巧。我們要想離分別執著,話說得容易,真正做起來是談何容易!所以佛教導我們這個方法,教我們思惟十善;隨順佛陀教誨,思惟十善。心善,思想善,行為善,下面「正語」、「正業」、「正精進」都是行為,我們能保持這個境界,念佛求生淨土,這是在末法時期唯一得真實成就的一條道路。這一條,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屬於思想教育。我們佛法裡一般講「正知正見」,正思惟是正知,正確的看法是正見。我們能把這個把持住,這是修行的根本,古大德常講「從根本修」,根本就是從心地修。實在講,心地就是從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確確實實就是此地講的思惟。起心動念隨順經典的教誨,就是我們現前的正思惟。這個道理一定要懂,而且一定要認真去做。

所以我們讀經,我們提倡讀經,讀經是我們修正思惟最好的方法。特別是對中下根性的人,從讀誦下手,受持。讀了之後要明瞭經裡頭的意思,沒有人講不要緊,古人常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天天念,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我們講專心去念經,念久了智慧就開了。為什麼?念久了人就得定,心就清淨了。因為你念經,專心念經,這裡頭不夾雜妄想,不夾雜分別執著,念經會得定,是修定的一種方法;心清淨之後,經裡頭的意思慢慢就都明白了,「其義自見」。明瞭之後,我們一定要照做,一定要堅持依教奉行,這就叫「受持」;受持是自利,我們自己得利益了。自己得到利益之後,必須把這個利益與別人共享,那就是「為人演說」。「演說」裡頭最重要是「演」,演是什麼?我自己做到了;表演給別人看,我做到了。做到之後才說。佛是把「演」放在前面,「說」放在後頭;沒有說是「說演」,他是說「演說」。為人演說,這就是自利利他,無量無邊的功德。

學佛,如果我們的見解、思惟不正,後面全部都沒有了。為什麼?沒有根,無論怎麼樣精進用功修持,都落在魔道裡頭不是佛道,心不正;《楞嚴經》上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落在魔道,不是佛道,最重要的是因要正。這兩條就是六和敬裡頭的「見和同解」,我們一定要特別注意到,一定要認真努力修學。這部經的好處就在此地,只有十條,很容易記住,身三、口四、意三,常常想著,常常念著,常常拿這個標準來衡量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是我們現前階段的正思惟。在淨宗,除了這種修行之外,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這決定正確,這一生決定不空過!好,我們就講到此地。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700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