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靜思晨語10播出 十信行十住行十身十行行
2006/10/28 12:19:23瀏覽996|回應0|推薦0

靜思晨語10月02日播出   慧光內照明心見性
十信行: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
定心、不退心、護法心
回向心、戒心、願心

心若堅定不退轉 心中的智慧自然會發出光明
慧光內照 就能明心見性
直往聖賢的境域進而不退

在日常生活中 以身行弘揚佛的教法
傳承佛陀的精神 是佛弟子的本分

以智慧的教法影響他人
以道香、德香熏習一切叫做「護法心」

靜思晨語10月03日 十信行
十信行: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
定心、不退心、護法心
回向心、戒心、願心

時時保持一念明朗的覺
不被人我是非影響 從境界中回來
心如佛光迴照般
清淨無染 這叫「回向心」

修行不能沒有戒 戒是一種制度
能讓心安住於 佛的智慧之光中

心念放逸者 見色以為淨
恩愛意盛增 從是造牢獄《法句譬喻經》

靜思晨語10月04日播出   十住行
六行:十信行 十住行 十行行 十回向行
十地行 等覺行

十信行: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
    定心、不退心、護法心
    回向心、戒心、願心

平時若能培養 明信堅定的念心
無論經過多少輪迴 都能乘願再來

心能透視明徹 叫做「精」
立定信念不斷向前 則為「進」

不論多艱難的事 在精進的人心中
就是無困難 能化難為無難
方能進入賢與聖之境

在繁雜的人事物中 以無染之心
純真的智慧處世 叫做「慧心」

執持智慧 周遍寂湛
心能凝於一境 不受影響 就是「定心」

靜思晨語10月06日播出   十住行(三)
十住行: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
    生貴住、具足方便住
    正心住、不退住  
    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

修行者的心 應保持明覺清淨
無論什麼境界現前 都不能障礙
若有障礙也是自障礙
我們要提高警覺

時時感恩佛陀 是成就我們慧命的貴人
為苦難眾生付出 設種種方便度化他
是學佛者的本分事

與人有不同見解時 首先要把心放寬
摒除成見 接受別人的引導
若發現方法有所偏差 應以耐心來同事度
導引到正確的方向 這也是一種智慧

唯有信心堅定 慧心堅強
定力足夠 正心常住 才能心念同佛

靜思晨語10月09日播出   十住行(四)
人生無常 環境不斷遷變
唯有慧命是永恆的
修行就是要修得慧命永住

十住行: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
    生貴住、具足方便住
    正心住、不退住
    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

人若有滿足的心 就是圓滿的人生
人心若不滿足 那就是欠缺的人生

人生有陰晴圓缺 有形的東西都會消失
最重要的是投入信仰後
那分道心能永遠不變

身要行在菩薩道中 心要增長在慧命裡
菩薩心去菩薩心回 這叫「不退住」

靜思晨語10月10日播出   十住行(五)
十住行: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
    生貴住、具足方便住
    正心住、不退住
    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

選擇正確的道路 向前直走即是精進
身要精進 心要不退轉 慧命則得以增長

十身:眾生身、國土身
   業報身、聲聞身
   獨覺身、菩薩身
   如來身、智 身
   法 身、虛空身

「行道守真者善」 發心修行
那一剎那的心念 最真最善
行道最重要的就是 守住這一念真誠


「志與道合者大」
守住覺悟的這念心 讓我們的意志
和人生方向合在一起 就是大道理
  
世間一切 沒有一項是永恆的
唯有我們的道心 若能守真守善
道與志會合 才是不變常住的道理
 
靜思晨語10月11日播出   十身(一)
十住行:發心住 治地住
    修行住 生貴住
    具足方便住 正心住
    不退住 童真住
    法王子住 灌頂住

十身:眾生身、國土身
   業報身、聲聞身
   獨覺身、菩薩身
   如來身、智 身
   法 身、虛空身

以最真誠的心 投入修行
用靜寂清澄的心 感受天地萬物
才能體會其中的真理

有情界的眾生 皆是五蘊共合而成
時時運用智慧 體會天地萬物之理
道心才能堅固

人依靠大地而生 應該要以感恩心
好好疼惜這片土地 唯有大地調和
我們才能平安幸福  
 
靜思晨語10月12日播出   十身(二)
十身:眾生身、國土身
   業報身、聲聞身
   獨覺身、菩薩身
   如來身、智 身
   法 身、虛空身

過去因、現在果
現在因、未來果
眾生乘業報生
人間半分都由不得自己

因果可畏 來生會去什麼家庭
有何業報在身 端看此生所結的緣與福

靜思晨語10月13日播出   十身(三)
「依報」指的是環境彼此依緣而生
假合匯聚在一起 就叫做「依報」

「正報」即業種 就是過去世個人
所做的一切累積而成
每個人皆有各自的「正報」

今生多結好緣造福業
來生就能免煩惱
因為隨我們而來的
都是善業與福慧

與佛同世隨佛修行
聞佛聲教悟真諦理所證「聲聞身」

生於無佛之世 獨宿孤峰
物變化 無師自悟 所證「獨覺身」

「菩薩」 原是「菩提薩埵」的簡稱
「菩提」 是覺、智、道之意
「薩埵」 是眾生、有情之意

以慈悲之心 在人群中好好修行
在有情中體證覺悟 就叫做「菩薩身」
 
靜思晨語10月16日播出   十身(四)
「依報」指的是環境彼此依緣而生假合匯聚

十身:眾生身、國土身
   業報身、聲聞身
   獨覺身、菩薩身
   如來身、智 身
   法 身、虛空身

以真誠的心將如來的真理
用在生活中這叫「真如」
我們用精神和身行互相教育
這叫做「如來身」

人心不同各如習性
後天的熏習讓習氣不斷擴大
修行就是要將熏得發黑的習氣解除

汝等沙門當捨愛欲
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四十二章經》

能引導所愛之人走向正確的道路
改變無明習氣這才是真愛 
 
靜思晨語10月17日播出   十身(五)
十身: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
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
智 身、法 身、虛空身

人常在有一缺九的煩惱中
其實世間本來無一物
若有就用在利益人群
若沒有也不必起煩惱
身心清淨就是得到法身

人生若能認清萬法歸一
就是空心
就無掛礙無掛礙
故無有恐怖 自然遠離顛倒夢想 

靜思晨語10月18日播出   長養聖胎是紹隆佛種
經文
或因六根造一切罪
或因六識 造一切罪
或因六想 造一切罪
或因六受造一切罪
或因六行 造一切罪
六行:十信行、十住行、十行行
十回向行、十地行、等覺行

十住行: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
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
法王子住、灌頂住

十身: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
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
智 身、法 身虛空身

行善即時如長養聖胎
人間菩薩招生即是紹隆佛種
二者兼具堪作法王之子

菩薩既為佛子
佛以智水灌頂藉表成人名「灌頂住」

修行要在人群中獨善其身
如斷佛種 應把握時間兼利天下

靜思晨語10月19日播出   十行行(一)
行道要信願行 起信心立宏願
行佛所說的教法 用心在聞思修

六行:十信行  十住行 十行行
   十回向行 十地行 等覺行

十行行:歡喜行 饒益行 無違逆行
    無屈撓行 無癡亂行 善現行
    無著行 難得行 善法行 真實行

開闊自我的心量 以隨順歡喜之心
進向十方 實現人間菩薩道 即是「歡喜行」

學佛就是要學 佛陀的精神 不怕困難
甘願做歡喜受 唯有甘願 才能達成你的願

甘願歡喜 是菩薩的第一行 我們要往佛的境界
就要時時保持歡喜心 努力實現人間菩薩道

靜思晨語10月20日播出   十行行(二)
十行行:歡喜行 饒益行 無違逆行
    無屈撓行 無癡亂行 善現行
無著行 難得行
    善法行 真實行

善推妙德饒益眾生使得法利
不生厭想 名「饒益行」
了解苦的真諦煩惱就不容易入心
身體力行去付出心就能輕安自在
度人也要隨緣一旦得度投入了就會產生歡喜
慈育人物 悲愍群邪喜賢成度
護濟眾生跨天越地 潤弘河海布施眾生
飢者食之渴者飲之 寒衣熱涼疾濟以藥
車馬舟與《六度集經》
 
靜思晨語10月23日播出   十行行(三)
十行行:歡喜行 饒益行無違逆行
無屈撓行 無癡亂行 善現行無著行
難得行善法行 真實行

瞋恨心一起再好的道理
都會拒絕接受
若不能歡喜受教
行為就容易偏離正軌

人心本與佛平等 只因一念偏差
生起無明造了業而墮入凡夫的境界
若能覺醒就能迷途知返

彼此間觀念不同若以瞋恨心來溝通
就容易惹出是非
若是心平氣和的溝通
自然能消除是非

靜思晨語10月24日播出   十行行(四)

隨眾生之機類而現
其身三世平等通達
十方利他之行無盡

有智慧的人
用智慧度有苦難的人
用慈悲心來度
這就叫做隨眾生之機類而現其身

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
意指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空間裡
用無量無數的方法廣度眾生

點亮心燈
將法輾轉相傳真正的一句好話
就像在人心中建立春天
可以讓人歡喜很久

靜思晨語10月25日播出   十行行(五)
十行行:歡喜行 饒益行無違逆行
    無屈撓行無癡亂行 善現行
    無著行 難得行善法行 真實行

將我們的見解 我們的觀念 我們的心念
時時照顧好 這叫做修行

去除癡亂才能成長智慧
有圓滿的智慧
就能了解通達
佛開八萬四千方便法門
都是同一個理四

用癡迷雜亂的心學法
再好的法也會流失
用單純的直心修法
一切都是妙法

念佛的真理
在於守心把心守於一念善心
有善念觀念就不會偏差
行為就不會錯誤
這就是離癡亂行

心正道正心邪道
則邪道不離方寸心
向正道而行才能離癡亂心
   
靜思晨語10月26日播出   十行行(六)
十行行:歡喜行 饒益行無違逆行
    無屈撓行無癡亂行 善現行
    無著行 難得行善法行 真實行

故能於同類中顯現異相
於異相中不見有異同異
圓融互現自在

時時善解現前心無癡亂
就能破除我執離我相

富有的人引導他付出
貧窮的人幫助他向上
要把不同的心境化為同
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愛」

以遼闊的心 包容一切
人與萬物 都能同異圓融
就叫做「善現」

佛言愛欲之於人
猶執炬火逆風而行
愚者不釋炬必有燒手之患《四十二章經》
 
靜思晨語10月27日播出   十行行(七)
無著即圓融之義
由善現之行
充擴圓融以滿空微塵
一一塵中現十方界塵相不壞

菩薩道是一條大直道
只要起點不偏差
一路向前就能隨時善現
無處不圓融

用心才能體會世界萬物
因為心是一切法的圓心
在微塵中如何圓融
就看我們如何用心選擇

一切唯心造
心若能向善就能事事無礙
發揮出無量的力量顯現神通 
  
靜思晨語10月30日播出   十行行(八)

在境界裡 萬事萬物都不同
能在不同中求得圓融
皆是般若觀照之力

然般若於六度中稱為第一

六度: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離開了尊重就不會產生感恩心
不懂得感恩就無法尊重人

尊重、感恩、愛
是做人不能缺少的原則

自己內心是黑暗時
為別人引路會很危險
應該自己自導引導己身
走向正確之路方能助人

人不要貢高自大
若真要智慧開啟
就要縮小自己培養感恩心
對人人尊重發揮那分真誠的愛
 
靜思晨語10月31日播出   十行行(九)
十行行:歡喜行 饒益行
無違逆行 無屈撓行 無癡亂行
善現行 無著行 難得行
善法行 真實行


謂於妙觀慧
以種種明現以顯圓融之德
十方諸佛
莫不依此圓融而為法則

法在我們的心中
要好好的尊重善用
才能成長智慧
妙觀天下宇宙萬物之理
以顯圓融之德

聞法讚善開解心意歡喜不轉
精進不忘深識宿命
自致無上平等正覺
  
靜思晨語10月31日播出   十行行(九)
十行行:歡喜行 饒益行
無違逆行 無屈撓行 無癡亂行
善現行 無著行 難得行
善法行 真實行


謂於妙觀慧
以種種明現以顯圓融之德
十方諸佛
莫不依此圓融而為法則

法在我們的心中
要好好的尊重善用
才能成長智慧
妙觀天下宇宙萬物之理
以顯圓融之德

聞法讚善開解心意歡喜不轉
精進不忘深識宿命
自致無上平等正覺
  
靜思晨語11月01日播出   十行行(十)

十行行:歡喜行 饒益行 無違逆行
無屈撓 行無癡亂行 善現行
無著行 難得行善法行 真實行

「真實行」 謂前圓融得相
一一皆是無為真實之性
然依性起修 則所修之行
無非真實矣

真如實性恆住於微塵人生
只要我們發心把真如本性提起
就能透徹真如本性
原來就是一個「善」字

溫柔的光能照亮黑暗人生
內心真誠的愛來自慈悲
 

大愛一台網路電視直播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48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