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寂靜與不動心
2015/11/20 08:58:41瀏覽223|回應0|推薦0

寂靜與不動心

聖嚴法師開示

為何無常便是苦?雖知無常的事實卻無法接受無常的事實,便成為苦。例如親人的辭世、情人的失歡,是最苦的事。假如有人發生了這種事,而你去告訴他:「一切是無常,看開點,別難過。」他一定會說:「無常是無常,我還是受不了啊!」這個就是苦。

因此,僅僅曉得無常、無我的道理,尚不能真的離苦,要到實證「涅槃寂靜」才能離苦。所謂「寂靜」是不動,是無我可動的意思;沒有我的動作,沒有我的存在,不作自我追求,不求自我價值,不求自我表現,那便是無我。涅槃寂靜,不是一般人所謂一點生氣也沒有的死寂狀態,乃是我雖不動,而不妨一切都動;我雖沒有,而不妨一切都有。

凡夫眾生是因業力而有生死煩惱的苦,菩薩是以願力在苦海中度眾生,都不寂靜,也沒有涅槃。那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達到寂靜和涅槃?小乘要到阿羅漢,大乘要到第八地菩薩階位時。第八地叫作「不動地」或「無功用地」,什麼不動?沒有「我」在那邊動,所以叫作寂靜;無功用就是沒有要做什麼,即不以業力作為生死的活動,也不以生死中有眾生可度,故不必再以發願來度眾生。到了這個程度的人,能夠以佛的身分來度化眾生。這個時候對眾生來講,他們是存在的,而對他們本身來講則是不存在。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 禪與悟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首頁 > 聖嚴法師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3618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