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靜思晨語04月播出 罪滅福生 覺海性圓澄
2008/05/02 07:53:24瀏覽1095|回應0|推薦6

罪滅福生 覺海性圓澄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530. 罪滅福生 覺海性圓澄 (全播畢)

http://funp.com/t1496668#p=1496668

證嚴法師開示

靜思晨語04月01播出    罪滅福生 覺海性圓澄

學佛行者即心即佛
行菩薩道不捨眾生
得清淨行回入娑婆
盡虛空遍法界無盡

如諸佛菩薩所發誓願
所修福智 所行回向
我亦如是發願 修集回向

虛空界盡 眾生界盡
眾生業盡 眾生煩惱盡

我此修行回向終無有盡
發願回向已 至心信禮常住三寶

懺如浣滌 以水為名
至心頂禮罪根清 罪滅福由生
慧日普明 覺海性圓澄

靜思晨語04月02播出    轉凡夫心為清淨佛心

學佛是本分事 念佛就是練功夫
將凡夫心轉為佛心
回歸我們的本性 就是真學佛

佛法除了外行還要內修
付出愛人之時 語默動靜都要用心
若能如此 則無處不是道場

東西髒了 需要有水才能滌清
人心也一樣 法譬如水能淨化心靈

開啟懺悔法門 法水入心
徹底改過、洗除垢穢
人生自然趨向清淨與光明

靜思晨語04月03播出    同體慈力與眾生樂

過去生種下的因果不可轉
也不須執著活在當下的每ㄧ刻
都是種善因的好機緣
不要白白浪費了

一切諸佛憫念眾生
為說水懺道場總法諸佛三覺合一
運同體慈力 與眾生樂

諸佛三覺:
自 覺 覺 他 覺行圓滿

將法入心 投入行經
法喜充滿 輕安自在

用慈悲的力量 讓天地一切有情眾生
了脫煩惱 輕安自在
是每ㄧ尊佛的大願

運同體慈力 與眾生樂

佛陀開八萬四千方便法門
就是希望循循善誘眾生
能ㄧ悟千解 徹底改過
像用水洗滌一樣
洗淨自己的心地風光

靜思晨語04月04播出    心明妙法生

心心念念 念出本性的佛心
能夠同體大慈憫念眾生
這就是念佛的工夫

以法水洗心 滌除煩惱垢穢
就是佛陀為我們開示水懺的用意

覆藏過失 會讓無明煩惱的種子
層層掩埋造成垢穢深重難清

懺了過去的煩惱過錯
才有清新的重生

佛言 眾生垢重
何人無罪 何者無愆

人人皆有清淨本性 只因一念無明
生起貪瞋癡等煩惱
遮蔽了天真本性

心明妙法生 則處處歡喜自在
一念心迷煩惱生便入六道輪迴中

遇到困難 要以智慧善解
感恩有機會消業障

有其果必有其因 若能歡喜接受
不再起煩惱業就消了

隨緣消舊業 莫更造新殃

身在六道 就是帶著業種
常求懺悔 以法水洗除罪垢
終能恢復清淨本

靜思晨語04月07播出    及時改過轉業為福

眾生垢重 何人無罪 何者無愆
凡夫愚行無明闇覆

有意犯錯稱作「罪」
無意犯錯叫做「過」
人生在世罪過難免
若能及時改過 將可轉業為福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 述而 第七‧二十一》

因緣果報聚合不定 只要心存善念
懂得擇善遷過 命運亦可轉

靜思晨語04月08播出    守本分盡本事

眾生垢重 何人無罪 何者無愆
凡夫愚行無明闇覆

我們都有與佛同等的佛性
但是受到貪瞋癡等無明覆蔽
有意或無意地犯下過錯
而在六道輪迴中累世難以超脫出離

凡夫愚行 無明闇覆
親近惡友 煩惱亂心

被煩惱擾亂的心
要以佛法來時時警惕策勵
不斷修心養性 端正行為
才能回歸光明的本性

學佛修行 就是要學如何收心
守好本分 恪盡本事
才能進一步 找回我們的清淨本性

靜思晨語04月09播出    利益他人成就自己

我們的身體
是由地、水、火、風
四大元素假合而成
其本質雖然虛幻無常
若好好把握利用
卻能成就無上道業

凡夫愚行 無明闇覆 親近惡友
煩惱亂心立性無知 恣心自恃

放任自己隨心所欲
或是仗著財勢名利為所欲為
這樣我行我素的人生
其實是造成未來受苦的因素

無論命運境遇如何
我們都可以立定志向
奮發努力 而開創出光明的人生

好好愛惜利用難得的人身
把握生命的方向自勵自勉
終能得道多助 利益他人
也成就自己

靜思晨語04月10播出    敬信佛法僧

凡夫愚行 無明闇覆 親近惡友
煩惱亂心 立性無知 恣心自恃

心如果放縱了 就容易仗勢
看不起他人 而產生驕傲自大之心
這就是所謂的「恣心自恃」

宗教皆是教人為善
人生需有宗旨目標 猶如火車需有雙軌
才能往對的方向行走

佛陀乃天地眾生的導師
諸佛菩薩來人間
就是應眾生病而來
指引迷茫眾生正確的方向

隨緣消業障 不更造災殃
莫讓貪嗔癡無明覆蔽
不斷在迷中執迷

佛是世間的大醫王
是我們生理與心理的醫師
施予良藥對治 解除煩惱迷茫

敬信佛法僧 佛是眾生的大醫王
法是療病良藥 僧是看病的慈母

靜思晨語04月11播出    慈母心菩薩心

法並非只是拿來研究
而是要入於心表現在日常行為行動中
才是真正信敬佛法僧

因為無明層層重複
煩惱覆心而「不信十分諸佛
不信尊法賢聖僧 不孝父母六親眷屬」

慈母心如菩薩心
無悔無怨呵護子女
寧可用自己生命
換取子女平安出世長大

為人子女 當思報親恩
飲水思源頭 才不枉得人身

親恩浩蕩 要及時懂得表達
對父母的孝與順

靜思晨語04月14播出    貢高憍倨必自敗

日常生活中不能離開水
慧命也是一樣需時時用法水
怯除凡夫心受無明污染的垢穢
保持本性清淨

盛年放逸以自憍倨
貪ㄧ切財寶 ㄧ切歌樂ㄧ切女色
心生貪戀意起煩惱

貢高憍慢必自敗
所以要時時警惕自己縮小自我
縮進他人的瞳孔中

於一切財寶 一切歌樂
一切女色 心生貪戀

無知之人 貪戀於歌舞、財寶與女色
為所欲為 貪ㄧ切享受
卻惹來更多的痛苦與不幸

靜思晨語04月15播出    盛年放逸無明覆蔽

盛年放逸以自憍倨
於一切財寶一切歌樂
一切女色 心生貪戀

人若生出貪戀之心
容易身陷無明執著中

年輕學子盲目迷戀偶像
心念偏差親近非聖
無法分辨好壞 枉送生命

心生貪戀 意起煩惱 親近非聖
媟狎惡友不知懺悔

戰爭、瘟疫令人害怕
人心的病毒更可怕心若偏差
行為亦不正

靜思晨語04月16播出    月映千江朗朗清空

心的湖水 若能平靜無波
不為煩惱無明動搖就能月映千江
照見朗朗清空

或飲酒昏迷 無智慧心

凡夫心 常在愚癡中產生
貪戀而無懺悔心 猶如污穢的水
無法清澈明朗

無智慧心
恆與眾生造逆破戒

人們心中本具日月光明智慧
卻因無明愚癡
遮蔽不順人倫道理
不守規矩戒律
造逆破戒殘害眾生

過去諸罪 現在眾惡
今日至誠悉皆懺悔

人們來到世間 總是帶著前世
累積的業力而來
今生又不斷造新業
所以過去諸罪與現在
眾惡層層糾纏

所謂「懺悔即清淨」
即時發露懺悔由內心起至誠之心
累積清淨的種子

靜思晨語04月17播出    為善修德遠離罪惡

以懺悔洗心 滌除過去的錯誤和罪業
面對未來 也要時時惕勵自己
莫以善小而不為 莫以惡小而為之

為善修德 是人的本分 遠離罪惡
是人的規矩盡本分 守規矩
人生就不會走入偏差

至心皈依 十方盡虛空界 一切諸佛

「宗」是人生的宗旨 「教」
是終身的教育

宗教就是人生的方向
只要方向宗旨選擇正確精進而行
就會有成功的人生

誠正信實 行善盡孝 守於本分
勤於奮鬥這段人生一定成功

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
積極利人而自利即是菩薩

生在無佛的時代 觀察天地萬物
與人身心的變遷
因而獨自覺悟成道的即是辟支佛

獨善其身 證悟空性之道
斷除了煩惱根源
從生死輪迴中解脫的 即是羅漢

靜思晨語04月18播出    心靜境界明

心靈的煩惱皆從外境招致
所以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心
洗除過去的煩惱
未來更要謹慎小心
不再造新的罪業

皈依佛就是心心念念
都以佛陀的教示作為生活的準則
起心動念 舉手投足無不依此而行

至心皈依十方盡虛空界
一切諸佛諸大菩薩辟支 羅漢

凡是能開導我們
能更正我們的錯誤引
我們往正確的道路走
就是我們的善知識
這樣的菩薩
我們要時時發願皈依

辟支佛能夠自己覺悟證道
雖然沒有發心度人
但他清淨無染的智慧
值得我們學習

羅漢依照佛陀的教法
次第修行成道雖然獨善其身
但他能斷除煩惱
努力修行的功夫值得我們學習

梵王帝釋 天龍八部一切聖眾
願垂證鑒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

無明煩惱貪瞋癡慢疑
就是污染心靈的病毒
去除之法唯有謙卑懺悔

奮不顧身走入惡劣染濁的環境
去盡力救度他人這樣的人
無論身分為何
都值得我們尊敬 感恩

無論有形或無形的病毒
都要以愛心和智慧來對治
懺除過往的錯誤人生
以清淨無染的法水洗滌身心
內外的垢濁才有康復的可能

靜思晨語04月21播出    心靈的病毒

「煩惱即菩提」悟者即是佛
迷者即凡夫凡
夫與佛僅被「煩惱」分隔

若覆藏罪者罪即增長~《心地觀經》


勇於認錯發露懺悔
罪才能消除

犯錯怕別人知道
又不敢認錯不願懺悔
只會永遠在惡業中輪迴

別人輕輕的一句話
進入我們的心
不管是歡喜或是埋怨
一但執著了
它就種了心靈的病毒

靜思晨語04月22播出    懺悔去煩法入心

地、水、火、風成就世界
但成、 住、壞、空
世間何物常住

人身會生 、老、病、死
人心亦緣外境生七情六 欲
不斷輪轉變化
生、住、異、滅
世間又有何物常住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 一物 何處惹塵埃
~六祖慧能法師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懺悔
懺悔才能消除煩惱
消除煩惱心才能
淨真理佛 法才能入心

夫欲禮懺 必須先敬三寶
所以然者
三寶即是一切眾生 良友福田

假使黑風吹其船舫 飄墮羅剎鬼國
其中若有乃至一人 稱觀世音菩薩名者
是諸人等 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觀世 音菩薩普門品》

靜思晨語04月23播出    佛如良醫 法如妙藥

夫欲禮懺必須先敬三寶
所以然者
三寶即是一切眾生良友福田

三寶指為佛教徒
尊敬供養之佛寶、法寶、僧寶

佛如良醫 法如妙藥
僧如看護者對世間病患而言
良醫 妙藥 看護皆不可少

三寶即一切眾生良友福田

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
即可得福德、功德
猶如農夫耕田能有收穫
故以田為喻稱三者為「福田」

佛為大福田最勝福田
而父母為三界內之最勝福田
《大方便佛報恩經》

靜思晨語04月24播出    法髓入心自耕福田

用清淨的心起懺悔
才能保持虔誠的信仰
才能將法髓入心
耕好自己的福田

若能歸向者 則滅無量罪
長無量福 能令行者離生死苦
得解脫樂

如是因 如是緣 如是果 如是報

我們的心歸向真理
就懂得甘願接受果報
不再受業的顛倒與折磨
不再去造業

若能歸向者 則滅無量罪
長無量福 能令行者離生死苦
得解脫樂

靜思晨語04月25播出    罪業滅福就生

世間萬物皆有成住壞空之變
心念亦有生住異滅的遷流
若能體悟不執著於人事物上
就能生起清淨的真如智慧

三寶即是一切眾生良友福田
若能歸向者 則滅無量罪
長無量福 能令行者離生死苦
得解脫樂

人因無知再造無明 因無明再覆煩惱
煩惱不斷覆心 必生惡業

今日所以懺悔者 正為無始以來在凡夫地
莫問貴賤 罪相無量

或因三業而生罪
或從六根而起過

十惡業-身業:殺生、偷盜、邪淫
口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心業:貪、瞋、痴

靜思晨語04月28播出    心靈的境地

今日所以懺悔者
正為無始以來在凡夫地
莫問貴賤罪相無量
或因三業而生罪
或從六根而起過

身、口、意三業造十惡

十惡包括,身業:殺、盜、淫
口業:惡口、妄語、綺語、兩舌
意業:貪、嗔、癡

身業不善造三惡
殺:謂殺害生命
盜:謂盜取財物
淫:謂淫狎行動

口業不善造四惡
惡口、妄語、綺語、兩舌

人家把你當朋友
訴說心中的不滿
你卻跑去跟對方傳話
讓兩邊煩惱都增加
積怨更深這就叫做兩舌

我們應做和事佬
以愛語做橋樑
用智慧消除彼此的誤會
否則ㄧ不小心就容易造業了

惡口、妄語、綺語、兩舌
在無意中都會犯
唯有保持至誠的心
才不會說謊
才不會搬弄是非
轉而用智慧建造愛的橋樑

靜思晨語04月29播出    聽聞佛法認真修行

或因三業而生罪
或從六根而起過
或以內心自邪思維

三業:身業、口業、意業

三業造十惡
身業:殺、盜、淫
口業:惡口、妄語
綺語、兩舌
意業:貪、嗔、癡

明白的道理不去走
偏偏不順規則
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別人
損自己的道行又種惡業
這就是癡的行為

或從六根而起過
六 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 塵:色、聲、香、味、觸、法

別人的惡言惡語
不要當做是非 變成煩惱
要當做教育 變成智慧

用智慧聽話句句是法
用愚癡聽話 句句是煩惱

六道中唯有人身能夠修行
因此要好好愛惜把握此生
聽聞佛法認真修行
否則一直種業、累業
下輩子失去人身
就失去修行的機會了

靜思晨語04月30播出    道場在我們內心

或因三業而生罪
或從六根而起過
或以內心自邪思惟
或藉外境起諸染著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身業:殺、盜、淫
口業:惡口、妄語、綺語、兩舌

時時保持警覺心
當習氣出現時
馬上能制止下來改正行為
就叫做修行

或藉外境起諸染著

心去轉境 稱做智慧
讓境轉心 叫做煩惱

要時時將自己的心照顧好
開口動舌、舉手投足之間
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大愛一台網路電視直播靜思晨語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 法水湧泉 洗滌本性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18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