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靜思晨語9月播出 認識本性 成熟智慧
2007/10/04 20:28:00瀏覽1330|回應0|推薦0

靜思晨語9月03播出    認識本性 成熟智慧

學佛如春天和風 能滋潤本性
使之復甦 佛性甦醒後 應如夏天陽光
讓智慧更加成熟

時時顧好我們的心
如秋天清月、明照淨潔
如冬天雪景、美化無染
這是修行者在四季中 應該要保持的

春秋八王 造眾罪業 行十六種 惡律儀業

八節: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十六惡律儀:
1.屠兒 2.魁膾 3.養豬羊 4.捕魚
5.獵師 6.網鳥 7.捕蛇 8.養雞狗

十六惡律儀:
9.咒龍 10.作賊 11.捕盜 12.獄吏
13.淫女家 14.沽酒家 15.洗染家 16.壓油家

靜思晨語9月04播出    見苦知福

春秋八王 造眾罪業 行十六種 惡律儀業

十六惡律儀:
1.屠兒2.魁膾3.養豬羊4.捕魚
5.獵師6.網鳥7.捕蛇8.養雞狗
9.咒龍10.作賊11.捕盜 12.獄吏
13.淫女家14.沽酒家15.洗染家16.壓油家

於諸眾生 無愍傷業 不矜不念
無憐愍業 不拔不濟 無救護業

沒有憐愍心 去傷害其他眾生
看到貧病苦難的人 無法生起悲心去濟拔
所造的業會很重 要時時自我警惕

靜思晨語9月05播出    善解寬容 知足無所求

心懷嫉妒 無度彼業 於怨親境
不平等業 耽荒五欲 不厭離業

才能較優 理合謙遜 反懷嫉妒
名「無度彼業」

於普通人 生怨親想
名「不平等業」

於五欲境 荒亂耽著
名「不厭離業」

或因衣食園林池沼 生蕩逸業
或以盛年放恣情欲 造眾罪業

於衣食園林池沼 不惜寸陰
名「生蕩逸業」

血氣方剛 不慎欲事 而且放恣情欲
名「造眾罪業」

靜思晨語9月06播出    開啟智慧之門

看到眾生在受苦 卻只顧自己平安快樂
這種人生無法創造價值 還會造下惡業

或因衣食園林池沼 生蕩逸業
或以盛年放恣情欲 造眾罪業

或作有漏善 回向三有 障出世業

靜思晨語9月07播出    清淨虔誠 徹底懺悔

學佛要學無漏 若是有漏
就如容器有破洞
聽再多的法 都是一聽就忘

回向文: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三障 煩惱障:貪瞋癡等之惑
業障:五逆十惡之業
報障: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

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 所以叫做「三有」
1.欲有:欲界的生死
2.色有:色界的生死
3.無色有:無色界的生死

如是等罪 無量無邊 今日發露
向十方佛 尊法聖眾 皆悉懺悔

靜思晨語9月10播出    業從自造亦從自律

願某等承是懺悔 無明等罪
諸不善業 盡皆消滅

所生福善 願生生世世 滅五逆罪

五逆罪:殺父 弒母 弒阿羅漢
破和合僧 出佛身血

除闡提惑 如是輕重諸罪惡業
從今已去 乃至道場 誓不更犯

闡提:
一闡提迦的簡稱 極難成佛之意
類別有二 斷善闡提 大悲闡提

斷善闡提:
不信因果 造五逆十惡 斷諸善根
此種人將墮阿鼻地獄 極難成佛
大悲闡提:
大悲菩薩發願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然而眾生如此多 何時才能度盡 所以極難成佛

靜思晨語9月11播出    正智得解脫

持守清淨戒 不放逸為本
安住無漏法 正智得解脫

常習出世清淨善法 精持律行
如冰清雪淨 守護威儀 如渡海者 愛惜浮囊

六度四等 常標行首
戒定慧品 轉得增明 速成如來

六度: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四等: 慈 悲 喜 捨

靜思晨語9月12播出    修涅槃四德 具足八自在

人的形相亂了 倫理、社會也將跟著亂
要維持好的倫理道德 就要時時自我警覺
下功夫修行顯德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十力無畏 大悲三念 常樂妙智 八自在我

十力:
1.知覺處非處智力     2.知三世業報智力
3.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4.知諸根勝劣智力
5.知種種解智力       6.知種種界智力
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   8.知天眼無礙智力
9.知宿命無漏智力     10.知永斷習氣智力

大悲三念:
1.念佛為大醫王
2.念法為救病藥
3.念僧為看病母

靜思晨語9月13播出    大悲三念

十力無畏 大悲三念 常樂妙智 八自在我

大悲三念:
1 念佛為大醫王
2 念法為救病藥
3 念僧為看病母

涅槃四德: 常 樂 我 淨

八自在:
1 能示一身 以為多身 2 示一塵身 滿大千界
3 大身輕舉 即能遠到 4 現無量類 常居一土
5 諸根互用          6 得一切法 如無法想
7 說一偈義 經無量劫 8 身遍諸處 猶如虛空

靜思晨語9月14播出    增長慧命 明本心性

虔誠常念三寶恩澤
懺悔能除諸惡習氣 增長慧命明本心性

皈依諸佛 願垂護念 弟子眾等
前已總相懺悔 一切諸業

今當次第 更復一一 別相懺悔
若總若別 若粗若細 若輕若重
若說不說 品類相從 願皆消滅

復應各起四種觀行
以為滅罪方便 何等為四
一者觀於因緣 二者觀於果報
三者觀我自身 四者觀如來身

靜思晨語9月17播出    為福莫倦

有福快樂、無福受苦 心中生起一念善
就要趕快行動 把握時間為福莫倦

若總若別 若粗若細 若輕若重
若說不說 品類相從 願皆消滅

一一分析懺悔 粗細、輕重、說與不說
各別所造的惡業 就是別相懺悔

所造的惡業 不分細項、品類
統同懺悔 就是總相懺悔

別相懺者 先懺身三
次懺口四 其餘諸障

次第稽顙 身三業者 第一殺害
如經所明 恕己可為喻

靜思晨語9月18播出    守戒互愛

勿殺勿行杖 雖復禽獸之殊
保命畏死 其事是一

若尋此眾生 無始以來
或是我父母兄弟 六親眷屬

一切男子是我父 一切女人是我母
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
故六道眾生 皆是我父母 《梵網經》

靜思晨語9月19播出    改形易報 輪迴六道

若尋此眾生 無始以來
或是我父母兄弟 六親眷屬
以業因緣 輪迴六道

出生入死 改形易報 不復相識
而今興害 食噉其肉 傷慈之甚

是故佛言 設得餘食
當如饑世 食子肉想

靜思晨語9月20播出    以慈修心 得大利樂

諦心思惟 善惡業報 以慈修心
勿令放逸 普令修習 得大利樂

修行最重要的是 時時培養慈心
不生傷殺眾生命之念 若能如此
就能自修自覺 還能教人覺他

若尋此眾生 無始以來
或是我父母兄弟 六親眷屬

以業因緣 輪迴六道
出生入死 改形易報 不復相識
而今興害 食噉其肉 傷慈之甚

是故佛言 設得餘食
當如饑世 食子肉想

靜思晨語9月21播出    懷忍興慈 惡來善往

懷忍興慈 惡來善往 菩薩之上行

何況食噉此魚肉耶 又言
為利殺眾生 以財網諸肉

二俱是惡業 死墮號叫獄
故知殺害及以食噉 罪深河海 過重丘嶽

靜思晨語9月24播出    互相為他人的貴人

然某等無始以來 不遇善友 皆為此業

是故經言 殺害之罪 能令眾生
墮於地獄餓鬼受苦

靜思晨語9月25播出    慈長慧命 悲增福

守護慧命莫傷慈心
愛護物命莫損悲心
有慈能成長我們的慧命
有悲能增長我們的福

殺害之罪 能令眾生
墮於地獄餓鬼受苦

若在畜生 則受虎豹豺狼
鷹鷂等身 或受毒蛇蝮蠍等身

靜思晨語9月26播出    菩薩的境界

懂得感恩、尊重、愛
對物質平淡無染求
心時時都在法樂中
就是菩薩境界

日夜受罪 以至劫數
無時間絕 故稱無間
《地藏菩薩本願經》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一人亦滿 多人亦滿 故稱無間
《地藏菩薩本願經》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靜思晨語9月27播出    尊重萬物形命

人皆應有好生之德
尊重萬物形命以愛普及
若是造了業 受報毫不由己
要時時注意

或受獐鹿熊羆等身 常懷恐怖

若生人中 得二種果報
一者多病 二者短命

靜思晨語9月28播出    心念單純近佛性

心要常常調整 念頭單純不要偏差
才能接近本具的佛性 進入涅槃境界

若生人中 得二種果報
一者多病 二者短命
殺害食噉 既有如是
無量種種 諸惡果報

華報: 人福未盡 宿善力強
現惡未熟 果報後招

大愛一台網路電視直播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12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