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靜思晨語06月播出 一念不覺 不學則迷
2007/06/29 20:59:57瀏覽940|回應0|推薦0

靜思晨語06月01日播出   罪福分明
 
此事不遠,不關他人,
正是我身自作自受,
雖父子至親,一旦對至無代受者。

我等相與 得此人身,
體無眾疾 各自努力,
與性命競。

六波羅密行:布施 持戒 忍辱,精進 禪定 智慧。

怖至時 悔無所及,是故至心 求哀懺悔。

如汝於父母,恭敬修供養,現世名稱流,命終生天上 《雜阿含經》。

靜思晨語06月04日播出   一念不覺 不學則迷

弟子眾等,自從無始以來,
至于今日,積聚無明障蔽心目,
隨煩惱性造三世罪。

謂我等從無始至今,沉淪苦海者,
由於最初一念不覺,
不學則迷,故曰無明。

從迷積迷,以歷塵劫,故稱為聚。

由不覺故,生起三種細相,名為根本煩惱。

以境界為緣,漸起六種粗相,名為枝末無明。
由此無明內蔽智心,外障慧目。

自此以來,隨煩惱性昧了天良,
或造五逆,或作十惡,為三世罪。

五逆罪: 殺父 殺母 殺阿羅漢
出佛身之血 破和合之僧。
任犯一種,即墮無間地獄,故又名無間業。

靜思晨語06月05日播出   五鈍使煩惱

或耽染愛著,起貪欲煩惱,
或瞋恚忿怒,懷害煩惱,
或心憒惛懵,不了煩惱。

或我慢自高,輕傲煩惱,
疑惑正道,猶豫煩惱。

五鈍使:五種慢性的煩惱,即貪瞋癡慢疑。

靜思晨語06月06日播出   五利使

莫逞一時之意氣,
莫執自我或斷或常,
暢順一時為之快意,
交遊近惡邪師損友,
毫釐之差成萬般錯。

執斷常煩惱,朋狎惡法,
起見取煩惱,僻稟邪師,
造戒取煩惱。

五利使:五種急性的煩惱,
即身見、邊見、邪見,
見取見、戒禁取見。

五鈍使:五種慢性的煩惱,即貪瞋癡慢疑。

乃至一切四執,橫計煩惱,
今日至誠,悉皆懺悔。

又復無始以來,至于今日,
守惜堅著,起慳吝煩惱,
不攝六情,奢誕煩惱。

靜思晨語06月07日播出   隨世八風

心行弊惡,不忍煩惱,
怠惰緩縱,不勤煩惱。

疑慮躁動,覺觀煩惱,
觸境迷惑 無知解煩惱,
隨世八風 生彼我煩惱。

八風又名八法,
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此八法常為世人所愛憎,
而且又能煽動人心,
所以叫做八風。

靜思晨語06月08日播出   執相煩惱

諂曲面譽 不直心煩惱
強獷難觸 不調和煩惱

易忿難悅 多含恨煩惱
嫉妒擊刺 狠戾煩惱

凶險暴害 慘毒煩惱
乖背聖諦 執相煩惱

聖諦真理 無相不相
反心為乖背 此名為執相煩惱

靜思晨語06月11日播出   十二因緣(一)
 
於苦集滅道 生顛倒煩惱
隨從生死十二因緣 輪轉煩惱

於苦集不知不斷 於道滅不修不證
名生顛倒煩惱

乃至無始無明住地 恆沙煩惱

十二因緣:
1.無明 2.行 3.識 4.名色
5.六入 6.觸 7.受 8.愛
9.取 10.有 11.生 12.老死

十二因緣之一 謂過去世煩惱之惑
覆於本性 無所明了 故曰無明

十二因緣之二「行」 謂過去世
身口造作一切善 不善業

十二因緣之三「識」
謂由過去惑業相牽
致令此識投托母胎
一剎那間染愛為種
納想成胎

靜思晨語06月12日播出   十二因緣(二)

十二因緣之四「名色」 名是心之意
無具體的形與質 色指的是身
有具體的形與質 受胎以後 至第五個七日
身體四肢逐漸形成 此階段為「名色」

十二因緣之五「六入」 意指名色以後
至第六個七日 身體四肢具全
第七七日 六根逐漸成形階段

十二因緣之六「觸」
意指出生以後 至三四歲時
六根六塵與境接觸 對世事懵懂階段

十二因緣之七「受」 意指五六歲
至十二三歲時 六根與六塵接觸
開始產生感受 懂得分別好惡的階段

十二因緣之八「愛」 意指十四五歲
至十八九歲 生起種種貪欲情愛
青春年少階段

十二因緣之九「取」 意指二十歲後
貪欲轉盛 不斷向外追求階段

十二因緣之十「有」 意指向外追求取得後
造作許多善惡業 累積輪迴的業種子
種下未來成果的因

十二因緣之十一「生」 意指過去生所作
藏於八識田的善惡種子 依緣在現世而生
此世所做亦將帶到來世 在六道四生中輪迴

十二因緣之十二「老死」 意指人死後
色受想行識五陰聚集之身 衰敗壞掉的階段

靜思晨語06月13日播出   四住地煩惱

隨從生死十二因緣輪轉煩惱
乃至無始無明住地恆沙煩惱

人人皆有與佛同等清淨無染的妙覺智
只因一念無明住著心地引致不明四諦之理
而招來十二因緣之苦

起四住地 構於三界苦果煩惱
無量無邊 惱亂賢聖 六道四生

四住地:
1見一切住地2欲愛住地
3色愛住地4有愛住

三理四相
物理:成、住、壞、空
身理:生、老、病、死
心理:生、住、異、滅

三界共有九地欲界:

五趣雜居地色界:
離生喜樂地 定生喜樂地
離喜妙樂地 捨念清淨地

無色界: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
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

靜思晨語06月14日播出   六道四生 惱亂賢聖
 
惱亂賢聖 六道四生 今日發露
向十方佛 尊法聖眾 皆悉懺悔

願弟子眾等 承是懺悔
意業所起 貪瞋癡等 一切煩惱

所生功德 生生世世 折憍慢幢
竭愛欲水 滅瞋恚火

靜思晨語06月15日播出   自覺人覺

生生世世 折憍慢幢
竭愛欲水 滅瞋恚火

破愚癡暗 拔斷疑根
裂諸見網 深識三界猶如牢獄

四念處: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靜思晨語6月18日播出   五陰如怨賊

破愚癡暗 拔斷疑根
裂諸見網 深識三界 猶如牢獄

四大毒蛇 五陰怨賊 六入空聚
愛詐親善 修八聖道

時間易逝人生無常
四大何時不調
無法掌握 身為佛弟子
不僅自己要提高警覺
也要教導別人莫輕忽

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
知錯能改 善莫大焉
懺悔就是改過
改過就不要再犯錯
否則小過累積 易鑄成大錯

靜思晨語6月19日播出   身心不離法

四大毒蛇 五陰怨賊
六入空聚 愛詐親善

六入空聚 六入: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愛戀本是虛幻的事
緣境而生、境過遷移
若能窺破看透 事理清楚
是非分明
就不會生起貪戀之心

靜思晨語6月20日播出   八聖道(一)

四大毒蛇 五陰怨賊 六入空聚
愛詐親善 修八聖道

八正道:
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靜思晨語6月21日播出   八聖道(二)

修八聖道 斷無明源 正向涅槃不休不息

內自誠而無悔 心行正而無怨
願立信而無憂 志堅實而無求
勤修此四法 能健全身與心

三十七助道品:
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正道

靜思晨語6月22日播出   三十七助道品 四念處
 
內觀身心精勤不怠
聽法受法行於法中
外觀世態精明不懈
憶念不忘捨世貪憂

貪念無明去除
社會祥和 天下自然無災

三十七助道品:
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正道

四念處之一 觀身不淨
謂觀此色身 皆是不淨也

四念處之二 觀受是苦
謂觀領受好惡等事 悉皆是苦也

四念處之三 觀心無常
謂觀此識心 生滅無常也

四念處之四 觀法無我
謂觀諸法從因緣生 皆無有我也

靜思晨語6月25日播出   三十七助道品 四正勤

若有所作 必不作惡
亦不念惡 苦自不生

心無怨結 無瞋無爭
是心自在 最安樂住

四正勤:
1.已生惡令速斷 2.未生惡令不生
3.未生善令速生 4.已生善令增長

惡念一起 趕快平息下來
不小心造了惡業 趕緊反省不再犯
即是「已生惡令速斷」

對境對人 心時時保持平靜
不生一絲惡念 即是「未生惡令不生」

修養自己 積極做好事 時時生起善念
即是「未生善令速生」

為善不侷限在小範圍 能轉小為大
將愛擴大到更遠的地方 即是「已生善令增長」

靜思晨語6月26日播出   三十七助道品 四如意足

學佛就是要求正道法
三十七助道品 是佛陀教導的修行法
應以歡喜如意的心 好好把握當下修

日常生活中 培養一念寬大的心
遇事以歡喜心面對 就不會有不如意的事

四如意足:
1.欲如意足 2.精進如意足
3.念如意足 4.思惟如意足

四如意足之一 欲如意足
所修之法 如願滿足也

四如意足之二 精進如意足
一心專注 如願滿足也

四如意足之三 念如意足
所修之法 記憶不忘

四如意足之四 思惟如意足
心思之法 不令忘失

靜思晨語6月27日播出   三十七助道品 五根

信根力生功德源 慧根深植菩薩道
心志不移念精進 定慧內修並外行

五根之一「信根」 信於正道及助道法
則能出生一切 無漏善法解脫

五根之二「精進根」
信四念處正觀 及諸助道善法
倍策精進 勤求不息

五根之三「念根」 但念正道及諸助道
一心觀想 不令邪妄得入

五根之四「定根」 攝心正道及諸助道法
一心寂定 相應不散

五根之五「慧根」 四念處之慧
為定法所攝 內性自照 不從他知

靜思晨語6月28日播出   三十七助道品 五力

力行菩薩道 念純真精進
入人間中行 定慧無怨尤

五力:信力 精進力 念力 定力 慧力

五力之一「信力」謂信正道及助道法
若信根增長 則能遮諸煩惱 不為偏小諸疑所動

五力之二「精進力」謂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時
若精進根增長 則能除身心懈怠 成辦出世之法

五力之三「念力」謂念正道及助道法
若念根增長 則能破諸邪想 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

五力之四「定力」謂攝心正道及助道法
若定根增長 則能破諸亂想 發諸事理禪定

五力之五「慧力」謂四念處之慧
照了一切諸法 若慧根增長
則能除一切邪妄之執 破一切偏小之慧

靜思晨語6月29日播出   三十七助道品 七覺分

七覺分:擇覺分 精進覺分 喜覺分
除覺分 捨覺分 定覺分 念覺分

七覺分之一 擇覺分 謂揀擇諸法之真偽

七覺分之二 精進覺分 謂修諸道法 無有間雜

七覺分之三 喜覺分 謂契悟真法 得歡喜也

七覺分之四 除覺分 謂斷除諸見煩惱

七覺分之五 捨覺分 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

七覺分之六 定覺分 謂覺了所發之禪定

七覺分之六 念覺分 謂思惟所修之道法

大愛一台網路電視直播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10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