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劉素雲老師試講:《無量壽經》(第48集)
2019/10/09 20:35:23瀏覽62|回應0|推薦0

劉素雲老師試講:《無量壽經》(第48集)

劉素雲老師復講於2018514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上午我們講到第十一個比喻,下面還有四個,一共是十五個比喻。

第十二個比喻:

如淨蓮華。離染污故。

我們佛門用來表法最多的就是蓮花,蓮花是比喻清淨。

蓮花的根是生在污泥里,然後它的莖是在水中,它的花是開在水面。這是什麼意思呢?蓮花是表法的。污泥是表示六道、表示染污。然後水是表示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表這四聖法界。它的花是開到水面上的,表示什麼呢?表示不但六塵不染,四聖也不染,代表超越了十法界。

可能有同修問,超越了十法界以後,十法界上面還有什麼法界呢?我告訴大家就是在《華嚴經》上,不得已地給十法界之上的那個法界又起了一個名字,叫做一真法界,就是這樣的。

蓮花表法,它代表不但是世法不執著,佛法也不執著。這是蓮花表法的意思。

第十三個比喻:

如尼拘樹。覆蔭大故。

這個是比喻什麼呢?比喻平等的慈悲。

諸佛菩薩對眾生最大的恩惠是什麼?就是為眾生講經說法,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訴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就是這個。

這裡面有一個〔如尼拘樹〕,這一句是說佛平等的慈悲。

我們前面解釋了,尼拘樹是印度的一種有名的樹木,它的樹枝、樹葉非常繁茂,而且它的樹葉很大,伸展得很寬大,所以它的樹蔭就大。所以用這個尼拘樹來表示佛的平等的慈悲。因為這個尼拘樹它生長在印度,印度是屬於熱帶。大家想,這么大的一個樹,那當然它的樹蔭涼就大。所以人們可以在樹蔭底下,被樹葉、樹枝這個樹蔭來遮蔽,就會得到清涼。

這一句形容比喻主要就是說,佛的大慈大悲能覆蔭一切眾生,讓眾生離熱惱得清涼。

第十四個比喻:

如金剛杵。破邪執故。

前一句是比喻慈悲,這一句是比喻佛的智慧、菩薩們的智慧。經上凡是講到智慧,都是用金剛來做比喻,比如說金剛般若。

〔金剛〕是金屬里最堅硬的,它能破一切物質,而一切物質不能破它。這是佛用金剛來比喻能破一切邪見和執著。邪見和執著是兩件事情,就是佛在《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執著。

〔杵〕:是一種兵器,是古代的一種兵器,這裡是指金剛寶杵。這種金剛寶杵最為鋒利,用這個比喻能破無明重障。

最後一個比喻:

如鐵圍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

這是十五個比喻里的最後一個比喻。這兩句經文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他們是定慧都具足了。定慧等持,功夫就得力。

我們現在的功夫為什麼不得力呢?因為我們常常被外境所誘惑、所動搖。為什麼能夠被誘惑、被動搖?是因為我們的定慧不具足。

〔魔〕:眾魔外道這個〔魔〕是指什麼?是指折磨。

在前些天我曾經說過,這個魔的折磨,使你的身心都不自在。《八大人覺經》里,把這個魔障歸納為四大類。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前些日子講到過這個問題。這四大類的魔障是五陰魔、煩惱魔、生死魔和天魔。因為在前段時間,已經做過詳細的介紹,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眾魔外道不能動故〕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內不動心,外不著相。所以外面環境的誘惑,對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是絲毫不起作用的。

這十五個比喻,都是用來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自行化他的真實功德。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效法的。

【其心正直。善巧決定。論法無厭。求法不倦。戒若琉璃。內外明潔。其所言說。令眾悅服。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痴暗。淳淨溫和。寂定明察。為大導師。調伏自他。】

這一段稍長一點。

〔琉璃〕是七寶之一,它的體是透明的,在這裡比喻清淨。

〔法鼓〕比喻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教化眾生的法音,傳播得很遠。

〔法幢〕表示建立道場,比喻菩薩們的威德和攝受力摧伏一切邪惡。

〔慧日〕比喻菩薩們的智慧光明能照破無明黑暗。

〔淳淨溫和〕淳淨指內心清淨無染;“溫和指儀態溫良和善。

〔寂定明察〕寂定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明察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下面我們看,這段經文的前半部分:

其心正直。善巧決定。論法無厭。求法不倦。戒若琉璃。內外明潔。其所言說。令眾悅服。

我們同修們讀經文,不能是為了讀而讀,要反思自己的心是否和經文相應。以前我們大概對這一點注意不足,今後應該把它補充上。

你讀經文的時候,一定要和自己對照起來,你的心和這個經文是不是相應的。

比如我們現在讀經文其心正直,我們就要立即反省我自己的心是否正直?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念到這一句經文,就要提醒自己,我的心要正直。你只有這樣學習經教,你才能夠受益。如果讀經就是讀經,生活就是生活,和生活一點不著邊,你就不得受用。

那什麼叫〔心正直〕呢?從我們淨宗而言,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可見,我們憶佛念佛是正念,離開了念佛和憶佛,都是邪念。

因此,我們應該保持跟眾生接觸時,要一個念頭,就是:我要勸他念佛,這就是正念。如果我們自己不念佛,也不勸別人念佛,那就不是正念。

是什麼意思呢?直是直接。

直心是道場,我們都知道這一句話。直心就是沒有委曲、沒有曲折之意。

諸佛菩薩的心是正直的,是直截了當的。我們六道凡夫的心是邪曲的。我們怎么樣把邪曲的心變成正直的心,變成我們學佛所需要的那種正直的心。如果你這個心轉變過來了,由那種曲折的心、委曲的心變成了正直的心,你就智慧現前了。智慧現前以後,你就能夠善巧決定了。

大家注意,〔善巧決定〕的決定兩個字,在這裡是指什麼?指果斷。

就是無論你做什麼事情,你有決斷的能力,而且這個決斷是非常果斷的,不會拖泥帶水的,而且能做到恰到好處。這也就是善巧

看下面一句〔論法無厭〕。

這一句經文是指幫助別人,教誨不倦。記住這一句論法無厭,是指幫助別人,教誨不倦。

因為佛菩薩要幫助眾生覺悟,用什麼方法?一定是為眾生說法。要有很巧妙的方法,能誘導眾生入佛門,讓眾生認識佛法、了解佛法、接受佛法、奉行佛法。我們現在在這幾個方面做的是不完備、是不夠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的。

下一句〔求法不倦〕。

這一句是指自己修行,換一句話說就是上求佛道。

前面我們剛才說的是誨人不倦,那是化眾生。這一句是自己修行,要上求佛道。論法無厭是下化眾生,求法不倦是上求佛道。這兩者都需要勇猛精進,不厭不倦。大家想一想,等覺菩薩尚且是精進求法,又何況我們是凡夫呢,更應該精進求法。

下一句〔戒若琉璃〕。

琉璃是比喻清淨。持戒就是清涼、就是清淨,這是戒的真實功德。

大家想一想,佛菩薩在世間應化,他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換一句話說,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是在舞台上表演,是善巧決定

有的同修可能說有人破戒。在這裡給大家舉這么一個例子,怎么樣來鑑別是不是破戒。

我們中國人都知道有個濟公活佛。這個濟公活佛,在《大藏經》的《高僧傳》中記載著他的弘化事跡。那是真的,這是真人真事。那你說這個濟公和尚他破沒破戒呢?大家都知道,他喝酒、吃肉,他裝瘋賣傻、瘋瘋癲癲的,你說他是不是破戒?他沒有破戒。因為什麼?因為他心地清淨。他這么做,是為了度化眾生,這是他的善巧決定。我們不能認為濟公和尚這是破戒,他是為了攝客群生方便。大家不知道他度了多少眾生!他教眾生斷惡修善。

濟公活佛他是佛菩薩再來。佛菩薩有這個能力,我們凡夫沒有這個能力。比如說我們要度打麻將的眾生,我們天天陪他打麻將;我們要度化吸毒的眾生,我們天天陪他吸毒,時間不會太長我們自己就墮落了。我們沒有度得了眾生,我們讓眾生給度跑了。是不是這樣?這就是我們的現實。說明我們凡夫真的沒有濟公活佛那個能力,他用那種方法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就是有一個辭彙叫和光同塵。佛菩薩和一切眾生一樣,眾生做什麼,佛菩薩也跟著做什麼,但是到最後,佛菩薩有能力令一切眾生在這其中得到覺悟,在這裡回頭。

所以說這句經文是身教。

其所言說。令眾悅服。

用通俗的白話來說就是身體力行。

你的言行舉止給眾生做出了好榜樣,眾生信服你,他們看到你高興,也就是那兩句話:誠於中,而形於外。這需要一個什麼條件?需要我們內心的真誠。如果你內心不真誠,你說別人,你要求別人如何如何做,你自己沒有做到,人家不會服氣的。人家就是嘴裡不說,心裡也會想:你都沒有做到,你在這裡說我們,誰服你呀!

所以我們要給別人說,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到,這樣眾生才能服氣。眾生對你服氣,他對你心生仰慕,他要跟著你學習。所以這是佛菩薩的大慈大悲,你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令眾悅服

擊法鼓

鼓的聲音很遠就能聽到,能振奮人心。這是比喻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把佛法往深遠處傳播。

建法幢

〔法幢〕代表講經說法。

這兩句經文擊法鼓。建法幢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弘法利生,把佛陀的教育推廣到廣大的社會大眾。

曜慧日。破痴暗。

這兩句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幫助一切眾生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

淳淨溫和

這是說西方極樂世界菩薩們的內在的涵養。

〔淳〕是一點都不夾雜。

〔淨〕是清淨,有道德、有學問、有正知正見就能真正做到淳淨

從念佛來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淳淨。

〔溫和〕是表現在外,處世待人接物都溫厚和睦。內在淳淨表現在外在的自然溫和,這都是自性的流露。

寂定明察。為大導師。調伏自他。

這裡的〔寂定明察〕就是天台家講的止觀。

〔寂定〕是止,止是止息所有的妄念,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統統都要放下。寂定之心,對外面的一切事物都能夠明察。

〔明察〕就是以慧眼看一切人、事、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你就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寂定是定,明察是慧。

有這樣的能力、有這樣的德行、有這樣的智慧,才足以為大導師

〔大導師〕就是天人師。自己的身、語、意三業,都可以做為眾生的模範,可以做眾生的榜樣,能引導眾生出離三界,出離苦海。大導師是對佛的尊稱。

【引導群生。舍諸愛著。永離三垢。遊戲神通。因緣願力。出生善根。摧伏一切魔軍。尊重奉事諸佛。為世明燈。最勝福田。殊勝吉祥。堪受供養。】

〔因緣願力〕:

因力,過去所修的一切善行能生善法,名為因力;

緣力,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名為緣力;

願力,能起行之願,名為願力。

所以這裡面包括因力、緣力、願力。在這裡是指信、願、持名。

〔魔軍〕:魔軍在這裡是比喻一切邪魔外道和一切煩惱。

引導群生。舍諸愛著。永離三垢。遊戲神通。

這四句經文是說西方極樂世界菩薩們教化眾生的態度,以及教化眾生應該遵守的原則。

〔引〕是引誘的意思。

眾生無知,要以善巧方便引誘他。大乘佛法里常常這樣講: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也是佛菩薩們教學的一種手段。

佛教是什麼?佛教是教育、是教學,教我們舍諸愛著

〔愛〕是煩惱。

〔著〕是執著。

佛教我們要把一切貪愛、執著都放下,恢復我們的清淨心,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什麼?就是這部經經題上所說的清淨平等覺,這五個字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

做為我們今天的佛弟子,我們有很重的責任。這個責任是什麼?這也是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向全世界宣告: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教育!我們要給佛教正名。

我們在《地藏經》里曾經看到這樣的事情,就是婆羅門女,她是婆羅門教的信徒,她接受了佛陀的教導,念了一天一夜的佛,就成了菩薩,而且把她的母親救出來了。她的母親原來是墮在地獄裡,婆羅門女成了菩薩之後,有能力把她的母親救到了天上。

所以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宗教徒是可以接受佛陀的教育的,接受佛陀的教育,不需要改變他們的宗教信仰,一切宗教信仰者,都可以學習佛陀的智慧的教育。

〔舍諸愛著〕。

〔愛著〕含義非常深遠。

是所知障;“是煩惱障。愛就是佛在《華嚴經》上講的妄想,愛是妄想。著是執著。佛說得很清楚,一切眾生之所以不能成佛、不能見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兩大障礙,是法執,是我執。所以說這兩個字的意義太深、太廣,把佛菩薩教化眾生的態度、目的都說出來了。深遠的含義,我們需要慢慢地去悟。

〔遊戲神通〕。

菩薩的教學是遊戲神通,自在快樂。這是菩薩在教我們,教我們什麼呢?教我們要把遊戲神通套用在生活上,要學會使用。當你學會了遊戲神通,能把遊戲神通運用在生活上的時候,你就得大自在了,佛法真正的受用你就真正地得到了,你就可以為眾生做楷模、做模範了。

因為什麼?人家看你學佛學得那么自在、那么快樂,就生起羨慕之心,就會向你請教:你為什麼那么快樂呀?你的快樂是從哪裡來的?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告訴他:我的快樂是學佛學來的,是念佛念來的。你這不就是在弘揚佛法嗎。這叫什麼?這叫機會教育。你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對眾生實施教育。要使佛法教育普遍全世界,世界才能夠真正和平。這是每個佛弟子義不容辭的責任。

因緣願力

因緣不是普通的因緣,願力也不是普通的願力。如果是普通的因緣、普通的願力,成就不了這么大的功德。

這個〔因緣〕是什麼呢?是念佛的因緣。念佛的因緣不可思議,是阿彌陀佛的名號不可思議。靠這一句佛號,一生中就能成佛、成菩薩,這真是了不起!

出生善根

這個〔善根〕是諸佛菩薩們的善根。

無量無邊的真實善根都是從這裡發生出來的,第一善根就是教我們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成佛。你說這個功德該有多么大!

摧伏一切魔軍

這一句是講破魔,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消災、消罪業。

遠離魔障靠什麼呢?就靠這一句阿彌陀佛佛號。

前面我曾經多次講過,一切經咒、一切懺悔都懺不掉的業障,唯有這一句阿彌陀佛能夠全部懺掉。

記住這兩個詞:一個是唯獨;一個是全部。唯獨這一句阿彌陀佛佛號,能夠全部懺掉。不知道有多少人聽了我這句話能夠相信。

那我們有業障、有罪業,用什麼來消呢?非常簡單——老實念佛。

只要你能老實念佛,你所有的業障都會消除掉的。

現在著魔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大家都熟悉的那兩個字——附體。

最近這兩三年,給我的感覺,著魔的人、附體的人是越來越多,而且情況是越來越嚴重。上至八九十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孩子,都有這種情況發生。這在以前是沒有聽說過的。這些人非常可憐,非常痛苦,想擺脫擺脫不了,真的是想活活不好,想死死不了,真的是活受罪。

這種現象是怎么回事?是你招魔。這個魔就是你自己招惹來的。通俗點兒解釋就是:

這個魔是你自己招惹來的。

有的人不服氣,我也沒找他呀,他怎么就上我這兒來了呢?

凡是著魔的人,凡是被附體的人,一個是他自己的陰氣比較重,陽氣不足,這個非常容易著魔。這是一個原因。

再一個原因,這樣的人他一定是妄念紛飛。那妄念,我用紛飛這兩個字來說,就是他妄念太多太多了。

還有一個原因,喜歡神通,喜歡追求神通;再就是喜歡感應。

他所喜歡的這個絕對不是真的神通,不是真的感應,他是求來的。

我記得我過去曾經說過:

神通不能求,求了不能得,

得了不能用,用了必著魔。

我記著我說過這么四句話,有些人可能聽了當耳旁風了。我告訴你們的是真的。

一定不要求感應、不要求神通,你求來的全是假的。

你求來好求,你甩,太不容易甩掉了,那你自己就遭罪了。

有的同修可能說,那怎么單找我不找別人呢?我剛才講這幾條理由,你對對號,你看看哪條能和你對上。

有的人說,那大人著魔,那孩子怎么也著魔呢?我跟大家說,孩子著魔和大人有直接的關係,和他的生活環境有關係。不信你看看,凡是小孩著魔的,都離不開這個,離不開他家裡的大人,也離不開他的生活環境。

有一條,真正老實念佛的人,一個也不著魔。

你想想你周圍,真正老實念佛的人,他是一個也不著魔的。什麼樣的人容易著魔?說通俗一點兒,整天神經兮兮地裝神弄鬼,這樣的人,他不著魔那才怪呢,他肯定要著魔。

尊重奉事諸佛

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每天都去參訪和供養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和諸佛,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生活是那么樣地自在,那么樣地快樂。因為每天他們都和諸佛在打交道,你說能不快樂嗎?

我們現在沒有這個條件,如果我們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就和這些諸菩薩們一樣,每天都可以去參訪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去供養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

為世明燈。最勝福田。

極樂世界的菩薩們,他們的活動空間非常大。他們的活動空間大到什麼程度?是盡虛空遍法界。正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家想想,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他們是無所住的。

那他住在哪兒呢?有同修就愛刨根問底,那他沒有地方住,他住在哪兒呢?前面不說了嗎,盡虛空遍法界。他們是應眾生的感,菩薩就有應。所以他是什麼呢?他是上供諸佛,下化眾生,他們的心是這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嘛。

無所住,我們剛才說了。那生其心是生什麼樣的心?生上供諸佛、下化眾生的心。眾生有感,菩薩們就有應,這叫感應道交,所以說為世明燈。最勝福田。

那我們現在要問,最大的福田是什麼?我們不經常要種福田嗎。

最大的福田是佛法,是實質的佛法,不是形式的佛法。

這三句話很重要,我再說一遍:

最大的福田是佛法,不是形式的佛法,是實質的佛法。要慧眼識珠,不要把福田選錯了。

我最後這幾句話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某些同修們來說,是太重要了。很多人種福田,自認為是福田,結果種錯了。種錯了,你不但不是種福田,你是造作罪業。所以,這幾句話大家一定要注意,記在心裡。以後再種福田,千萬別把福田種錯了。

殊勝吉祥。堪受供養。

〔吉祥〕是消災免難。

〔堪受供養〕,這是說誰堪受供養?我們要把這個弄明白。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應當接受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供養。為什麼?因為他們是真正的福田,是真正從事覺悟大眾的工作,理應得到大眾的恭敬和供養。

這一段話我再說一遍,這句話很重要,因為和我們現實非常貼近。殊勝吉祥。堪受供養。我們重點說說誰堪受供養,要把這個對象搞清楚。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應該接受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供養。為什麼這些菩薩們能夠接受十方法界眾生的供養呢?因為他們是真正的福田,他們是真正從事覺悟大眾的工作,所以理應得到大眾的恭敬和供養。

這回我們知道該怎么供養了吧,這幾句話把這個供養說得一清二楚。

【赫奕歡喜。雄猛無畏。身色相好。功德辯才。具足莊嚴。無與等者。】

我們看兩個辭彙:

第一個辭彙是〔赫奕歡喜〕:赫奕是明盛的意思。形容菩薩威光,形容菩薩光明歡喜,內心清涼、自在、和悅。

下面一個辭彙是〔雄猛無畏〕:指菩薩們勇猛精進,說法無畏。

我們具體解釋一下這兩句經文:

這兩句經文是菩薩教化眾生的態度。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教化眾生用什麼態度呢?就是赫奕歡喜。雄猛無畏

赫奕歡喜

〔赫奕〕,它有兩層意思:

一層意思是形容火燒得非常猛,非常熾盛。這是一個意思,就是字面的意思,可以這樣來理解。

深刻的含義呢,在這裡是形容法喜充滿。赫奕歡喜,在我們經文的這兩句話里是形容法喜充滿。

那可能同修們要問,為什麼菩薩們這么法喜充滿呢?他們為什麼這么高興、這么歡喜呢?一個原因,因為菩薩們看到眾生開始覺悟了。從哪兒可以看出眾生覺悟了呢?因為有眾生接受了《無量壽經》,接受了淨土念佛法門,所以可以證明這些眾生開始覺悟了。菩薩們看到眾生覺悟了,所以他們非常歡喜,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

菩薩們歡喜攝受一切眾生,他們有善巧方便,他們的方法是千變萬化的。因為只有善巧方便,用千變萬化的方法來攝客群生,這樣才能做到契理契機,才能夠更好地教化眾生,接引眾生。

雄猛無畏

在這裡是形容菩薩們的威德。

身色相好

相好是福報。大家都希望相好,沒有一個人希望相不好。相好是福報,而且相好能夠方便接引眾生。以前可能我們都沒有注意到,相貌的好不好還能方便接引眾生?在這裡給我們說明白了,它不單是一種福報,它也是方便接引眾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方法吧。

相好是怎么來的呢?是修善,是心善、行善、積善得來的。

分兩個方面來說,菩薩的相好是乾什麼用的?菩薩的相好不是自用,而是他受用。我這么說可能有同修不理解,那菩薩的相好怎么不是自受用而是他受用呢?這就是我們和佛菩薩的一種差距吧。那現在再來看,我們凡夫的相好是為什麼呢?是自己受用,是為自己。

我現在分兩個方面說,佛菩薩的相好不是自受用,是他受用。是乾什麼用的?用這種相好來接引眾生、攝客群生,這是菩薩們。我們凡夫和菩薩不一樣,凡夫相好是為自己,菩薩相好是為眾生,這就是我們和菩薩們的區別。

所以我們一定要心善、行善,要修善,把我們的相貌修好。因為你的相貌修好了,方便你接引眾生。

功德辯才

〔功〕是指修行的功夫。

如果你修行有功夫了,你必定就有收穫。你收穫的是什麼呢?是德。你修行有功,收穫是德。有這樣一句話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修戒,你就得定;修定,你就得慧;修慧,你就得方便、得自在、得辯才。它是連鎖反應的。你有功,你自然就有德。

功德一定是自己修,別人誰都代替不了你修功積德。

〔辯才〕是什麼呢?辯才是功德成就後的圓滿之相。

你功德成就了,你自然就得到無礙辯才了。圓滿成就之相就是戒、定、慧,從慧里產生四無礙辯才。說到這裡我們就知道,這個辯才是怎么得到的,仍然是從戒、定、慧中得到的。

具足莊嚴。無與等者。

這兩句話是總的讚嘆,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的真實功德,總的讚嘆。

【常為諸佛所共稱讚。究竟菩薩諸波羅蜜。而常安住不生不滅諸三摩地。行遍道場。遠二乘境。】

〔行遍道場〕:道場是指什麼?在這裡是指一切諸佛剎土。諸佛菩薩們的足跡是遍布諸佛剎土的。

〔遠二乘境〕:指永遠不會落入聲聞、辟支佛的境界裡。

常為諸佛所共稱讚。究竟菩薩諸波羅蜜。

〔常〕是時常,就幾乎是每天。

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他們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特別讚嘆。

我再說一遍,大家聽聽是誰讚嘆誰?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是佛對於西方世界的菩薩特別讚嘆,是佛讚嘆菩薩。

為什麼呢?因為讚嘆西方世界的菩薩,就是讚嘆阿彌陀佛。因為這些菩薩們都是阿彌陀佛的學生,讚嘆學生本身就是讚嘆老師。為什麼呢?因為是老師的功德,成就了這些菩薩們的功德,說明老師教學有方,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所以,十方諸佛都讚嘆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

〔究竟菩薩諸波羅蜜〕

什麼人能做到這一點呢?佛在大乘經里說,法雲地菩薩、等覺菩薩才能做到。我們一聽到這裡,哇!真高啊。法雲地菩薩、等覺菩薩才能做到究竟菩薩諸波羅蜜。那我們是不是就有點兒信心不足了?這我們可做不到,我們是凡夫。

錯了!看下面的話:

惡道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這個境界。

你會大吃一驚吧?法雲地菩薩、等覺菩薩的境界,惡道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個境界!這也太神奇、太不可思議了吧!事實真的是這樣。

為什麼說淨土念佛法門是難信之法,真的是最難信之法,在難信之前要加個字。許多菩薩聽了都搖頭,都不相信。因為什麼呢?因為菩薩們修到法雲地,修到等覺,要經歷三個阿僧祇劫,這還是佛的方便說。實際上何止是三個阿僧祇劫,是無量劫。

那現在我們就問了,既然菩薩修到這個境界,方便說是三個阿僧祇劫,實際真實語是無量劫,那為什麼惡道眾生,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這個境界呢?哪有這么大的便宜呀?真有這么大的便宜。

有人說,怎么只念幾天佛,甚至念幾句佛,那最後不還有十句、十念、一念都往生嗎?有的同修說,一念、十念都可以去成佛,那有這么大的便宜嗎?這個話是佛說的。佛說的都是真實語,我們應該相信。除了佛這么說以外,又有十方諸佛來做證明,佛的這話是真實的。所以,我們現在能不能真正地相信,有這么大的便宜我們可以占?問題是你想不想占?你要不想占,那就沒辦法了。

就像夏蓮居老居士說的,佛雲難信誠難信,萬億人中一二知。老居士是這么說的。李炳南老師當年講經時候說,不求帶業往生的人,非愚即狂。就是不想帶業往生的人,不是愚痴就是狂妄。那狂妄是什麼呀?狂妄是精神病,精神不正常。正常的人,哪有不求往生的道理呢?

遇到這個機緣,實在是太難了!如果你錯過了這機會,實在是太可惜了!

而常安住不生不滅諸三摩地

這句話就是《金剛經》上講的應無所住。大家知道,生、滅是兩邊,無生、無滅還是兩邊,兩邊都不住,中道不存。

那佛菩薩到底在哪裡?前面我說了,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眾生有感菩薩就現身。

有人還接著問,佛菩薩長得什麼樣?菩薩長得什麼樣,老法師告訴我們,菩薩沒有一定的樣子,如果菩薩有一定的樣子,那他的相就固定了,就不是隨時隨眾生的心而變化了。因為眾生需要佛菩薩現什麼身,佛菩薩就現什麼身,就現什麼相嘛。眾生喜歡什麼相,他就現什麼相。如果他有一個固定的相,那他就沒有這么變化這個能力了。是不是這樣。

我們聽到這一段解釋,應該明白了,佛菩薩的相是隨眾生的心現相。佛菩薩從來沒有自己的起心動念,他說:我要有一個什麼樣的相。如果要那樣,他就不是菩薩了。因為他沒有這個念頭,所以他的相才能夠千變萬化。

行遍道場。遠二乘境。

剛才說了,〔道場〕指一切諸佛剎土。因為菩薩們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遠二乘境〕是什麼呢?就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永遠不會墮落在二乘。為什麼呢?因為二乘人是自利,不利他。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是利益一切眾生,是捨己為人。所以他們永遠不會墮落到二乘里去。

看下面一段經文:

【阿難。我今略說。彼極樂界。所生菩薩。真實功德。悉皆如是。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

這段經文非常好理解,比較簡單。

這段經文是說什麼呢?世尊告訴阿難說,我今天只是簡略地介紹一下西方極樂世界,所往生到那裡的菩薩們,他們度眾生的真實利益功德,所有的菩薩們都是這樣的。如果要是細說,縱使是說百千萬劫,也實在是說不盡。

上面一段經文,總的就是說這個意思。

阿難。我今略說。

本經的前半部分,阿難尊者是當機者。這一部《無量壽經》,是阿難尊者為我們啟請的。佛教阿難,實際也是在教與會的大眾。再進一步說,也是教我們今天修學佛法的,我們這些同修們,和我們是有關係的。不單是對阿難說的,也是對與會大眾說的,也是對我們說的。我們應該深層次地理解佛的意思。

所以,現在佛說〔我今略說〕,那就是簡單地介紹。

如果西方極樂世界菩薩們的真實功德利益,百千萬劫佛都說不盡,你想我們能說得明白嗎?

這裡面有這么四句話特別重要:

彼極樂界。所生菩薩。真實功德。悉皆如是。

這句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為什麼說它重要呢?證明前面所說的沒有錯。從下下品往生到上上品往生,〔悉皆如是〕,都是這樣的,打消我們的懷疑和顧慮。

〔所生菩薩〕是指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

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純菩薩的法界,而且是純普賢菩薩的法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菩薩們都修普賢行。因為《華嚴經》上佛告訴我們,菩薩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

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

如果這件事情要細說,實在是說不盡,在這裡只能是簡略地說說而已。

對我們來說,這是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好處。這個法門是萬修萬人去,只怕你不肯學。如果你能夠信願持名,你今生一定能夠一生成就。

這一品經文講到這裡就結束了。

下面說說三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這一品經文是世尊用十五種比喻,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自利利他的真實功德。激勵我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勉勵我們效法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這是世尊說法的真實義趣。

第二個要點,今天的佛弟子有很重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要把宗教的佛教,回歸到教育的佛教。佛教是教育,要給佛教正名。

其他宗教的教徒,可以接受佛陀的教育。接受佛陀教育,不需要改變他們的宗教信仰。一切宗教信仰者,都可以學習佛陀的智慧教育。

第三個要點,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純一的普賢菩薩,這是無比的殊勝。

菩薩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修普賢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

這就是這品經文的三個重點。

今天的交流就到這裡。

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aid=129937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