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04 09:06:20瀏覽59|回應0|推薦0 | |
地藏經玄義講記(5)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又即本性之力用,大士稱本立願。乃自心起信,還信自心。】 說得很貼切。「稱本立願」,「本」是自性;「立」是現起。 【譬樹之因地發根,根深本大。則枝葉依之而敷榮。華果由之而茂實。狂風雖大,不能動搖。】 此是比喻,下面是正說。 【願不依諦。名為狂願。諦不從心,目為邪諦。】 此兩句很重要。「諦」是什麼?真理,願要依真理。如果願沒有依真、依理,願會動搖、會退轉,會產生變化,會隨著外境而改變。由此可知,凡夫沒有見性,所說的話難以置信,即是「願不依諦」。遇到大風大浪,為了要保全自身,捨信而救己。菩薩則不然,縱然犧牲生命財產也不會動搖信心。所以無論別人用侮辱、陷害,甚至極其殘酷的方式來對待,菩薩對眾生的愛心絲毫不改變,此是依諦。諦是從自性真心顯露的,是自性真心本具的德能,故稱本願。 「諦不從心,目為邪諦。」真理如果不與自性相應,就是邪諦。世間人講真理講得太多,標準都不相同,總不如佛法,佛法是依自性。世間法是依世智辯聰,似是而非,與自性不相應,這是世法與佛法之差別。 【今以心為地,諦為根,願為本,然後正行之枝敷暢,助道之葉鬱蔥。七覺淨華,八正道果,成實法林之樹,莊嚴總持之花。】 此是比喻,一目了然。 【故須稱本立願,方能要制其心。縱遇境風,不能沮壞。】 這幾句話很重要。由此可知,菩薩真正修行,真心重要。我們提出的「真誠」,即是根本,若無真誠心,無論怎樣精進用功修學,都不會有成就。真誠就無私,有一念私心就不誠、不真。曾國藩解釋說:「一念不生是謂誠」。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真心離念,離邪念保持正念。正念無念,起心動念即是邪念。不起心、不動念;眼能見、耳能聽,即是正念。如在生活中用六根根性是正念,用六根之識是邪念。正念是佛念,佛知佛見,佛知佛見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帶有妄想、分別、執著,念即不正。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正念即現前。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正念現前,真心顯露。沒有見性之人都用識心,不是真心。 本經是圓教一乘了義大經,地藏菩薩無量劫前早已成佛,大慈大悲退居菩薩位,教導我們要發慈悲心。不居佛位居菩薩位,做一切眾生「不請之友」,很難得!所以從真誠發願,才能控制妄心,「方能要制其心」,「心」是妄念,才能控制得住。沒有真誠,何能控制煩惱習氣!人要是隨順自己煩惱習氣,如何不造業!所以古往今來,凡是修學有成就之人,別無他途,根本就是用真心,一片真誠。若遇緣殊勝,決定往生不退成佛;若沒有殊勝機緣遇到淨宗法門,也必定生天得福。 發心從何處入手?從「不自欺、不欺人」入手。要學真實,絕不欺誑任何一個眾生。做人不誠實,對人虛情假意,常打妄語,做什麼事都不能成就。由此可知,真正修行從「不妄語」始,做到「無事不可對人言」。起心動念,所作所為,無一事不可公開,這是自性、是性德。凡有隱瞞,此即無明,障礙明心見性。修學證果,明心見性,一定要從此處認真做功夫。 「願」有通、有別。四弘誓願是「通」。四弘誓願是一切諸佛菩薩在因地所發無量無邊大願的總綱。四弘誓願是依四諦,四諦依從自性,所以稱之為真理。依苦諦,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之弘願,從自性自然流露,沒有絲毫勉強。儒家講「惻隱之心」,見到人有苦難,自然伸出援手。佛法是「從本立願」,不是學來的,完全出於自然,性德之流露。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性德亦有流露,不過時間太短,多數時間是迷。譬如我們見到眾生有苦難,第一念是性德,第二念若想「該不該幫助」,就落到妄想了。譬如,遇到一個小朋友、小動物,見到其有難,立刻自動幫助,什麼念頭也沒有,方是自性性德的流露。若想到利害,就落到意識裡。菩薩與我們不同之處,就是菩薩的真心、性德能永遠保持不迷不失,我們雖有但常常迷失而不能覺知。 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境,第一念是性德,眼見外境沒有起分別、執著,沒有起心動念,像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此是見性見。可是第二念就把見性變成眼識。為什麼?有分別、有好惡、有執著。諸佛菩薩永遠保持見性見、聞性聞,是故稱之為明心見性。菩薩見外面境界是自性,見性見色,不名塵,稱色性;聞性聞聲,聲不是塵,是聲性。我們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妄想分別執著,起是非人我、貪瞋痴慢,就迷了。 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就是識。識變境界,心性只現相,識就將它轉變了;若不轉變,單單是性現的,法界稱一真。一真法界在哪裡?在我們眼前。如果我們用見性見色性,就是一真法界。所以我們第一念都是自性的功德,第二念就轉變成識;識起變化,外面境界隨心而變,「一切法從心想生」。從心想生,境界就不平等,就有善惡、好醜。如果是見性見、聞性聞,沒有好醜善惡、沒有是非,境界是平等清淨的。境界之變易都在自己一念之間,不是別人變給我們享受,自己變自己受用,此是真話! 四弘誓願,其實只有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此大願一發,後面三願就完成了。後面三願都是要完成這一願的條件。若欲度苦難眾生,自己無法離苦,如何能度別人!所以自己要斷煩惱,為度一切眾生斷煩惱。如何斷煩惱?要修行,為度一切眾生而修行。如是之心、志、願太偉大了,不為自己而為眾生。斷煩惱是成就自己的德行,自己有德行之後還要有能力。是故才有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度眾生必須要具足能力和智慧。 有德行、有智慧、有能力,方可教化眾生,可以為眾生的表率,做眾生的模範,但是還不能圓滿達到教化眾生的願望。因眾生的種類繁多,自己智慧、德能必須要達到真正的圓滿,煩惱真正斷盡,教化之目的方能達到究竟圓滿。這就是第四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是故,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都是為了度眾生,決不為自己。如是心如是願,才能真正成佛道,為自己豈能成佛道! 由此可知,若不是真正在做斷煩惱和學法門的功夫,則「眾生無邊誓願度」,僅是嘴上說說而已,不是真心。是故,後面三願是完成第一願必須具備的條件,我們要認真努力學習。四弘誓願將整個佛法的教學,一切諸佛如來對於眾生無盡的慈悲顯示無遺。我們幫助世間消除一切災難,唯有真正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用教學的方法,方能得到殊勝美好的效果。 本經說到菩薩的別願,即是「孝心」。菩薩孝順自己的父母,將此孝心擴大,孝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此孝行呈現了,自性就是圓滿的。我們要能舉一反三,尊敬師長,敬愛我們的老師,將此愛心擴大,敬愛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我們以孝心、敬心,對待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即是學菩薩道,才是真正發菩提心。以孝敬做為大總持法門,作為整個佛法修學的總綱領、總原則。 什麼人能將孝敬做到圓滿?諸佛如來。是故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說明一切眾生與我們的關係。我們愚昧無知,不了解過去、不知道未來;佛有能力、有智慧、有神通,知道過去未來。佛告訴我們,一切萬法皆是自性變現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誠如老子所言:「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本經的中心是「孝敬」,是故古德說本經是佛門的孝經。大乘佛法從何學起?從地藏法門學起。孝心、敬心都是性德,而且是圓滿的性德。性德,一切眾生本具,個個不無。我們的性德被無明、煩惱所蓋覆,此是我們無量劫來修學不能成就的根本原因。 能幸遇此法門,就表示我們過去無量劫來所種的善根、福德、因緣是多麼深厚!若這一生不能把握此殊勝之因緣,隨業流轉,仍復空過一生,乃徒有幸遇之名,而無幸遇之實耳。若能真正回頭改過,用真誠心,以孝敬的態度,孝順、尊敬一切眾生,自己謙虛卑下,就決定往生成佛。若時時站在上首,處處要走在人前,則是嚴重的障礙,無量無邊的煩惱習氣不知不覺又起現行。是故,要謙虛卑下,不敢在人前,不敢在人上。老子曰:「吾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謙下之德,方能成就自己的功行。我們無量劫來煩惱習氣太深,稍不謹慎又起現行,貪瞋痴慢不知不覺起來,修行又被破壞了,長此以往,畢竟空過。 如果我們這一生不能認真修學,充其量得一點三界六道有漏福報而已,要想了生死出三界則不可能。如果我們冷靜觀察,真正念佛往生的人,其行持確實與一般人不同。以世間法來說,他們具足了「溫、良、恭、儉、讓」的德行。以佛法來說,他們確實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如是念佛,豈能不往生作佛!諦閑法師的徒弟鍋漏匠,謙虛卑下,心地清淨,萬緣放下,老實念佛三年,站著往生,往生之後還站了三天,就是最明顯的例證。 佛菩薩對待一切眾生,完全是自性的流露,絕對沒有感情。情是虛妄的,性德是真實智慧。明白此理,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在一切境界中,提升自己的境界,即是《華嚴經》五十三參所顯示的「歷事鍊心」。鍊什麼心?鍊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之心。善緣、順境無貪愛之心,增長智慧;逆境、惡緣之中沒有瞋恚心,亦增長智慧。五十三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有善有惡、有逆有順。這就是教導我們從早到晚,從年初到年末,在我們所接觸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一切順逆境緣中,成就自己的真實智慧,將自己的煩惱習氣淘汰得乾乾淨淨,象善財所示現的那樣。 念佛要想順利往生,必須做到不受境緣的干擾。世出世間一切法,如「夢幻泡影」、一切皆不可得。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皆虛妄不真。對事實真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方能做到不受干擾、不被誘惑。我們六根在六塵境界裡方能做得了主宰。眼不被色誘惑,耳不被聲誘惑,在接觸中不受誘惑,方是真實功夫。初學人先要遠離、少接觸,待其有定功、有智慧時,再到境界中磨鍊自己。真正能不動心、不起念,就知道自己功夫成熟了。 >>>續載中… (《地藏經玄義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12.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