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念佛法門把明心見性分成兩個階段(有影片)
2015/06/12 09:32:45瀏覽37|回應0|推薦0

念佛法門把明心見性分成兩個階段(有影片)

請點下面的選項觀看影片

看mms影片  看youtube  下載影片

    Facebook

所以大乘教終極的目標,讓我們的修學達到什麼境界?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每一個法門,方法不一樣,手段不一樣,但是目標相同的,我們念阿彌陀佛也要達到明心見性。但是念佛法門,它把明心見性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往生極樂世界,第二個階段是明心見性。也就是我們把明心見性這樁事情,生到極樂世界再辦,現在首先我們辦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師,是老師,在他的會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還是這樁事情。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諸佛如來無盡慈悲所開演的,所謂開示、示現的,那就是因為我們凡夫迷得太深、迷得太久,回不了頭來。佛的戒律我們是不是真的能做到?佛對我們的要求,我們行持是其次,就是你是不是在事上做到,這是其次,最重要的,你念頭上有沒有破戒,佛把這個擺在第一。

不殺生,我沒有殺害眾生,可是我對那個眾生我很恨他,我真想殺他,但是我沒有殺。這個在一般講,事上講沒有破戒,可是在佛的大乘菩薩戒,理上講你破戒了。所以菩薩戒很難持,它是論心不論事。人天教,這五戒十善,小乘教好持,它論事不論心,只要事上沒有,心裡怎麼想沒關係。這是菩薩比我們高,高在哪裡?就高在這個地方,他沒有惡念,當然不會有惡的行為。沒有惡的行為,難免沒有惡念,所以斷惡念難!在起心動念之處。

真正能把起心動念放下,這個人就成佛,就大徹大悟、就明心見性。需不需要學經教?不一定。其實修學經教是一種手段,是一種方法,用研究經教、學習經教,叫你制心一處。制心是我把心放在一部經上、放在一個法門上,容易得定,是這麼回事情。這就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不能不曉得。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十七集)2012/11/8 檔名:02-040-0017

>>>回前面總目錄 / YouTube影片主頁 / 土豆網影片主頁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24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