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還源觀》上的四德就是菩提心(有影片)
2015/06/02 10:35:10瀏覽23|回應0|推薦0

《還源觀》上的四德就是菩提心(有影片)

請點下面的選項觀看影片

看mms影片  看youtube  下載影片

    Facebook

《還源觀》上的四德就是菩提心,你看第一,它所講的「隨緣妙用」,我們淨宗隨緣妙用,什麼緣都可以隨,妙用在哪裡?心裡頭沒有離開阿彌陀佛,念念有阿彌陀佛,妙用!一分一秒都把它抓住。我這一生就見到一個人,章嘉大師,他接見人的時候念佛,他金剛持,我們能覺察得到,他口裡頭微微在動,沒有聲音。跟大家談話,他功夫就斷了,談完之後,他又接著起來了。我們很注意、很留意,發現他是持咒,沒有中斷的。

所以他心是定的,定生慧,無論問他什麼問題,他不要去考慮,用不著思索,隨口就給你解答了,隨問隨答,妙用!好像他什麼都知道,你想什麼方法你難不倒他。他的心永遠是定的,他的動作永遠是緩慢的,你看到他非常穩重,心浮氣躁在他身上你完全看不到。所以我們親近他,受他的影響,受他的這個氣分,現在人叫磁場,進入他的磁場,自然心就定下來了,我們的心就會收斂。不是真正定下來,他不跟你講話。

「威儀有則」,這是什麼?這是大慈大悲。今天的人,仁義禮智信都沒有了,那我們要做什麼?我們就要把仁義禮智信做出來。仁者愛人,義者循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法合理。禮者,禮節,現在人不講禮節了。李老師講的,雖然他不講禮節,人家對他有禮他歡喜,對他無禮他不高興,這是人之常情。

所以李老師編這個《常禮舉要》,在現前這個社會還能行的,這是一個很簡單、很淺的一個標準,至少我們要能把它做到。學謙虛,學尊重別人,先人後己,基本的這些概念。我們比李老師想得更圓滿一些,我們希望什麼?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落實,這就威儀有則了。我們做個樣子給別人看,別人說,這樣子不錯,好!好,大家一起學。

第三個「柔和質直」,學誰?學彌勒菩薩,對待任何人滿面笑容。特別在今天的社會,今天社會人沒有笑容,這什麼原因?他心不快樂,他有憂慮,他有煩惱,他笑容生不出來。那我們對他布施笑容,笑面迎人,這種暴力的氣氛,它就能夠化解,社會的衝突,化解社會衝突要用這個方法。敵對雙方談判,大家先有笑容,這會一定開得成功,一定有很好的結果。

每個人板著面孔,像面對仇敵一樣,這怎麼會成功?這怎麼能化解問題?別人就是用敵對的心來看我,我這個笑容對他,已經把他那個敵對的心給融化掉了。他不理我,我更不願意理他,這衝突決定不能化解。和顏愛語、心地真誠就能感動人心。最後一條,那是總的原則,「代眾生苦」。我們做出這些好樣子給眾生看,目的是什麼?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不為別的。(P6~8)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六集)2012/10/25 檔名:02-040-0006

>>>回前面總目錄 / YouTube影片主頁 / 土豆網影片主頁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238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