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31 10:29:16瀏覽3269|回應2|推薦48 | |
海嶽中興頌-四十年的記憶 最近台灣政界與媒體又為退役將領即將出席大陸閱兵有所紛擾,馬總統亦公開「勸退」。有篇文章「退將若出席陸閱兵,請做3件事」,特別提及「海嶽中興頌」中的最後兩句「以無忝於先哲先烈的責望交深,以無愧於國父與總統之所教誨生成。」,希望退役將領謹記在心。 心念一動,特地上網找這首「海嶽中興頌」。拜網路普及之賜,共找到二版本。其一是早期黑膠唱片原音版。另一版本則是後期「友愛合唱團」演唱。個人偏好原音版,雖然四十多年前的錄音技術、品質,跟當代難以相提並論。但論及當年超大陣仗之男女混聲多部合唱,慷慨激昴,熱血沸騰,情緒感人。再加上國軍示範交響樂團管絃樂之高水準演奏,其編曲之規格與技術複雜程度,「友愛合唱團」版未免相形失色。「友愛合唱團」版本只能算是Cover Version(翻唱版),並無原音版之金戈鐵馬、奮不顧身之狠勁。最令我費解的是印象中「海嶽中興頌」一曲並不普及,個人推測極可能是該曲「反共」意識過於強烈,詞曲中屢屢以「奸匪」招呼對岸政權。另一可能則是該曲歌詞過於深奧隱諱,曲高和寡,不易普及。我再次重聽網路上原音版,很著迷其管絃樂編曲,特別是管樂部份。長笛吹奏動人心弦,不禁聯想起韋瓦爾第「四季」「春」之繚亮長笛。原音版最終以法國號加熱血青年男女合唱強力放送,將整首曲目帶至最高潮。 「海嶽中興頌」,近四十年前的記憶。當年海山出唱片「先總統將公逝世」紀念專輯,家兄買來黑膠唱片,一遍又一遍的放送,印象最深切的就是那首「海嶽中興頌」。當時年幼,詞曲十之八九難以理解,但深受其激昴情緒感染,家兄與我對此曲一直特有偏愛,念念不忘。其歌詞頗為艱澀,當年我七、八歲,自然不懂。即便今日,若無Google大神加持,可下載歌詞仔細研究查詢,我雖自詡國文造旨不惡,說要直接要看懂歌詞是免談,更遑論「聽懂」矣。副歌部份最是容易聽懂。然而主旋律部份,其中不只涉及國學常識,一字一句之典故,亦牽涉到民國以來之近代歷史與政治。例如「低徊遺命」、「十仆十起」、「十盪十決」、「真積力久」、「邪說暴行」、「紮根結果」、「興師力征」等等,均涉及近代史實。古文典故如「奮神明華冑大孝,盡瀝膽靡軀大忠」,「憑海誓血,耿耿精魂」,則更為艱澀。因此自幼以來,有一部份一直沒能聽懂;另一部份則張冠李載,誤解其意。例如把「耿耿精魂」聽成「個個勤奮」;「啼聲」、「精誠」聽成「精神」;「德服強鄰」當成「得乎勝利」;「責望交深」聽成「這般教訓」。昔日移花接木,今日思之,未免啞然失笑。 家兄上週六應當年「奸匪」之邀請,已赴匪區進行學術交流訪問。我則每日收看「奸匪」放送之Freeview 28-29台,免付費匪區海外數位電視頻道。 「反共復國」大扺跟「反清復明」一般,已成昨日黃花,我敬佩的是當年有一群熱血青年,義無反顧,一心一意為國為民。最佩服有人可以為著一崇高理想,為著千萬百姓生計,不計得人得失,不為一己名利,不論是否切合實際,犧牲物質享樂,放棄家庭天倫,奮不顧身,勇往直前。金庸在鹿鼎記大篇幅描寫「反清復明」天地會、沐王府群雄,「君子死知己」「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悲劇英雄陳近南。原本是悲劇劇情。然而到了周星馳電影,「反清復明」搖身一變,成了鬧劇戲碼。希望「反共復國」有朝一日,亦不致於淪為鬧劇一場。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