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基進女性主義
2007/02/07 11:05:17瀏覽1495|回應0|推薦1

基進女性主義(radical feminism),又譯作激進女性主義,是女性主義的一個派別。其最基本的看法是:女性所受的壓迫是剝削形式中最深刻的,且是其他各種壓迫的基礎,因此基進女性主義試圖找出使婦女擺脫這種壓迫的方式。

基進女性主義的起源

基進女性主義最早起源於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的美國紐約首波士頓等地開始,逐漸影響到歐美各地。其起源一部分來自於新左派運動陣營中的女性,因不滿其在運動中獲致男性成員不平等的待遇,因而與之分道揚鑣; 另一部分則來自於全美婦女組織(NOW)中,對於該組織保守作風不滿的女性。其所用的名稱基進(radical),一方面表達出婦女的壓迫是其他壓迫根基的主張;另一方面則表現出她們較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更具革命性、進步性。

基進女性主義的主張

對父權制度的批判

強調父權制度(Patriarchy)而非資本主義才是婦女受壓迫的根源。葛瑞爾(Germaine Greer)在1970年所著的《女太監》(The female Eunuch)一書,認為女性從小在家庭和教育之中開始,就逐漸受到父權制的壓抑,逐漸放棄了自主權主動性,成為了一個被「閹割」的人格。米列(Kate Millet)同年的著作《性政治》(Sexual Politics)則強調性即政治,指出父權制度籍由誇大男女之間生理的差異,來強化及合理化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支配與附屬的關係(與政治中人和人的關係類似)。載力(Mary Daly)則在幾部著作中,對於文化中包括宗教、文學、歷史、哲學、社會習俗中所蘊含的父權制度加以批判。

 性別角色:從男女同體到女性本位

在批判父權制度的同時,基進女性主義者也試圖找出理想的性別角色。在1970年代早期,由於認為性別制度是壓迫的來源,因此不少人主張以中性(androgyny,或譯作男女同體)的文化來取代原本的兩極區分的兩性,在理想的社會中,男女之間應該是沒有差別的。如米列指出(sex)及性別(gender)以間的不同,前者為天生,但後者為社會文化所形塑,以試圖去除原本社會對於兩性的刻版印象和要求對女性帶來的壓迫。這樣的主張最基進者如法國的維蒂格(Monnique Wittig),甚至認為連兩性生理差異,例如女性生育小孩也並非是自然的,而是後天加諸於女性的任務。

但這種男女同體的主張,在1970年代後期開始受到批判,許多基進女性主義者不認為期望男女都成為「中性」是能解決性別壓迫問題的方式,她們認為女性有其自身優越不同於男性的特質,因此要解決壓迫問題是要將女性和男性分離,她們致力於創造婦女的空間、保護受害護女,並發展婦女自身的文化,而其中基進女同性戀者(Radicalesbians)便是這種主張的實踐者。

性關係的探討和批判

許多基進女性主義者認為性關係是女性主義的重要課題,因為男性在性關係上具有的侵略性、支配性而女人則是順從而被動,而以這樣的關係為基礎,使得女性在其他領域包括政治、經濟、社會上都處於被支配的角色。因此,她們批判包括社會上對愛情的想像、強暴的行為、以及色情事物中對女性的貶抑等。而許多基進女同性戀者,也是基於男女異性戀關係的不平等而主張不與男人發生關係。

 基進女性主義的所受到的批評和沒落

基進女性主義提出許多新角度來重新審視社會中的性別現象,對於傳統的政治、社會的解釋產生重大的影響,也對於實際的婦運造成影響。但它的形成急促和主張的激進,也造成 其較短的歷史發展。

其批評者指出,基進女性主義一,過於強調性別因素的決定性,因而忽略了其他相關的歷史社會、文化等因素,因此對於實際上女性處境的探討掌握不夠深入。而她們所強調的女性文化之中,對於階級、族群等議題忽略,且其成員及分享的經驗也以白人中產階級知識女性為主,使得對於其他種族、階級和第三世界女性的處境有所忽略。

此外,也有人認為,主張男女分離的基進女性主義者,在反對父權制度的同時,過於將男人和女人分離,以及過度強調女性自身特質的優越性,造成女人始終都處在一種反叛的、異己性(otherness)的狀態,而視男性為邪惡,這樣的二分法,在實際上不能主打入男性的世界以達成改造社會的目的,反而會造成性別問題無法解決的僵局。

到了1980年代中期以後,雖然基進女性主義者們仍然繼續參與許多社會活動,但在許多包括倫理學同性戀等問題上產生爭論,逐漸分裂成較多元的女性主義主張,或被其他的女性主義包括倫理女性主義環保女性主義等取代。

參考

  • 顧燕翎等著《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1996。

附註:

女性主義之主要流派

女性主義的主要流派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dino&aid=72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