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23 10:14:37瀏覽60|回應0|推薦4 | |
戒定慧是修行者三不漏學,然其之不漏在於「定」,亦即定為戒慧二法之領,以定為基,得此定已,終復捨此一念,住於「生滅滅已,寂滅現前」此心此身,皆所不取,更何況是心身所發現之諸境界。 一有境界可得,即為心之所生,心之所生仍屬生滅之念,終為虛妄,修者斷不能不察。楞嚴經中如是云:「現前雖得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修行者不能不慎也。 於修行過程中,執於種種相境,乃定之未成,若捨定相,住於寂滅,雖性空現前,也是小乘所宗之果,破了我執得入空之境地,然,修大乘菩薩道者,猶捨空寂,轉觀假有實幻之生滅往來,緣起無生,則成為妙有之用,終復不住不著,不執空有二邊,捨離中道,不即不離,以証等妙二覺果海,方知一切眾生,本來在定,不假修証也。 雖然捨定無基,修行者皆知其理,然未証其事,終為空談狂見罷了;多少世俗修士,舌粲蓮花者眾,但專心用功者稀,徒逞口說者,雖能說得頑石點頭,終見其並無証得,無濟於事也。 俗云:「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修者必當猛自反省觀照,莫流止於空談修習「定」力。 然,定慧之門,首重發心,次當修諸福德資糧,方能入道,欲修得「定」之力而返還性真,亦當於世俗中成就,而有藉於工具者,此工具不待外求,即修者本身六根是也,無論眼耳鼻舌身意任取何種,繫心一緣,熟練漸純,即可得初止境地。 凡六根為用,演出八萬四千方便法門,初皆為止此意念之用,念止為定,今修「定」,首明其定相,繫心一緣,制心一處,即為止境,入定之基也。何謂定?即不散亂,不散亂者又不昏沉,惺惺而復寂寂,寂寂而亦惺惺,是定也。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