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20 08:47:26瀏覽176|回應0|推薦5 | |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仁者超然於生死。生死雖由天定,天卻根據人的心性與表現來裁斷生死。所謂生死有命,是說人的生命的長短,並不由人的想望與努力來定奪。所謂命由自我,是說你的本性是否真誠、善良,你的言行是否純正、寬和,它們一起注定你的生死。 而且,仁者並不將生死看得如常人一般緊要。常人多想健康、長壽,卻不知其前提,必定在於心性的修養與道德的提升。仁者卻知,人來在世間,只如旅店小住,匆匆一過一往而已;人之存活的要義,絕非為了生活本身,而是為了在迷中悟會真理,找到回家的路途。 所以,仁者最看重的,莫過於仁心與仁行,莫過於求道與悟道。生命為堅守仁義而丟失,那只是塵世的丟失,轉眼就會在另一重時空新生。生命為茍延殘喘而違背仁義,雖然可能多活一些時日,卻會失盡在美好時空立足的任何機會。 伯夷、叔齊是商代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相傳,其父曾遺命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待父死後,叔齊要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即位,兩人便先後逃到周國。恰值武王伐紂,二人曾叩馬阻諫。武王滅商後,二人恥食周粟,逃到首陽山中,採薇而食,終於餓死。 明末清初,很多人奮起抗爭,以身殉國。在吳梅村之前,洪承疇、吳三桂、錢謙益等早已跪倒在多鐸的面前,成為貳臣。吳梅村深受皇恩,所以在朋友提醒他不要接受征召時,他幾乎未經考慮,就斬釘截鐵地回答:誓死不出。但他的決心不夠堅定,又深受名與利的誘惑,不久便低下頭來。後來,他愧悔不已,並於臨終時寫道:“忍死偷生廿載餘,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思欠債應填補,總比鴻毛也不如。” 伯夷、叔齊,一直被視作高尚守節的典範,孔、孟及司馬遷等人都讚賞有加。至於吳梅村,且不說他人之論,他自己都深覺不恥,以為忍辱偷生,罪孽深重。人固有一生、一死,為何生死有別?前者堅守內心的準則,寧死也不放棄;後者受外物支配,求生以叛志節。在關鍵時刻,所謂大節,即是天道在此時此刻的要求,誰也不可背棄。人自有權變之策,天道卻一以貫之。
引用 : 文生心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