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13 15:35:54瀏覽366|回應0|推薦1 | |
雙酚A 新聞來源:tvbs 人手一杯,超商或是連鎖咖啡店,就能買到的熱飲,一般民眾都會對著杯蓋小孔直接喝,婦產科醫學會提出警告,像是這類屬於回收標章6號的塑膠器皿,遇熱可能會溶出致癌的環境荷爾蒙,雙酚A,長期接觸可能會不孕,但業者強調,塑膠杯蓋絕對通過檢測標準。 不管是超商咖啡、速食店熱飲,或是連鎖咖啡店,都少不了這塑膠杯蓋,上頭回收標章都是6號,婦產科醫學會提出警告,它們遇熱會釋出致癌物雙酚A。 不僅耐熱70到90度的六號PS聚苯乙烯,保鮮膜最常見的3號聚氯乙烯PVC材質,也很危險,但超商業者強調,塑膠器皿,不管採購、檢驗都照主管機關規矩來,絕對站的住腳。 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科長鄭維智:「PS(聚苯乙烯)材質基本上它並不是以雙酚A為原料來製成,所以基本上應該不會有雙酚A溶出的情形,(但遇熱)可能有一些可塑劑的情形,或其他的化學物質。」 衛生署也出面喊話,根據99年度雙酚A檢驗,屬於6號材質的塑膠杯蓋,並沒有驗出含有雙酚A,但會不會含其他化合物質或是可塑劑,還是得把關,檢測標準比照國際,一定得過2關。 材質試驗,依使用類別更分60度C、95度C的溶出試驗,雙酚A,衛生署有考量,環保署則說業者要使用得申報,但也不禁用,還是老話一句,塑膠類製品能不碰熱最好。 除了三鹿毒奶粉,我們的下一代還面臨其他健康風險!最近美加一項研究發現,低劑量的雙酚A暴露對腦部發育與運作可能有負面影響,並確定PC材質的嬰兒奶瓶等塑膠容器,溶出的雙酚A對人類健康有潛在危害。其實,主婦聯盟早在3年前即提出警告,但環保署日前僅表示,「將依國際上最新毒理研究資訊,評估列管為毒性化學物質之可行性」,另外也不見衛生署提出對策。難道,要消費者自求多福? 雙酚A,原文Bisphenol A(縮寫BPA),或譯作酚甲烷,是一種已知的內分泌干擾素或環境荷爾蒙,會影響生殖系統。對人類的影響在維基百科顯示「目前說法不一:工業界資助的研究結果傾向於聲稱沒有發現重大影響;政府資助的研究傾向於發現有重大影響。歐洲及日本學者已密切注視它對人類生殖力的影響。」看到這樣,社會大眾會比較相信哪一邊的研究結果? 目前歐美日對於雙酚A均有管制或規定的措施,如挪威已明確禁止雙酚A在消費品中使用,加拿大已把雙酚A列為危險化學物質,也在今秋實施禁止進口和銷售含有雙酚A成分的聚碳酸酯塑膠嬰兒奶瓶,加拿大衛生部成為世界上首個管制雙酚A的機構。連中國也已訂出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聚碳酸酯成型品在水中浸泡的限量規定,雖然寬泛但總比台灣什麼規範都沒有來得好一些。 主婦聯盟2005年就已對雙酚A的問題提出警告,但三年過去環保署卻還在觀望,還要再評估是否列為毒性物質,而衛生署也遲遲不見訂出塑膠容器溶出雙酚A的限量標準,難道我們的嬰幼兒健康不值得早早規範這已有明確風險和毒害性的物質嗎?難道要每個人自求多福,小心選購不含雙酚A的產品,還要謹慎使用塑膠奶瓶和水壺?為什麼不能早一點從源頭管制,讓消費者不會從架上買到會溶出雙酚A的產品? 當雙酚A問題在加拿大出現後,消費者像驚弓之鳥,零售商則立即從貨架撤走懷疑有問題的產品,政府亦迅速回應,短期內收緊監管規定。而台灣呢?之前有 PC奶瓶驗出雙酚A,造成許多家長擔心、恐慌甚至自責,也使得玻璃奶瓶的銷售一時間大增。但除了部份消費者因此警覺注意之外,政府態度則顯得保守且不積極不作為,新聞事件過後不見衛生署訂定雙酚A管制標準,環保署也還不打算將雙酚A列為毒性物質。 塑膠瓶。圖片來源:Scott Belcher事實上,生活中不只奶瓶含有雙酚A,包括澡盆、兒童玩具、水壺到可微波的食品容器。現在因為響應節能減碳,帶水壺出門的人增加不少,但以塑膠水壺佔大多數,有多少水壺會溶出雙酚A則缺乏檢驗,又有多少人會注意到塑膠水壺與雙酚A的問題?美國研究發現,雖然有的塑膠產品標榜耐熱,但只要溫度超過100度,即可能釋出毒素,進而導致青春期早熟、肥胖、糖尿病、癌症。而在容器受熱、或接觸到很強的洗滌劑、或裝酸性物質等情況下,雙酚A更容易滲出,很多人使用可微波的塑膠容器,還包括便利商店的便當以及微波食品,有哪個單位檢驗過這些塑膠容器是否在加熱後會溶出雙酚A? 身為二個小孩的母親,看到這樣的新聞雖然慶幸自己當初以母乳親餵孩子,但對因為上班等因素需要瓶餵母乳,或是採用配方奶而不得不使用奶瓶的家庭,則是期望大家能重視這則新聞,多注意使用奶瓶的安全風險問題。除了自保要慎選奶瓶之外,也要注意水溫和清潔消毒方式。但這僅是治標而不治本的方法,重要的是如何讓新手父母不會在無意間購買了含有雙酚A的奶瓶或玩具,更不會因為沒助意到這樣的新聞,而在無意間使用過高的水溫,或是用來裝酸性飲料,以及因刷洗刮傷奶瓶而造成雙酚A溶出。 因此面對雙酚A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其治本之道應是仿效先進國家儘速訂出規範與標準,讓廠商僅生產符合規範的產品,市面上只賣合格產品,且有明確而完整的材質標示。至於PC奶瓶在國外有些國家已經禁用,但國內還沒明文規定,希望相關單位儘早為嬰幼兒和兒童可能接觸的塑膠製品嚴格把關。 在少子化的當下,新生兒的數量已愈來愈少,如果他們還得面臨毒奶粉、毒奶瓶的威脅,實在令人痛心,也絕非國家之福!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