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12 11:54:46瀏覽394|回應0|推薦0 | |
馬英九要學學張五常(吳惠林)
2010年06月12日蘋果日報 又到驪歌高唱的畢業季節,也是大批社會新鮮人投入求職行列的旺季。根據一家求職網的近日調查,有六成五受查新鮮人願意到中國工作,而且有四成以為起薪可高於中國畢業生。若是十年前,這樣的想法應是非常實際,但在今天卻很可能不只是「理想」,甚至是「浪漫」呢! 已有專家潑冷水表示,除非由台灣母公司外派,否則台灣的新鮮人直接找中國當地工作想要坐擁高薪,可說是異想天開。我還是忍不住找出張五常教授2001年6月的一篇文章,提供台灣欲西進的社會新鮮人省思。 陸工資低具競爭力 張教授不但是國際上數一數二的頂尖產權經濟學者,更是最先發表中國體制轉型精采論著的先驅者,加上他持續觀察、並實際走訪中國的演變,而且他久居香港,對港人到中國經商、就學的了解更非他人所能望其項背。因此,張教授的說法必須認真且嚴肅看待。 他在該文指出,1980年代中期,兩岸三地間生產成本和生活物價的差距在十倍以上,2001年則約為四倍(現在應更接近)。原則上,中國開放得快,此差距會收縮得快,其間重要的實際行動者是香港人。在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香港人因服務中國的改革發展增加收入,金融、管理和資訊三方面是很好的例子,可以說,沒有香港,大陸在那個時期的發展不會那樣快,香港人賺錢是應該的,而當時中國和香港間物價和成本的大差距對香港沒有明顯的不良影響,是因為香港有的人才大陸沒有。 這種情勢到1990年就改變了,此種大差距開始衝擊香港。張教授1990年親身體驗上海某家餐館,他覺得該餐館的食物味道雖不及香港,但菜式陳列大有可觀,所有職員都是大陸人,65個員工的每月總工資約為3萬5000元人民幣,剛好是「一個」香港到大陸工作的廚師或餐館經理工資加上住宿津貼之總和。一個等於65個的競爭態勢,結果如何?1991年起,香港的酒家經理及廚師大量搬回香港,如喪家之犬。 本來張教授還認為廚藝大陸的人不難學,但金融與資訊因需懂英文、會電腦、知世事、有學識、明白市場,並不好學,大陸要追上香港不易。這個想法在1996年末接觸到大陸青年學子後,張教授也不得不修正。所以張教授下結論說:我有你也有,你的工資比我的低得多,是一件很頭痛的事。 馬簽訂ECFA「危險」 張教授的觀點其實只是簡單市場競爭的應用而已,我是完全認同的。雖然他以香港為例,但將台灣套入也非常適用。香港的專長在服務業,台灣則為製造業,照張教授的觀察,香港人已難在大陸立足,除非身價降低,因為大陸人已學習成功。白話地說,生產力既然已相差不大,工資報酬的差距怎能不縮小呢?台灣人不但不例外,說不定比香港人的遭遇還慘,因為製造技術更好學! 現實問題是:香港和台灣可能「管制」人力、資本流向大陸,以免大陸急速追上來嗎?民主社會裡的答案是「不可能!」所以主控權是操在中國政府囉?但「鐵幕」已破,也不可能再關起來。 「市場的力量沛然莫之能禦」,是的!在此種局面下,負責政府決策者的處境如何?張五常說的好:是一件很頭痛的事。但馬政府認為簽訂ECFA可提供台灣服務業在中國市場商機,並為台灣青年開啟希望之窗,對照香港人的經驗,恐怕很不實際,甚至危險呢!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