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可忽視的鈣質年齡週期
2012/01/18 21:59:11瀏覽73|回應0|推薦0
不可忽視的鈣質年齡週期
營養師 / 江姿瑩

鈣質是維持骨質健康的重要元素,鈣質的攝取不足會影響骨質健康。體內99%的鈣質儲存在牙齒與骨骼中,另外1%穿梭在血液和細胞之間,負責心臟跳動、血液凝固、肌肉收縮、神經傳導等功能,可見鈣質對人體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補充鈣質是一輩子的事。」江姿瑩營養師表示,人體隨著年齡增長,可分為三個補鈣的重要階段,第一:嬰兒時期,是人體的快速成長發育期;第二:青春發育期,因為男女賀爾蒙的改變,此時身體的鈣質吸收率高,儲存率也高,正是儲存骨本的精華時期。第三:30-35歲成年期,是體內鈣質含量最高的巔峰時期,自此以後就開始走下坡,骨本將不斷被提領。 
如果能從年經時就開始補充鈣質,可避免更年期鈣質的大量流失,更年期前,人體每年鈣質的流失率約為1%-2%,但更年期後卻高達3%-5%,消耗速度特別快。江姿瑩營養師估算,以平均壽命75歲來說,若不補充足夠的鈣質,20年骨本就會少60%,一旦跌倒就很容易導致骨折。

由於國人缺乏保健骨骼與關節應從年輕做起的觀念,國民健康局研究發現,國人30歲後骨質逐漸減少,50歲以後骨質流失更嚴重。國內15歲以上成人,約7.6%被醫師確診為骨質疏鬆症,換算全台約有148萬人罹患骨鬆。 
「牛奶的鈣質含量豐富、易被人體吸收、也是普遍可取得的食物。一般200C.C.鮮奶的鈣質含量約220毫克,高鈣奶粉的含量約可達500~600毫克,可補充人體每天所需的鈣質,是很好的鈣質來源。」江姿瑩營養師表示。然而,根據國民營養調查,國人平均一天的牛奶攝取量只有0.8杯,對於骨質健康的維護仍有不足。

除了牛奶以外,許多天然食材中也含有鈣質,例如:起司、優酪乳等乳製品,對於有乳糖不耐症困擾的民眾而言是很好的鈣質來源。其他諸如深綠色蔬菜、豆製品、紫菜、海帶、小蝦米、有骨的魚類(小魚乾、沙丁魚等)、堅果類、黑芝麻等都是很好的鈣質來源。此外,熬煮大骨湯時加入檸檬汁或醋,就可以讓鈣質更容易被釋出。然而江姿瑩營養師再三提醒:「這些做法與食物中的鈣質含量都沒有牛奶來得豐富,牛奶還是最好的鈣質來源。牛奶除了含豐富的鈣質以外,還有蛋白質、乳糖、鎂、鋅與維生素D3等豐富的營養素,對維持骨骼健康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

此外,在臨睡前一個小時喝牛奶也可以減少骨骼中的鈣質被分解。鈣在骨骼的堆積是一點一滴的,需要長時間累積;而人體對於鈣質的吸收有一定的極限,分次補充效果更加,因此把一天所需的兩杯牛奶分兩次喝,吸收效果會更好。 骨骼健康金三角 - 鈣質、維生素D3、運動
若以建築比喻,正常骨骼就如大樓的鋼筋,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骨質密度約在30歲達到高峰,之後就開始走下坡,骨質加速流失,骨骼結構被破壞,此時就形成骨質疏鬆症。預防骨質疏鬆症,不少人認為要多喝牛奶,但營養師警告,有人把牛奶當水喝,蛋白質、磷含量過高反不利鈣質吸收,失去預防骨鬆的效果,建議適量攝取含鈣、維生素D3的食物,並且每天固定日照10分鐘左右,是最好的預防骨鬆保養之道。

另外,維生素D3可幫助人體鈣質吸收,現代人工作早出晚歸,很少外出曬太陽,尤其女性族群因為怕皮膚黑而不敢曬太陽,國內中年女性維生素D3不足盛行率高達50%,以致於骨質代謝快, 維生素D3嚴重攝取不足,喝再多牛奶卻無法在體內吸引鈣質。因此,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愛美不曬太陽及追求纖瘦體型的女性,都是骨鬆得高危險群。 
總之,最健康的方法必須從生活做起,均衡飲食以攝取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3,規律運動以訓練骨骼,包括快走、跑步、爬山等,都是對骨骼有益的運動,再加上充足日曬,陽光提供能促進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3。換言之;維持骨骼健康需要鈣質、維生素D3與運動三管齊下。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ayen2001&aid=6043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