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唯識三十論頌~名相
2012/01/02 19:56:39瀏覽85|回應0|推薦0
名相:境
釋文: 梵語 vi?aya,意為感覺作用之區域;或 artha,意為對象;或 gocara,意為心之活動範圍。又譯作境界、塵。<一>即根與識之對象。亦即心與感官所感覺或思惟之對象。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感覺思惟作用之對象,即色、聲、香、味、觸、法六境,以其能污染人心,故又稱為六塵。唯識大乘自本質之有無將境分為性境、獨影境、帶質境三種,以論見相二分種子之異同。此外,境又有內境外境、真境妄境、順境違境等分別。  又境或指勝妙智慧之對象,即是佛理(真如、實相)。如天台教義之中,有「觀不思議境」,為一種觀實相之理的觀法。
名相:量
釋文: 梵語 pram??a 之意譯。有廣狹二義,狹義而言,指認識事物之標準、根據;廣義言之,則指認識作用之形式、過程、結果,及判斷知識真偽之標準等。又印度自古以來,在認知範疇中,一般皆將量知對象加以認識論證,泛稱為量。此量知之主體,稱為能量,或量者(梵 pram?t?);被量知之事物,稱為所量(梵 prameya);量知之結果,或了知其結果,稱為量知(梵 pramiti)或量果。以上三者稱為三量。玆將三量各舉譬喻,並將其與外道、小乘、大乘、唯識等相當之部分,列表如下:  依不同之方法去量知對象,即產生種種不同之量果,大別之,有下列數種:(一)現量(梵 pratyak?a-pram??a),不含比知推度,僅以知覺進行認識作用,或依前五識,或依與前五識同時而起之意識,或依自證分、定心等無分別心而來。例如眼識認識色境時,即為現量。  (二)比量(梵 anum?na-pram??a),係以既知之事實為基礎,比知未知之事實,乃經由推理而進行認識作用,不與前五識同時而起,係依散地之意識而來者。
名相:現量
釋文: 梵語 pratyak?a-pram??a。因明用語。三量之一,心識三量之一。量,為尺度之意,指知識來源、認識形式,及判斷知識真偽之標準。現量即感覺,乃尚未加入概念活動,毫無分別思惟、籌度推求等作用,僅以直覺去量知色等外境諸法之自相。如五根之眼見色、耳聞聲等是。廣義之現量,分為真現量,似現量兩種,真現量係指未受幻相、錯覺等所影響,且尚未加入概念分別作用之直接經驗;似現量則指由於幻相、錯覺所致,或已加入概念分別作用之認識。狹義之用法,現量一詞多指真現量而言。於唯識中,五識之緣五境、五同緣意識、五俱意識、定中之意識與第八識之緣諸境,均為出於心識上之現量。因明所用之現量,唯有五識及五同緣、五俱意識而已。
名相:性
釋文: <一>梵語 prak?ti,巴利語 pakati。與「相」、「修」相對。有不變之義。指本來具足之性質、事物之實體(即自性)、對相狀而言之自體、眾生之素質(種性)等。即受外界影響亦不改變之本質。 
名相:獨影境
釋文: 法相宗所立三類境之一。謂依第六意識之妄想分別,浮現實我實法之相,此相非有實體,僅為意識之見分(能照知所緣對境之主體作用)所變現之影像;如現空華、兔角之境,所現之相,多為相分(所照知之對象),乃由於能緣之心所生之妄想分別而見之影像,非有實質,僅為幻像。  三類境中,除獨影境外,尚有帶質境與性境。獨影境相對於帶質境之相分的具有本質而謂之獨,相對於性境之相分的具有實性而謂之影。故獨影境,為一時妄分別之反應,乃情有理無之法,屬於三性中之遍計所執性。  
名相:作意
釋文: 梵語 manask?ra, manasi-k?ra 或 mana?-k?ra。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覺而將心投注某處以引起活動之精神作用。
名相:覆
釋文: 梵語 mrak?a,巴利語 makkha。心所(心之作用)之名。即恐名譽將墮而隱藏自己之過惡,不發露悔過之行為或精神作用。
名相:憍
釋文: 梵語 mada,巴利語同。音譯末陀。心所名。謂不對他人,而僅對自己之種性、色力、財位、智才等有所染著,使心高舉之精神作用。即對自己之長處產生傲慢自大之心理。反之,對他人心起高慢,則稱慢。
名相:誑
釋文: 梵語 ???hya。欺詐之意。心所之名。即以種種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據成唯識論卷六載,「誑」即為得利養而現矯德,以詭詐為性,能障不誑,以邪命為業。
名相:諂
釋文: 梵語 m?y? 之意譯。心所(心之作用)之名。即為網取他意,而無法如實顯表自己之精神作用。亦即心曲不真,將自己本心隱藏而對他人卻故意裝出順從之心理作用。與「討好」、「阿曲」、「諂曲」同義。即大乘廣五蘊論所謂(大三一‧八五三中):「矯設方便,隱己過惡,心曲為性,謂於名利,有所計著,是貪癡分,障正教誨為業。」又以諂所生之身、口、意業,稱為曲業。
名相:悔
釋文: 心所之名。即懺悔自己所造之業。與「惡作」一詞同義。
名相:眠
釋文: 梵語 middha。又稱睡眠。心所之名。即身心昏昧沈重之精神作用。
名相:尋
釋文: 梵語 vitarka,巴利語 vitakka。心所之名。舊譯作覺。為尋求推度之意。即對事理之粗略思考作用。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ayen2001&aid=599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