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15 22:28:55瀏覽576|回應0|推薦0 | |
劉芳村講師_涅槃經_第3片_台南同義宮_103/7/5 (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誤謬,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各位點傳師各位講師各位壇主各位前賢大家好,後學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以及感謝各位前賢給後學機會學講。 我們手上這一本金剛經,我們講完的時候才寫,才兩個禮拜時間就寫完。裡面有很多都是我們所講的天機,也都是後學的口吻,跟我們之前那一本(民國七十六年寫的)已經完全都不同、都改版。像那個第十三跟第四十九就可以看到,如何領悟了嗎?你就看前面那個意思,就可以深思!那後面四十九就寫融會貫通了嗎?也都是給我們可以深入其中,那中間也都會有如何領悟了嗎?那個也都是促成我們去深思熟慮的地方,所以這一次寫的完全跟七十六年舊的那一本完全都不同了、都不一樣!這個比較接近我們現在的生活,那大家對金剛經也都蠻嚮往,這個就解說的很白話,就把整個我們金剛自性呈現,所以這一本也可以多拿,拿回去給親朋好友,他縱然沒有求道也沒關係也都可以看,一定會有所領悟。那我們就開始講涅槃經。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護法菩薩。應當如是。 迦葉菩薩就像佛表白他心中的意思,因為上面佛有講,不捨錢財而得到那個名聲就是很響亮大施主。那佛就講裡面有『斷酒肉者,施以酒肉』,所以迦葉聽到就講, 【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就是不應該吃葷的。那我們要瞭解到說,因果是定律,那你一直假如說葷食的話,這個吃人家八兩要還半斤,那個都逃不過的。所以我們要知道說,早一點斷那個惡緣(跟眾生結的惡緣),所以不要葷食,盡量不要吃下等眾生的肉。那迦葉菩薩就講原因。 【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就是沒有吃肉的人有大功德。所以我們知道他這個說法:『不吃肉者。有大功德』,那個就是循循善誘。因為我們在凡塵有吃肉的人,你要他不吃,真的很困難。所以用這個有大功德的那一種誘惑力量,來引誘葷食的人請他不要吃肉,就是一種循循善誘。那我們既然研究性理心法(最上乘的),要知道說不吃肉是我們的根本,我們根本就不應該吃肉,因為下等眾生它也是一條性命,那我們強、那一些弱,然後我們弱肉就強食,這樣凡塵的真理不在,所以不吃是最正常,那個都沒有跟下等的眾生結惡緣,這樣我們就不會有一些障礙。 假如說我們都有吃這一些下等眾生的身體,我們的障礙會很多。所以我們都有聽過,為什麼看別的書沒關係,你只要一看經典就想睡覺、打瞌睡,那個就要了解到,那個是障礙。就是我們的冤欠不讓我們研究,因為我們研究了以後可以脫離凡塵,那這一些債主他就討不到債,所以他不要我們去研究,就是要我們在六道輪迴,只要你在六道輪迴早晚總會遇到你的啦!所以慢一點討沒關係,可是只要你研究了以後,你努力可以回歸本位當佛了,哇!要不到債了!所以他會阻擋。我們很多啊!像那個阿那律平常的時候精神很好,聽到佛在講經說法他就打瞌睡,自然地,下課了精神就來了。所以我們也會有這一種情形,那個也就是我們的業障、障礙,不給我們研究。所以要了解說,我們要研究這個真理很不容易,要我們本身有根基、還要我們祖先有德性,我們不要小看,要能夠坐的住聽性理心法,那個都是上等根器,都是佛菩薩示現,都很不容易。那我們要了解說,我們所研究的就是佛菩薩的領域,就是我們要到達那個狀態,那個是最基本的。所以迦葉菩薩就講『不食肉者。有大功德』,那佛一聽到迦葉菩薩這樣說就很讚嘆! 所以【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所以佛有那個意思,就希望我們眾生不吃葷,就是不跟下等動物結惡緣,所以就讚嘆迦葉,說你能夠知道我的意思! 能夠【護法菩薩。應當如是】,就是菩薩在護法(保護佛法),就應當是這個樣子,要把真理能夠宣揚。 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 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 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 佛言。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亦是因事漸次而制。 【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就從現在開始,因為佛要進入涅槃,所以祂不允許(不聽就是不允許的意思)、不允許這個聲聞弟子,就是程度比較不是很高。若是菩薩程度就比較高,聲聞程度就比較低,所以不允許聲聞弟子食肉。 【若檀越】檀,就是布施;越,越過貧窮;檀越就是施主(布施的主人),那只要我們布施,就可以越過貧窮。 【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因為有問,去托缽人家布施的時候,結果裡面有葷食,那問說要怎麼來處理?不能把它丟掉,那要拿來吃會覺的怪怪的,因為裡面葷食(就是有生命),那佛就講,你拿到河邊、溪邊,用水把那個味(魚腥味、肉味)洗一洗,沒有那個味,那你就可以吃,食(吃飯)是要養生,所以托缽的時候人家布施我們就是要接受,所以佛就教他們不貪那個東西,假如說我們現在一些社會人士,為什麼要葷食?就是因為他就講:我沒有肉吃不下飯,那已經蠻嚴重!所以佛說那個是貪、貪那個肉的味,那已經在修道了就不應該貪味,所以只要養生讓生命能夠延續下來就可以,所以有魚、有肉,拿到河邊用水洗,讓那個味道能夠大部份都消失,那你就可以吃。這個佛明確的回答,就是人家布施的時候你就是這樣處理,就可以吃。 所以不允許聲聞弟子吃肉,所以假如說有施主,布施的時候裡面有葷食,你就要想,你在吃的這個就是你兒子的肉,吃自己兒子的肉,這樣了解意思嗎?就是很謹慎小心!那一些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如子肉想,那個念頭就不是貪那個肉的味、魚肉的味不貪,就好像在吃兒子的肉一樣,所以就是為了要使這個身體能夠繼續存活下來,所以要吃,就這樣!跟我們凡塵吃的那個心就完全不同,我們吃就會挑好的吃;那佛的意思說你只要能夠養生,你吃下去能夠使生命延續就好了,不能夠貪味。我們貪味的話就在六塵,我們六根對六塵,那個味,已經貪味就會被凡塵染汙!被染的污垢!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為什麼如來不允許(不聽就是不允許)。 【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就是我們吃肉的話,我們的佛性裡面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我們具備啦!我們佛性裡面有具備慈悲喜捨,那我們吃肉的話,就把我們四無量心的第一個慈,大慈種斷掉。所以我們只要是成道成佛,我們在稱謂的時候都會講,大慈大悲,然後後面佛的名號。大慈大悲會放在前面,那個是我們本來就有,可是我們在凡塵都沒有把祂發揮! 【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為什麼如來以前(先聽=以前)允許比丘食三種淨肉。 【佛言。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就是隨著事情、隨著環境,漸漸的慢慢的制定戒律,三種淨肉。所以我們了解,以往在很難生長五穀、也很難生長蔬菜的地區,那佛就允許他們吃(那個時候說)五種淨肉,就說它自己死掉的,自己死掉的我們沒有殺;或者說我們沒有看見,在殺的時候我門沒有看見、在殺的時候我們沒有聽到聲音,這一種現象之下,佛都允許他們吃、可以吃啦。那很多修持的,沒有跟佛在一起修持的人就會問,為什麼不放一些五穀、蔬菜給他們吃,為什麼要他們吃這三種淨肉,這一種不生五穀、不生蔬菜的地方,然後我們把它變化使它能夠生出五穀、生出蔬菜,這個違反天地的正理,不生的地方你要它出現這個東西,那不合真理,跟真理不合。所以我們就要了解到,連佛都考慮到這個地方不生長,就不能用神通力道使它們出現,還是要順著我們整個凡塵。 就連佛想多活四十年,阿難都沒有留,那佛也沒辦法,就近入涅槃!那個大弟子對阿難很生氣,佛要多留四十年,問你為什麼不留,你在佛身邊奉侍佛會聽你的話啊!阿難說我那個時候的心都被波旬魔王蓋住了,魔王都把我整個心蓋住了,我都不知道佛在講什麼。所以各位都要了解,那個佛難道不知道說阿難的心被波旬蓋起來嗎?祂也知道啊!可是要隨順世緣,所以有時候我們就是了解,張拙悟道偈,張拙為什麼他會講『隨順世緣無罣礙』,你沒有隨順世緣就有罣礙,所以隨順著世緣。那我們現在的生活也是一樣,有時候隨順著世緣,凡塵我們愛怎麼做,大概都有一個共識,那我們就按照這樣,不特別、不標新立異,這樣的話就順著大家。所以那個時候、之前聽可以吃三種淨肉,就是一樣有生命,可是不是為我殺的,為我殺的就不可以。所以佛回答迦葉,說『隨事漸制』,隨著外在的整個形相慢慢制定戒律, 【…亦是因事漸次而制】因為事情然後慢慢的,大家能夠接受的範圍,然後制定戒律,制定了以後,你覺的說可以了你才會遵守,那假如說窒礙難行,雖然有制定可是等於沒以一樣,你不願意去遵守。 當知即是。現斷肉義。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如人吃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諸食肉者。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生畏死想。 【當知即是。現斷肉義】就是要了解到,現在就斷肉。所以我們中文很有意思,那個肉,各位就可以看,外面那個是陰陽門,然後上面一個人,下面一個人,上面的人一半在陰陽的上面、一半在陰陽門的下面,就是我們現在生活在凡塵的人,一半是陽,一半是陰,那我們吃肉多的話,我們就很重,我們會掉下去;那底下那個人他的罪業已經受夠了,他會升上來,他升上來上面,我們上面這個人掉下去下面。你看那個肉怎麼寫就告訴我們了,你喜歡吃,往後你就變成要給人,你吃人的肉,你的肉給人吃,那個是因果定律! 【迦葉。其食肉者……肉氣。悉生恐怖】所以佛就講,我們吃肉的人吐出來的口氣,他的呼吸、呼出來的氣,不管是行住坐臥我們一切的眾生,都會聞到他吃肉的肉氣,都會產生恐怖,他會吃肉、會吃人。 【如人吃蒜】好像我們人吃蒜頭 【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所以那個蒜,這個味道很濃,已經吃在肚子裡面,我們竟然呼吸的時候,那個氣都跑出來,跟你講話的人就可以聞到蒜頭的味道,很強,那個蒜頭味道很強。可是我們了解說,蒜頭會殺菌,所以假如說你在一個地區,那個地區都沒有吃的東西,水也都很多細菌,你可以用蒜頭來殺菌,你喝水吃蒜頭,可以把那個菌殺死掉、還可以養生,那個時候是以生命為重要,你要能夠修道生命要能夠保得住,生命都沒了怎麼修,所以還是我們了解它的因果所在,為了要使生命存活下來,所以有一些我們就要擔當。 【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遠見,沒有離得很近的人,他也不願意跟吃肉的人親近,那近的人更不用說,他聞到那個味道都很不喜歡,吃肉的沒感覺,我們素食的人那個感覺特別靈敏,就會感受到。 【諸食肉者。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生畏死想】你既然可以吃別的生命的肉,那我這個生命的肉有時候你也想吃,就會恐怖,所以會畏死,很怕死掉。 迦葉又問。若乞食時。得雜肉食。云何得食應清淨法。 佛言。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若其食器。為肉所污。但使無味。聽用無罪。若見食中多有肉者。則不應受。一切現肉。悉不應食。食者得罪。我今唱是。斷肉之制。涅槃時到是故略說。是則名為。能隨問答。 【迦葉又問。若乞食時。得雜肉食。云何得食應清淨法】怎麼樣去吃才會沒有犯戒、是清淨的。所以佛就有講, 【佛言。當以水洗。令與肉別】你用水洗一洗後,跟我們凡人吃的肉已經有差別了。 【然後乃食】就可以吃。 【若其食器。為肉所污。但使無味。聽用無罪】假如說裝吃飯的缽,已經裡面被肉所污穢,佛就講你使那個味去掉,就可以允許,那個聽用就是允許你可以吃,已經無罪。 【若見食中多有肉者。則不應受】假如說你托缽,人家布施的時候,裡面哇!全部都是肉,這樣你就不應該接受,就是有一些肉還可以,你處理;那全部都是肉的話,你就不好處理;那佛就講:則不應受。 【一切現肉。悉不應食】就是以應顯現很明顯的這一些肉,就不應該再吃。 【食者得罪】吃了就有罪。 【我今唱是。斷肉之制】佛就在這個時候制定不能吃肉。 【涅槃時到是故略說】就是佛已經要進入涅槃,所以大略的來講這個內容。 【是則名為。能隨問答】這個問了就能夠隨著答。 云何善解因緣義。 佛言。波羅提木叉義者。名為知足。成就威儀。無所受畜。亦名淨命。 離身口意不善邪業。或復有人誹謗正法甚深經典。如是等人。自言我是聰明利智。輕重之罪。悉皆覆藏。覆藏諸惡。如龜藏六。如是重罪。長夜不悔。以不悔故。日夜增長。是諸比丘。所犯眾罪。終不發露。是使所犯。遂復滋蔓。是故如來。知是事已。漸次而制。不得一時。 【佛言。波羅提木叉義者。名為知足。成就威儀。無所受畜。亦名淨命】就是我們了解,佛制定的戒律蠻嚴格,除了三衣一缽以外,不能有另外自己去持續這個東西,那個都犯戒,所以要淨命,清淨的在凡塵、生存那個生命。 【離身口意不善邪業】所以我們在凡塵會造業都是身口意這三個,這三個引起我們的善惡業,所以我們要好好的約束身口意,讓身不行惡;口不講沒有意義的話;意念不胡思亂想,也不起負面的念頭;這一些不善的邪業都離、都不讓它近身。 【或復有人誹謗正法甚深經典。如是等人。自言我是聰明利智】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誹謗正法以及誹謗甚深經典,那個罪過都很深。這一種人他會講他是聰明利智、是超越凡塵現象。 【輕重之罪。悉皆覆藏。覆藏諸惡。如龜藏六。如是重罪。長夜不悔。以不悔故。日夜增長。是諸比丘。所犯眾罪。終不發露。是使所犯。遂復滋蔓。是故如來。知是事已。漸次而制。不得一時。】所以這邊佛就把制定戒律的過程跟眾生作一個交待,說人誹謗正法、誹謗甚深經典,這個罪過都很深。那如是這一種人他都會自己說我是聰明利智,非常聰明、銳利(根基很銳利),智慧很高。 『輕重之罪』那不管是輕、是重這個罪。 『悉皆覆藏』全部都不讓人知道,他做了這一些罪,都把它覆蓋藏起來。 『覆藏諸惡』,所有的惡他都覆蓋隱藏。 『如龜藏六』好像烏龜。我們知道烏龜有頭、尾、四腳,對不對?是不是六?頭尾跟四腳,六。等到烏龜受到外來的侵犯,它是不是把頭縮進去,尾巴縮起來,四隻腳都不見,烏龜藏六,有看過嗎?很有意思喔!縮起來一顆圓圓!你玩的話,它都不會受傷!它的外殼很硬,你摔的話它也不會死,所以烏龜藏六,它把它整個都藏住了,會受傷得地方它都藏起來,藏在龜甲、硬殼裡面。 『如是重罪』這麼重的罪。 『長夜不悔』就是經過非常的長的時間,為什麼叫長夜?因為黑暗,有犯罪又不表露、不講給人家知道,那個都整個黑暗。 『以不悔故。日夜增長』那因為不後悔、不懺悔,它會日夜增長,就會一直增長這一些罪業。 『是諸比丘。所犯眾罪。終不發露』就是修道的這一些修道者,所犯的這一些重罪,不管輕、不管重,他都不發露。發露就是表現出來、說出來讓人知道,讓人知道叫做發露。那有說出來讓人知道,表示他要懺悔、他要改過。那佛講,只要你都說出來讓人知道,那你懺悔改過,你跟沒有犯的都一樣,很清淨、都清白。那你藏著的話,整個都會日夜增長,愈來愈惡,到後來都是阿鼻地獄。 『是使所犯。遂復滋蔓』好像我們那個葛藤會一直蔓延,就很厲害。 『是故如來。知是事已』知道這個事以後。 『漸次而制。不得一時』因為有菩薩問佛,為什麼不事先就去防範?就是他還沒有犯罪,那你事先就想到,制定戒律讓他遵守然後就不會犯!那佛有說,那個會引誘人家犯罪,他都還沒有犯,你就制定戒律。好像我們現在的立法,那個立法的情形,還沒有去做,他就先立法(就是規範),你不能做,你做了就是以什麼罪來處理。可是佛祂說,這樣是人家都還沒有犯罪,你就促成人家去用那個心、促成人家犯罪,所以那個佛講不符合真理。所以我們要知道說,在真理的部份,耶!覺得說還真的要跟佛溝通,這個佛沒有先制定,我們凡人會犯!可是佛說,還沒有犯不能制定,犯了以後才可以!所以觀念就不同。 見衣有孔。然後方補。……雖有所說。不得先制。要因比丘。漸行非法。然後方乃。隨事制之。樂法眾生。隨教修行。如是等眾乃能得見。如來法身。 能說法者。及聞法者。皆不可思議。是名善解因緣義。菩薩如是分別開示四種相義。是名大乘大涅槃中因緣義也。 【見衣有孔。然後方補】佛作這個比喻很恰當。你看到衣服已經破洞了(有破洞了),要不要補?衣服都好好的你就拿來補,可以嗎?本來是好衣服,給你補了以後變成壞的。所以佛那樣說,我們想也是對!衣服已經有破洞了,我們才拿來補,不能說好好的衣服,你就把它補,那樣不合真理! 【…雖有所說。不得先制】雖然有講,一些菩薩都先說制定的戒律讓人不要犯。那佛說不得先制,不可以先制定戒律。 【要因比丘。漸行非法。然後方乃。隨事制之】要他已經慢慢的、已經做不合真理的事,然後才可以開始制定戒律。所以後學在開頭的時候就有講說,制定戒律的因由作個交待,不能說無緣無故就制定戒律,一定要有因由。 【樂法眾生。隨教修行。如是等眾乃能得見。如來法身】 『樂法的眾生』所以只要我們樂法,就是對佛法很快樂,樂法的眾生。 『隨教修行』,隨著教化他能夠去實際的實踐; 『如是等眾乃能得見。如來法身』這樣他就能夠看到我們佛性本體,如來法身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 【能說法者。及聞法者。皆不可思議】我們要了解說,能夠說法、能夠讓人脫離苦海,那個叫說法。以及能夠聞法,能夠聽到離開苦海的方法;皆不可思議,就是不能用我們頭腦來思、用我們嘴巴來論議!不可思議啦!所以這個不可思議我們都很熟悉,不著有、不著空、不亦有亦空、不著非有非空,這個叫不可思議,無法想的、無法講的。 【是名善解因緣義】能說法以及能夠聞法,這個就是善解因緣,能夠善解因緣義。 【菩薩如是分別開示四種相義。是名大乘大涅槃中因緣義也】 像我們那一本金剛經裡面後學就有講,我們有長壽之因,一定要有飲食之緣,因緣會合才能夠跟我們命理相合。有長壽之因,可是我們都不吃,能夠長壽嗎?你有長壽的因,你都不吃,會不會死?會死!所以有長壽之因,一定要有飲食之緣,因緣配合,我們的命理才可以完整。所以這邊就是因緣義! 復次。自正者。所謂得是大般涅槃。正他者。我為比丘。說言如來。常存不變。隨問答者。迦葉如汝所問。故得廣為菩薩及四眾。說是甚深微妙之義。 【復次。自正者】就是第一個。四種相義第一個就是自正;第二正他;第三能隨問答;第四善解因緣義。 【復次。自正者。所謂得是大般涅槃】這個自正,為什麼能夠自己正呢?就是得到大般涅槃,就已經得到不生不滅我們的佛性本體。 【正他者。我為比丘。說言如來。常存不變】所以我們了解,如來,我們佛性本體,如來;常存不變,永遠都在,祂不會變化。 【隨問答者。迦葉如汝所問。故得廣為菩薩及四眾。說是甚深微妙之義】這個一問了以後,就能夠廣為菩薩以及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甚深微妙那種義理。 因緣義者。聲聞緣覺不解如是甚深之義。涅槃摩訶般若成祕密藏。我今於此闡揚分別。為諸聲聞開發慧眼。假使有人作如是言。如是四事云何為一。非虛妄耶。即應反質是虛空無所有不動無礙。如是四事有何等異。是豈得名為虛妄乎。 【因緣義者。聲聞緣覺……開發慧眼。】就是那個涅槃摩訶般若,就變成秘密寶藏。現在佛要進入涅槃,所以闡揚分別,為諸聲聞開發慧眼。我們要了解有慧眼,我們就能夠見到實相。我們凡塵有形有相都是虛相、幻相、假相,那我們能夠見到實相,那個就是根本智,根本智發揮出來就是慧眼,慧眼能夠了解到形相裡面的涵義,就不在形相外面,而在形相的裡面,看不見的地方,你能夠看到那個慧眼。 【假使有人作如是言。如是四事云何為一。非虛妄耶】假如有人這樣說,所以這個都有起心動念的涵義在。如是四事(自正;正他;能隨問答;善解因緣義),四事把它合成一個,不是虛妄嗎? 【即應反質是虛空無所有不動無礙。如是四事有何等異。是豈得名為虛妄乎】所以這個是反問,反質問,是虛空無所有不動無礙。所以迦葉就回答。 不也世尊。如是諸句。即是一義。所謂空義。自正。正他。能隨問答。解因緣義。亦復如是。即大涅槃等無有異。 【不也世尊。如是……大涅槃等無有異】這四個全部都是大般涅槃,都跟大般涅槃一樣、沒有不同的。所以我們了解說,大乘佛法裡面說諸相,就是一相,所謂的無相(沒有形相)。所以沒有形相就是我們所要追求最高的程度。 所以在學寫的這一本金剛經各位可以翻第13頁,第13頁這一段就是在講東方虛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可思量否?就在那一段。然後後學就把這個我們所要領悟的喔!就寫在那一段!說佛那個背後沒有講,可是祂有那個涵義在,虛空是一個,我們把它話分變成有十個方向,那十個方向劃分了以後我們眾生都要共同遵守,那跟我們的佛性也是一個,可是我們落入凡塵已經輪迴太久,每一次的輪迴我們都不同名字、也不同形相,可是我們也把它固定,就跟虛空是一個,我們把它劃分十方一樣,所以假如說我們能夠領悟那個虛空是一個、跟我們佛性是一個,那個喔!耶!你要返妄歸真就很容易!所以底下就寫著,如何領悟了嗎?有沒有?那如何,領悟了嗎?有沒有很白話,有沒有?假如說裡面全部整部金剛經都非常殊勝,非常好,只是這個地方我們了解說,喔!就是很白話的把不容易去了解的,把它寫下來! 還有第49頁,各位就可以看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然後最後就問各位,如何,融會貫通了嗎?第49,所以那一段就已經把我們整個本體都已經呈現,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只顯性體。第49頁,融會貫通了嗎?所以這個都促成我們可以用心,那裡面真的就是把真理都已經呈現,讓我們真的很透徹的知道,不會說修的迷迷糊糊,都會很清晰! 那接著我們又回來,金剛經可以拿回去慢慢看,從頭開始看,你看喔!第一句話,一世不明,有沒有?開頭翻起來第一頁,你一輩子若不了解,一輩子都在輪迴!若完全不了解,就永遠都在六道輪迴裡面!就講得很清晰!還說我們很幸福,在這個元會,都作人,每一次都活一甲子(六十年),我們已經一千次了,生死一千次了,然後又用雞來比較,雞一輩子四個月,那我們六十年,它(雞)已經240次的生死,那假如說再一個元會(六萬年),喔!已經一千四百萬的生死,久不久?作雞知道嗎?都不知道喔!我們作人也不知道我們生死這麼久了喔!哪有?我這輩子才出生而已!所以啊!老師就跟我們講,我們累劫累世,我們每一個元會、每一個六道輪迴,我們都經過,可是我們都不知道,都沒有記憶!有沒有?所以謝謝您那一首歌,我們光看那個歌詞真的都不知道,老師把整個真理講在一首歌裡面,我們原來都是同體,有沒有?然後我們要謝謝誰?我們一定不會想到說謝謝我們的佛性,不會謝謝我們真心佛性,一定會想說我這輩子誰幫助我最多,那我就謝謝他,對不對?沒有想到說,喔!原來老師所說的是謝謝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因為有祂,我們才有每一生、每一世的在凡塵示現、在凡塵生活。那我們再回來第五頁。 佛言。迦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言。如來無常。云何當知是無常耶。如佛所言。滅諸煩惱。名為涅槃。猶如火滅。悉無所有。滅諸煩惱。亦復如是。故名涅槃。 所以我們要學著說,我們看了經文以後,我們就知道經文的涵義,然後合不合真理,假如說是這樣, 【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言。如來無常】作如是言,就是這樣說,這樣說就是起心動念。講說如來無常,就是我們的佛性沒有常態,會生會死,這樣的話就已經跟真理不合了!所以我們一看就知道這講錯了!然後講錯了還有理由, 【云何當知是無常耶】為什麼知道說我們的佛性是變化無常, 【如佛所言。滅諸煩惱。名為涅槃】就好像佛所說的,滅諸煩惱,我們把煩惱都滅掉,名為涅槃。那我們要瞭解到喔,那個滅諸煩惱,不會說叫做涅槃,涅槃假如說這樣的話,那就輕視涅槃,把涅槃踐踏了!滅諸煩惱,我們要了解,煩惱是我們起心動念生發,那個是根塵相對所產生的六識,我們把它滅掉那個不說叫做涅槃,所以一定要知道這個理,它已經不在真理裡面。 【猶如火滅。悉無所有】火滅,我們要知道,火滅是火在燒的東西沒有延續的地方,所以它滅了。滅了以後,我們再有那個薪,火薪它就會燃起來了!不會說悉無所有!所以那個又跟真理不合。 【滅諸煩惱。亦復如是。故名涅槃】所以這個就不合真理。 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異耶。如佛言曰。離欲寂滅。名曰涅槃。如人斬首。則無有首。離欲寂滅。亦復如是。空無所有。故名涅槃。 【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異耶】這底下講的就相反的角度。說如來為常住法,常住就是不變遷,就是永遠都在。不變異,祂不會有變化。 【如佛言曰。離欲寂滅。名曰涅槃】我們離開欲望。所以我們要了解喔!這個離欲這個是最困難的工作,我們在凡都有欲望,要我們離欲進入寂滅,寂滅就是所有的生滅都已經滅掉了,已經到不生不滅,已經煩惱都沒。寂,如如不動;滅,滅掉所有煩惱;所以這個就真的常住法了,這個就叫涅槃。 【如人斬首。則無有首。離欲寂滅。亦復如是】所以我們了解說用這個如人斬首,各位前賢,這個比喻非常的好!我們的我執跟法執,假如說按照佛的這一個比喻,我們把頭,各位前賢,我們所有的能執從哪裡來?從我啦!因為有我,然後才有執,我執!就是我們產生生活之中,最普通、最常見,因為有我,才有很多煩惱,因為有我,凡塵事才成立。然後佛就講,這個能執的我,已經把它斬斷了,還有我嗎?有沒有?我有沒有?斬斷了啊!沒有了,我沒有了!然後因為我能夠執,我能夠執(就是有法可以讓我執),那我都把它斬斷了,還有能所執的法嗎?有沒有?我也沒有了,法也沒有了,成不成就?成就了啦!所以最難在這裡,我們不肯把自己斬斷,所以佛作這個比喻,後學說真的最理想,把能執的我斬斷,所執的法沒了!能執的我死掉了,所執的法亡了!能所雙亡,歸到寂滅、歸到佛性本體!這個佛講最殊勝的比喻。如人斬首,則無所有。已經什麼都沒有了,能執也沒有,所執也沒有了,成不成就?成就了!所以這邊真的佛要進入涅槃,所跟我們講的都是最究竟,『如人斬首,則無有首』,已經沒有頭了! 『離欲寂滅。亦復如是』,也是這樣,就真的離欲寂滅。我們的欲望從哪裡來?我啦!從我,有我,然後就有欲。欲望都是從我,那我都沒有了,欲有沒有?沒有了啦!那我都不見了,我都死掉了,那個欲望怎麼會有!這樣了解嗎?所以往後若我們沒辦法解決問題,就用這個方法:『如人斬首』,頭不見了!那能執的跟所執的都消失了!所以我們了解說,佛作這個比喻讓我們在生活之中,可以解決很多很困難不能解決的問題,都解決了,真的可以『離欲寂滅』,離開欲望到所有生滅都沒有了,所以離欲寂滅。亦復如是。 【空無所有。故名涅槃】已經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所以真的進入不生不滅。 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如佛言曰。譬如熱鐵。搥打星流。散已尋滅。莫知所在。得正解脫。亦復如是。已度婬欲。諸有淤泥。得無動處。不知所至。 【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這個正的有說兩個,反的說一個。 【如佛言曰。譬如熱鐵。搥打星流】各位有看過那個打鐵的嗎?鐵用火把它燒、燒的整個紅了,然後搥打、鎚打那個鐵,改變鐵的形狀,那一打了以後,整個火星都噴的很遠,對不對?我們在旁邊趕快要跑,不然被火星噴到很痛!所以搥打星流! 【散已尋滅】火星噴出去,沒多久叫消失了! 【莫知所在】火星已經噴出去,火星一下子就消失了。然後莫知所在,火星已經噴出去,火星一下子就消失了,消失了你要再找就就沒有了,不知道在哪裡了! 【得正解脫。亦復如是】我們得到正解脫也是這個樣子。 【已度婬欲。諸有淤泥】這個諸有各位都還記得嗎?記不記得?有沒有印象?25有是詳細說。我們簡單說呢?哇!上禮拜才講,這禮拜就還我了!簡單說三界,就是三有,三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有』就是有因、有果。我們在這個三界裡面都有因、有果,所以叫做有。那我們已經度過婬欲的諸有,所有的『有』我們都已經度過了,已經進入『無』。那『無』,我們就是了解進入『無』程度就高啦;那我們『有』,就是有煩惱,有因有果有煩惱。那假如說我們所有的『有』都超越了,已經進入『無』,無法可學。無法可學,各位前賢,什麼樣的位階?阿羅漢。阿羅漢已經無法可學,所以它已經到無學(無學位)。然後我們在四果以下,在阿羅漢以下,都叫有,有學。所以你要到無學,要到阿羅漢,阿羅漢才無法可學。那你到無法可學就是已經得到無生法忍。已經沒有生死了,無生法忍,超出三界,已經超出三界。所以我們瞭解到,度過婬欲,諸有淤泥,所以要了解說那個有,三界,詳細說25有。欲界有14個,色界有7個,無色界有4個。可能後學要常說,常說我們才會記得!不然這個禮拜講,下禮拜又還我,都忘記了,有講可是都忘記了。 那我們要知道說,欲界就是六道輪迴,那六道輪迴天道有六欲天,就是欲界有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有聽過嗎?(有),講的蠻都多次啦!我們要知道,凡塵50年,四天王天才一天一夜;那它倍數;我們凡塵100年,忉利天才一天一夜,那忉利天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十三天,它有四方東西南北,各方都八天,4x8=32,中間有一個帝釋天,釋提桓因在作天地,它最大。那我們凡塵一百年,它才一天一夜;然後再上去就依天(空)而住;那底下這個就須彌山的半山跟須彌山的山頂,這兩個(四天王天、忉利天)地居天,還在地上住。然後夜摩天就已經依空而住,然後我們凡塵兩百年,夜摩天一天一夜;然後再上去我們老祖師還沒有掌天盤,掌兜率天,我們凡塵四百年,兜率天一天一夜;然後再上去樂變化天,我們凡塵八百年,樂變化天一天一夜;然後再上去就是最高的他化自在天,也叫摩醯首羅天,我們凡塵一千六百年,它一天一夜。所以假如說我們福報很大到他化自在天,然後你去先了解環境,了解一天兩天,你在下來凡塵,跟你的親朋好友說我現在去他化自在天,你下來凡塵已經經過,你去一天就好不要說兩天,已經一千六百年,然後沒有一個是你認識的,你認識都不在了,那都不在了去哪裡?(投胎轉世)。所以我們了解說,我們現在在做的,我們再一百年以後,各位前賢我們在哪裡?再一百年,我們在哪裡?(天堂),啊在哪兒啊(劉講師手指天上)!那在這甘不好(台語)(劉講師手指當下)! 所以我們要知道說,我們來無來處,去無去處。來沒有來的地方所在,去也沒有去的地方所在,我們都在當下,可是我們都不知道、不了解。那我們研究就知道說,喔!原來會生會滅是現象,是我們身體,不生不滅是我們的佛性,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祂永遠都在,而且也如如不動,沒有來來去去啦,我們的來來去去是身體現象,是這個現相,這個現相都假的,是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用,我們都要還、還給天地,沒有一個可以賴皮不還,不可能啦!都要還,不管你高不高興,都要還!早還、晚還,都要還!那我們有準備要還了沒?(有),是不能用自殺的喔!自殺要去關枉死城,那個都多的喔,那個苦都是要多受!我們要了解說,不能對自己的佛性如來加以暴力,你加以暴力要先到枉死城去關,關到你的壽命到了才出來!那不是到凡塵來喔,是到地獄去,然後看看你這一生的所作所為,然後地獄又判斷,所以真的都是苦苦苦!很苦!我們真的寫在臉上,各位你就看,我們眉毛就是草,然後眼睛跟鼻子十字,嘴巴在底下,剛好『苦』,每一個人的臉都寫一個字『苦』,有沒有?(有)。寫的不太一樣而已,大家都寫苦,所以要脫苦就是要把這個身體還給天地。像老子所說,『吾有大患,在吾有身』,我有身體才有很大的患難;『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我若沒有身體就沒有患難!有身體喔你看,我們要給它吃、要給它穿、要給它享受,對不對?這個給它吃、給它穿都還可以,這個給它享受那無底深淵,你再怎麼樣給它享受,它都不滿意。有沒有滿意的時候?有沒有?都沒有啊!不是知足常樂嗎!我們都不知足啊!所以我們了解說,在凡塵真的都是苦海,所以我們要脫離苦海,可是我們自己要認清真理,這個是勸所有眾生不要貪戀凡塵,那我們在凡塵、身在凡塵要去透徹認識,這個苦,它到底苦在哪裡?它是從哪裡來?那當我們都能夠透徹認識,我們會了解,在我們的心!苦不苦在我們的心,你的心覺的苦,它真的就是,不管你的遭遇、不管你所受的是福報、還是坎坷,你都是苦,沒有快樂!那你假如說你認清了真理,對凡塵的一切,你都能夠很坦然的去接受,那個苦不見,沒有苦啦!所以那個苦是勸我們凡人不要貪戀凡塵,因為凡塵都是對待。我們在接受福報的當下,都是造業!然後福報享受完了我們要受苦!受苦的時候,我們眾生的習慣性,怨天尤人,哎喲!為什麼不是別人,受苦的都是我,我們會這樣,那個真的救苦了。那你假如說是以真理的角度來生活,苦在哪裡啊?沒有、沒有苦。所以你能夠把所有的凡塵事,都把它分析的透徹,那透徹以後你從最小的地方去看,然後你小的地方看,耶!它沒有兩邊對待;然後你看到很大的大事,一樣,也沒有兩邊對待!所以沒有苦也沒有樂,那這個時候你在凡塵的整個意念完全不同,就跟我們要在凡塵所要追求,喔!也完全都不一樣,整個都已經脫離。所以我們修道真的就是要進入,你進入了真理,真理世界裡面它們有兩邊對待,那既然沒有兩邊對待,沒有苦也沒有樂,沒有。那個常,然後接著底下三個什麼字,樂、我、淨。就會體會,證悟成佛以後常樂我淨。常,常住不變,它不會變化,那因為我們凡塵都是會變化,所以我們在會變化的現相之中,我們都要去適應,所以就產生喜歡跟討厭,那假如說我們能夠體會到,原來一切都如如不動,那如如不動的話沒有兩邊,既然沒有兩邊我們沒有喜歡討厭,沒有喜歡討厭我們行為都跟天地一樣,就是:我就是天,天就是我。整個都不會變化。然後那個樂,就在這一種常(如如不動的常住不遷)之中呈現出來快樂,這個快樂沒有苦。所以常樂,那樂有了,我們了解不是身體的我,是佛性的我,那佛性的我竟然充塞整個宇宙虛空,不是小小的身體裡面,整個宇宙虛空都是我,所以我,那個我就已經很寬廣、整個都是我,要不要分別、要不要分別心?因為都是我了,就不用分別心。 所以我們在修的時候,我們從『心境一如,不犯思惟,但不馳散,積之歳月,而不心開,未之有也』,有沒有?先把心擴大,心跟境一如,境就是我,我就是整個境,整個萬相萬事都是我,那這樣的話我們心胸很寬廣不會狹隘,不然我們現在想想看,生活之中一點點小挫折,我們都很在意、也很計較,那本來都無事的,我們都把它惹事出來,很多事,什麼事?煩惱!其實都沒有的啦!這一些都沒有,都是我們自己生發,自己生發出來的。所以了解你能夠把心擴充了,整個萬相萬事都是我,那這個時候就是很寬廣,跟真理能夠相合,已經合了。所以佛在示現凡塵的時候,祂不會對福報大的跟坎坷的(一些生活)作比較,祂都看成是一樣、都是平等,祂說你福報大、你這個坎坷生活,都是你自造業自己接受果報,只要你果報接受完了,你都恢復到佛性本體,大家都一樣,你一恢復到佛性本體,跟如來、跟佛都一樣,沒有兩樣,那為什麼要分別,不用!所以祂沒有分別,證悟沒有分別的心,就是證悟成佛。那我們在生活之中,分別心很厲害我們就是眾生,哪一天可以改變?等到我不呼吸的時候,我就可以改變了,是嗎?(不是),我們要知道喔!精神這麼好的時候沒有辦法去改變它,等到我們不呼吸的時候已經沒精神了,哪有機會去改變,喔!不可能喔!所以佛是活的啦!佛是活的,不是死的,哇!我死了就成佛了,那我們就等死!死就成佛?沒有這種事!你生活的時候你就是佛!心的差別,我們要了解心的差別。你很寬廣,像我們老祖師一樣肚大能融、滿腔歡喜,成不成佛?成佛了!那你假如說肚子也很小、眼睛也很小,各位成嗎?成不了的啦!所以要了解說,耶!看看我們怎麼樣去拿捏,你拿捏的好,耶,方向正確、做的又很正確,自然目的就可以達到。 那假如說我們所選擇所做的就是眾生的知見,哇!那就變成六道輪迴,就一定脫離不了。那我們都是佛的知見(正知正見),都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那個都是佛的知見喔!一定成佛,所以我們要了解,看我們取捨啦,我們是要當眾生、還是要當佛,當佛好不好?不會怕說作在那裡很無聊,會不會?不會喔!可以解決人家的困難對不對!你不要說祂坐在那裡很無聊,祂可以千百億化身,祂化身到所有我們整個娑婆世界,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是佛的化身,佛都化身在凡塵跟眾生一樣生活,然後再引導眾生走入修道的道路,有時候我們用心體會啦! 這幾天不是在報導魔神牽一個八十歲的阿婆,有沒有?她四天只有喝水,竟然沒有死掉喔!然後人家問她說,你說跟人家出來旅遊,然後要去廁所,怎麼一上廁所就不見了,她說有一個小女孩拿一隻雨傘,然後把她牽著就走,她就被它牽著就走,然後就不見了。她這個一個人不見了,五百個人在找,五百個人喔!然後找四天,九十個小時找四天,沒死,在溪邊的石頭縫邊,她躲在那兒,然後她姪子看到,伯母你怎麼躲在這邊?那個消防隊長說那個地方我不知道走過幾次了,就是看不到人,那她姪子看到。所以各位前賢,相不相信有魔神啊!(相信)。之前我都一直在講,我在天元佛院隔壁那個觀音瀑布,不是有兩個裕毛屋的職員不見,然後隔了三天兩夜被人家找到,因為那邊都會下雷陣雨(西北雨),然後又餓又濕,真的沒有找到也差不多要死了,然後找到以後因為有報案, 所以有山難救難總隊的人去找,然後她們兩個被人找到以後就說,第一天的傍晚你們已經一大票的人,已經走到我的十公尺前面,我們走路大步,一步一公尺,才十步而已喔,兩個人一直喊,我在這兒!我在這兒!沒聽到也沒看到人,那個記者(因為有報案有記者跟著)說你這樣說,我這樣寫我的讀者會相信嗎?那兩個說實在的情形,記者說你們不會出來啊,才十公尺而已。我們能夠出去,我們怎麼會在這邊!所以各位就是要瞭解到,那個(魑魅魍魎)圍著啦!魑魅魍魎把他圍著,連聲音都傳不出去,你人那能夠出去!所以我們要知道說,無形的才是要研究啦,有形的那個都沒什麼,那個都可以分析,你這個無形你分析不出來,每個晚上有兩個老夫妻去陪她聊天。你們看電視,後學是報紙的,禮拜四,今天禮拜六,前天登的。那寫的很詳細後學就努力看,就寫著說一個女孩子拿一個雨傘,牽著八十歲的阿婆,然後走過那兩條溪,那兩條溪滿深,會到胸部,那他在想說不知道怎麼過那個溪,躲在溪的石頭縫,晚上有一對老夫婦來陪她聊天,她姪子說那土地公土地婆,我們想像,哪有半夜老夫婦去找人家聊天的,然後又在那水邊的石頭縫旁,然後白天就不見了,然後她過世的先生(阿婆八十歲),她先生已經過世了還會來找她聊天,她先生已經死掉了還會來找她聊天,各位腦筋動一下,真的還是假的?很多醫生說她是幻視幻聽,不然醫生要怎麼說?所以我們瞭解到,凡塵無形的值得我們研究,像我們道親他進入五度空間,有沒有?大家都聽他講心得,他真的進入五度空間(佛、菩薩、氣天神仙、幽冥鬼魂、人間),你看喔,他聽性理心法也沒有很久,做的功夫只有一個,萬緣放下,你看他拿一袋六十公斤(一百台斤),他說以往都搬不上去樓上,搬不上去,他打算一個禮拜搬一包上去,結果一天四、五包都搬上去,一包六十公斤(一百台斤),他說怎麼變這麼輕,所以我們了解,他把那個佛性不痛、不癢、不餓用在搬東西,很重的東西都變的很輕,真的他從身上自己親證,所以我跟他說不能用杜撰的,你想的不可以,實際經歷的你就可以講出來,跟大家共同分享,說可以作到這個程度,大家認識嗎?今天沒來,有來的話我們還請他,再來跟我們講,他很老實真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沒有經過他不敢說,然後連那個經過要不要說,都事先問我可不可以講,說因為去日月潭那個島有兩個廟,玄光寺跟文武廟,他去的時候那一些神明竟然起來跟他打招呼,還保護他出來日月潭遊湖,那個文武廟的關聖帝君更派兵將保護他回到台南,很不可思議。然後隔天早上關聖帝君下一道指令,叫他們不用回去文武廟,在那兒幫他解決事情,各位知道嗎?就是後天廟要抓道親去當乩童,道親不肯,那不肯那個廟就找他麻煩,有沒有?然後使他女兒、使他兒子眼睛牙齒都出問題,那為什麼他會知道?地基主講。讓他聽到、讓他知道,然後關聖帝君就要他的兵將幫助他解決這個困難,有來的話我們還可以問說那現在解決好了沒?(哈)。 還剩下25分鐘時間,那因為今天來的時候,負責講師跟後學有蠻多問題,那後學說好留時間長一點,讓問的問題都能夠得到充分解答。 ◎剩下約25分鐘發問。 問:請問玄關竅是佛寶?還是不生不滅真心佛性的佛寶?
答:因為我們要知道說重點所在,我們一定喔這一生這一世要授記,我們那個求道就是授記,那授記就在我們身上看得見的,我們玄關竅,那我們看的玄關竅就是經過授記,不然你修的再怎麼好,你沒有經過授記,上天不承認,你這個修的沒有辦法回歸到原來你的地方,所以還要再等下一個元會,下一個元會大概五度,或者是下一個元會單傳獨授,你修到功果圓滿,然後經過授記,能夠有授記了以後,上天承認,或者是七佛治世,還沒有三佛收圓之前,你已經修到可以了!已經跟所有十方諸佛都一樣,那你就可以回歸本位了,所以我們了解玄關竅是依附在我們身上表面可以看的到的,那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是沒有形相,那祂是一,不是二,玄關竅跟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不是分開,祂是一,祂是一體的,祂不是二,一個因為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充塞整個宇宙虛空,啊你授記的時候,你要在哪裡授記?虛空整個都是佛性啊!啊要點就給你點,所以一定要有一個依著的地方,依在什麼地方,可以就是讓你的佛性能夠跟虛空融合,就是玄關,那所以我們要瞭解你問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到底是玄關是第一寶,還是不生不滅的佛性是第一寶,請問各位前賢哪一個對?(都對)哈哈!正確啦!一個是表相,一個是裡面,祂是一,不是二。
問2:五字真經是法寶代表天地有形無形都融合在一起,請問:無字真經是法寶還是佛寶?若無字真經是法寶,無字真經是無形無相不生不滅真空妙有,如何是法寶蓋過天地有形無形都合在一起呢?所以無字真經是法寶,對嗎?還是萬事萬相皆是佛性的呈現,所以無字真經是法寶?
答:這個還蠻有研究啦,能夠說到那個,這個我們這個求道的五字真經,那因為後學在 老前人身邊,老前人曾經講,那個五字真經是我們傳承那個青陽期,他有那個阿彌陀佛,紅陽期-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現在白陽期就是五字真經,那個是傳承這樣下來,可是有字的他是假經,無字的,老前人講,無字才是真經,是這樣說啦!可是我們在傳的時候畢竟還是傳五字真經,那他會這樣說是有研究到它的整個內涵,所以我們要了解到,所以那個五字真經祂本身就是要我們真正的,你在修的時候ㄟ就把真正的裡面的內涵告訴你,實際就是這樣。啊你真正的要進入就是要歸到無,無,沒有,沒有文字,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所以他這個有稍微研究,所以要了解到你不能執著形象,你要進入實際的真理狀態,你在形 象一有所住,覺心就亡,死亡啦!所以我們要瞭解說為什麼佛會講:『離相名佛』若離諸相,則名諸佛。就是你要離相,文字相也一樣,語言相也一樣,我們所有攀緣的也一樣,全部要離,全部離了以後,你的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才整個呈現,所以各位回去要看金剛經(講義),後學在裡面詳細說,真的老師會罵我啦!你都洩漏天機!可是我洩漏你沒有聽懂啊!寶,真的是寶!
問3:請問『非母母想。非姊姊想。非女女想。非於眾生。生眾生想』是因為佛性非母、非姊、非女、非眾生是嗎?還是在凡塵非母母想如何(去教道)?非姊姊想如何去(替道)?非眾生想如何幫助渡化眾生?(聽不清楚地方)
答:這個因為在我們涅槃經第一頁第一章啦!所以各位可以翻過來,在第一頁的最下面:『比丘言:譬如醉人。不自覺知。不識親疏。母女姊妹。迷荒婬亂。言語放逸。臥不淨中。時有良師。與藥令服。服已即吐。還自憶識。心懷慚愧。深自剋責。酒為不善。諸惡根本。若能除斷。則遠眾罪。世尊。我亦如是。往昔已來。輪轉生死。情色所醉。貪嗜五欲。非母母想。非姊姊想。非女女想。於非眾生。生眾生想。是故輪轉。受生死苦。如彼醉人。臥不淨中。如來今當。施我法藥。令我還吐。煩惱惡酒。而我未得。醒寤之心。』有沒有看到?(有)因為他問的就是在這個地方,那因為後學可能在解說的時候沒有詳細,因為沒有詳細,所以他就有問題產生,那後學就要詳細的跟各位講。
這個因為開頭他就已經用喝酒,喝酒已經醉了,醉人,那喝醉了以後,他等於是真假莫辨,真的跟假的沒有辦法分辨啦!這樣了解意思嗎?所以他就講不自覺之,自己不知道,然後不認識親跟疏,就是不認識親人,也不認識那個疏遠的人,所以這裡面,他就講:母女姊妹,就各位要了解到,因為不把它講的太明白,為什麼?點到就好。知道了就好。就是淫亂,淫啦!男女之間,男女關係亂來,就已經不按照倫常,這個已經不按照倫常,所以母女姊妹,他都把她當成可以做愛的對象,這樣了解嗎?有沒有亂來?就已經是亂來,所以當時後學不想說講的太詳細啦!就是稍微知道就好。
因為在真理的那一種領域,我們要知道說,這一生我們的親屬關係,那個父母親,然後我們的那個夫妻,太太、先生,兒女,這一生是這樣,前一生不是,上一生上一世我們要了解到他的關係不是這樣,所以有時候假如說你修的久一點,你會有隔胎不迷,隔胎就是你上一世的出生,跟這一世的出生,你隔了一胎,隔了一生,可是你還知道你前一生的狀態,就是叫隔胎不迷,就是你還知道我前一世我在哪裡?我生了幾個孩子,然後我到幾歲才死亡,你知道,你都知道,這個叫隔胎不迷,那隔胎不迷,你在這一生,這一生來的時候,你前一生的狀態,親屬狀態,你會知道這一生已經來出生,一個小嬰兒,你說喔這個小嬰兒是我前一生的祖父母,可是這一生他是一個小嬰兒,是你的後輩,這樣因為他知道,他知 道的時候, 那個因緣,我們社會整個大環境的因緣,又促成他們在一起,這個時候你說他的心裡會怎麼樣?以我們凡塵的眼光來看,可以啊!只要你情投意合,你就可以結為夫妻,就可以在一起,可是在他隔胎不迷的狀態之下,他說不行,那個是我前世的長輩,而且是長了兩輩,可是我們這一生的人會相信嗎?一定不會相信對不對?他不會相信,你這樣說的話,他就會覺得說,跟我們現在的善良風俗有所牴觸,所以他就選擇不說,可是選擇不說,騙別人容易,騙你自己呀就很困難,所以啊!雖然他不說出來,可是他知道,他知道會不會很礙優?(台語),會不會?所以我們就是了解到,我們那個第十殿的孟婆庄的忘魂湯要不要喝?(要)還是喝了比較好,都不知道,我都不知道,推給都不知道,你喔都知道是不是很多事情?很多事情 會呈現,所以這邊他就寫,那個已經不是親疏,然後那個母女姊妹,就迷荒淫亂,就已經講了,就是男女之間的關係就已經發生了!所以發生以後那個言語晃意,就是講話講得很不好聽,講的都很現實,然後啊,臥不淨中,就是那一種男女之間做愛,是不是臥不淨中,對不對?然後這個時候,使有良知,以藥令服,服以即吐,所以他就講那個過程,說那個時候有良師拿藥給他吃,吃藥了以後,可以讓他清醒,清醒了以後,還自意識,有辦法恢復他的記憶,然後啊心懷慚愧,都已經亂倫了,慚不慚愧?就是很慚愧,然後深自苛責,就一直罵自己,酒為不善,諸惡根本,就是會做不好,就是因為有喝酒,然後喝了酒以後很多事情不該做的全部都做出來,那麼若能除斷,則遠眾罪,所以啊,他在問的那一段,剛好就是這一段啦! 那個時候後學為什麼不詳細解說?因為我們本來就不那麼複雜,很單純對嗎?這一生我們就是家屬就是家屬,然後哪個親朋好友就是親朋好友,都很表明,很明顯的這一些關係,然後我們生活的很單純,所以後學就不講哪個詳細的內容,因為詳細內容他有亂倫的涵義在,所以有時候我們有時候不知道是最好,不知道很清啦!我們頭腦很清,知道了以後很濁,很濁,有濁嗎?(有)我們都不知道很清對嗎?很清淨啊,知道了,唉喲!怎麼會這樣?就會很混濁,所以在那個時候後學並沒有詳細解說那個非母母想。非女女想,就沒有解說那一段啦!因為那個不太適合我們都了了分明,就不要知道的更好,不要知道更理想。
問4:楞嚴經文殊菩薩講,我們因為迷妄才產生虛空,然後因空立世界,那在我們還沒有迷妄之前,是不是佛性盡虛空遍法界?整個都是真心,那虛空只有一個,這…。 END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合,劉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許多前賢慈悲在幕後默默佈施分享,感謝十方諸佛供養。 引用: https://onedrive.live.com/?cid=93f6cb7e149d1059&id=93F6CB7E149D1059%21105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