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劉芳村講師_六祖壇經_第39片_台南同義宮_99/08/21__信心銘4(完)
2018/04/28 16:39:05瀏覽1888|回應0|推薦0

劉芳村講師_六祖壇經_第39片_台南同義宮_99/08/21__信心銘4(完)

(感謝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錯誤,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劉講師先唱一首善歌

(月慧師母慈訓:苦衷寄誰,調寄秋水伊人)

苦衷寄誰,不見修道的知音,

幾度喚呼,有誰得清醒,

滿腔的血淚,只換得無邊的遺恨

母心無所寄,遍地是非成,

幾時醒來呀,徒兒呀,

幾時你會除去假面的虛榮

那貪妄的血心,層層的魔魂,依舊復當年的天真

哭訴我知音的徒兒呀,繼師志辦理末一程,

哭訴我知音的徒兒呀,來體會我這破碎的心

各位講師各位壇主各位前賢大家好,後學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以及感謝各位前賢給後學機會學講。

◎上次我們講到「狐疑盡淨,正信調直」。今天從「正信調直」開始。

   這個「正信調直」,就是正確的相信,各位前賢我們要正確相信什麼?正確的相信什麼?我們平常都把信用到相信外面,那麼這個正信(正確的相信),就是相信我們自己本身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要從自己本身相信自己的佛性,這個才叫正信(正確的相信)。所以我們平常大部分都把這個信用在外面,沒有從我們自己的內心相信起。所以我們所做的事情有很多都是不知道自己本來、我們自己本身就是佛,我們要相信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就是相信自己本身就是佛。那我們也研究了將近十一個月,大概都能夠了解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已經啟發了沒有?(啟發),都啟發了,所以我們就從這個正信來了解,說我們要相信什麼?相信我們自己本身了了分明的知覺性,了了分明的知覺性各位知道嘛?(知道),像我們現在坐在這邊,我們對這邊有沒有了了分明啊?(有),這個了了分明的知覺性我們看到了沒有?看到我們了了分明的知覺性沒有?有沒有?(有),所以看到了了分明的知覺性就叫做見法,已經見到法,那見到法就是見到佛,所以見到我們了了分明的知覺性就是已經見到佛,各位看到了沒?(看到了),真的啊?真的都看到啊?這個騙得了別人是騙不了自己的喔!自己有沒有看到,自己會知道。所以我們就是要在生活之中,確實的走入之真理世界。

  然後我們在這邊後學提示一下,我們看到前面神龕,彌勒祖師、還有我們活佛老師、還有我們師母,我們都了了分明,對不對?(對),那個了了分明的知覺性。然後也看到我們同修、然後也看到我們同義宮的佛殿,都了了分明,有沒有?(有),那我們看到這個了了分明的知覺性,那個就叫見法,那見到法就是見到佛,那見到我們自己不生不滅真心佛性,就已經見到根源,各位都見到根源了沒有?(有)。因為後學就是要各位都能夠在生活之中,就能夠體會我們本身就是佛,要向自己心內來求,求我們心裡面的佛,所以在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我們那個了了分明的知覺性呈現,那個都叫已經見佛了,跟佛在一起。所以底下那兩個字『調直』,那個調直的意思就是要用直心,要調用直心啦。

    那假如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看到了形相,然後我們從形相產生意念,意念產生以後,我們會有一種「是呢」、還「不是呢」,就是兩邊就呈現,兩邊成現的時候就叫彎曲,已經不直了,所以要調直,這樣知道嘛!所以在生活之中,就是我們遇到的「了了分明的知覺性」那個第一個,第一個呈現的、整個都出來的知覺性,叫做直心,那直心就是道場,就是我們佛性的場所,佛性的場所知道嘛?我們已經對我們佛性認識、已經啟發,然後整個空間都是真空(就是都有佛性在),然後佛性本體沒有形相,那麼在真空之中都有我們佛性本體,那因為沒有形相,所以叫妙有,真空妙有。所以我們在生活之中,整個真空妙有都呈現,那個就是道場,就是我們(佛)性的場所(我們佛性的場所、佛性的地方所在),這樣了解嘛?我們辦道的地方也叫道場,可是那個道場是我們辦事的時候才用的,那平常用說我們道場就是(佛)性的場所,是很寬廣、非常的廣闊,整個虛空全部都是,所以我們要正信然後要調直。

   只要我們見到人,對他都了了分明,那個就是直心。可是我們假如說一進入到他的好、到他的壞,那個叫彎曲,那個就不是直心,那個就不調直,這樣了解意思嘛?(了解)。所以我們在生活之中,只要是正信調直,那我們可以說現前一念俱備了萬萬年,有印象嘛?(有)。我們之前有講,十世古今不離當念,就不離開我們當下的念頭,那我們當下的念頭就是正信調直,這樣知道嘛?(知道)。我們一開始上課,就把各位拉的很高,已經都拉到佛的程度了,這樣好不好?(好),所以我們一定要勉勵自己,我們本來就是佛,之所以沒有成佛就是因為我們觀念不正確,被彎曲的觀念扭曲了,那只要我們正信調直,我們已經都到達。

    那我們把上個禮拜有前賢問:說B12很難攝取,還記得嘛?美國前賢問的。那我們要了解到說,我們在凡塵有身理跟心理,身理就是我們身體方面的生住異滅;然後心理,我們心會無常變化、生老病死。所以我們在凡塵的生活,各位前賢,是身理重要、還是心理重要?(心理重要),是我們心理重要。所以後學就講一個故事,就是德國納粹希特勒,他有做這個實驗,他把戰俘(戰敗被人家擄走了抓去的,那個叫戰俘),那麼他要實驗身理跟心理有沒有連帶關係,就抓兩個戰俘出來,然後就把其中一個動脈割斷,然後底下用水桶來承接他的血水,就一滴一滴滴到那個水桶,那麼另外一個戰俘叫他站在旁邊看,看他的同伴那樣一直流血,然後血一流到完了以後,人是不是死掉了?(是),他就看到他的同伴就這樣死掉,然後那一個同伴拖出去了以後,就把旁邊看的那一個戰俘眼睛矇起來,不讓他看,然後用冰刀,在同一個部位割一線,然後用水桶,就是剛才那個聲音一滴一滴滴到水桶,滴到水桶讓那一個眼睛矇著戰俘聽,一直聽、聽聽聽,聽到一段時間以後,他也一樣,碰!死掉了!那個冰刀割我們的肉會痛,可是它不會把肉割開,不會流血,他一滴血也沒有流,那為什麼會死?(心理),就是心理作用,因為他明明看到他的同伴就是這樣死掉了,所以他的生機已經絕了,我要死了!我要死了!就這樣一直告訴自己,他要死了!他要死了!就真的過了一段時間,就真的死了,所以那個心理影響很大。

    所以從這個實驗,我們就是了解說,你身體養身養得多麼強壯,可是你心理只要那個生機已經沒有了,是不是會死掉?(是),所以我們心理的作用重要。我們在凡塵也是一樣,有一些事情都超過我們身體的負荷,可是我們有意志力,竟然可以把它撐過來,這個也是我們就可以實驗的。

  那麼還有一個故事,就是在很久以前美國一個小鎮,小鎮裡面有一個流氓,那個流氓大家都很討厭,就是惹事生非都不務正業,然後鎮上就只有三個醫生,那因為交通很不方便,所以都在小鎮上生活。那麼他們醫生有一天就集會,就研究怎麼樣來對付流氓的對策,他們就互相就講好,只要他受傷來醫治的話,我們就把他的血拿來檢驗,就是作假給那個流氓看,那流氓打架身體受傷流血,真的來找醫生,醫生就對他講,也是照他們事先所商討好的,拿他的血來檢驗,那個是做一個樣子給那個流氓看,然後就跟流氓講,你這個血液裡面有一種細菌,就是你以後要保護你的身體,不要再受傷了,你再受傷的時候,你這一種細菌再發作,你命就不保了就會死掉,那個流氓聽到醫生這樣講,他是一笑置之不相信,那有這種事情,我身體這麼強壯,不相信。可是畢竟醫生的話有一點權威,他就去找第二個醫生,那因為他們事先串通好了,第二個醫生講的跟第一個一樣,他那個相信的程度就增加了,欸!我再去找第三個看看,結果第三個講的又是一樣,耶!那是真的喔,不是在騙人喔!所以他就時時刻刻保持不敢受傷流血,然後沒多久他也死掉了!被誰害死啊?(自己),被自己害死啦!

    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注意的話,那個生活是什麼?(緊張),是很緊張的喔,一點點的話喔,喔!不可以!不可以!那個很緊張,所以被自己害死。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只要不挑食,那個攝取的養分大概也都夠,不用特地要去攝取什麼樣的養分,所以在養身方面最重要保持我們那個心境的愉快,這樣的話過的生活就會很如意,那假如說有缺某一方面,人家說缺什麼,我們可以補一補啦,有就補沒有就算了,也不用刻意啦,心理是重要,那我們再怎麼樣的養身都會死的啦,縱然是已經養身到一千歲了,也會死的啊,慢一點死而已!所以我們就是重點所在,心理一定要很愉快!

  那講到心理愉快,後學倒是要問各位,各位在家裡面跟家人相處愉不愉快?(愉快!)真的嘛?(真的),我們男生有沒有大男人主義?有沒有茶來伸手飯來開口啊?我們要了解,在凡塵我們最親的人就是我們家人,所以能夠當一家人都是有因緣,那不管是什麼緣,我們一定要把它變成善緣,所以都要互相扶持、互相照顧,這個很重要,一定不能產生埋怨,有埋怨要趕快解決,所以我們在生活之中家人都互相能夠照顧,這個很重要啦,修天道由人道做起!尤其我們都想渡人,那想渡人的話,假如說我們家裡都不和,那想去渡人的話就不容易啦,人家看你家裡都不和了,跟你走一定不理想。那假如說你求道了以後,做的都很理想,左鄰右舍又都是很照顧幫忙,那這樣渡人就容易了,對不對?(對),所以我們一定人道要做好,就是要做的很圓滿,在這一方面我們就要多用點心,而且只要你對家人好,家人一樣他也會回報對你很好,這樣整個生活下來,整天都很愉快,所以我們在實際的生活之中,自己追求自己去做。

  我們照顧別人快樂、還是受別人照顧快樂?(照顧別人),照顧別人的時候是比較快樂,因為能力強。那我們受到別人照顧,是我們能力還沒有發揮,所以我們就要多一點的去照顧別人,那只要大家都同樣有這一種心,一定整個家庭都很和樂,家庭都很和樂我們修起道來,就會很得心應手,就會修的很快樂。所以我們研究性理心法,最基本的我們一定要做到,做人的根本一定要做,所以這個正信調直,這樣聽懂了嘛?(懂),會了嘛?(會)。所以相信自己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我們只要是了了分明,不管是你眼睛看的、耳朵聽的、鼻子聞的、身體感受的,都了了分明,那個你已經見到法,見到法就是見佛,都已經見佛,每天跟佛在一起生活,這樣了解嘛?(了解),會做了嘛?(會),所以我們進步都很快,一下子都到佛的程度。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

  就是我們要慈悲喜捨,一切都不留,一切都不留的話我們就沒有負擔,全部放開心,整個都很寬廣,一切都不留,過去的也就讓它過去,未來也不用策劃,現在不住,都沒有三心,沒有三心沒有四相,正信調直都呈現,都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都是佛,所以一切都不留。我們心中都有留嘛?這個倒是不好回答,不留一些怎麼可以!(哈~)。所以我們知道,慈悲喜捨第四個捨,那個捨就是一切不留,那假如說我們能夠到達一切都不留,就不會得罪人,而且會利益眾生,都利益無限,無限的利益眾生,所以一切都不留,我們一般都會有留,所以一切不留以後,無可記憶,就是都沒有記憶。為什麼不用記憶?因為正信調直,都在當下,都在真心佛性本體之中,所以一切不用留,一切也不用記憶,殊不殊勝?(殊勝),這個殊勝是殊勝,是有一點高啦,要做起來是不太容易。

   那我們先了解這個真理,說我們在凡塵只要一口氣不來,我們什麼東西可以留?我們什麼東西可以帶走?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帶走,所以要不要留?(不要),真的看起來是不用留,那我們一口氣不來還可不可以記憶?(不可以),就無可記憶了!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之中,我們就把它呈現,那只要我們呈現一切不留,無可記憶,那我們就解決很多問題了,所有一切牽纏罣礙都消失了,沒有了。所以我們了解說這個信心銘,對我們自己要有信心,有沒有信心啊?(有),一定要有,因為我們這個了了分明的就在眼前都呈現。

◎「虛明自照,不勞心力

   虛明就是整個虛空都很光明,整個虛空都是我們真心佛性、都很光明,然後祂自己本身發出光明自照,虛明自照,不用我們的心力來照明,不用,本身祂就很光明,所以虛明自照,不勞心力,不用我們勞心勞力來照明我們佛性,各位佛性光明了嘛?還不敢說啦!希望祂光明啊?(希望),那可見還真的還暗一點。我們在人生的過程之中,我們就是要光明磊落、就是要坦坦蕩蕩,那這樣的話自然祂都會發揮本性的光明,都會發揮出來。那我們一般因為太過於光明的話都吃虧,所以稍微留一點、暗一點才能夠自利,都會留一點。所以那個暗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所以我們要了解到,只要你都把這一些自私的心去掉,全部都恢復到佛性本體絕對都不會吃虧,這個凡塵的所有一些那個五四三都不見,五四三知道嘛?(知道),我們真的很靈敏耶!這個不在經典裡面,竟然也都會知道,我們這個五四三遇到太多不好,對不對?(對),所以都沒了,只要我們虛明自照那一些都不見了

◎「非思量處,識情難測

  不是我們可以思量的地方所在,就是不能用我們的腦筋來思索,那個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境界,就是那個虛明自照,非常殊勝的一個境界,不是我們用頭腦去想可以到達。識情難測,認識的我們那個凡情很難去測度,我們用凡情、用認識都沒有辦法到達,那個要自己本身來做,從我們把了了分明的知覺性發揮,然後跟自己了了分明的知覺性生活在一起,調直,不要使祂彎曲,這樣的話我們時時刻刻都叫覺。之前後學有講,我們起心動念叫不覺,那不覺叫做無明,那因為我們能夠保持覺的時間都不長,之前後學講大概是24秒,各位有沒有去試驗它是多久?可以超過24秒嘛?可不可以?(可以),可以喔!24秒很久了!滴答滴答,才兩秒,24秒很久了喔!所以我們能夠保持24秒的覺,全部都覺那已經不錯了,那慢慢再進步,到24個小時(整天),整天都覺,那整天都覺正信調直,又跟佛性在一起,成不成佛?(成佛),絕對成的!所以這個是看我們要不要做,是絕對可以到達的,做起來是有一點困難啦,各位前賢對不對?(對),有沒有困難?(有),實際做的話還真的要蠻用力,可是這個是看用心的程度,不是說移山倒海,移山倒海大概是我們做不到,那這個是可以做到,只是喔…那個要下定決心去做,好像還不夠力,還不夠力道要下定決心去做,等到什麼時候最有力道來做?各位前賢什麼時候?踢到鐵板啦!只要踢到鐵板那個時候力道就夠!各位有踢過鐵板嘛?(有),痛不痛?(痛),我們都是很痛才想改變,所以我們過得太順利的話,真的是不想…耶!就已經很好了啊,為什麼還要用那麼多的心去保持時時刻刻的覺,我們就會這樣想。

  所以我們要了解,我們要人在福中要惜福等到有一天我們是生長在非洲,可不可以說我們要正信調直,然後跟自己佛性在一起,可不可能啊?那個時候三餐肚子很餓,在講那個都把它放到旁邊,那個都沒辦法去探討、去涉及的,因為照顧肚子重要所以我們在台灣的環境太舒服了,在舒服之中就是要把握,把握我們能夠做、能夠修、能夠上進的、能夠讓我們成就的要趕快做,不然我們等到咚!已經跑到那個地方去(地獄),糟糕了,想修都來不急了,沒有機會了,所以要把握當下。

◎「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真如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聽過嘛?有沒有聽過?一真一切真,有沒有聽過?(有),一假一切假,有沒有聽過?(有),這個倒是聽過,那知道意思嘛?知不知道?所以我們好像也上兩次有講過,說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沒有形相,然後我們的身體是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有沒有?(有),然後我們注重我們身體那個就是水火風土,那個一假是一切假。然後我們注重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本體,那個是一真一切真,這樣知道嘛?(知道)。我們在生活之中,假如說是非常注重現相,那表示我們走入我們的身體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們用的,那個我們就要了解,是一假一切假,所有現相都是假,只要落入現相都會變、都不真,對不對?(對),一定都會變,再堅固的現相也一樣會變。後學都講房子很堅固,可是我們要知道建造房子的水泥,它的壽命才一百年,一百年就風化了,它就沒有性,不會互相黏在一起,不會互相黏在一起就會掉落。所以我們要了解,只要是落入現相它就一定會變化,都是假的,所以叫做一假一切假。那我們的真心佛性雖然祂沒有形相,可是能讓我們了了分明,祂是一真然後一切真。

  那我們修道的時候就是要全部投入在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對現相身體的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們用,我們好好用,借假來修真,因為水火風土沒有知覺性,然後佛性沒有形相,那現在變成一半一半,沒有知覺性的水火風土變有了,沒有形相的佛性現在有了(有形相),所以我們只要是重視在佛性,整個身體的形相活動,全部都是佛性,這樣了解嘛?就是一真一切真,已經都沒有形相的心在,不注重形相。那假如說我們是注重形相身體,那對感官(感覺器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意念,那個感官我們就會很強烈,強烈怎麼樣?要它享受啦,那要它享受的時候,是借著佛性來享受假的身體,那借著這個佛性來造了很多的罪,那身體這個四大假合一口氣不來,它過程是生住異滅,它有它物質的過程、自然的過程,等到它滅的時候一口氣就不來了,一口氣不來的時候,我們藉真來享用假那一些罪過誰要承擔?(佛性),都是我們佛性要承擔,所以為什麼會跑道三惡道去,三惡道最好就是畜生道,那一落入到畜生道,各位前賢,我們看這一些畜生,我們看牠的時候牠可憐不可憐?(可憐),牠會不會思想?牠知道苦樂嘛?所以我們就是要知道,等到我們在凡塵為非作歹,身體沒有了,一落入三惡道最輕的罪就是畜生道,那畜生道牠已經很可憐了,你要牠修道牠不知道怎麼修,只知道要吃,吃飽了要睡,睡飽了又要吃,然後長大了被人家殺,就這樣,這樣好不好?(不好),真的是不好咧!然後要再恢復人的身體,你看要多久,一失人身萬劫難復,萬劫都恢復不回來耶!

  所以我們有人的身體一定要好好愛惜,借假修真,身體是假的,佛性是真的,那我們不住相了,全部都是佛性呈現,所以我們這個整個佛性呈現,不使佛性有一點點塵垢,就是不要沾惹凡塵的污垢,這樣佛性就光明,那只要佛性光明了我們可以回歸本位,都是佛!那我們成就了、成佛了,我們就可以千百億化身,可以到無量的佛世界渡化無量眾生,所以那個才真正的叫做功德。那我們在凡塵用身體形相來做事,那個什麼功德?能夠做多少?做出來又對眾生有利益嘛?都是很少的啦,很微小,那個都不算!能夠利益眾生都是享受福報,都是很不值得我們去探討的,那很值得探討就是一定要恢復我們本性的光明,本性光明一恢復了以後,能夠成就了,凡塵已經不再來了,來的時候是發願而來,要渡化眾生,跟我們現在被業力推來是不一樣的。

  我們現在到凡塵是被業把我們推來的,不得不來,所以你看那個小孩子一生下來,哇哇大哭,就是苦海,這麼苦怎麼叫我來,所我們要了解,輪迴太久了,那個小孩子太聰明一生下來不哭,為什麼不哭?不來啦,太艱苦了,不要來!可是那個有經驗的醫生就會趕快把他的兩隻腳往上一抓,讓他頭朝下,打他的屁股,做什麼?說你已經造了業就是要來,打到哭,只要他一哭了他就交給他家屬了,說好了,可以活了!可以活了!不哭就不活啦。所以我們就是了解,到凡塵來就是要哭,就是苦啦,所以我們這個把苦都寫在臉上,眉毛就是草,然後加我們玄關,然後嘴巴,什麼字?(苦),嗯!就是苦都寫在臉上,苦不苦?(苦),真的很苦嘛?都在享受福報所以我們知道說,借假修真,在凡塵不值得貪戀,一直變化,一天一天過很快一生就過去了,那我們回顧一下,這樣過一生我們甘願嘛?(不甘願),一定不甘願,對不對?(對),一定要修證成佛,耶!成佛了就甘願了,所以在日常生活,假如說現在要我們坐到供桌上去,我們坐的住嘛?(坐不住),那為什麼坐不住?沒有利益眾生,坐的很不好意思,所以趕快下來!所以我們就是要了解到,要實際的自己先修證自己,然後也利益眾生,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這樣子我們這一生才沒有白來。所以我們了解說,在真如的法界,那個進入真如(一真法界),就是真理世界,在真理世界之中,無他無自,就是沒有你我他,沒有分別,就是一體,所以我們要體會我們那個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就是一體,靈都本同體、就是一體的,沒有分別,沒有分你我他。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

  我們要跟我們真如佛性(不生不滅的佛性),要相應的時候,就只有不二,不二就是一,一就是道。所以我們了解,走入一、走入真理世界一,就是一體,知道一嘛?(知道),知道一就萬事畢了咧!知道一了嘛?哇!不敢回應了!本來說一很小,這一下一又太大了。知得一萬事畢,你知道一,萬事萬相都畢業了,所以就是很重要,知得一萬事畢。那因為我們不是知得一,而是知得二(兩邊),兩邊知道嘛?善惡、男女、老幼、好壞,都是兩邊,我們知道二,所以我們就沒有萬事畢,萬事畢了沒?(還沒),還沒喔!因為都在二之中,所以我們要知得一,知道一,知道沒有分別,知道就是道的本體,這樣就萬事畢,就已經可以了、到家了,各位都到家沒?還沒啦,還在同義宮,還沒到家。所以我們了解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就是一,我們走入一就可以真正到達我們的本來。

◎「不二皆同,無不包容

  這個一就是全部都一樣,所有的眾生都是一,所以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因為全部都是同(都是相同),所以整個天地都把它包容,包容在我們的心性之中,所有的凡塵一切,不管是相、不管是事,全部都在我們性分裡面,所以我們全部包容。所以我們老祖師顯相給我們看,肚大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我們有沒有肚大能容?都很窄啊,都雞腸鳥肚(台語),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要了解到,天地間的事都是虛幻不實在,都是假的,所以不用計較,要包容,全部都能夠包容,我們肚量才大,能夠有大肚量才會跟真理相應,跟真理相應我們才可以回得了家,才可以回歸無極理天,就可以回去了。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各位前賢十方是怎麼算?我們平常很少用,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就是十方啦,就是整個空間,整個空間就叫十方。十方的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皆入此宗,全部都走入這一個宗旨,就是走入不二,就是走入我們不生不滅的本體之中。

◎「宗非促延,一念萬年

  宗非促延,這個宗旨它不是很短暫、不是很延長,不是促延,它沒有那一種過程,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所以一念萬年,我們剛才有講,正信調直的時候,現前一念,那一個念頭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那我們真心佛性本體祂俱備萬萬年,億萬年都在當下。

  我們有前賢提問,說彌勒祖師下生要56億萬年,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想說,那個56億萬年還要經過幾個元會,一個元會才十二萬九千六百年,那56億萬年要多少個元會?真的很難算,縱然是把它萬出來也是一個數目。所以我們就是要了解到,一落入到現相,那個都是要非常久遠的時間,而且那個時候我們眾生的壽命八萬四千歲,可不可想像?八萬四千歲我們都變成什麼了?不可想像八萬四千歲,我們現在假如活到一百二十歲,就已經是人瑞,那要怎麼走路?活到一百二十歲的時候要怎麼吃飯?很辛苦了喔!那活到八萬四千歲那又更不可想像了。所以我們就是了解到,那個是講現象,彌勒祖師下生那個現象,等於是說我們眾生的善已經很足(很充足),那現在眾生的善都還很不足,所以壽命平均以現在的年代來算的話是七十歲,在釋迦牟尼佛那個年代是一百二十歲,經過三千年以後,已經減到剩下七十歲了,那再經過個三千年,各位前賢剩下幾歲?我們人類最少的壽命是十歲,就是已經惡到極點,作惡為非作歹,作惡已經到極點了,就剩下十歲,那女孩子要多久結婚?因為才只有十歲而已;那假如說再八萬四千歲,女孩子要幾歲結婚?還真的不可想像喔!那個經典有記載,五百歲。女孩子在八萬四千歲的時候,五百歲結婚。

  所以我們了解,在我們現象之中所看到的、我們生活所習慣的,它也都慢慢在改變,這個以往跟現在都不知不覺在改變,那我們要知道,因為現在是末法時期人心不古,愈來愈…,各位前賢是愈來愈好、還是愈來愈壞?(愈來愈壞),對,就是愈來愈壞,所以這個才使人擔憂,因為愈來愈壞。像這個禮拜到長庚醫院,進去以後剛好在放映日本兩顆原子炸彈爆炸,咚!一顆下來二十萬人死亡,慘不慘忍?(慘忍),這樣一顆,咚!二十萬去了!然後再經過二十年那個地方都不能生草。所以我們人類真的還是自己害自己,看一看還真的是這樣。所以我們還活著的時候,各位有沒有看「活著」?都沒有啊?那個張藝謀導演的「活著」,活著還活著,活著就是高興,活著剛好在做共產黨和國民黨在打戰,「活著」,我們這邊還很開放,他那邊在講我們這邊壞話,我們竟然還允許他在這邊放映。那後學為什麼去看「活著」?後學說「活著」是在做什麼?所以後學就去看「活著」,還真的活著很好咧!很有意思喔!因為他本來是很富有,那去賭博,那賭博到傾家當產,妻離子散,就是因為這樣才活著。假如說他沒有賭博、沒把那些財產都輸光,他就死掉了、被人打死了,因為你有錢就已經被鬥爭、就已經死掉了,那他去看那些贏他的錢、贏他那間房子的人,那些人都被抓去槍殺,他去看槍殺看到漏尿,他說我若不賭輸的話,那個就是我、被打死的那個就是我。所以這個凡塵還真的是很難講(得失很難講),他那個時候賭輸的時候還真的是輸,可是後來活著,竟然贏。

  那我們修道大概不用這樣經過悽慘的過程。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正信調直,把那個了了分明的知覺性把握、都呈現,就是已經見佛(看到佛),各位會看了嘛?(會),看到自己了了分明的知覺性,那個就是見法,見到法見到佛,所以我們正信(正確相信),自己就是佛,然後調直(就是不要落入彎曲,彎彎曲曲的思索、思想都不要),就是直心,直心就是道場,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就可以做。一念萬年,萬年一念,萬年都在我們一念之中,所以顯現在我們眼前的一念很重要。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

  無在不在,我們了解,我們的佛性不在內、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各位前賢在哪裡?不在裡面(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外面),不在中間,那麼在哪裡?在哪裡啊?不知道答案啊?答案:「無所不在!」知道了嘛?念念看,「無所不在!」對!我們那個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無所不在,不管是什麼地方,我們佛性都在,全部都有我們佛性,所以非常奧妙!後學才會用那個照相機的原理來講,說我們那個如如不動的真心佛性是充塞整個宇宙虛空,祂如如不動,因為全部都俱備,所以不用動。那假如說我們佛性是動的話,是在玄關的話,那我們頭在動,我們看的景象都是模糊不清,那我們能夠看的很清晰表示說我們那個佛性本體祂是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我們看才能夠看得很清晰,跟那個照相機原理一樣,只要我們按快門的一刹那,只要晃動,洗出來的相片一定模糊,所以按快門的時候一定不能動,這樣才很清晰,這樣各位了解嘛?(了解)。所以我們佛性本體如如不動,就是充塞整個宇宙虛空,所以無在不在,沒有固定一個地方所在,所以無在。然後不在,沒有地方沒有佛性的,就是所有地方都有佛性。

  十方目前,這個十方就顯現在我們目前,就是一念萬年,萬年一念,這個十方,(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方,十方就顯在在我們目前,就在我們眼前,所以我們眼前俱備了十方。所以我們要了解說,真理世界非常的奧妙!

◎「極小同大,忘絕境界

  極小同大,那個小(很小),它跟大的是一樣,極小同大,講真理,真理的時候我們看它是很小,可是它一推廣以後,竟然所有大的都全部在裡面。我們要了解說,我們這個佛性一顯現,很小的地方,祂在很大的地方呈現也一樣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所以小跟大是同俱備。

忘絕境界,就是我們要把那個境界全部都把它忘。忘絕境界就是不要住相,那個形相我們都不要記在腦海。

◎「極大同小,不見邊表

  極大同小,很大跟小是一樣。不見邊表,就是不看到旁邊、也不看到表面,不見邊表,小跟大竟然都是同體。所以我們了解說,一般在講,一個毛細孔可含容十方世界。我們毛細孔不是很小嘛?很小,可是它可以容納整個十方世界,十方世界不是很大嘛!所以我們了解,在真理的世界裡面,那個很小的正報,我們一個毛細孔可以容納整個十方世界境界那麼大,境界那麼大可以容納在我們一個毛細孔之中。了解這個意思嘛?

  後學再講一個比較可能會用意會,讀了萬卷書,落筆如有神,說我們胸藏萬卷書,然後我們落筆(寫字)好像有神幫助,有沒有聽過?(有),我們胸藏(就是我們胸部藏了一萬的書),落筆如有神,就是你已經念過有一萬卷的書,那你很會寫文章,各位前賢,我們胸雖然是不小,可是容萬卷,不要說萬卷,一卷就好,容納的進去嘛?可不可以?像我們這個六祖壇經也不是很大,可以容進去嘛?雖然可以把它弄進去,可是那麼一點點也不算,這樣了解大跟小的意思嘛?萬卷不是很多嘛?那都容納在我們心胸之中,這樣知道它的意思嘛?(知道),就是你念過,然後它在你的腦海裡面,那個萬卷是不是很大?(是),那現在容在你的腦海是不是很小?(是),那這個大跟小有沒有一樣?(一樣)。所以我們就是要了解到,我們念了那麼多書,那個書那麼多堆積起來很多,都在我們腦海裡面很小,可是我們都可以應用的出來,這樣大跟小有沒有印象了?(有),就是大跟小是一樣,那麼多的書就是要我們了解,那我們去念了以後,把那一些裡面的文字都記在我們腦海,我們就可以寫得出來,那一寫出來以後,你又可以寫萬卷書了,對不對?所以我們那個腦海很小,寫出來萬卷書就很大,那大跟小是一樣的。這樣意思大家都比較會了解。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這個文字看起來好像在遊戲,有就是無,無就是有。可是我們從我們的過程來講,現在我們都有身體了,對不對?再一百年以後我們還在不在?(不在),是不是無了?(是),所以有即是無(有就是無)。然後在一百年前也沒有我(無),對不對?現在有了(無即是有),這樣知道意思了嘛!就很容易知道,就是時間不同,那個整個呈現的現象又不一樣,所以「有即是無,無即是有」。所以我們了解到凡塵也都是這樣,很多事也都是這樣,本來沒有事,耶,我們心中惹起有了,無即是有。然後我們處理的很好,有即是無。所以有跟無都是兩邊,讓我們去了解然後去處理。

◎「若不如是,必不須守

  假如說它不是這樣,極大同小極小同大、有即是無無即是有,不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不用遵守。所以我們了解說這個事在講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本體。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這個一就是知得一那個一,就是道的本體,就是一。所以我們把那個一,各位前賢,把那個「一」圈起來變什麼?變零,對不對?(對),變一個圓圈(○),變一個零(○就是無極),把那個零(○)切斷拉直,是不是一?(是),那把那個一縮起來是不是變成一點?(是),所以這個叫變化萬千,從這個一來。一,我們一本然後散萬殊,從無極、太極、兩儀、四相、八卦,相綜相錯八八六十四,我們活佛老師最後一代就是六十四,東方前十八代,西方二十八代,然後,後東方十八代,加起來剛好六十四。所以我們老師是最末後,我們唱歌的時候,才有講說要我們徒兒幫老師辦理末後一著,有沒有?(有),所以我們現在還可以傳道,等到我們這一代一過去,我們這個時候涅槃了以後,就沒有了,連單傳獨授都沒有了,只有勸善,要得道已經沒有,老師是最末後,師尊師母是最末後,就是六十四。所以我們了解是從一來的,從一,然後一本散萬殊,是這樣來的。那我們現在萬殊,然後歸一本,我們現在處理凡塵的萬事,都把它歸到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回來,都讓它回到本體回來,萬殊歸一本,這樣成就了,不要再流連這個苦海,凡塵不好玩,所以我們了解一即一切,一就是道的本體。一切就是萬殊。然後一切即一,都要回歸到本體回來。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

  只要能夠這樣,那我們就不用憂愁不會解脫。那個畢就是解脫的意思,能夠這樣就可以解脫了。

◎「但能如是,不二信心

  所以我們要培養自己那個信心不二,信心就是一(不二)。有沒有培養信心是一啊?(有),不要相信兩邊,兩邊就是眾生、就是凡夫,然後「一」就可以回到活菩薩。所以我們了解說,信心不二,不二的信心就是要讓我們自己相信自己本身就是佛。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這個言語道斷,就是能夠講的話已經沒有辦法把祂闡釋出來。心行處滅,心能夠想的你就是想不到。講的講不出來,想的想不到,有一點就是不可思議那個意思,所以言語道斷。那麼非去來今,就是不是過去、也不是現在、也不是未來。所以我們了解說,最殊勝也就是在這裡,祂不是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過去已經過去,我們再怎麼去追也追不回來;然後未來還沒到,再怎麼說都還沒到;現在不住,我們說現在,現在它不會住,已經又過兩秒,現在又過兩秒,現在又過兩秒,它不住。那我們沒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沒有三心,三世就攝受我們不住,沒有過去世把我們攝受、沒有未來世把我們攝受、沒有現在世把我們攝受,我們就不用六道輪迴。那假如說三世都把我們攝受,我們有三心,那我們在六道輪迴裡面就出不來,這樣了解意思嘛?可能我們這方面都比較少接近,都不知道,不知道說我們去掉三心了以後,三世就攝受我們不住,我們都沒有這方面去研究。

   那我們要了解到,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要去思索,假如說過去被人欺負,我們又想,變成二度傷害。那我們把過去的事一直回憶,那表示我們起心動念,那有念頭就有業,我們要了解,之前累世之間,我們所造的業在虛空之中,那我們不要有起心動念、不要有念頭,那一些業因,它不會來讓我們接受它的果報。那我們起心動念,我們有過去心,會把我們以往過去世所造的業把它拉來,拉來以後我們要去接受果報,那接受果報的時候我們會埋怨,因為前累世之間的罪業我們沒有看到,那沒有看到我們會認為說我沒有做,那沒有做為什麼會接受果報,所以這個時候會怨天尤人,說我又沒有殺人放火,為什麼我的遭遇這麼坎坷,那個就是生活在胡思亂想、在過去心,那一種情形促成他的遭遇很坎坷,這樣了解嘛!我們都會老的,所以我們要事先防範,大概我們有的也都年歲蠻不輕了,所以在當下就要告誡自己不能胡思亂想、不能有過去心,這樣知道嗎?歐吉桑、歐巴桑知道嗎?(知道!),不然遭遇的時候,那個時候都太慢了喔,那個時候埋怨來不及了,因為已經招來了,把那個業因已經招來果報了,那我們都不想的話,那一些業因都在虛空之間,在虛空之間沒有果報,它不會現相,所以我們不用去接受,這樣知道嗎?(知道)。所以就要作閒閒的(台語),會嗎?(會),閒閒的就讓它閒閒的。

  後學都一直講,坐歸坐,看命要錢,知道嗎?你坐到那個算命師的前面,你坐著的話那個算命師不要講話,你要離開不用付錢。那假如說你坐在那邊,那個算命師開始一直講話、一直講話,你要離開你不付錢,他不讓你離開,這樣知道意思嗎?就是你坐著,那個算命仙嘴巴一直在講(就好像你一直在想),那他一直在講一直在講(就好像你一直想一直想),等一下你要離開要付錢(代價)。所以想歸想,要付錢,會嗎?等一下你會想說,那我在想也要繳錢喔?要喔!要繳的比算命的還更多喔!所以要讓它閒閒的就好(都讓頭腦很閒、閒閒的),要做什麼?(閒閒的),啊,要做萬緣放下啦!啊,甚麼做閒閒的(台語)哈~!要做萬緣放下一念都不生,這樣的話就跟我們佛性在一起了信心銘就到這個地方講完。

◎心銘

底下接下來就是敘述四祖道信大師旁出的法嗣心銘,

另述四祖道信大師旁出法嗣法融禪師,四祖遙觀牛頭山有百鳥街花之異象(百鳥都咬花蓋在那個地方),知有奇異之人(他看到一定有奇異之人),遂往尋(四祖就去找),見法融端坐。四祖:問在此作甚麼(你在這裡做什麼)。答:觀心(法融回答我在這裡觀心,看我的心)。四祖又問:觀是何人,心是何物?(在觀照的是誰,心是什麼東西)。法融無對(法融卻不會回答)。

   假如我們一參禪打坐了,那個觀是什麼人?什麼人在觀?所以要了解,那個觀就是我們真心佛性在觀心是何物?沒有東西所以我們觀那個時候,那個心就變成妄心了,所以法融沒辦法回答。便請四祖開示(希望四祖能夠跟他講真理)。

祖曰(四祖就講):

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嗔,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百千法門,同歸方寸,各位前賢方寸是什麼?就是方寸寶地,我們的玄關竅,就是方寸。河沙妙德,因為妙德非常多,一粒沙就是一個德,用河的沙來說,指非常多的妙德,從我們方寸行持的出來、做的出來。總在心源,全部它的源頭就在我們的心。一切戒門、定門、慧門(戒定慧),神通變化悉自具足,所以了解,戒定慧神通變化,我們自己本都已經具足了,全部都有,都不缺欠。

不離汝心,這一些都在你的心胸之中。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就是沒有煩惱也沒有業障,它們都本來空寂,是我們自找的,有煩惱有業障都是我們找來的,那個本來就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因果都是夢幻。無三界可出,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說沒有三界可以出去。無菩提可求,沒有菩提可以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像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像天上的龍也都是非人;人與非人性跟相平等,所以沒有分別心。

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就是不能夠用思慮,用思慮都是凡塵在用,在佛性之中都不能有,所以要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這一種最上乘的佛法你現在已經得到了。更無闕少,沒有缺少。與佛何殊,跟佛沒有兩樣,跟佛一樣,所以各位前賢我們也都是跟佛一樣,只要正信調直,當下都是跟佛一樣,沒有兩樣了。更無別法,已經沒有在別的方法。

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就是不要去觀心,觀照自己的心,不要做那個觀行。

亦莫澄心澄清我們的心,也不要,因為都是當下所以這個講出來有一點跟張拙秀才悟道偈「趨向真如亦是邪」…,各位都有聽嘛?那個本來就是真如,那你要趨向真如就變成邪了。莫起貪嗔,也不要起貪瞋。

莫懷愁慮也不要有那種愁慮,就是胸懷裡面不要有愁慮。蕩蕩無礙,就是整個空蕩蕩,很寬廣都沒有障礙

任意縱橫就是讓心自在,都無所住,讓心都不要住不作諸善,不作諸惡就是不有心的去行善,也不無意造惡,全部都不落入有所作為

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我們在行住坐臥(就是生活的四威儀中),我們眼睛所接觸到的、遇到的因緣,全部都是我們不生不滅真心佛性的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這樣就叫佛

問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四祖答:「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

問曰:「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時,心如何對治?

四祖答:「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異。

  問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法融問心既然已經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四祖就回答,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這個非心不問佛,所以你在問佛這個心,它本身就是佛。我們有把這方詳細解說,我們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的那個心我們都不用,我們不用的時候叫做已經無心,無心就進入我們不生不滅真心佛性本體,進入佛性本體那個無心的心,那個心即心就即佛,這方面我們都一再說明,各位都有印象了嘛?(有),一定要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那個心(識心)是生滅,那個不能拿來修道用,拿來修道用修不成道,很重要,就是不能用生滅心修不生不滅佛的果位,我們要用不生不滅的心修不生不滅的道,各位一定要把這個觀念牢牢記住「用不生不滅的心,修不生不滅的道」,這樣因果一致才會成就,一定要記熟。所以這邊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所以心跟佛已經融成一體,在問的那個心,只要你不是生滅的,它本身就是佛了。

    問曰: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時,心如何對治?法融禪師問四祖,既然不允許觀行,假如有境起來的時候,我們心如來何對治。

四祖答,境緣無好醜(境就是外面的景象,對外面的景象沒有好也沒有壞,沒有美也沒有醜),好醜起於心(外面的景象很漂亮、很醜,從我們的心生起來的),心若不強名(你假如心不強迫去用它),妄情從何起(所以我們心都會強名,就是會強迫我們用我們生滅的心去認識景象,從景象產生喜歡討厭,那個叫妄情;妄情從哪裡起來?從我們的生滅心起來),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我們假如不起妄情的時候,那個真心已經擔任普遍知道,所以遍知就是他已經不住在相,然後什麼都知道;真心祂擔任它的職務了,遍就是全部都知道,所以只要我們沒有妄情起來,不影響到真心。所以後學都講妄盡真才顯,妄盡了,沒有妄,真才會顯。只要我們有妄,真就退隱了。

    假如我們感官很強,我們已經用的很習慣,眼耳鼻舌身意都很強,那我們的真心絕對出不來,一定要把所有這一些妄心都降伏,真心才會呈現,這個很重要,因為我們感官六根用得很習慣,都它在當家,現在還讓它當家嘛?有沒有?大概都還有,而且還蠻強烈的,這個感官當家所以佛性很委屈都出不來,我們一定要慢慢跟它妥協,說六根是婢女奴才,佛性是主人,六根你要讓主人當家,不要喧賓奪主,都讓六根你當那麼久的主人了,都不會厭煩嘛?才不會,感官當家才不會厭煩,感官當家不會厭煩,它做得很習慣。   

     後學都講坤道對服裝,只要經過服裝店看到適合自己穿的衣服,這下子糟糕,這個不看到還好,一看到以後沒買真的難過,心裡面已經疙瘩,會不會?(不會),那麼理想喔,以後要跟自己講「家裡衣服已經很多了,不用買,在買回去就浪費」。後學以往跟老前人一起生活,老前人最喜歡去開人家的衣櫃,做什麼?罵人,老前人一看到衣櫃衣服那麼多,馬上罵人了,不客氣的:「這麼多你穿的完嘛」,沒有一個人受得了;而且很喜歡開人家冰箱,冰箱一開:「你知道嘛,那個放一個禮拜就有毒,你放那麼多吃得完嘛」,所以我們在這個生活細節裡面真的都很少去注意,老人家是很慈悲告訴我們「東西要適合就好,買了就要穿,冰箱裡面東西就要吃,大概一個禮拜之中可以吃完,不要超過一個禮拜,放超過一個禮拜東西就會有毒,這樣對我們身體不好」,可是各位前賢,家裡冰箱的東西一個禮拜吃得完嘛?大概都吃不完,量都超過,多很多,會變成習慣性。倒是後學的冰箱時常都冰空空的,有時候懶的去弄,冰箱還很大,後學的弟弟買一個冰箱給我,他說過年的時候很多東西都要拿過來冰,所以要買大一點的,結果都放著空)。

     所以四祖對法融禪師講,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就是不用對治,我們要對治的時候就起心動念,那沒有心去對治就沒有心,沒有心就無心了,無心就是道,所以了解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要無心是不容易,我們時時刻刻都有心,各位有沒有心啊?不是在講心臟的心,沒有心臟就死掉了,是在講我們對凡塵的用心是有呢?還是無?大部分都是有心,所以有心大部分都會落入有為(有所作為),然後有所作為我們就會有所期待,有所期待就會有煩惱,因為有落差的時候,就會有煩惱。所以我們保持無心狀態,就是在佛性不生不滅的本體,這樣可以保持無心的狀態,因為無心狀態就可以應萬用,該什麼樣的景象呈現,容易事來則應,然後事去則靜,就是能到達這一種狀態。那個事來則應,就是要跟老子的思想相應,即「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有的時候都有它一個剛好的角度,我們事情來了,有一個應付剛好的角度我們去做;然後事來則應,應了以後,事去則靜,完全都不記在腦海,完全都不造業,那個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可是一定要經過我們努力的去了解它的過程,不然怎麼樣恰到好處我們不容易去拿捏。所以我們要在生活之中時時刻刻都體會,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哪一個?行住坐臥不離這個是哪一個?(佛性),就是佛性,行住坐臥都不離開真心佛性)。

    所以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不要對治的時候,已經常住,法身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真心佛性本體,因為盡虛空遍法界,以法為身,所以叫做法身。無有變異(祂全部都沒有變化)。

還有一點時間,我們翻過來後面「心銘」,心銘就是剛才四祖點化融禪師。這個還蠻長的。

◎「心性不生,何須知見

  只要我們全部都在佛性本體之中,心性全部都沒有起心動念、都沒有外放,那麼這個時候何須知見,所有的知見都不用。

◎「本無一法,誰論熏鍊

  本來就沒有一法。所以各位前賢,本來沒有一法的這個法就是最高的。我們有研究經典的話,大部分都會叫我們不要有法執。我們在修持的過程先去掉我執,我執去掉以後,再把法執去掉。所以修持的最高程度一定是沒有我執、也沒有法執,我執、法執都沒有這樣才成佛。所以我們了解,最高的法就是沒有法執,那個說沒有一法的法就是最奧妙,那因為我們都會有執著,執著的話有法執在,法執在就不成就。那我們還在苦海的這一邊,一定要借著方法才能夠到達清淨的彼岸,所以那個法是一定要,那我們借著法已經到達目標了(已經過河了)、到達清淨彼岸,這個時候我們才把法去掉,所以在講的時候雖然說一下子一法都沒有,可是我們在苦海裡面,假如説一法都沒有,我們怎麼樣到清淨彼岸?是不是沒有辦法?(是),所以一定要借著法來修,可是我們借著法修已經讓我們到達清淨彼岸了,那個時候我們不用揹著這個法,就像竹筏,已經到河的對岸了,那竹筏要不要揹著?(不用),就丟掉了,所以那個竹筏就是方法、就是法,然後我們到彼岸了工具就不要。

  所以本來沒有一法就是最高,它已經到清淨彼岸了,那個時候就是所有的法你不能再一直揹著,認為我揹著竹筏(法)才能過來,然後揹著好累;所以我們了解就是本無一法,本無一法的法是最高。在金剛經裡面佛也講:「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就是佛問須菩提,在燃燈佛所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沒有所得?然後須菩提回答:「如我解佛所說義,因為我還沒成佛我不知道,可是按照佛所講的義理,佛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在無上正等正覺實在是沒有所得,那為什麼那樣講?就是因為佛已經到達自性清淨,已經全部恢復到自己的本性回來;那假如我們有所得,有所得就有所失,有得失就是生滅,生滅就是不成就,所以無所得以後才成就。所以這邊法融直接就把法拉到最高,說本無一法,誰論熏鍊,本來就沒有,本來就自己的不生不滅的佛性都俱足了,那誰要來熏鍊(薰習修煉),什麼人要呢,就不用,就已經恢復到本來。

◎「往返無端,追尋不見

  往返就是六道輪迴;無端就是不一定都是在一道裡面,就是時時刻刻變化,沒有一定的,不是說當人永遠都當人,不一定是這樣,像我們在凡塵也都是有時候好了到天道去,不好了到三惡道,各位有到過三惡道嘛?不敢講了,因為我們太久了,可能都會有去過,知道到三惡道很苦,所以我們在凡塵有人的身體時候努力趕快修持,就不會往返無端,追尋不見。我們要追尋我們所有這一些過程,我們一定不會知道,所以追尋不見。

◎「一切莫作,明寂自現

  法融禪師對我們講,一切就是不要落入有為法,因為落入有為法就是夢幻泡影,所以一切莫作,明寂自現,寂就是佛性的如如不動,祂自然會呈現。

◎「前際如空,知處迷宗

  前際就是在我們眼前,際就是講空間跟時間。知處迷宗,就是所有的地方所在,都迷昧宗旨,就是不知道追求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

◎「分明照境,隨照冥蒙」(不小心跳過)

◎「一心有滯,諸法不通」(不小心跳過)

◎「去來自爾,胡假推窮」(不小心跳過)

◎「生無生相,生照一同

  我們生在凡塵的時候生無生相,就是我們佛性本體沒有形象呈現;生照一同,生在凡塵的時候,我們這個感覺就是所有的眾生都是一樣。所以我們要了解到,雖然看到外表形相,大家都沒有什麼差別,可是那個內心世界是有很大的不同,每一個人內心世界都不同,想法不同、做法不同、來源也不同(所有眾生的來源、根器也都不一樣),所以我們了解,雖然形相是沒有不同,可是內心有很大的不同。

◎「欲得心淨,無心用功

  就是用無心,用無心來用功。在文字本身是有一點矛盾,可是在真理來講是講的很通,無心的心就是我們佛性本體所生發的那個無心,我們用無心來用功,各位前賢這樣聽懂嗎?(跳一行)。可能在想說講太慢,用跳得比較快。

◎剩下約10分鐘提問題

   【問】:為何老虎生性就是吃肉,若是生性如此,那老虎吃肉有沒有繼續造罪。

劉講師答:因為老虎的本身牠要求生,那牠所處的環境就是有比牠弱的禽獸讓牠吃,牠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命就很自然的把那一些吃下去了,那我們就要了解到牠為什麼會轉世去當老虎?倒是我們要追求的問題所在,牠會去轉世當老虎,我們要了解那個是因緣啦!是什麼因緣處成牠去當老虎?這個比較重要,不是說牠為什麼吃肉? 為什麼牠要造罪?重點是為什麼牠當老虎?

   各位前賢老虎為什麼會當老虎?作惡,就是野獸,所以那個一轉世都有它的因緣所在,那我們要了解說原因很重要,那我們當人我們有那一個決定權我們要往哪一道?往佛仙,還是往天道?還是往阿修囉道?還是往畜生道?還是往惡鬼道?還是往地獄道?我們是有權柄去決定,我們是要往哪一道?然後我們的認知跟我們的所為,就會呈現我們喜歡出生的道。

   那老虎都已經呈現那一種現象,那牠為了生存他當然要找比它弱的動物的肉來吃,那就變成自然,牠就不會管說我造不造業啦!因為牠呈現是那個樣子,是逼不得已,重點是在牠為什麼會去轉世為老虎,這個倒是重點所在。

   【問】:人在將死的時候,一生所作所為聽說會很快閃過去,若是如此,那閃過去的部份,也包含一些他做過的事所產生的影響嘛?

劉講師答:這個一般我們都是這樣傳說啦!說我們快要斷氣之前大概都會有迴光返照,就會把我們一生之中所作所為很快速的呈現,讓我們自己去觀看到底我們做了什麼?都會有那一種情形,可是他迴光返照都是他本身的經歷啦!不會說他本身所造成的影響出現,是他自己的所作所為他才可以迴光反照出來,那他所作所為的影響不是他所知的,他沒有辦法知道不會呈現。

   【問】:那他在世的時候,被欺瞞而不知道的真相,那他死後會知道嘛?

劉講師答:哈哈~你是要看第六感生死戀嗎?那第六感生死戀就是他在世的時候,那個不知道被人家侵占了,被朋友陷害了他死掉就知道,死掉他跟隨兇手才會知道這一些事,可是我們要了解到他自己本身的話,他本身除非有懷疑,除非他有去求證不然他不會知道,因為因果是定理,雖然他本身不知道,可是害他的那一些人會接受果報,雖然不知道他所作所為他的心都是好的,沒有害人的話他也不會虧欠,他會接受那一些比如到地獄去或者到天堂去,那個會有不一樣的裁決,不會說我們死了以後就全部了了分明啦!沒有那麼厲害,除非自己修證。

   修證了以後,我們一深入到我們的法性,深入到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能夠證悟到本性以後,我們不是有說無知無覺嗎?有沒有?那就無所不知,無所不覺,那你無所不知會不會知道?會,什麼都知道啊!怎麼會不知道,在性分之中,因為全部都在一體,都是在一體之中所以什麼都知道,不要說等歸空以後我們什麼都知道,只要我們在生的時候努力修,就會有他心通呈現,他心裡面在想什麼?因為後學在求道之前在後天廟,只要你到後學面前你不要講什麼我會知道,你不用講話我就知道你在想什麼?然後你做過什麼事情我會知道,就是因為這樣我才離開後天廟。

   所以那個不是很困難,很容易,各位前賢只要都萬緣放下讓腦袋瓜清醒,讓你的腦袋瓜很靈敏,你很靈敏的時候那個是真空狀態,那別人起心動念那個發射腦波,他發射腦波你收到,你怎麼會不知道?知道啊!他想什麼你都知道啊,不困難那個是很容易,所以六通裡面他心通是最容易,所以只要你在眼前你想什麼都知道,了了分明。

    【問】萬緣放下一念不生要如何來做?如何才能一念不生?

劉講師答:好,這個北部的前賢有跟後學講,他說以前他都到那個大醫院,去請那個安眠藥回來吃,去西藥房買比較沒有保證,他都去醫院拿那個安眠藥,他說做這個萬緣放下一念不生竟然安眠藥不吃了,他只要一躺下去萬緣放下就睡著了,很好用,他說太好用了。

   所以我們就是了解到我們平常那個腦筋,就是不肯讓它清醒,所以這個萬緣放下真正的到達萬緣放下,全部的緣都要放下,那個時候就真的一念不生,已經是了,那個時候我們雖然說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後學開課講的時候「了了分明的知覺性」,那個就是我們成佛的體,就是那個,所以只要你能夠萬緣都放下一念不生,你就跟你的自性佛在一起了,不能有一緣,萬緣都放下喔!有一緣我那時候怎麼樣?有沒有緣?有了喔,那你說我感覺怎麼樣? 有沒有緣?有了喔!都不可以,感覺怎麼樣?我怎麼樣?都不可以,才真的叫萬緣放下,這樣會嗎?就是都不管它,天塌下來也不要管它,這樣會嗎?就這樣啦!這樣就可以了,你把它保持久一點,正信調直

  【問】 :在練耳根圓通,比如聽到電風扇的聲音,但是還可聽到別的聲音,那有沒有正確?

劉講師答:正確,後學不是講圓,十方的聲音我們住的地方,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十方,只要十方發出的聲音我們都同時可以聽到,那個叫圓,然後牆壁也可以聽得到那個叫通,然後常住只要它聲音都在我們也都一直聽到,圓通常,正常的,你不要落入分辨,這個冷氣舊了聲音這麼大,這個小鳥在啾啾讓它自然就好啦!不要去分辨,聽到那個就是知覺性,知覺性就是佛性啦!所以我們要使這個佛性整個延伸到空間。

    【問】:我們先天大道有沒有再辦中元普渡?

劉講師答:哈哈~我們是三曹普渡,是要有那個引保師引渡,要有人辦,不是我們那個拜拜那個,那個是我們隨著風俗習慣就好了,真正要渡化它們要經過那個法會儀式。

   【問】真人靜坐與萬緣放下的功夫是否一樣?

劉講師答:因為真人就是不生不滅的佛性,那個真人靜坐與萬緣放下,因為真人靜坐它是已經有成效,你已經認識真人了,那個萬緣放下是在啟發階段,所以它的程度上有差別啦!萬緣放下是開始要脫離凡塵,要啟發我們不生不滅佛性那個為重點,那個真人靜坐那個是已經可以了,可以了,就是你的真人不生不滅佛性熟悉了,很透徹你知道了,使祂能夠不管什麼時候都呈現,那個是功夫比較深一點啦!真人靜坐,你假如說還沒有啟發那就不算了,這樣懂意思嗎?懂了就下課。

如有需要信心銘前賢大德下載網站:

https://onedrive.live.com/?id=93F6CB7E149D1059%212928&cid=93F6CB7E149D1059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劉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各位前賢慈悲布施,感恩十方諸佛布施。

引用:

1.https://www.youtube.com/user/TsungJie

2.https://onedrive.live.com/?cid=93f6cb7e149d1059&id=93F6CB7E149D1059%21105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95168620&aid=11166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