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13 22:07:47瀏覽757|回應0|推薦3 | |
2009-06-11 中國時報 【孔傑榮】 公益與私利 任何關心法律和政府的人士,訪問台灣後必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司法院大法官獨立行使職權做出的解釋驅使下,台灣民主選舉產生的總統和立法院,剛剛終結警察在過去無須提供完整司法程序保障即可拘禁人民的權力。總統和立法院日前也將兩個主要國際人權公約的標準納入台灣的法律。對於據稱前政府涉及的大規模貪汙,政府也在公開法庭中積極起訴。有查明公務人員失職違法行為職責的監察院,在長期停滯後恢復了生機。除此之外,台灣的律師協會和民間團體不斷爭取進一步的刑事司法改革。島上自由、極度活躍的媒體,為發展法治所不可或缺,也都享有報導這一切的自由。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最近我在台北的一周密集行程(大部分時間花在與法律學者會面上),反而讓我有點沮喪。像往常在一個健康的社會一樣,我聽到了許多針砭時事、激勵人心的評論。一些朋友說:現在身為刑事被告的前總統陳水扁遭到不公平羈押,已在環境惡劣的看守所中度過好幾個月,但是,其他因涉犯貪汙而被調查或起訴的人卻能被釋放;還有,總統馬英九的國民黨政府一心要對民進黨政治人物提出貪汙的控訴,卻對國民黨官員許多類似的不法行為視而不見;最終被分派負責審判陳水扁和其家人的法官,已多次恣意做出對陳水扁等人不利的裁定;以及立法院未能通過必要的刑事司法改革法案等等。 當然,這些說法令人擔憂。然而當我問我學術界的朋友─為什麼,除了少數傑出之士之外,他們當中多數人沒有發表意見或文章,或是闡述他們關切的議題?我常常聽到這樣的回答:「這樣做有什麼好處?我們沒辦法改變任何事。他們聽不進去。而且,我們不想成為爭議人物。別人會指責我們『太過偏綠』或同情腐敗。」另外,有些人似乎忙碌於重要的研究、諮詢工作或家庭責任。有一些人則暗示,如果他們引發爭議,將可能失去獲得政府任命公職的機會。 這些情緒可以理解,尤其是在一個繁忙、成功,但嚴重分歧、缺乏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政治環境中。然而,台灣發展中的民主現在面臨多種挑戰,需要運用一切可得的專業知識和智慧才幹,而從中獲益。如果缺乏島上優秀人才周詳而客觀的貢獻,台灣將難以對許多重大法律改革議題提出最佳解決方案。如果,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多數人選擇退縮,又如果,他們不利用得來不易的自由大聲疾呼,結果必將危及台灣社會寶貴的成就。 如果台灣的法學教授、法學家、社會學家,和其他具備特殊才幹而能夠促進公眾理解之士,持續沉默下去,他們實際上行使的自由,還比處在高壓中國政權下的知識分子更少。在這些知識分子當中,部分人甚至冒著他們人身安全、個人事業和家庭幸福的危險「向掌權者說真話 (speaking truth to power)」。 當我聽著台灣法學教授解釋他們對於公共領域的反感時,我想到在中國大陸的朋友,他們因為表明對獨裁統治的反對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被綁架、毆打、監禁、喪失律師執業資格、失去工作、遭流放、其配偶和子女被騷擾,這一切的一切折磨著直言倡議的學者和律師。然而,始終有一些人堅定不移。 台灣的法律學者難道應該袖手旁觀、莫不作聲?追求個人私利的代價到底有多大? (孔傑榮Jerome A. Cohen,紐約大學法學院亞美法研究所共同主任,「外交關係協會」兼任資深研究員。紐約大學法學院「伯恩斯坦國際人權獎座」研究員陳玉潔編譯。英文原文請參http://www.usasialaw.org/)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